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张天师评传丨张元吉:恣意妄为 逮捕至京
[摘要]真实的历史,也在史书中有清晰地反映。成化五年四月,正一嗣教大真人张元吉被逮捕至京,法司拟罪凌迟,命监候处决。那么史料是如何记载张元吉天师的罪行的呢?
文/贾来生
成化二年(1466)二月,命建升真醮于大德观,赐劝申禁族属侵犯及诸人伪造符,并授赞教掌书等官,助理玄政。《申禁假造符敕》曰:
敕正一嗣教体玄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化妙应大真人张元吉,朕惟道教有护国庇民之功,国法有佑善惩恶之典,此理势相资,不可缺者也。尔先世乃神明之裔,代以嫡长相承,掌领道教,其来久矣。迨尔幼孤,族属人欲相侵夺,赖我先帝圣明,特命尔袭授尔祖张懋丞真人之职。乃赐敕禁约,维持用,安全尚虑。事久人顽,或生害。复赐尔敕俾尔亲族人等,各遵礼法,崇重玄教,不许越分侵犯,及不许一应无藉之徒,假尔名色,私出符取财,有乖道法。违者俱治以重罪不饶。仍命道士邓玉玄、王绍通为赞教,林智茂、朱文吉为掌书,助尔行事。尚体朕至怀,恪精玄教,茂振宗风,为国祝禧,为民祈福,以副朝廷崇奖之意,钦哉。故谕。
广运
成化二年三月日
之宝
足见张元吉天师的荣耀,直让朝野不羡慕都不可能!(资料图)
宪宗对其关怀有加。成化三年(1467)秋天,张元吉天师入朝,被宪宗召见于大善殿,命以祖传印剑进览。宪宗看了很久,感叹道:“物之珍毖,果有神灵”,后来赐宴而出。十一月上复御大善殿召对,圣上语重心长的勉励其护国安民,更让人给正一嗣教大真人府金印,又加赐玉印各一颗,宪宗还亲自为其御书了“大真人府”四字,命其悬于府第门口,三锡恩纶,加封张元吉天师为“正一嗣教体玄崇默悟法通真阐道弘化辅德佑圣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仍遣中官秦勤斋,赐蟒衣玉带冠履剑器圭佩之属。《汉天师世家》记载,“宠赍独盛,朝野荣之”。
看看宪宗的赏赐和所为,对比一下太祖朱元璋的赏赐,你就知道什么叫天差地别了。想想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才赐给张正常天师铜印,明宪宗赐的可是金银、玉印各一枚。明宪宗还亲自为天师府书写了“大真人府”四个在封建王朝最厉害的护身符,足见张元吉天师的荣耀,直让朝野不羡慕都不可能!
成化五年(1469),张元吉天师被宪宗召见,命其建金录醮于朝天宫。至于后来张元吉天师的所作所为,道教史书语焉不详,甚为蹊跷,《汉天师世家》运用春秋笔法,含蓄隐晦的写道:“辞归出游,历登名岳,探仙人旧隐之迹。去六载方还,径抵龙虎岩下,结茅却粒者三年。”
真实的历史,也在史书中有清晰地反映。成化五年四月,正一嗣教大真人张元吉被逮捕至京,法司拟罪凌迟,命监候处决。那么史料是如何记载张元吉天师的罪行的呢?《明宪宗实录》曰:
凶暴贪淫,专恣不法,僭用器物,擅易制书,以威其乡族。左右承顺其意,往往强夺良家子女,诈取平人财物,其尤其者,有小忿辄指以为伪造符录,棰之至死。不死,不之私狱。其狱幽暗,备诸惨酷。或缢死之,或囊沙雍面压死之,或缚而投诸深渊。前后凡杀四十余人,至有一家三人者。人畏其威,莫敢控诉。有县学生蔡让者,不胜愤怒,因巡按御史赵发策询及民瘼,遂以元吉过恶条陈。亦未敢问也。元吉益无忌惮,为恶滋甚,其族人张留焕辈自度必死其手,因赴京具奏。上特命官往勘,俱实……元吉具服。
从明朝人在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张元吉杀人的手段也很残暴,“或囊沙压人致死,或投之深渊”。其实前面这种杀人法还有个正式学术名称,唤作“土布袋”。早在北宋时期,武松被刺配孟州牢城之时,就已经是赫赫有名了。那里的囚徒告诫武二郎,“再有一样,也是把你来捆了,却把一个布袋,盛一袋黄沙,将来压在你身上,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这个唤‘土布袋’。”
余继登先生写道,“(张元吉)为族人所奏,械系至京。”由此可见,张元吉的恶行早已是天怒人怨,连自家人都放他不过。不过,等他被押解上京之后,张元吉才发现,原来天下不肯放过他的人,竟然很多!
