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婚姻》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菩萨乘对男女婚姻的态度——不是离欲,也不是节欲,而是对五欲——财、色、名、食、睡,加以化导,叫做化欲。
菩萨乘,又名大乘佛法,为五乘佛法之一。菩萨所修之道,即“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
“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
“万行”——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包括了一切的行为或修行。
印顺导师在《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一文中指出:“在家众,无论是声闻法,菩萨法,都有着正当的职业,遍及各个阶层。特别是大乘教的领导人物,如《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见的大善知识,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不同身分,都是社会的中坚分子;以不同的业务,向同一的佛法而前进。所以在家的佛教,在共同的佛教组织中,应各从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自己所知所行的业务,即是修学菩萨道的道场。与自己有关的种种人,即是自己所摄受教化的大众。这才能净化世间,才能利乐人群!”
大乘经典中的许多大菩萨都现在家相。他们虽住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当然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如果常人这样做的话,妻子(丈夫)可能马上就会吵闹着与你离婚了。尽管如此,了解一些佛、菩萨的婚姻生活故事,对于今天常陷在情感热恼中的凡夫,仍不失启示和帮助!
第一节、佛菩萨的故事
佛陀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分和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类群中,每每能居领袖的地位。但这些领袖的地位,是以服务大众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人,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
佛陀的榜样:出家之前的佛陀(释迦牟尼),乃是世间做人的榜样。他身为太子,享尽人间一切富贵尊荣,这是人间福报的模范;自幼好学深思、博闻广识,文艺武功的造诣,达到当时社会巅峰,这是人间智者的模范;对上事父母以孝敬,对下娶妻、生子一如常人,这是人间伦理的榜样。由此可见,成佛的基础,先要具备一般人格的条件。
一、佛陀过去世的故事
佛陀今生的杰出尊贵,来自他前世的行善及修行。佛经中的大量的“本生故事”,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前世或为人、或为动物时修行轮回的故事。佛陀前世亦曾在六道中轮回,或天上,或人间,或王公大臣,甚至转生成各种动物,完全依着业力的牵引而轮回转世。但不论佛陀本生属何身分,他总是在行菩萨道,无时不刻都精进努力的修持种种善行,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都在为成佛做准备,最后终得功德圆满,成就佛果。
佛陀本生故事给予众生一个重大的启示——任何人只要精进不懈的修行菩萨道,等到因缘成熟时,都能和佛陀一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北传汉译佛典里本生故事,主要散见于《六度集经》、《生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撰集百缘经》、《贤愚因缘经》、《杂宝藏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都记载着很多佛本生故事。如:
1、《杂宝藏经》
人物本生:转世为身份不同的人,做种种自我牺牲的难行苦行,来利益众生,弘扬佛教。故事中的主人翁,包括国王、王子、辅相、大臣、儿子、慈童女、孝子、比丘、仙人、持华者、五通仙人、婆罗门子、夜叉之子、商主、长者等,计有二十一则本生谈。
第二则:叙述佛于过去生中为小王子时,因长途跋涉无食物,便割自己身肉,以济父母性命的本生事;为睒摩童子时,在山林中供养盲父母,一日被游猎的国王用毒箭误伤,因慈悲心感动天神,令其身体平复,从此国王普告天下,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的故事。
第六则:佛往昔为贫人子时极孝顺,并以钱赎回被贼掳掠的母亲远离苦难。
第四则:佛于过去生中为某大臣之父,以老年人的,替国王解答天神所问九种难题,解除国难,王因此废除弃老恶习的本生事。
第十四则:佛于过去生中,为一国除去活埋父母的不孝恶习。
2、《六度集经卷》、《本生经》。
佛陀在《本生经》中就多次谈到,他与今生之妻耶输陀罗,过去世曾经多生结为夫妻,共同积善修行之事。
如《太子须大孥经》中的故事:须大拏是佛陀过去世为太子修菩萨行时之名,意译善施太子、一切施太子等。据《六度集经》卷二〈须大拏经〉所载,佛陀往昔为叶波国太子须大拏,慈孝聪明,好行布施,凡有求其衣服饮食、金银珍宝、车马田宅者,太子无不施与。后因将国宝白象赠予敌国,遂遭父王流放至檀特山。太子与其妃曼坻(耶输陀罗)子耶利、女儿罽拏延入山中后,随道士阿周陀学道,一位穷老的在家婆罗门向他要求,将其儿女布施给他做奴婢,他毫不犹豫地布施给他;后又将妻子施予帝释(天帝)所化的梵志而无悔。
此须大拏太子传,乃佛本生经之一,其情节深感印度人心,后人为之歌咏、作画者颇不乏人。
