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发展起源
《圣经》是基督教重要的经典,在基督徒心中,《圣经》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信仰和生活的唯一准则。其具体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27] 全书卷数和次序,基督教各派略有不同。新教多数教派只承认希伯来文原本,因此只有39卷;天主教则应用《七十子希腊文译本圣经》,并收该书中未见于希伯来文本的一些希腊文补篇等7卷希腊文经典,合为46卷。[27-28] 《新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
《圣经》的四十几位作者,不仅各自所处的时代、职业、身分不同,写作的环境也有很大差异。摩西是政治领袖,约书亚是军事领袖,大卫和所罗门是君王,但以理是宰相,保罗是犹太律法家,路加是医生,彼得、约翰是渔夫,阿摩司是牧羊人,马太则是税吏。有的写于皇宫之中,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岛上;有的写于戎马战时,有的却完成于太平盛世;有的写于喜乐的高潮,有的则写于悲恸、失望的低谷之中。《圣经》各卷书都是独立写成的,写成后即在各犹太会堂或基督教堂传读。基督徒认为神是《圣经》的真正作者,是神的话语的默示。[29]
《圣经》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发展,已经成为现今最畅销且发行量最大的书。据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图书管理机构统计,自基督教诞生以来,一直不断向全球发行,至今发行量已达100多亿册。[30] 2000多年来《圣经》被视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先后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然而人类在《圣经》翻译史上也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代价。
现在通行的基督教圣经中文版是和合本的圣经,其由来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时期。当时有三个版本,即《文理和合译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和《官话和合译本》。其中的《官话和合译本》就是后来流传最广的中文和合本圣经。其中新约的翻译于1906年完成,1919年新旧约全书完成面世。由于时代的原因,文字特点采用了半文半白的风格。以此译本为基础,圣经公会在1989年重新采用新标点、新型态编印、出版了《新标点和合本》。和合本的重要贡献不能否认,近百年来的中文基督徒(新教)都直接受其深刻影响,只是由于时代所限,一些新接触者产生了阅读困难,因此一些新的中文译本也相继出现。所以,除了和合本的中文圣经之外,还有两个版本的中文圣经可以看到,即《现代中文译本》和《吕振中译本》。前者译文是较为浅白的现代文字,后者是吕氏(牧师)一人的翻译,其译文尽可能符合原文的表达,比较直译。另外,天主教圣经的中文版本通行的是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翻译的《思高译本》(1968年)。[27]
江苏省爱德基金会所属的圣经印刷厂三十多年来为全球不同国家的读者印刷了包括盲文在内的超过1亿6000万册《圣经》,为当代《圣经》出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藏经
有人常以基督教经典寥寥无几来做无所谓的讨论,这是因为讨论者语言、知识面不广所带来的阻碍以及误解。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大藏经、道藏,与之相对于的,不是圣经,而是:圣经+前尼西亚教父全集+尼西亚及后尼西亚教父全集+历代神学家着作+历代圣经学家的注释+历代教法与所有教会决议=大景藏或尊经(唐朝时基督教经典被称为尊经)。[31]
关于经典的文学性,
拉丁教父全集
拉丁教父全集
希腊教父全集
希腊教父全集
若不懂阿拉伯语,没法讨论《古兰经》的文学水平;若不懂希腊语和希伯来语,没法评价《圣经》的文学水平;若不懂梵语,没法讨论佛经的文学水平;若不懂古文,也没法评价先秦经典的文学水平。
关于经典的经典性,如果说佛经的汉语译文,那是多少代高僧的辛苦努力。如果以白话文论该拿今日翻译的白话文巴利三藏和圣经比较,如果以文言论则该拿千年前翻译的大乘经典和盛唐时期的尊经以及大明经典比较。[31]
教会和教堂
大教堂
大教堂(4张)
基督教的基本组织被称为教会,基督教认为教会是全体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总体。
教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聚会,在古代希腊化国家中主要指城邦公民的立法性议事聚会。[32] 《旧约圣经》七十子希腊文本用以指崇拜雅赫维的以色列民族集体。在《新约圣经》中,教会指信仰耶稣基督的团体。后世说教会含义较广,既可指基督教各派的整个组织,如基督教会、天主教会、正教会等,也可指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某一教堂全体基督徒的组织,如英国教会、耶路撒冷教会、某某教堂的教会等。[33]
教堂亦称礼拜堂,是基督教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源于希腊文Kryiakon,意为主的居所。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始建造教堂。最早的教堂多由宫殿改建或仿照宫殿式样建造。11世纪有罗马式教堂,12世纪由哥特式教堂,15世纪又有文艺复兴式教堂。[34] 东方正教会和其他东方教会还有拜占庭式教堂等。中国最早的教堂为唐代景教在长安所建大秦寺。[32] 元代天主教方济各会在大都(今北京)等地所建教堂称十字寺。[32] 明万历十一年(1583)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建造教堂,初名仙花寺,后改寺字为堂,俗称教堂或天主堂。[32] 新教传入中国后,常称教堂为礼拜堂,意为礼拜上帝的殿堂。
