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太上老君九道灵符咒图片-我有一块铜符咒:正面有太

太上老君平安符画好后应放在哪里
老子八十一化
  第一化:起无始。无始即为元始,其无光、无象、无色、无声、无宗、无绪,混沌中蕴涵万物有序,蒙昧中运化自然妙本。
  第二化:运自然。自然是宇宙之本先,是万物之根本.其先万物而生,然后始创万物.老君用其元炁以运化自然,开宇宙之先.
  第三化:现真身。老君本是无形之体,结炁而出兆形.且具金色面容,顶放五光,身披九色离罗锦帔,项负九彩圆光,行踪于无形,运化自然,而创化于世间。
  第四化:秉教法。道教自创以来,老君被奉为最高尊神。后老君以一气化三清,三清尊神深受道众推崇。老君又秉元始天尊之教法,以道德天尊之号而现身世间,以传道教之神法。
  第五化:受玉图。老君得元始天尊的洞玄内观玉符图.该图由上部八景,中部八景,下部八景组成,共二十四景,即人体二十四部身神,内观存想,守神思真,讲修身长生之术。
  第六化:登位统。老君以道德天尊之号,秉元始天尊之法,登临世间演化立功.其以法王之尊立于世.其上总群圣、中理众真、下辖九天.赏校善恶之事,游行万方,统摄宇宙万物.
  第七化:历劫运。老君生于无始,巡游于开辟之间,经历天地久远劫运.由此蕴化天地自然之始。

  第八化:造天地。老君是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其将元炁分为三境,即始炁为玉清境、真炁为上清境、元炁为太清境.合三境而为九炁即为九天,各天又进行细分,故天地雏形已具。
  第九化:诞玄灵。老君以道君之尊号,创天辟地,开天地于有形。其神威高陡,其无形于天地,不利于天地神人相交。故而老君外化为肉体之身,以李氏之姓,有形于天地之间。
  第十化:变真文。老君通达天地、造福道民。特赐真文赤书以化众生。此真文乃长生之鼎文,由五方真炁之精,凝结而成,文形奇特、造型各异。

  第十一化:垂经教。老君以天尊之名号、尊道教之教法,亲说道教经典于道民。分垂教经:开洞真、洞玄、洞神三洞之经典,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辅之科教,分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十二部之门类。
  第十二化:撰灵篇。老君推天演化,撰集灵篇,以得宝经三万卷、符图七千章、玉诀九千篇,以授三界神真、天下后学,以为玄学经文。
  第十三化:为帝师。天皇时,老君自号玄中大法师,精通玄学精髓,宣讲淡泊无为之理,始制天干地支之名。
  第十四化:置陶冶。天汉元年,老君自号惟用子,他观星辰,緾正七宿,分判春夏秋冬四时,该五木以改火,教民烹饪之学,以陶冶为器,教化教民交易之道。#p#分页标题#e#
  第十五化:赞元阳,伏羲时,老君自号郁华子,说元华经,教化八卦,造书契,使天下义理归于文字。从而,东南西北方稼娶人伦,礼乐尊卑,衣裳贵贱,宫室巢穴,皆以政化明晰。
  第十六化:教稼穑,在神农时,老君自号大成子,说元精经,尝百草治百病,尝数物得五谷,分群兽,食熟食,从而自然万物始有序。
  第十七化:始器物,在祝融时,老君字号广寿子,以《人皇内经灵宝五千文》授予祝融。众生始知冶金、炼铁、造斧、生铅之术。
  第十八化:居崆峒。在黄帝时,老君字号广成子,居崆峒。黄帝拜之,授其养生长寿之术。道教养生修身之术,至此始已。
  第十九化:传经蕴。在少槔时,老君自号随应子。说庄敬经,教化教民顺时行令。在颛顼时,老君自号赤精子,说微言经,教化教民忠顺之道。在帝喾时,老君自号录图子,说黄庭经,教化教民清和之道。道教经典始出。
  第二十化:说道德。在尧帝时,老君自号务成子,说玄德经,教化教民谦逊之道。在帝舜时,老君自号尹寿子,说道德经,教化教民无为之道内以修身、外以治国、静以养生。强调清净无为之道。
  第二十一化:资宝文。在夏禹时,老君自号真形子,教化教民勤俭之道。授九书,以玉书灵宝五符助禹帝治水。
  第二十二化:遗磐铭。在商汤时,老君自号锡则子,说长生经,教化教民恭爱之道。留磐石铭于商汤。
  第二十三化:降圣迹。 老君于商王祖甲时,乘日精、驾九龙、化为五色流珠下降于亳洲苦县濑乡,这是老君首次降圣迹。
  第二十四化:隐柱下。老君于商王纣时,降于岐山之阳,自号苄邑子,说赤精经,教化教民仁信之道。至周克商后,自号育成子,说璇玑经,教于王,成王时,自号经成子,说广化经,以道授周公旦。
