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什么是“观音”?原来道经中是这样记载的

繁體中文版

观音是佛是道?来盘点一下道教的观音信仰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航真人是修灵宝法登真的。

观音二字本出《道藏》首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之灵书中篇中,《道藏》中约有十余种《度人经》注释本,都对观音做了教义上的阐释,在此谨选三部经典,从中看祖师对观音作如何的注解,以便正本清源,恢复道统。祖师云:

观者,观觉也。是天中帝君之讳,主长夜之录。音者,八字之音也,能诵八字之音,则真人乘金轮以开冥,玉女扬华幡以披钮。观觉主长夜之录,四冥拔九幽之府,七祖披朗,朽骸还生。

观者,观觉天帝之讳。音者,歌音,谓玉京亶娄。其势长大,上接玄都之阿;每朝会时,阿那登此楼击大鼓,则诸天真圣皆集歌洞章,自日月户间,朝元始于虚无也。然后天帝观觉、领真人登游冶之台,三唱洞章,以开度人天。

观,天帝讳。音,即歌音。谓每朝会,阿那先登亶楼,呜大法鼓,集诸天真,朝元始于虚无之境,开日月之户。元始命天帝观觉主长生箓,领众真登苍台,歌洞章之音,开度天人。

各家所言观觉,乃是太黄皇曾天帝,本天帝是东方八天之第一天,即太黄皇曾天,帝郁繿玉明。属清微天,帝位元阳之炁。此天色黄,炁系西北方梵炁,帝讳观觉,主长生箓。天中人寿,九百万岁。

《度人经》中的观音及经文注解中,无法证明此乃为天神之号,然而 观音二字,在道教神学中是有特殊意义的,应该与道教的观音信仰是分不开的。观音宝诰结尾段有碧落洞天帝主之号。碧落一词,亦出自《度人经》中,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其注云天苍、炁青,则碧霞廓落,故云碧落。碧落洞天,实指东方天界。是说观音大士是东方天界之帝主。

通过经文叙述,可以肯定观音大士与第一天的观觉天主之神格,必定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回答了一个历史性问题。即道教最早信仰的观音形象是男身,究其源者,为太上弟子也!恐怕指的就是观音信仰的神格上折射着观觉天主的身影,所以才说观音是男身。在《洞玄本行经》记载,道言: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絓(gu)音(一曰继音,又曰姓音)。生乃不言。年至十四,王怪之焉,乃弃女于南浮长桑之阿空山之中。女乏无粮,食常仰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体不损常。行山周帀,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执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絓音曰:汝虽不能言,可忆此也。絓音私心自悼,受生不幸,口不能言,弃在穷山。誓心自愿,得还人中,当作功德,无有爱惜。百劫之后,冀与愿会。天为其感,遣朱宫灵童下教絓音治身之术,受《赤书八字》之音,于是能言。絓音晨夕朝礼天文,道真既降,逆知吉凶,役使百灵,坐命十方。于山而出,还于国中。时天下大旱,人民焦燎。王大惧怖,祈请神明。絓音往白王言:常闻山中,有女不言,能感天,王识之乎?王于是悟,识是王女,迎女还宫。见女能言,王见愧颜。女显其道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该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简称《洞玄本行经》,明《道藏》未收,属元始旧经之一,明《道藏阙经目录》卷上录有《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和《真文本行经》。说明秦火大变之前,这部古灵宝经是一部完整的道经,后遭秦火炬之。该段灵宝真文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唐李善注《昭明文选》等类书中,都有引文存世,只是个别文字不同外,其余经文基本一致。絓音成道后,位尊赤明天帝。敦煌道经存有该经残卷六件,王卡先生,依据敦煌写本、《无上秘要》本、《云笈七籖》本,对该经典作了辑补,使今人又能恭听到这卷经典的教导法言了,现收入线装本《中华道藏》第三函三册中。王承文教授指出,《洞玄本行经》尚有很多重要内容,未备合校之内。如《一切道教音义妙门由起》、李少微《度人妙经》注、《无上秘要斋戒品》、《要修科仪戒律抄受持抄》等。完整的单行本观音经即《太上洞玄灵宝圆通天尊慈航元君本行妙经》,从经名看该经亦是灵宝经之一。姓音还是天宫臣,号乃圆通慈航真。下降暂为庄王女,修真得道阿空行。 发愿度尽世间苦,愿誓洒遍甘露霖。 世人称念圆通尊,寻声救苦到跟前。经曰:又如昔日国王有女,名曰絓音,六极不言,弃之深山,飢饿困乏,性命惙然,逐感真人下降示之,于是病便即愈,具足能言,而得饱满,欢喜无量。经曰:又号观世音,化在太清境,出洞神仙经;下代教化,为十方导师至极天尊。