二、佛陀现世的婚姻家庭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佛陀的父亲。
佛陀悟道后,四处宏扬佛法。听说佛陀在王舍城讲经说法,年已花甲的净饭王渴望见到已获觉悟的儿子。这种心情越来越强烈。他一连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去请佛陀回国。但每次侍臣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并证得阿罗汉果。只因阿罗汉们把世间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们没有把老国王的信带给佛陀。
一筹莫展的国王深感失望,只好将最忠诚的老侍臣史鲁德亚叫来,命其带信。同其它人一样,克鲁德亚深具慧眼,闻法后加入僧团,亦证阿罗汉果。但是,不同于其它人,他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给佛陀,劝说佛陀从去见他那耄耋之年的王家父亲。当时正值春天,适宜远行。这样,佛陀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一路讲经说法,从从容容,走走停停。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迦毗罗卫国。
佛陀被安排住在释迦族的花园里。这时,高傲自大的释迦族元老们都这们想:“佛陀是我们的小兄弟,侄儿辈或孙子辈。”然后,他们对那些年轻王子们说:“你们向他行礼,我们就坐在你们的后面。”他们坐在一起,动也没动,更没有向佛陀施礼。即时,佛陀升至天空,大显双运神通,以此制服了他们的狂妄。佛陀的父亲老国王见如此不中思议之神通,率先向佛陀行礼,口言这是他第三次礼拜佛陀。其他人也不得不依次向佛陀行礼。随即,佛陀从天空降至地上,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谦恭有加的释迦族人一齐围坐四周,渴望听闻佛陀的开示。
这时,天空突然漂落一阵雨水,洒在大家身上。这一不同寻常的瑞相,使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就给他们讲了《须大舒本生故事》,说明在前生前世时,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
听讲完毕,释迦族人大为高兴。然后,他们纷纷辞行回家,不知道请佛陀及其弟子吃饭是他们的义务,连国王也没有想到要请佛陀,他认为:“我的儿子不到我王宫来,他要到哪里去?”所以,一到王宫,他就吩咐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在王宫里等待佛陀的到来。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约供斋,佛陀及其弟子们准备停当,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乞食。
动身之前,佛陀这样想:“过去诸佛入其眷属之城后,是径直到他们的家接受供养,还是挨家挨户次第乞食?”后来,他明白,过去诸佛沿路乞食。所以,佛陀一路托着钵,来到迦毗罗卫国的街头。
当耶输陀罗告诉国王佛陀这种有损王家体面的行为时,他大为伤心不安,急匆匆地来到佛陀跟前,行过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儿呀,你为什么要如此地在我脸上抹黑。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做父亲的受到极大的羞辱。你以前坐金色车辇外出效游,而现在却在街上乞食。这讲得过去吗?你为什么要出我的丑?”
“我不是在出你的丑。大王,我是遵守我家族的传统。”佛陀答道。
这使国王更加震惊:“但是,以乞食为生是我家族的传统吗?佛陀,我们家族是大日王种,刹帝利的后裔,没有一个武士曾经乞过食呀。”
“大王,这不是你国王家族的传统,而我佛陀家族的传统。诸佛以乞食为生。”佛陀站在街头,如此地劝说着国王:
“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乐。”
刚听完此偈,净饭王即刻见道而证初果。他赶忙从佛陀手中接过钵,领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王宫大院,用精美的佳肴供养他们。
饭食之后,佛陀又一次如此地告诫大家:“正未能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国王当下即证第二圣果 ,于此同时,波阇波提夫人也证得第一圣果。
有一次,国王告诉佛陀,他曾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严厉的苦修没证圣果就归天了。佛陀因此讲了《法护本生故事》。佛陀说,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给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他儿子死了。这一次,净饭王证第三果。
当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上时,佛陀给他讲了最后一次佛法,他即证阿罗汉果,自我验证了解脱之乐。七天后圆寂,当年佛陀40岁。
佛报母恩的故事
摩耶夫人婚后产下佛陀,然分娩七日后即告崩殂。据《杂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等记载,佛陀成道后,尝于一夏上升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报答母亲的恩德。佛陀住了三个月,才从天上下来,那就是现在印度的三迦沙。
又,《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涅槃时,摩耶夫人于空中诵偈颂。《摩诃摩耶经》卷下则记载,佛入灭时,摩耶夫人从天而降,悲泣不已,佛遂从金棺现出说法云云。