  第二十五化:弃周爵。老君化号静老天尊行教于东华山,以道授东极始老国,因不愿做官,而隐于亳州旧宅。
  第二十六化:刻木羊。老君于康王时,自号古先生,出游西极大秦,途中见人们采樵道路艰难,于是刻木羊以途中,方便樵夫,人们大喜。
  第二十七化:临严宾。老君来严宾,度化国人,告诉其国王:道是元炁之祖,是天地的灵根。
  第二十八化:化国王。严宾国王再次拜见,老君告之,欲求国泰民安,需正天道之心,止杀戮之行为,国王听之。
  第二十九化:集圣众。严宾国王对道将信将疑,随设斋台,请老君召集各路天神,以求真假。于是,老君召集十天神王、三界仙人来此。
  第三十化:演金光。严宾国王有些反悔,欲捉拿老君,只见老君现身兵戈之中、出没于烟雾之间,说金光明经以化众生。#p#分页标题#e#
  第三十一化:起青莲。严宾国王以大锅煮老君,只见汤火中涌出千朵青莲,老君坐于其上,说莲花宝经化之。
  第三十二化:跨神龙。严宾国王又将老君投入深渊之中,只见其水中涌出一道龙光,老君跨神龙而浮于水面,说国王行道经化之。
  第三十三化:催剑戟。严宾国王企图用兵杀老君,也被老君化解.由此,国王信之,拜礼老君,悉心奉道。
  第三十四化:说浮屠。老君向严宾国王讲解浮屠之法,使国中惠光普降,瑞祥照天。
  第三十五化:降外道。老君住萨罗国,见该国男女信外道,很是迷惘,由是通现神王狮子,降覆外道魔法.人心安稳,尊奉浮屠之道。
  第三十六化:藏日月。老君在迦夷国,住于达隘观,见该国男女宰杀成性,王道灭弃.于是,老君以法左手把日、右手托月,藏于腋下,顿时天地晦昧.国人顿感杀戮之责,于是,稽首老君而信道。
  第三十七化:拨山岳。老君在条支国,见其国王奉事外道魔师,该国碍道山岳,国民行走很是不便,于是,老君用九节杖拨掉该山,为民造福,由此国民信道。
  第三十八化:舍于阗。在于阗国,老君教信众奉戒律、舍弃酒色、杀戮,国王信服,国人快乐。
  第三十九化:留神钵。置神钵于于阗国,告诉国人,此钵名为多罗,号三满,是契性之珍宝,能保佑信众平安、吉祥。
  第四十化:显诸国。老君降服外道,使西域诸国神光普照,信众奉事浮屠,持斋戒杀,人们慈悲为怀,天下安定。
  第四十一化:遍天竺。在天竺诸国,老君先在葱岭降遣害人毒蛇;而后到乌苌,自号古先生,广演法门,教化诸国民,人们恭敬信道。
  第四十二化:开摩竭。在摩竭国,老君身作金色相,说大乘法语,以告诉国人无为恬淡的道理。
  第四十三化:示胜相。在舍卫国,老君坐于七宝玄台,领群神降下,顿时,神光普照.老君说无上妙法,告诸国王会众,修习大乘正宗,顿悟圆明。
  第四十四化:试徐甲。老君西去天竺传道之时,让徐甲治其旧居,所发费用,等其回来后还他钱财,以此来试探徐甲。徐甲治理很好,老君颇为满意。
  第四十五化:度关尹。周昭王时,函谷关令尹喜,忽见东面滚滚紫气席卷而来,顿觉喜从天降。不几日,老君乘青牛从东方徐徐而来,尹喜很是高兴,叩拜老君为师,而后老君著道德二经留于尹喜。由此,道德经流传于世,而成语"紫气东来"也来源于此。
  第四十六化:会青羊。周昭王时,老君从太微分身,托生于蜀国太官李氏.其以青牛化生为羊,降驻于成都青羊宫。从此,老君二次降生人间。
  第四十七化:窥天垣。周昭王时,老君带尹喜上朝玉晨,拜见高上玉晨太上大道君,赐上清十二事。而后携尹喜,降于天水启灵山。#p#分页标题#e#
  第四十八化:锡妙方。杜冲是修道之士,一日,老君遣上清元君,授其神方、神书,赐为太极真人。
  第四十九化:谕冲举。修道之士李脱学得老君飞升之道,驻世八百余年,人称李八百。其修道之山,号为古浮山治。
  第五十化:授真经。周厉王时,洛阳修道之士宋伦,日诵道德二篇,服黄精白术二十余年。一日,得老君飞灵丹符,于景王时授书录,入中岳仙去。
  第五十一化:叹犹龙。孔子拜老子为师,请教道德之事,他称赞老子如犹龙一样,神通广大。
  第五十二化:教卫生。南荣厨用七天七夜时间,来到老子住所.请教老子疾病、卫生之学。老子向他讲解卫生之道。
  第五十三化:训阳子。老子出游秦,应阳子之邀,讲解道德之理,以此纠正阳子的错误思想。
  第五十四化:谈天地。老君隐于景室山,有老者前来拜见,请教天地之理,只见老君挥毫洒墨,观天像、察地气,大谈万物之理.使老叟深受感染。
  第五十五化:诏沈义。老君特召高道沈义,授以白玉册青玉界丹玉字,命为碧落侍郎。
  第五十六化:付鬼林。秦始皇封泰山,建老君祠于楼观台的南面,忽见老君降于座所,始皇帝惊喜不已,求道于老君,老君授以鬼林经、策役鬼神之符。而后,忽隐不见。
