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与道教祭祀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中记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与春节、上元、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合称为中华民族的时年八节。清明节又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大冥节,与祭祀亡灵鬼神有关。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百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有文字记载的清明节历史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地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在古人的眼里,清明二字,是指天明地洁、气象清朗。道教典籍《太平经》中有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见污辱也。意思是说当天下处于清明状态的时候,会呈现出大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一片和谐安宁的局面;而当一个人处于清明状态时候,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两千多年来,清明节流行的扫墓、春游等风俗,不仅蕴涵着传统的中华伦理精神,而且与道教提倡的回归自然的生命伦理相互辉映。清明节中的精神内涵,与道教的思想和情感浑然一体,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清明节的精神主题是让人们与春天的大自然融合亲近,回归到自然天地之中,这与道教所主张的返璞归真、自然无为的思想是一致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见《道德经》五十四章)老子认为,以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人,依道而行的人,将会得到子孙们永远的怀念和祭祀。在道教奉行的教义中,就包含有祭祀祖宗、追忆亡灵、礼拜神明的内涵。因此道教不绝伦常,提倡尊奉祭祀先人宗祖,与尊奉祭祀神灵同样重要,道教的清明祭亡道场也充分体现了敬天法祖与庆生祭往的情怀。人们在清明祭祀先人,不忘根本,缅怀父母的养育恩德,缅怀先烈的报国之心。清明依道而行,子孙祭祀不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清明节的由来
在古代,清明节之前还有上巳节和寒食节。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相近,彼此的习俗便互相渗透、重叠,渐渐地变成不再有明显的划分,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民间有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见轩辕。上巳节原本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纪念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之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在盛行,主要内容就是祭亡扫墓、春日沐浴、水边饮宴和踏青游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古代的祓除畔浴就是在春日里水边沐浴以祛病消灾。农历三月初,大地一派生机,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一片春意盎然。人们在扫墓之余,就在郊外聚会、游春、踏青、植树、放风筝、荡秋千等,古代的人们还会在这一天结伴去泉水边溪水边洗头洗脚,以求祛病消灾。古代典籍《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在《论语》中也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写当时春天里的人们在水边沐浴嘻戏的情形。大诗人杜甫《丽人行》诗中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就是对唐代长安上巳节春日沐浴盛景的描绘。宋代之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春日沐浴的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逐渐与清明节并为一节。但是,祭亡扫墓与春游踏青的习俗被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清明扫墓,祭奠先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与如今已鲜为人知的寒食节有关。在我国古代,清明节前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寒食节。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寒食过后就是清明。古代的寒食节期曾经长达百日,三国时期的曹操改百日为三天。谈到寒食节,就要说到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
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先是被其父晋献公追杀,后是被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受尽了艰难与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们,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流亡途中,有一天走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大家又累又饿,几乎无力站起来。随臣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与采来的野菜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使他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知道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的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p#分页标题#e#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即位后的晋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大臣们,唯独忘了介子推。一位记得介子推的大臣对晋文公说:一龙升天,还得九蛇相助。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非常惭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接受封赏。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肯来。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绵山地处汾河之阴,今山西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出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用火烧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子推的身影。