杖一百,发充肃州(今甘肃酒泉)卫军(资料图)
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一个叫林积的南剑郡太守,曾经把某个张天师捉进监牢里。林太守找的借口很牵强,“其祖乃汉(黄巾)贼,不宜使子孙袭封。”这位林太守真是强盗逻辑!按他的思路去想,宋朝太祖爷赵匡胤先生,就是个十足的后周反贼。但当时的儒家人士都觉得林太守做得对,尤其是朱熹,他说道,“而彼独能明其为贼,其所奏必有可观者。”可见,在朱熹等正统的儒家人士的眼中,道教中人,竟被称之为“贼”了!
所以,当历史的车轮使到了张元吉这儿,事情就闹大了。许多正统儒家人士终于找到了这个好机会,哪里还肯轻易错过?
于是,宪宗命令有司商议张元吉先生的罪行该如何处置时,刑部尚书陆瑜等奏请处死张元吉:“张氏远祖道陵,自为修炼为术,清虚为宗,主张玄教,其言无稽,天岂有师?谬崇其号,子孙相传,遂以故实。至授引汉张良,以为所出。自前代间有官封,然亦不常。至宋以来,加以真静先生等号,而犹未有品级。胡元入主中国,始有封爵,令视三品。我朝革去天师之号,止称真人。延至于今。子孙不肖,往往争袭,致成仇隙。今元吉所犯,律当凌迟处死,其妻子当流,其党有当斩、绞者,且其先世于功于国,无补于世,宜绝其荫封,以扶植正教。仍籍其族而徭役之,无令印行符录,以诬惑斯世。并毁其府第,革其所设管勾教目诸人。”奏上,宪宗令监候处决,其妻吴氏革去玄君之号,与其子玄庆俱免流,但荫封张氏为“祖宗旧制,仍择其族人以授。后敢有妄称天师、印行符录者,重罪之不宥。”
成化六年十月,刑部再次要求对张元吉执行凌迟处死。宪宗下诏免其死,杖一百,发充肃州(今甘肃酒泉)卫军,家属随往。都事中毛弘等人义正填膺的抗议道:“刑法者,所以维持纪纲驾驭天下。防奸宄,息寇盗、平民情、皆系于此。不为贼而加增,不以贵而中损。在人臣则执之,在天子则行之,罚曰天罚,讨曰天讨。所以深明虽天子女亦不得任意出入于其间也。今罪人张元吉夺人财货,奸人妻女僭朝廷之制,擅生杀之权,杀无罪四十八人,有一家被杀三人者,俱列十恶之条,不载八议之内。古有一妇含冤,尚足致旱,竟彼四十余命皆死无辜,冤郁不伸,控诉无路,岂不感伤和气而召灾异乎?……万一罪恶再有如元吉者,又当何以处之?将欲尽法,彼得籍口;将欲宽贷,则法禁寝废。奈何一异端末流而屈天下大法?何以扶纲纪,何以驭天下,又何以抑奸宄息盗寇而平人情乎?”
未完待续……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贾来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