  第五十七化:解道德。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自号河上公,精通道德深意.文帝请教道德之意.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闻"。又授素书二编,文帝后熟读之。
  第五十八化:授道像。汉武帝喜好仙道,老君觉得他的修道途径有误区,于是,派西王母授于其白银像五躯、六甲灵飞、金书秘字、左右策精之文及上清十二事等,武帝跪拜接受。
  第五十九化:游琅琊。道士于吉,因痼疾而诚心好道.汉成帝时,老君化身下降琅琊曲渊之上,授于吉《太平经》一百七十卷,又授其一百八十戒,于吉拜而授之。
  第六十化:校图籍。汉安帝时,老君化身降于泰山,召江夏道士刘图,命其校定天下名籍.刘图听命而校之。
  第六十一化:盟威录。汉顺帝时,老君乘云车,群仙侍卫,降于蜀之鹤鸣山,授张道陵正一威盟秘录、三业六通之诀及三洞众经各千余卷,雌雄二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一枚,自此,正一威盟道正式成立。
  第六十二化:说斗经。永寿元年,老君乘白鹿、紫车,降于成都,说北斗七元削死注生之法,又说南斗六司陶魂铸魄之功,命王长、赵升二人叙述其事。
  第六十三化:授大洞。汉灵帝时,老君降于天台山,自号太上玄一真人,授洞真经、洞玄经、灵宝经各三十六部,以授葛玄。
  第六十四化:极民灾。道士王纂居于马迹山,当时社会纷崩,民不聊生,老君授其水石还丹日月光华经,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p#分页标题#e#
  第六十五化:饬教戒。北魏高道寇谦之,自幼喜道,立志弘扬道法。某日,老君降授其经戒九卷、太平素经一百卷,命其行化道法。
  第六十六化:创安化。唐武德三年庚辰年间,老君降于羊角山北坡,诏告天下说:“唐天子李某,今得圣治社稷延长.应该在长安城东置安化宫,并且设道像,这样天下太平”。唐高祖听从照办。
  第六十七化:光蘸坛。唐高祖时,老君降于洛阳城北山,赐文赏经.顿时,蘸坛上光耀广照,景象甚是奇异。
  第六十八化:皇天原。武则天文明元年,老君降授洛阳升玄观,道士邬玄崇跪拜,老君告之,吾乃太上老君,入朝帝之祖,国祚既永世延续。
  第六十九化:柱像纹。开元间,老君降于蜀州新津兴新寺,隐于寺中一木纹之中,其图画栩栩如生,众人十分惊异。蜀州刺史命人取柱像送至京城,安置在大同殿内。
  第七十化:庆玉像。开元间,玄元皇帝称,梦见老君像在楼台观山间,于是,命人寻之,果然得到老君玉像三尺,供奉于兴庆宫。
  第七十一化:彰灵宝。唐玄宗天宝年间,老君降授,告诉道士田同秀,有一金匮灵符在桃林故关尹喜旧居处,汝等可取之.果然得之,玄宗皇帝登丹凤楼迎之,后供奉于灵昌殿。
  第七十二化:现朝元。唐玄宗天宝年间,老君现于郦山朝元阁,玄宗皇帝亲见,于是,改朝元阁为降圣阁。
  第七十三化:颁流霞。女道士王法进自幼好道,一日老君降授,赐其玉杯霞浆饮之,后法进乘鹤升仙。
  第七十四化:刻三泉。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老君现于汉中郡三泉黑水之侧,唐玄宗礼拜之。于是,命人刻真容于石像之上。
  第七十五化:云龙岩。唐肃宗至德二年,通化云龙岩乡民祈福时,忽见老君真像立于山前,好久才隐去。
  第七十六化:应帝梦。唐乾元二年,老君应皇帝之梦,现其像于先天观圣祖院内。
  第七十七化:居玉堂。唐德宗贞元十年,蜀地女道士谢自然修道成功,老君诏之,见老君坐于玉堂之上,左右神仙真人辅之。
  第七十八化:履百莲。唐敬宗宝历二年,皇帝要求起居郎柳公权书道法之事,忽然,老君立于白莲之上,右手捧五明扇,左手垂于悬空中,神情甚是悠然.不一会就腾空而去.于是众人画出老君真像。
  第七十九化:明崖壁。唐文宗开成二年,老君像自现于阆州北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百姓感其神灵,于是,刻石建庙在阆州之内。
  第八十化:胗庞勋。唐懿宗年间,老君现于徐州,歼灭凶恶庞勋,救万民于战火之中。
  第八十一化:愈恶疾。有道民梁光映久犯癞疾,无法根治,一日老君降授其天童护命妙经,让其诵之,以符水沐浴.不久其病自好。#p#分页标题#e#
这是一张什么灵符 为什么要放在床上然后人睡在上面...