2、佛陀与妻子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公主和悉达多太子(佛陀)同年,在16岁那年与他完婚。当时悉达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赢得了她的爱情。她享尽了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极为幸福快乐。
29岁那年,就在她刚生下唯一的儿子罗睺罗的当天,她全心爱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了,追寻解脱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静时,没有向他忠诚而又美丽的王妃告别,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宫,留下年经的耶输陀罗一人抚养孩子。第二天早上,她还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前去向她深爱着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惊呆了,她丈夫不见了。当她意识到她的梦中王子离开了她和新生婴儿时,她猛地被一阵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永远地失去了她最爱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宫大院在她的眼里经变成了地狱,整个世界一片空虚,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儿子。
有好几个刹帝利王了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忠诚的爱着她的丈夫,她只为他而活着。听说丈夫以苦行为生,她断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宝,穿上俭朴的黄色衣裳。在苦行的僧乔达摩六年精进苦修,趋证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输陀罗公主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觉悟之后,佛陀行化至迦毗罗卫城,第二天应国王邀请,来到王宫,其它人都来礼拜了佛陀,唯独耶输陀罗没来,她想:“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福德因缘的话,高贵的佛陀一定会亲自来见我,然后,我再向他行礼。”
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个弟子的陪同下,来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在早已准备好了的垫子上坐好,佛陀说道:“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
听说佛陀来了,她命令宫女们给她穿上黄色的衣袍。佛陀刚刚坐下,她就象飞一样跑到他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脚,把脸紧贴在脚背上,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如此这般地表达了她对佛陀的挚爱和尊敬,耶输陀罗彬彬有礼地有一边坐了下来。国王在一旁不住地称颂她的善德,赞美她对爱情的忠贞,然后说道:
“世尊,她听说您披着黄色袈裟,她也穿黄衣裳,当她听说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当她听说您不坐高广大床时,她也睡低矮的床铺;听说您不以花环和香料饰身时,她也放弃一切打扮;当她娘家人派人来接她回去,她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我的儿媳真是贤惠。”
佛陀言:“大王,不仅仅是在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护过我,真心诚意的爱过我。”
接着,佛陀讲述了《月紧那罗本生故事》,佛陀回忆了他们前生前世如何相依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离开了王宫。
净饭王去世后,佛陀之妻耶输陀罗也剃度出家,进入了僧团,并证得声闻乘最高圣果——阿罗汉果位,从此解脱了生死。
在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岁圆寂,留下许多诗偈。
3、佛陀与儿子罗睺罗
罗睺罗是悉达多太子和耶输陀罗的独生子。他出生的那天,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当时太子正在花园里深深地思索着。当听到小王子出生的消息,不象一般人所希望的那样,他并未兴奋和激动,而是高声长叹起来:“罗睺睺诞生了,枷锁出现了”因此,净饭王就把婴儿起名为罗睺罗(枷锁)。
罗睺罗从小离开了父亲,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七岁时,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在他到达的第七天,耶输陀罗把年幼的罗睺罗打扮得漂漂亮亮,指着佛陀,对他说:
“看着,儿子,那位面呈金色,貌似梵王,两万僧众拱围着的那位出家人就是你的父亲。他有巨大的财富。但自从他出家后,我们就没有见到这些金银财宝。你去向他索要你的世袭财产,对他这么说:‘父亲,我是一国王子,将继承王位,成为转轮圣王。我需要财富,请把财产给我。儿子应该是父亲财产的所有者。”
天真的罗睺罗来到佛陀跟前,正如他母亲吩咐的那样,要他的继承财产,很动情地说道:
“修行人,您的身影使我感到愉快。”