等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介子推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不准烧火做饭,只吃寒食(即凉的食物)。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时,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又称百五节,因为它在农历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寒食节在汉代被称为禁烟节,当天民间严禁烟火烧煮,到了晚上,才由皇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先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再传到百姓各家。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生动的描写了这一情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相互呼应和密切配合的关系。寒食禁火是为了出新火,清明祭亡是为了佑新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在古代的中国,寒食后的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不仅有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更有浓浓的感恩深情,同时也象征着新季节、新循环、新希望、新生命的开始。
寒食墓祭的习俗大约形成在南北朝时期,寒食节由禁止烟火逐渐转向以祭亡扫墓为主。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辽宋金元时期,寒食节活动由祭亡扫墓又逐渐向游春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到明清时期,寒食节的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项目,民间的游春踏青也成为节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逐渐淡化,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二)清明节道教祭亡斋醮
从历史上来看,清明节祭亡活动源于古代上巳节的招魂续魄以及寒食节的扫墓祭亡,并逐渐从民间的清明扫墓增加了正式的宗教祭祀活动。从宋代初期开始,官方在清明祭仪中已有道、佛二教的参与。到南宋时,朝廷明确皇帝皇后在寒食清明的祭祀活动中由道士与和尚做法事。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十三年(1144年),朝廷掌宫内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凡帝后忌辰,用道、释作法事。自宋代以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清明祭亡仪式都是由佛教道教的宗教仪式代替。由道教单独参与的清明祭亡斋醮仪式始于明朝,并成为定制,天下都必须执行。据《明史卷五十》记载: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设京省城隍神位于坛上,无祀鬼神等位于坛下之东西,羊三,豕三,饭米三石。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
#p#分页标题#e#明代的度亡祭厉定制非常严格,国家祭祀有国历,州府一级有郡历,县一级有邑历,里社一级有乡历。所谓祭厉,即专门祭祀、抚慰那些因为灾荒、战乱、疾病而客死他乡,没有后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同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一样,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并不局限于只对自己死去的亲人和先祖的悼念,而是对所有亡灵,特别对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进行抚慰和安顿。从明代开始,道教还在各地的城隍庙举行的城隍三巡会。三巡会主要功能就是祭历,包括道教法事祭历坛以及城隍出巡等活动。但是后来在城隍出巡中,逐渐增加了民间的花灯舞狮、高跷旱船、锣鼓秧歌等等,城隍出巡之时,变得万人空巷,热闹红火。从京城到地方,大小城市皆有规模很大,热闹非凡的祭祀和民间表演活动。进入清朝后,官方与民间继续沿袭这种祭祀活动。城隍三巡会经过几百年的延续,逐渐演变成为清明节正式、大型的祭祀仪礼活动。
道教于清明节举行的祭亡法事主要是清明萨祖铁贯施食超度法会,也叫全真青玄济炼铁罐施食,简称超度或放焰口。主要是为民众提供清明祭祀祖先,超度亡灵以及祈福禳灾而起建的道场。萨祖,即萨守坚真人,宋代四川西河人。少时学医,悬壶济世。因误药杀人,遂弃医学道。遇虚靖天师,授以五雷正法。后游于闽中度王灵官,道成后奉为一元无上萨祖真君。他将铁罐加符,利幽拔苦,赈济孤魂,垂科度亡,普度众生。因此而称为铁罐焰口。放焰口是道教度亡道场的俗称,即斋主设置水陆道场,请道士念咒施法,把清水、食物等供品化为醍醐甘露,以赈济去世的九世父母及孤鬼亡魂,使之得到超脱,往生天界,永离苦海。通过庄重肃穆的法事活动,让神灵认知斋主敬天法祖、报答亲恩的孝心功德,从而保佑生者福寿康宁,吉祥如意;让死者脱离苦海,共涉仙乡。道教的道场是由一个一个科仪组成的。做道场的目的就是通过斋醮科仪中道士的诵念经文,拜忏礼忏,唱赞吟偈,步虚旋绕,踏罡步斗,召请神灵莅临醮坛。道场上高功法师们合神力于自身,用法力赈济鬼魂,使其早生天界,永离苦海,达到超度亡灵、消灾避难、赐福延龄的目的。一场法事下来需要三个多小时。按照道教的观点,清明不仅是扫墓,通过道场祭祀,使九玄七祖俱得超升,是对先人最大的孝敬。
道教正一派更加重视民间度亡法事,法事打醮称为清明普度黄箓法会,一般要进行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或更长时间。法事科仪也有多种形式,常用正一超度灵宝炼度科仪。法事内容很丰富,以正一派常用的度桥科仪法亊为例,全部法事分为召请,沐浴,度桥,朝参,安位等五大部份。召请:法师召请相关神灵降临法坛行功理事,召呼亡灵入坛;沐浴:斋主持灵幡,法师举接引天尊华幡,召请亡灵沐浴;渡桥:法师发简启奏,召魂上桥并送导而去;朝参:法师启功行法引带亡灵朝拜参见各相关神灵,入籍天域;安位:法师引领亡灵上座安位,从此升入天界,法亊至此告成。各种法事由于地域不同,道派不同,传承不同,因此在形式上略有差异。
道教度亡斋醮仪式,一是要超度先祖,以尽孝道;二是要普施亡魂,广积阴功。道教度亡斋醮仪式所支持的清明节祭祀习俗,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在日益广泛和深入。清明节期间的扫墓祭祖功能被强化和突出,道教的生命伦理及宗教仪式方面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道教,清明节体现的是春天的到来,大地恢复了生机,阳气来复。这不仅是对大道生化万物的庆祝,也是对于过世的先祖,表示追思与纪念的节日,更是唤醒人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睦家庭,孝养父母,乃至保护地球、乐生向道。总之,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以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形式。几千年来,清明节中所内涵的精神主题,与道教的思想、情感、信义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伦理及精神气质。
(南信云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