一般印有太上老君的符咒都是关于健康、事业、财运、运势的灵符,用法也是随身携带或者放在隐蔽的地方吧,不能让请符人以外的人触摸灵符,不能沾水,女人生理期不能触摸灵符。
《太上老君符决》真本是什么书
(1)天象符图
  这类符籙是表述天体运化、阴阳消息的,与天文、星宿、气象、天时、季节、生态等有关联。道教认为,符图是由天地之元气凝聚而成,是对宇宙的写真,通地过它判天地,运阴阳,表述宇宙演衍的图式。许多符图都绘有北斗、南斗、三台、二十八宿等各种星宿,或是风、雨、雷、电等等图文,广泛应用于兴云、布雨、起电、招雷、祈晴、祈雨、呼风等宗教仪式中。
  天象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宝系列符图。所谓“灵宝”,即指宇宙间最原始的能量 ——神和气。《灵宝度人上品妙经符图》卷上曰:“神降为灵,气聚为宝,神降气聚,具质成形,无所不生,无所不明,无所不立,无所不成。”意为神气之灵宝,总括天地人三才,包容无涯,天地万物,莫不由之营化。“故其道也,弥纶万天,范围十地,推运阴阳,调和寒暑,统行八卦,率御三元,部制鬼神,保育民物。” 灵宝神气的真实载体就是日月山川人物鸟兽,符籙则是它的象征图物。在灵宝系列符图中,表现天地人三才演化的象征图式,以灵宝始青变化图、碧落空歌图、大浮黎土图三道大符最为驰名。
  《灵宝始青变化图》,相传为天真皇人亲身体验了混沌初分阴阳运化的自然元始气象,用紫书描绘出的第一灵宝符图。但它的结构无拘无束,超越了实在物象,线条变化多端,潇洒自如,生动流畅,显示出自由奔放的气韵,浸透着生命与精神的活力,是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宇宙气象形态图,表现出“灵宝之气,变化之象”显著特征。此种符图,主天地万物和人世间的生养之道,给人、畜、物以生机活力,因而能“保生延年,神气不散,固全生道也。佩之则生气归身,返老回婴,应运灭度,身经太阴,带服始青变化之图,始青帝君与兆同升,逍遥太空也。”正因为它是天地初生形态的象征,所以又是炼功修真的瑰宝,静观冥想,体验天人合一的感应,达到主客一体的境界。
  《碧落空歌图》,是一幅天地元气变化图,同时表现了天象与人体的关系,也是一幅人体脉络符图。道家认为,宇宙中的灵宝之气与始青之气交合,产生碧落之气;天人同体,先天元始之气为其共同根源。碧落之气在天则聚合成星,凝结为斗;在人则演变为缕脉筋络,边贯穿注,如同圆环,“生360脉,360经,360络,又生眇络、支络、丝络、□络,大范之气以为其元,中结此文以成图。” 这种天人合一的脉络图,更是把人同自然的密切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p#分页标题#e#
  《大浮黎土图》。浮者,虚浮也,以其虚而不实故曰浮;黎者,黑也,暗然无光之所谓也;“黎土”,乃先天真土之称,意为宇宙混沌未开之际,浮黎真土遍布太空,历经数劫,阴阳运化,天地分判,黎土凝结而成世界。因此天真皇人紫笔定书,“以青为地,黄为文。赤为界,封此图为浮黎土者,区贯庶穴之所在也。中黄太上明梵之气,回旋流演,以正域内宫阙楼观之所存。”在人而言,“此图主人脾胃,荣养太和”,故可用于养生长命。
  (2)地象符图
  地象符图是道家对山川风水自然环境的理性观察与神秘体验相结合,探求天象、山川、建筑、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协调关系与最佳状态的产物。道家从万物有灵的观念出发,认为山川河流、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感的生命体,由此而绘制成的地象符图,“一切感到妙应齐备,或天或人,或山或水,或飞或沉,或文或质,皆是真精之信,有字总号为符。”因此,“受符佩带,妙气入身,智慧通达,消灾厌恶,精则有微,微则神降,所愿必谐。”(见《五岳真形图记》)
  地象符图又叫地理符或风水符,被广泛地运用于环境、建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风水地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黄石公安宅护符法》所记五岳镇宅符、镇土府符、救宅符、镇寺观符、武帝应用符,《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中的解秽、安宅、辟火、辟土、止耗、厌怪、辟瘟、田种、利蚕、四季诸符,计有三十九类,皆是由地象符演变而来的风水地理符。在东方传统文化之中,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古老的哲学命题引入人类生活,注重在整个自然界与生态环境中寻求有机秩序和普遍和谐,与天地万物保持亲密无间、共生共存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精神的恬静,达到天、地、人三才一体共存,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好境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人类发展模式中的永恒主题。
  地象符的代表作是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广泛流行的《五岳真形图》。《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说:“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屈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芒畅乎岭鹤,云林玄黄,有台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趋向,因如字之韵,随形而名山焉。”此图为道家所看重,在道教符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抱朴子内篇·遐览》称:“道家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也。” 道家认为,《五岳真形图》象征着众多生灵与仙真,是通神达灵的信物,修真护身的法宝。正如《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所说:“子有东岳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长久,入山履川,百芝自;子有南岳图,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返还自伤;子有中岳形,所向惟利,致财巨亿,愿愿克合,不劳身力;子有西岳形,消辟五兵,入刃不伤,山川名神尊奉司迎;子有北岳形,入水却灾,百毒灭伏,役使蛟龙,长享福禄;子尽有五岳形,横天纵地,弥沦四方,我欢悦,人神攸同。”#p#分页标题#e#