饭后,佛陀离开了王宫,罗睺罗在后面紧紧地跟着,不住地说道:“请把我的继承财产给我。”
没有人想阻止他,佛陀也没有叫他不要跟着走,一到精舍,佛陀思索道:“罗睺罗要他父亲的财产,这与世俗同流,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我就把我在菩提树下所得的七宝给他吧,使他成为出世之法的拥有者。”
他把舍利弗叫到眼前,要他剃度罗睺罗出家。
这样,罗睺罗加入了僧团,当时只有七岁。
净饭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爱若掌上明珠的孙子竟会出家。他赶忙来见佛陀,恭谦地恳请佛陀:从今后,希望不要让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佛陀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这一条定为戒律。
佛典中最早的经典之一《罗云经》,就是在罗睺罗刚出家时,佛陀对他而讲。此经强调了诚实的的重要性。
佛陀以质朴易懂的例子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然后又向他灌输了自我反省的价值及道德的标准。
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
罗睺罗尊者以其精持戒律而闻名。在《长老偈》中有他的四句颂:
“吉祥罗睺罗,父母清净生,觉者佛陀子,一切烦恼除,不复有后生,是名应供者。富有三圣学,彻见不死果。贪念障见,欲网缠身,爱欲之袍裹身心,懈怠之亲覆正念,如于落斗网。烧毁贪尘,切断魔障,铲除欲根,今证安隐。”
3、佛陀与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闍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黄色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毗舍离。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第二节、在家学佛的模范人物
在家易行菩萨道。
行菩萨道者,林林总总,或为帝王、或为大臣、或为儒者、或为武将、或为名商巨贾、或为贩夫走卒,平日各谋其业、各行其道,而于尘世中广行布施济度、救人疾苦,虽示有妻妾奴仆,实则已断诸欲、清净持身、平等视众,闲暇则禅定观照、游身法界。
一、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又有许多受了佛陀感化而皈依佛教的在家信众。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乞丐等各阶层的人物。其中能自己虔诚奉行佛法,又能本佛陀精神去做社会慈善事业的,真不知有多少。现在举几个模范人物来说:
(1)博施济贫的须达多长者
须达多是佛世时代印度的一个大富长者,他的财产、商业、贷款,遍于恒河的两岸。自从见佛起信而皈依了佛教,就用金砖布地构筑祗园来供佛及弟子行道说法。又能本佛教的布施精神,去救济一切鳏寡孤独的平民,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
杂阿含经说他是“家有钱财,悉与佛弟子共”。他自己也说:“自今以后,门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行路乏粮者”。
(2)助扬佛化的频婆娑罗国王
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和佛颇有缘分,当佛初经他的首都——王舍城的时候,那时佛还是悉达多太子,正在出家,看到王舍城平原,风景优美,就在那里过着托钵的生活。当时频婆娑罗王见到他的相貌庄严,仪表堂堂,愿把国家分一半给他,要他做王。佛答复他:“我为烦恼箭所伤,愿求寂灭膏药涂;纵使能得到天帝宫,竟犹不贪况王位”?王知无法挽留,就求他将来成道先来度他。别了十年,佛成正觉,度了三迦叶归化之后,想起这件事,就带领三迦叶等千多徒众,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说法行化。
这时频婆娑罗王就率领了许多臣民去见佛请法,皈依了佛教。并在迦兰陀竹林,为佛建筑一间竹林精舍,请佛和弟子们同住,专做研究佛法的教育工作。这间精舍计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设有五百个楼阁,七十二所讲堂,规模的宏大,可以想见。当时佛很高兴,曾对王说:“布施是去除贪欲,忍辱是压制瞋恚,作善是远离愚痴。这三者是进入涅槃之门的路径”。
王受了佛这种言教的启示和感召,所以能不惜牺牲种种财物,来助扬佛化,为一般的众生谋福利。
(3)舍己救群的摩诃男
摩诃男是净饭王的二弟甘露饭王的大儿子,是佛的族弟。净饭王死后,是他摄理迦毗罗卫国的国政。他也是一个诚信佛法的忠实弟子。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说,当时琉璃王举兵攻伐释迦族,大肆屠杀,他不忍同族都被残害,就在宫中的后花园池边,对琉璃王说:“我现在请求你履行施行一个方便,在我跳没池水中没有浮上来之前,你暂时停止屠杀释迦族人,让他们尽量逃走,待我浮上来,你便随意杀戮吧”。
琉璃王以为跳入池水中再浮起来,那不过很短的时间,任释迦族人逃也逃不了多少,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投入水中,宫中的释迦族人几乎逃光,他还未浮上来。后来知他在跳水自杀时,自己用发系在水底的树根上,使身体不致浮起来。这事大大地感动了琉璃王,才停止残酷的大屠杀,救出了许多释迦族人的生命。
(4)忠诚护法的波斯匿王
波斯匿是桥萨罗国的大王。他对释须达多长者能以金砖布地,买了他的太子祇的花园去,建筑精舍供佛讲学,曾经表示很惊异:佛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居然能使人民如此的感动和崇敬,不惜视金如土,来买花园供他住宿?
