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三大秘术之首的符咒,各种民间符咒大全图片
符,原本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汉代盛行天人感应说,进一步弘扬了古代的君权神授思想,帝王国君的行为举止,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纤纬之说风行,认为天会赐祥瑞予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这种凭证,叫做“符命”,又叫“符传”。 -
符所具有的这些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汉代就被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到鬼神世界,从而创造了“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他们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有资格颁布灵符,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正象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的话,那么,在鬼神世界,佩带道符的法师则具有崇高不可抗拒的法力。 -
道教正式产生以后,道符越来越被道士所重视,以至成为他们的三大秘术之首。表现在对符的概念、来源和体式的认识加深;结构渐趋复杂;创作要求愈趋严格;道符写作技巧也愈益讲究,越来越具有文学意蕴,并包含着一些文学思想。 -
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这在古灵宝派的经典如《灵宝五符》中经常出现。其实就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皇帝的诏策,这种文体愈到后来愈具文采,所谓“符采炳耀”、“体宪风流”。道教借用这种诏策来称呼道符,除了说明它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外,也为道符的制作在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更具观赏价值的要求,因此,后来“云篆”的出现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
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写成。在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后,在具体的符的写作或书画时,道教又主张运笔之前要意念专注,保持存思,收视反听,储气充足,笔端饱醮精气;运气之时要一气呵成,信笔扫去,毫无滞碍。与文学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完全一致。它强调构思时不受外界干扰,无视无听,凝思寂想,虚心静气,达到庄子所说的“心斋”之境,完全体现了道家虚静的主体艺术精神。创作者如果的欲望一旦掀起,灵感的火花一旦爆发,就赶快抓住这个机会运笔疾书,一气呵成,稍有松懈,瞬息逝去,符的灵验与否,就在这刹那之间。 -
另外,道士还强调符的创作必须以诚相待。可见,立德是为符之本,这与《易传》所提倡的“修辞以立诚”是一脉相承的。 -
总之,道符的文学意蕴和思想是比较丰富深刻的,宋代道士们在总结书符的经验时说:“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中有神气穴,内有坎离情”,这“窍”和“神”对文学创作、艺术创作颇可借鉴,颇有启发,因此,对道符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
鲁班仙师秘经
#p#分页标题#e#鲁班前传后教中册
所谓 通灵神术 ,就是训练个人灵力、灵感,使你的灵能、灵场由弱到强,从而使你的灵力产生质的飞跃,达到与灵界兆通之境界的一种法术。修有成就时,能预测吉凶祸福,知过去,晓未来,料事如神,还能让你健康长寿,返老还童。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智不在年高,愚顽空活百年”,“上士心传,中士言传,下士不传”,智者能以法悟法,以心印法,心法合一。
此法运用掐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方法来接通天、地、人界信息。以食指接通天部信息,以中指接通人部信息,以无名指接通地部信息。拇指则为接通灵界信息的“金钥匙”,是开启灵感产生灵通的总舵杆。如此,将天地人三才信息定于掌上,天下万事万物尽在“掌握之中”。这就是万物有灵,灵通沟通于掌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