  《道藏》所收五岳真形图,除五岳外,还有霍山、□山、庐山、青城四辅,各有真形图二幅,一幅有文字说明,一幅为列字符图。道书称文者为“上五岳真形”,有文者为“下五岳真形”。据《洞玄灵宝五岳真形古本真形图》所言,原本为三色彩图,“黑色山形,赤色水源,黄点者洞穴口也。画小则丘陵微,画大则陇岫壮,葛洪谓高下随形,长短取象。”但是,流传下来的仅黑白刻本,以黑色屈曲的长方形表示山体,黑色山体中的曲线表示水流,空白处是修真隐居的宫观、洞天。图中用文字标明每座山岳的地形、高度、范围、水源、物产、洞穴、宫观、交通等。显然,这是一种古代山岳的平面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由此而形成地图学中的一个派别,其地理学和地图学价值,曾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肯定。日本学者小川琢治教授将《五岳真形图》中的《东岳真形图》同现代等高骊绘制的《泰山地形图》相对照,认为二者很相似(见日本《地学杂志》第258号载小川琢治《近世西洋通以前的支那地图》)。 (3)人像符图
  人像图又叫做人体符或精气符,是道家以气为本的哲学观念在符籙法术中的运用。“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许多哲学派别都把气看做人与自然相互交感的介物,实现天人感应的节点。例如天地人三才学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道家的天感应论,也是这样认为的。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道教不仅以“气”为核心建立了自已的哲学观,并具体运用于气法丹道、符咒法术中。炼丹修真,首先要注重人体与天地之气;书符念咒,也要做到精气为本,元神为用。总之,无论内外丹法,符籙禁咒,都必须以气为核心,做到、天、地人与精、气、神的相谐和合。人象符图正是这种以气为核心的哲学观在符图中的运用。《云笈七签》“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气行乎其中万物即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所以说道教符籙特别是人象符人体与气场的结合,把天地气场、人体功能、符咒法术等融贯一体,有理有法有诀,使人们可以了解符法的内容,懂得其中的奥秘。在这方面较有建树的,主要是宋元时期的净明派、清微派、天心派和灵宝派等。《净明黄素真文》收集了三十一道符,明白表示出都是内气运行、神化丹凝的修真图。
  人象符图的代表作即为《净明黄素真文》中的《黄素真文图》和《五脏真形图》。《黄素真文》由八十一个符篆组成,明白表示天地梵气运化、人体吐纳之气的轨迹。该书卷一说:“凡欲学仙,必知真文。真文者,天地梵气也。”“人之身不得黄素,真文不生,皆天宝、灵宝、神宝之祖气也。祖气结而成字,合而成人。”“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肾中气也。天地五行,土、水中气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则见其出出,咽之则见其人,各长三寸,阔三寸也。”《五脏真形图》也是修持五脏真形的图法,持符者按照图式,精思存想,由精入神,则身神可见,修真有成。人之五脏,各有其神,“神各有形,霰各有气,气者神之本也,形者气之体,而脾之形寓于;上者之中,此人所以未达其理也。欲理五脏,先知其神,知其神长生,使之亦有道,,想之亦有法。”#p#分页标题#e#
  此外,还有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也大量采用符籙以助内修炼气,所用炼气养神、修真证道的符图甚多。神霄派有神光符、阴阳二气符、九阳气符、脑符、心符、肝符、脾符、肺符、肾符、精符、血符;清微派有气宇符、关脉通开符、通真符、服食符、服气符、明性符、明目符;天心派有三光正气符、天皇保命符、真火九芒符、真水十芒符、初阳赤辉符化生内景图、神光无上虚澄内景图、素华始元内景图、金光清虚含真内景图;灵宝派有五芽真文、玉婴神变符、日魂符、月魂符、天罡正气符、青帝护神符、赤帝养气符、白帝侍魄符、黑帝通血符、大洞十八玉符、二十四真符、十二络符、八十一品符等等。
  人象符图作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媒介和道与天地、人体的联系通道,是天地造化、阴阳消息的显示轨迹及天人合一的全息摄影。这种以人体精气神为本的录之术,将符咒、气功、丹法融合在一起,内观修炼外施成符,有一定的效应,因而能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地运用,曾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
我有一块铜符:正面有太上老君图,左右边刻字:太...
(1)天象符图
  这类符籙是表述天体运化、阴阳消息的,与天文、星宿、气象、天时、季节、生态等有关联。道教认为,符图是由天地之元气凝聚而成,是对宇宙的写真,通地过它判天地,运阴阳,表述宇宙演衍的图式。许多符图都绘有北斗、南斗、三台、二十八宿等各种星宿,或是风、雨、雷、电等等图文,广泛应用于兴云、布雨、起电、招雷、祈晴、祈雨、呼风等宗教仪式中。
  天象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宝系列符图。所谓“灵宝”,即指宇宙间最原始的能量 ——神和气。《灵宝度人上品妙经符图》卷上曰:“神降为灵,气聚为宝,神降气聚,具质成形,无所不生,无所不明,无所不立,无所不成。”意为神气之灵宝,总括天地人三才,包容无涯,天地万物,莫不由之营化。“故其道也,弥纶万天,范围十地,推运阴阳,调和寒暑,统行八卦,率御三元,部制鬼神,保育民物。” 灵宝神气的真实载体就是日月山川人物鸟兽,符籙则是它的象征图物。在灵宝系列符图中,表现天地人三才演化的象征图式,以灵宝始青变化图、碧落空歌图、大浮黎土图三道大符最为驰名。
  《灵宝始青变化图》,相传为天真皇人亲身体验了混沌初分阴阳运化的自然元始气象,用紫书描绘出的第一灵宝符图。但它的结构无拘无束,超越了实在物象,线条变化多端,潇洒自如,生动流畅,显示出自由奔放的气韵,浸透着生命与精神的活力,是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宇宙气象形态图,表现出“灵宝之气,变化之象”显著特征。此种符图,主天地万物和人世间的生养之道,给人、畜、物以生机活力,因而能“保生延年,神气不散,固全生道也。佩之则生气归身,返老回婴,应运灭度,身经太阴,带服始青变化之图,始青帝君与兆同升,逍遥太空也。”正因为它是天地初生形态的象征,所以又是炼功修真的瑰宝,静观冥想,体验天人合一的感应,达到主客一体的境界。#p#分页标题#e#
