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学说】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彩,纵然的确是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于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悲鸿悲鸿,“悲”跌入谷底,“鸿”跃入云端。悲是我生不能承受之轻,鸿是我死不能承受之重。用此名的人定然是隐忍到激烈的人,看惯悲情的心胸定是我等没有的雄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他注定不凡。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他看过同,却没见过大同。历史如马,我辈如斯,悲鸿的墨香中是艺术家死如秋叶的静美和一个守护者的忠实。
猎猎寒风中,透骨丹青里,奔马俯仰间越千里而终归于墨。
正如吴冠中所说:身后是非谁管得,其实,生前的是非也管不得。但生命之史都只有真实的一份,伪造或曲解都将被时间揭穿。
而他,自不负丹青。
新浪微博搜索:_中天
腾讯微博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