后来他很诚恳他去见到佛。知道佛很年轻,不过是三十几岁的人,又表示惊异。当时佛就开示他说:
“很多人都蔑视年轻的人,终以为年老的人才值得敬重,这种观念是不很对的,须知世间有四事是不可轻视的:一是王子虽小、不可轻视,因他已具国王的身份;二是龙子虽小,不可轻视,因它必有龙王的大力;三是星火虽小,不可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四是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因精进用功,便可证道。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须要向真理低头,当着一个觉悟的圣者面前,要舍去我慢,不可轻视恶口,自招罪业”。
波斯匿王本是一个个性很强、固执习气的人,经过佛多次的开导,就折服了他的傲慢,也至诚地皈依了佛教,深信因果,广做善事,爱护人民,一改他从前那种专制政治、苛捐重税的作风了。
(5)劳作养亲的难提波罗:
在家皈依佛教的人,能守护戒法,过着正命的生活,同时又能依照佛的教诫去孝养父母,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而难提波罗,正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
他曾受过五戒和八戒,遵守不蓄金财宝的戒条;但他的家庭是很贫苦的,还有一对盲目的父母,要靠他养活,所以他不能出家。他是一个极穷苦的人,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奉养双亲呢?据《中阿含频婆陵书经》说:他不做农工,做农工多少伤害生命;他不经商,经商以小利侵欺他人,也不免要从中剥削;他也不畜牧,畜牧是间接的杀业;那么,他做什么呢?他是专内靠收拾剩土残灰,用作陶器来维持生活。为了要守戒,要养亲,他采取工业的手艺,过着在家佛徒的正命生活。
二、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河波阇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以及《华严经》中的休舍优婆夷、慈行童女、婆须蜜多、自在主妇,《法华经》里的龙女八岁成佛,《维摩经》里的天女散花说法,都是学佛有所成就,或证悟圣果,教化度生的著名女性。
现在举几个获得成就的学佛妇女,作为现代女性学佛的楷模。
(1)发愿摄众的胜鬘夫人
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皇后末利夫人,自从在祗园皈依佛教之后,常常想起他俩那最钟爱的、已嫁给阿踰国王的聪慧利根的女儿——胜鬘夫人,于是就写信派人送给她,力赞佛陀的无量功德和智慧。胜鬘看到这信,急于见佛,就在宫里至诚祈祷,感得佛陀出现,为她说法,并为她授记:“如果你能不断地修学,将来还可成为普光如来”。她听法后,深为感动,就自动地在佛前发了十个大愿,要尽未来际,以正法摄受众生:
一愿自己对于所受的戒法,永远不起毁犯的心;
二愿对于一切长辈,永远不起轻慢的心;
三愿对于一切众生,永远不起瞋恚的心;
四愿对于他人的福乐、美貌、智慧,以及一切资生事物,永远不生妒忌的心;
五愿永远把自己的所有和所知,都能布施他人,没有吝啬;
六愿永远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财物,都为了要成就贫苦的人民;
七愿永远为诸众生行“四摄法”,无爱染心,摄受众生;
八愿见到孤独、幽系、疾病的众生,永远要为她们设法脱离苦难;
九愿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事情,永远要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应折伏的就折伏他,应摄受的就摄受他;
十愿从今天起,直到成道,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佛陀印许了她的心愿,又以神力加被她,使她说了一部大乘的圣典,那就是著名的《胜鬘夫人狮子吼一乘大方广经》,阐明了一乘真常的胜义。
(2)乐善好施的毗舍怯母
萨罗国的舍卫城中,有一个信佛的家庭主妇,名叫毗舍怯母,一天她到祗园去拜佛,又请佛和弟子到她家里来受供养。她因深知出家比丘生活的清苦和不便,就在佛前要求允许她实行发心要做的八个愿望:
“一要向比丘们布施雨衣,因她的婢女曾见比丘们在室内没有雨衣穿,裸露身体;
二要供养初入僧园的比丘,因他们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托钵,才有人供养;
三要布施旅行比丘的食物和旅费,因他们没有这些,要去托乞,阻迟了出外旅行的时间;
四要布施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有病没有医药,不易很快地痊愈;
五要供养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没有适当的食物,以后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六要供养看护病人的比丘,因看护的比丘忙着自己去乞食,就顾不到病人;
七供养稀饭给比丘们吃,因佛说粥有十利,可以调心,增长健康;
八要布施比丘尼们的浴衣,因见她们在恒河水边裸体入浴,和一些不正当的女人混在一起,大家就会对她们失去敬意。”
当时佛答应了她这八个愿求,但问她要这样发心,究竟为什么利益?