  《碧落空歌图》,是一幅天地元气变化图,同时表现了天象与人体的关系,也是一幅人体脉络符图。道家认为,宇宙中的灵宝之气与始青之气交合,产生碧落之气;天人同体,先天元始之气为其共同根源。碧落之气在天则聚合成星,凝结为斗;在人则演变为缕脉筋络,边贯穿注,如同圆环,“生360脉,360经,360络,又生眇络、支络、丝络、□络,大范之气以为其元,中结此文以成图。” 这种天人合一的脉络图,更是把人同自然的密切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浮黎土图》。浮者,虚浮也,以其虚而不实故曰浮;黎者,黑也,暗然无光之所谓也;“黎土”,乃先天真土之称,意为宇宙混沌未开之际,浮黎真土遍布太空,历经数劫,阴阳运化,天地分判,黎土凝结而成世界。因此天真皇人紫笔定书,“以青为地,黄为文。赤为界,封此图为浮黎土者,区贯庶穴之所在也。中黄太上明梵之气,回旋流演,以正域内宫阙楼观之所存。”在人而言,“此图主人脾胃,荣养太和”,故可用于养生长命。
  (2)地象符图
  地象符图是道家对山川风水自然环境的理性观察与神秘体验相结合,探求天象、山川、建筑、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协调关系与最佳状态的产物。道家从万物有灵的观念出发,认为山川河流、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感的生命体,由此而绘制成的地象符图,“一切感到妙应齐备,或天或人,或山或水,或飞或沉,或文或质,皆是真精之信,有字总号为符。”因此,“受符佩带,妙气入身,智慧通达,消灾厌恶,精则有微,微则神降,所愿必谐。”(见《五岳真形图记》)
  地象符图又叫地理符或风水符,被广泛地运用于环境、建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风水地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黄石公安宅护符法》所记五岳镇宅符、镇土府符、救宅符、镇寺观符、武帝应用符,《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中的解秽、安宅、辟火、辟土、止耗、厌怪、辟瘟、田种、利蚕、四季诸符,计有三十九类,皆是由地象符演变而来的风水地理符。在东方传统文化之中,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古老的哲学命题引入人类生活,注重在整个自然界与生态环境中寻求有机秩序和普遍和谐,与天地万物保持亲密无间、共生共存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精神的恬静,达到天、地、人三才一体共存,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好境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人类发展模式中的永恒主题。
  地象符的代表作是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广泛流行的《五岳真形图》。《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说:“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屈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芒畅乎岭鹤,云林玄黄,有台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趋向,因如字之韵,随形而名山焉。”此图为道家所看重,在道教符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抱朴子内篇·遐览》称:“道家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也。” 道家认为,《五岳真形图》象征着众多生灵与仙真,是通神达灵的信物,修真护身的法宝。正如《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所说:“子有东岳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长久,入山履川,百芝自;子有南岳图,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返还自伤;子有中岳形,所向惟利,致财巨亿,愿愿克合,不劳身力;子有西岳形,消辟五兵,入刃不伤,山川名神尊奉司迎;子有北岳形,入水却灾,百毒灭伏,役使蛟龙,长享福禄;子尽有五岳形,横天纵地,弥沦四方,我欢悦,人神攸同。”#p#分页标题#e#
  《道藏》所收五岳真形图,除五岳外,还有霍山、□山、庐山、青城四辅,各有真形图二幅,一幅有文字说明,一幅为列字符图。道书称文者为“上五岳真形”,有文者为“下五岳真形”。据《洞玄灵宝五岳真形古本真形图》所言,原本为三色彩图,“黑色山形,赤色水源,黄点者洞穴口也。画小则丘陵微,画大则陇岫壮,葛洪谓高下随形,长短取象。”但是,流传下来的仅黑白刻本,以黑色屈曲的长方形表示山体,黑色山体中的曲线表示水流,空白处是修真隐居的宫观、洞天。图中用文字标明每座山岳的地形、高度、范围、水源、物产、洞穴、宫观、交通等。显然,这是一种古代山岳的平面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由此而形成地图学中的一个派别,其地理学和地图学价值,曾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肯定。日本学者小川琢治教授将《五岳真形图》中的《东岳真形图》同现代等高骊绘制的《泰山地形图》相对照,认为二者很相似(见日本《地学杂志》第258号载小川琢治《近世西洋通以前的支那地图》)。 (3)人像符图
  人像图又叫做人体符或精气符,是道家以气为本的哲学观念在符籙法术中的运用。“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许多哲学派别都把气看做人与自然相互交感的介物,实现天人感应的节点。例如天地人三才学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道家的天感应论,也是这样认为的。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道教不仅以“气”为核心建立了自已的哲学观,并具体运用于气法丹道、符咒法术中。炼丹修真,首先要注重人体与天地之气;书符念咒,也要做到精气为本,元神为用。总之,无论内外丹法,符籙禁咒,都必须以气为核心,做到、天、地人与精、气、神的相谐和合。人象符图正是这种以气为核心的哲学观在符图中的运用。《云笈七签》“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气行乎其中万物即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所以说道教符籙特别是人象符人体与气场的结合,把天地气场、人体功能、符咒法术等融贯一体,有理有法有诀,使人们可以了解符法的内容,懂得其中的奥秘。在这方面较有建树的,主要是宋元时期的净明派、清微派、天心派和灵宝派等。《净明黄素真文》收集了三十一道符,明白表示出都是内气运行、神化丹凝的修真图。