主要宗派
天主教
1.隐修院修会
基督徒谱系图
基督徒谱系图
从隐修休会发展而来,后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隐修,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的基督教教会。主要包括本笃会、苦修会、克吕尼修会、西多会、加尔都西会等。[36]
本笃会:529年,本笃(一译尼狄克)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建造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院。主要规定包括 发三愿和咏唱大日课。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37]
克吕尼修会:本笃会的一个分支,又称重整本笃会。该修会要求恢复本笃修道团严格的规矩,培育个人属灵的生活。史称克吕尼修院改革运动。[37]
2.托钵修会
亦称乞食修会,始于13世纪。规定不置恒产,会士以托钵乞食为生。开始时,仅包括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15世纪后,续有增加。[36]
方济各会:又译法兰西斯派、小兄弟会。该会会规要求会士必须效忠教皇,并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彼此互称小兄弟。[37]
多明我会:又译多米尼克派、布道兄弟会。该会以布道为宗旨,着重劝化异教徒和排斥异端,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37]
3.耶稣会
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正式会士需发四愿,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36]
(东)正教
1.君士坦丁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4世纪在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基础上形成。7世纪开始在正教中起领导作用,使正教传入东欧和东南欧各国。后因奥斯曼土耳其的侵入,逐渐失势,仅保留有普世牧首的荣誉首席地位。[38]
2.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埃及北部名城亚历山大而得名。现牧首尊称亚历山大里亚和全非牧首,府邸在亚历山大。[36]
3.安提阿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叙利亚古都安提阿而得名。现牧首尊称安提阿和全东方牧首,是由圣主教公会和组成全体大会的平信徒代表秘密选出,府邸在大马士革。[36]
4.耶路撒冷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基督教诞生地耶路撒冷圣城而得名。其教会被称为所有教会之母。其职能之一是保护巴勒斯坦圣地。现牧首尊称为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36]
5.希腊正教会
亦称埃拉多斯正教会。为希腊国教。源于1世纪下半叶保罗的传教活动,4世纪起受君士坦丁堡管辖,19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教会教会承认其自主地位。大主教府邸设在雅典。[36]
6.俄罗斯正教会
俄罗斯最大的正教组织。11世纪成立,原属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16世纪宣布自主。自主后的教会进行了改革,统一了礼仪,修订了俄译本《圣经》,后又取消牧首制改为主教公会制。1943年牧首制恢复。现为正教中最大的自主教会。[36]
(基督)新教
1.路德宗
亦称信义宗。因以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得救在于信仰上帝,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主张建立不受罗马教廷管辖的民族教会,采用民族语言和礼仪的形式。[1]
2.加尔文宗
亦称归正宗、长老宗。因以加尔文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强调因信称义,宣扬上帝预定,并在教会建立长老制。[1]
3.安立甘宗
即圣公会。16世纪30年代,从罗马教会中独立出来,但在教义、礼仪、组织制度等方面则保留了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传统。同时也具有新教的基本信仰如坚持《圣经》为教义的最高权威等。[32]
4.公理宗
采用公理制形式。公理会的多数教派采用正统加尔文派的观点,强调信仰自由、个人与上帝的圣约。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管理;教徒行政上没有各级总机构,只有团契联谊组织。[32]
5.浸礼宗
17世纪初,浸礼宗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派。反对婴儿受洗,坚持成人施洗;主张全浸符合《圣经》原则,是合法的洗礼方式。[32]
6.卫斯理宗
又称循道宗。其主要是以约翰&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主要包括:卫理公会、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循道公会、圣道公会等。[32]
7.灵恩派
灵恩派,即圣灵降临派。强调基督是上帝启示的中心,圣灵的位格是建立在与圣父圣子的关系之上,所以圣灵不只是圣灵本身,同时也是圣父的灵和圣子的灵。[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