观音是佛是道?来盘点一下道教的观音信仰

#p#分页标题#e#

那么为何诸多道经记载,观音又是女真呢?实际上这个很好理解,天尊神韵,福相亿千。或化男子女人、或化金童玉女、或化香官神童、或化元君圣母、或化灵官天君、或化道人女冠、或化魔王夜乂、又或冥官狱卒等,各具威仪的神妙变化。因此天尊又以女冠之身证道。慈航真人观世音之圣纪源流,也是众说纷纭。中国最早的观音形象为端重慈航,英俊潇洒,是个男子形象,晋以来演变为眉目清秀,樱桃小口,成为一个天衣斜披,慈祥典雅的仙姑相貌。另据《观音大士莲船经》《观音妙道莲花经》《香山宝卷》等观音经典记载,观音是兴林国妙庄王的女儿三公主妙善仙姑。

(妙)善,坐普陀岩,九载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壶甘露,以生万民。左善才为之普照,右龙女为之广德。感一家骨肉为之修行,普升天界。玉帝见其福力遍大千,神应通三界,遂从老君妙乐之奏,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赐莲花宝座,为南海普陀岩之主。道祖太上老君保举,玉帝敕封,妙善仙姑才为南海普陀岩之主。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道教的观音元君,又称慈航大士,或号赤明天帝,即长言之妙善仙姑,乃是上界金真梵炁祖姥元君化凡,为《古灵宝经》传人,修持灵宝真文,成道后位证道教的圣母、元君和大士等果位。再从今天的造像神韵看,我们信仰最广泛的观音,从形象还是圣纪源流,基本上是以道教元君的福相较多,并未有印度菩萨之身影。可能道教的观音元君与释氏之观世音存在着某些近似之处,有人引导把两个不同的信仰体合二为一,实乃弱化了道教的观音信仰,使人不知一二,才形成了今天道、佛不分之结果。道教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故道经曰:心印菩提,玄释本皆无异;真空妙有,佛仙实亦同源。悬牟尼之宝珠,凝从神气;炼金丹而证果,得自虚无。体不外乎身心,理同归于性命。然而一人兼备,千古为难,故由佛而玄,则推斗帝,由玄而佛,端重慈航。缅惟,圆通自在天尊,救苦观音大士。《心经》一卷,开万年观法之宗;法界三千,辉七宝莲台之座。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分析可见,道教、佛教的观音信仰各有源流,历来道、佛二家共同崇拜本教之观音,对此我们不能视之不见。所以供奉观音的道场福地很多,有道教的仙山宫观亦有佛教的佛寺古刹,不能说供奉观音的庙宇就归某教所有,也要严格区分庙宇的性质。

观音正朝是一卷关于观音信仰的道教经典,贫道此次校订观音正朝时,参考了众多的道教《观音经忏》《观音宝诰》以及道教科格之式,删除原版本中不如法之处,彰显道教的观音正信。

(彭理福道长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上一篇:道教研究:李纪道长《“戊不朝真”略考》
  • 下一篇:古人如何读《周易参同契》——参同易学小史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