  人象符图的代表作即为《净明黄素真文》中的《黄素真文图》和《五脏真形图》。《黄素真文》由八十一个符篆组成,明白表示天地梵气运化、人体吐纳之气的轨迹。该书卷一说:“凡欲学仙,必知真文。真文者,天地梵气也。”“人之身不得黄素,真文不生,皆天宝、灵宝、神宝之祖气也。祖气结而成字,合而成人。”“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肾中气也。天地五行,土、水中气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则见其出出,咽之则见其人,各长三寸,阔三寸也。”《五脏真形图》也是修持五脏真形的图法,持符者按照图式,精思存想,由精入神,则身神可见,修真有成。人之五脏,各有其神,“神各有形,霰各有气,气者神之本也,形者气之体,而脾之形寓于;上者之中,此人所以未达其理也。欲理五脏,先知其神,知其神长生,使之亦有道,,想之亦有法。”#p#分页标题#e#
  此外,还有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也大量采用符籙以助内修炼气,所用炼气养神、修真证道的符图甚多。神霄派有神光符、阴阳二气符、九阳气符、脑符、心符、肝符、脾符、肺符、肾符、精符、血符;清微派有气宇符、关脉通开符、通真符、服食符、服气符、明性符、明目符;天心派有三光正气符、天皇保命符、真火九芒符、真水十芒符、初阳赤辉符化生内景图、神光无上虚澄内景图、素华始元内景图、金光清虚含真内景图;灵宝派有五芽真文、玉婴神变符、日魂符、月魂符、天罡正气符、青帝护神符、赤帝养气符、白帝侍魄符、黑帝通血符、大洞十八玉符、二十四真符、十二络符、八十一品符等等。
  人象符图作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媒介和道与天地、人体的联系通道,是天地造化、阴阳消息的显示轨迹及天人合一的全息摄影。这种以人体精气神为本的录之术,将符咒、气功、丹法融合在一起,内观修炼外施成符,有一定的效应,因而能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地运用,曾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
太上老君的符怎么画
(1)天象符图
  这类符籙是表述天体运化、阴阳消息的,与天文、星宿、气象、天时、季节、生态等有关联。道教认为,符图是由天地之元气凝聚而成,是对宇宙的写真,通地过它判天地,运阴阳,表述宇宙演衍的图式。许多符图都绘有北斗、南斗、三台、二十八宿等各种星宿,或是风、雨、雷、电等等图文,广泛应用于兴云、布雨、起电、招雷、祈晴、祈雨、呼风等宗教仪式中。
  天象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宝系列符图。所谓“灵宝”,即指宇宙间最原始的能量 ——神和气。《灵宝度人上品妙经符图》卷上曰:“神降为灵,气聚为宝,神降气聚,具质成形,无所不生,无所不明,无所不立,无所不成。”意为神气之灵宝,总括天地人三才,包容无涯,天地万物,莫不由之营化。“故其道也,弥纶万天,范围十地,推运阴阳,调和寒暑,统行八卦,率御三元,部制鬼神,保育民物。” 灵宝神气的真实载体就是日月山川人物鸟兽,符籙则是它的象征图物。在灵宝系列符图中,表现天地人三才演化的象征图式,以灵宝始青变化图、碧落空歌图、大浮黎土图三道大符最为驰名。
  《灵宝始青变化图》,相传为天真皇人亲身体验了混沌初分阴阳运化的自然元始气象,用紫书描绘出的第一灵宝符图。但它的结构无拘无束,超越了实在物象,线条变化多端,潇洒自如,生动流畅,显示出自由奔放的气韵,浸透着生命与精神的活力,是一幅十分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宇宙气象形态图,表现出“灵宝之气,变化之象”显著特征。此种符图,主天地万物和人世间的生养之道,给人、畜、物以生机活力,因而能“保生延年,神气不散,固全生道也。佩之则生气归身,返老回婴,应运灭度,身经太阴,带服始青变化之图,始青帝君与兆同升,逍遥太空也。”正因为它是天地初生形态的象征,所以又是炼功修真的瑰宝,静观冥想,体验天人合一的感应,达到主客一体的境界。#p#分页标题#e#
  《碧落空歌图》,是一幅天地元气变化图,同时表现了天象与人体的关系,也是一幅人体脉络符图。道家认为,宇宙中的灵宝之气与始青之气交合,产生碧落之气;天人同体,先天元始之气为其共同根源。碧落之气在天则聚合成星,凝结为斗;在人则演变为缕脉筋络,边贯穿注,如同圆环,“生360脉,360经,360络,又生眇络、支络、丝络、□络,大范之气以为其元,中结此文以成图。” 这种天人合一的脉络图,更是把人同自然的密切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浮黎土图》。浮者,虚浮也,以其虚而不实故曰浮;黎者,黑也,暗然无光之所谓也;“黎土”,乃先天真土之称,意为宇宙混沌未开之际,浮黎真土遍布太空,历经数劫,阴阳运化,天地分判,黎土凝结而成世界。因此天真皇人紫笔定书,“以青为地,黄为文。赤为界,封此图为浮黎土者,区贯庶穴之所在也。中黄太上明梵之气,回旋流演,以正域内宫阙楼观之所存。”在人而言,“此图主人脾胃,荣养太和”,故可用于养生长命。
  (2)地象符图
  地象符图是道家对山川风水自然环境的理性观察与神秘体验相结合,探求天象、山川、建筑、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协调关系与最佳状态的产物。道家从万物有灵的观念出发,认为山川河流、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感的生命体,由此而绘制成的地象符图,“一切感到妙应齐备,或天或人,或山或水,或飞或沉,或文或质,皆是真精之信,有字总号为符。”因此,“受符佩带,妙气入身,智慧通达,消灾厌恶,精则有微,微则神降,所愿必谐。”(见《五岳真形图记》)
  地象符图又叫地理符或风水符,被广泛地运用于环境、建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风水地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黄石公安宅护符法》所记五岳镇宅符、镇土府符、救宅符、镇寺观符、武帝应用符,《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中的解秽、安宅、辟火、辟土、止耗、厌怪、辟瘟、田种、利蚕、四季诸符,计有三十九类,皆是由地象符演变而来的风水地理符。在东方传统文化之中,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古老的哲学命题引入人类生活,注重在整个自然界与生态环境中寻求有机秩序和普遍和谐,与天地万物保持亲密无间、共生共存关系,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精神的恬静,达到天、地、人三才一体共存,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好境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人类发展模式中的永恒主题。
