你可知道《易经》?(浅谈二)
《易经》作为文化的源头,启发了儒家、道家两派思想。儒家比较正面看待生命的发展,充满了创造的力量,总是要向未来努力,开发生命的潜能,勇于面对变化;道家就比较注意人生的全面,不是只有前进,有时也需要后退,才能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但是不管儒家还是道家,源头都可以推到《易经》。
它,指引我们人生的走向。人生当中必然历经各种变化。当然,人们都喜欢吉祥喜庆,讨厌凶险灾祸。但是,吉凶祸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生命中的遭逢,有非常多相对的情况。一件事发生了,你觉得无所谓,我可能受不可了,事情是相同的,但因为你我过去的经验不一样,现在的观念也不同,对命运的解读便不一样。因此,要谈个人生命的走向,就要知道“吉凶悔吝”。
“吉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悔吝”在《易经》里面也常常用到,“悔”代表懊悔、后悔,“吝”则代表困难。意思是人的生命有吉、有凶、有懊悔,也有困难,当然每一个人都希望至少做到“无咎”:没有灾难。
由此可知,《易经》对于人生的发展,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自古以来,没有人能一辈子始终顺利,也没有人一辈子都不快乐。所以,如何面对人生的祸福,顺应吉凶悔吝,也是读《易经》时要学习的。
新浪微博搜索:_中天、腾讯微博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