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名字(二)
孙逸仙
中国籍基督教牧师区凤墀,根据“日新”的广东话谐音,为其改号为“逸仙”。从此,孙逸仙的名字渐为人知。在与欧美各国人士的交往中,孙中山只署别号“逸仙”。据说,“逸仙”在英语中是自由神的意思,这无疑适合西方人崇尚自由的心理。
中山樵
1897年,孙中山流亡日本。入住旅馆时,孙中山为了保密,想以日本人的身份登记。他的日本朋友平山周,信手写下日本姓氏“中山”二字,孙中山拿过笔来,添了一个“樵”字。平山周看了说,作为日本人的名字有点怪。孙中山说,“中山樵”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山樵。
孙中山
1903年,湖南留日学生章士钊节译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之梦》时,将书中所提到的孙逸仙译成了孙中山。从此以后,“孙中山”之名逐渐为人所知。
通天晓
孙中山就读医学堂时,曾购二十四史等大量古典书籍、著作,同学们从孙中山的藏书中随意抽出任一本考他,他都能对答如流。大家十分惊诧而又钦佩不已,遂誉称之为“通天晓”。
国父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当时在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华横额,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也均称“国父”。这是孙中山首次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
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新浪微博搜索:_中天
腾讯微博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