  地象符的代表作是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广泛流行的《五岳真形图》。《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说:“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屈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芒畅乎岭鹤,云林玄黄,有台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趋向,因如字之韵,随形而名山焉。”此图为道家所看重,在道教符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抱朴子内篇·遐览》称:“道家之重者,莫过于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也。” 道家认为,《五岳真形图》象征着众多生灵与仙真,是通神达灵的信物,修真护身的法宝。正如《洞玄灵宝五岳古真形图》所说:“子有东岳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长久,入山履川,百芝自;子有南岳图,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返还自伤;子有中岳形,所向惟利,致财巨亿,愿愿克合,不劳身力;子有西岳形,消辟五兵,入刃不伤,山川名神尊奉司迎;子有北岳形,入水却灾,百毒灭伏,役使蛟龙,长享福禄;子尽有五岳形,横天纵地,弥沦四方,我欢悦,人神攸同。”#p#分页标题#e#
  《道藏》所收五岳真形图,除五岳外,还有霍山、□山、庐山、青城四辅,各有真形图二幅,一幅有文字说明,一幅为列字符图。道书称文者为“上五岳真形”,有文者为“下五岳真形”。据《洞玄灵宝五岳真形古本真形图》所言,原本为三色彩图,“黑色山形,赤色水源,黄点者洞穴口也。画小则丘陵微,画大则陇岫壮,葛洪谓高下随形,长短取象。”但是,流传下来的仅黑白刻本,以黑色屈曲的长方形表示山体,黑色山体中的曲线表示水流,空白处是修真隐居的宫观、洞天。图中用文字标明每座山岳的地形、高度、范围、水源、物产、洞穴、宫观、交通等。显然,这是一种古代山岳的平面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由此而形成地图学中的一个派别,其地理学和地图学价值,曾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肯定。日本学者小川琢治教授将《五岳真形图》中的《东岳真形图》同现代等高骊绘制的《泰山地形图》相对照,认为二者很相似(见日本《地学杂志》第258号载小川琢治《近世西洋通以前的支那地图》)。 (3)人像符图
  人像图又叫做人体符或精气符,是道家以气为本的哲学观念在符籙法术中的运用。“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许多哲学派别都把气看做人与自然相互交感的介物,实现天人感应的节点。例如天地人三才学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道家的天感应论,也是这样认为的。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道教不仅以“气”为核心建立了自已的哲学观,并具体运用于气法丹道、符咒法术中。炼丹修真,首先要注重人体与天地之气;书符念咒,也要做到精气为本,元神为用。总之,无论内外丹法,符籙禁咒,都必须以气为核心,做到、天、地人与精、气、神的相谐和合。人象符图正是这种以气为核心的哲学观在符图中的运用。《云笈七签》“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气行乎其中万物即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所以说道教符籙特别是人象符人体与气场的结合,把天地气场、人体功能、符咒法术等融贯一体,有理有法有诀,使人们可以了解符法的内容,懂得其中的奥秘。在这方面较有建树的,主要是宋元时期的净明派、清微派、天心派和灵宝派等。《净明黄素真文》收集了三十一道符,明白表示出都是内气运行、神化丹凝的修真图。
  人象符图的代表作即为《净明黄素真文》中的《黄素真文图》和《五脏真形图》。《黄素真文》由八十一个符篆组成,明白表示天地梵气运化、人体吐纳之气的轨迹。该书卷一说:“凡欲学仙,必知真文。真文者,天地梵气也。”“人之身不得黄素,真文不生,皆天宝、灵宝、神宝之祖气也。祖气结而成字,合而成人。”“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肾中气也。天地五行,土、水中气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则见其出出,咽之则见其人,各长三寸,阔三寸也。”《五脏真形图》也是修持五脏真形的图法,持符者按照图式,精思存想,由精入神,则身神可见,修真有成。人之五脏,各有其神,“神各有形,霰各有气,气者神之本也,形者气之体,而脾之形寓于;上者之中,此人所以未达其理也。欲理五脏,先知其神,知其神长生,使之亦有道,,想之亦有法。”#p#分页标题#e#
  此外,还有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也大量采用符籙以助内修炼气,所用炼气养神、修真证道的符图甚多。神霄派有神光符、阴阳二气符、九阳气符、脑符、心符、肝符、脾符、肺符、肾符、精符、血符;清微派有气宇符、关脉通开符、通真符、服食符、服气符、明性符、明目符;天心派有三光正气符、天皇保命符、真火九芒符、真水十芒符、初阳赤辉符化生内景图、神光无上虚澄内景图、素华始元内景图、金光清虚含真内景图;灵宝派有五芽真文、玉婴神变符、日魂符、月魂符、天罡正气符、青帝护神符、赤帝养气符、白帝侍魄符、黑帝通血符、大洞十八玉符、二十四真符、十二络符、八十一品符等等。
  人象符图作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媒介和道与天地、人体的联系通道,是天地造化、阴阳消息的显示轨迹及天人合一的全息摄影。这种以人体精气神为本的录之术,将符咒、气功、丹法融合在一起,内观修炼外施成符,有一定的效应,因而能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地运用,曾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
  • 上一篇:最简单的灵符咒怎么画-符咒怎么画
  • 下一篇:辟邪护身符咒的图片-能告诉我护身符咒里的白色粉末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