她说:“不为什么利益;但希望将来有些比丘涅槃,能够听到佛说他们已证阿罗汉果,而这些阿罗汉是曾经受过我供养的,我心里就欢喜了。”大家听了她的话,都很感动,认为她的施舍,纯出于一片至诚,供养三宝,没有什么附带的条件;不像有许多人,做了一些好事,都是心里另有企图的。而她的乐善好施,全是推己及人的爱护,慈悲心和同情心的天然流露。
(3)转迷为悟的摩登伽女
印度有一个首陀罗族的贱女,名叫摩登伽,与阿难很有缘分,苦苦地追逐阿难,很想和他结成夫妇;但阿难道力尚坚,颇有戒心,弄得她不得所欲。后来她要求她的母亲用“婆毗迦罗先梵天咒”的力量迷惑了阿难,把他诱引入室,淫躬抚摸,几毁戒体,后被佛陀设法救出。
佛叮嘱摩登伽女,若要和阿难结婚,先要学阿难剃发出家,学到像阿难那样的道心,才可以和阿难结婚。摩登伽女一心要和阿难结婚,只要目的能达到,什么都可以照做。结果她遵循佛的意旨,削发出家,佛陀教她修道之法,渐渐心地清净,欲念消除,才知道爱情的妄想是愚痴可耻的行为。她从糊涂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努力修证圣果,佛印许她的功夫已在阿难之上。
摩登伽女这时已离欲无染,拔除了爱情的种子,不会再生爱苗,即使叫阿难去和她结婚,她也不需结婚了。
当时印度社会阶级甚严,佛度这个贱族的贱女出家,曾受到僧团、社会,以及国王波斯匿等的非难,认为要损害教团的名誉。佛很婉转地对他们说:
“我是海洋,你们是百川,百川汇入海洋,同成咸味的海水;你们大家一入佛海,也就一律平等,更无贫富贵贱可分了”。
当时他们对这些话,还不能完全无疑和同意,到了摩登伽女证入圣果的消息传出,大家始信佛法平等。确有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世袭顽固的旧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4)佛化家庭的耶舍父母
耶舍为俱梨迦长者的儿子,是一个翩翩浊世的佳公子。一天见自己所爱的舞女和乐师调戏玩耍,闷闷不乐,跑到佛处叫苦
佛告以“人生原是苦空无常的,世上无不散的筵席,也无不变的爱情”。他领悟过来,就出家学道。他的父亲俱梨迦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已自杀,后来知道他还健在,且经佛的开导,已出家修道,也就非常欢喜。经过佛陀的几次开示,俱梨迦也自愿皈依佛教,做个在家正信的佛弟子,所以他就成了佛教有“优婆塞”(男居士)众的第一人。
俱梨迦长者在第二天,就恳请佛和六百个弟子,到他的家里应供说法。他的夫人听了也生起信仰,皈依佛陀,做个在家修行的清信女,过着佛化家庭的生活。她的皈依,也成了佛教有“优婆夷”(女居士)众的第一人;继续她皈依的,后来还有耶舍的青年朋友五十多人。这一群的男女青年,受了佛陀的熏陶和感化,不但过起家庭佛化的自利生活,同时也遵循佛的指示,到各处过着最早布教的利人生活了。
第三节、菩萨道与现代社会
欲度化众生,自己须先具足正信、正见、正戒、正智,得世间乐、出世乐,具备福德、及度人说法的方便技巧。说法应善于观察对象的根性和接受程度,若对方不能直接接受佛法,即先授予世间善法;若不能接受佛法的出世间法,即先授予佛法的世间法,渐次引导,循循善诱。
为了以四摄法度化众生,还应掌握世间各种知识技术,热情主动地为众生服务,广结善缘,使众生由得到好处而对菩萨建立感情,容易接受他所说的佛法。为此,菩萨应广学各种世间法,这是园满方便所必修的。
《优婆塞戒经.自利利他品》说:菩萨为说法利他故,可先学外典(世间学问及其它宗教),后学佛典,说法时先说世间法,然后再说甚深法界。“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
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要体贴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
一、奉行十善得安乐
凡夫总是易受外境干扰、诱惑,故犯错误在所难免,但因此常会影响到家庭的安宁和幸福。所以我们应常奉行十善业道,这是佛陀为凡夫于生死轮转中,讲的求取安乐之法。
十善业道:即十种良善的行为,它是通向善处的道路,是为大乘之在家戒,能使实践者感得欲界之乐果者。持十善戒行者,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许多场合,宣讲各种善、业因所得的果报。述说最多者是十善十恶的果报:行十善者升天,作十恶者入地狱。大正藏第十五册中《十善业道经》,内容为佛说有关十善业之功德。经载,永离十恶而修行十善者,有如下之功德:离杀生者成就十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十善业道的内容如下:
十善业道,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和不邪见。此十善业道,乃去苦除灾的指南,就是未皈依佛教的众生,也应勉力奉行。众生若不能时刻忆念及力行此十善业道,则难免作下恶业,他日必要随业受报,现今的身心也会受极大的苦恼。
行十善业道有什么果报呢?
若人不起杀心、心常慈悲、于众生能施无畏、救苦扶危、断除暴戾的习气,那么,他便可身常无病,寿命长远,常受到天神的守护,出入不堕险境,心地平静和悦,他人不起怨恨,常得敬重,命终之时、能生天上、享大福报。
若人离偷盗,他便能积资财,天灾盗贼不能侵损,不生败家之子女,他人诚实相对、不愿亏负,自身资财、能善受用,更有余资布施于人。这样,他便得善名流布,为人赞美,命终之时、能生天上、得一切受用无缺。
若人离邪淫,能制淫欲之心,夫妇正淫之外,不复淫人妻女夫子,不坏他人名节,不破他人家庭和合,那么,他便能得诸根调顺,仪容端正,受人敬重,身常康健,妻子儿女,不为人侵,家庭融洽快乐,子孙不辍,且孝顺有为,光明磊落,终成大器,荣耀父母。反之,作邪淫恶业,现前家庭不和、身体赢弱,妻不贞节,恶名流布,所居之处污秽不净,命终坠三恶道,若再生于人中,受眷属不和、妻不贞节之余报。
若人离妄语,便能口常清净,言词无失,辩才无碍,常得他人信任,所发言论、皆受人敬重,且能常近智者,恒得增进智慧。
若人离两舌,不搬弄是非,不诽谤弄人,那么,他便不受他人离间,不受毁辱与谗言之害,事业顺遂,能亲近善知识,增长智慧。
若人离恶口,说话温文有礼,那么,他便能言词美妙,众人乐闻,说话契理,更不遇恶口之人,不受讥议,心常安乐。
若人离绮语,不说邪淫不端正之话,他便能远离邪僻之人,不为淫邪之语所污辱,恒令人发言尊重,不敢轻薄无礼。
若人离贪欲,那么,他便能诸根具足,端正无缺,身心健康,财物能亲得受用,不为他人所夺,或因自己不察而遗失,更由于无贪而乐于布施,故易得资财,生活无忧无缺,恒为他人仰羡。
若人离嗔恚,他便能心境平静,和颜悦色,健康无病,仪容调顺,他人乐与相处,事业常得顺遂,为人爱护思念。
若人离邪见,不信异教外道的邪论,不行异教外道的邪法,远离一切戏论执着,深信佛法无常无我及因果的道理,他便能修圣道、行佛法,终得不可思议的解脱。
善男子,这十善业道,是修身证道之根本,不堕恶道之必需,得人天福报的因由,因此,就是尚未有因缘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修行度世的众生,也应身体力行,以求暂时有限的安乐,虽在生死轮转桎梏之中,仍能多处善地,少受苦恼,他便要行十善业道了。待根器成熟,再求更彻底的解脱。
二、烦恼即是菩提
1、佛陀悟道的启示
一般而言,宗教修行之路往往是一路向上,直指清净之境。然而,当佛陀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之前的最后阶段,突然来了三个无比美丽的姑娘,在佛陀禅坐的菩提树前,跳起了诱惑的舞蹈,但佛陀看破她们的真面目,不为所动。
依《佛本行集经》以及《佛所行赞》所述,这三个美女,乃是魔王所派遣者。她们以一切方法诱惑别人为其特长,三人的名字是一名“欲染”,一名“能悦”,一名“可爱乐”。她们跳舞嘻戏,献出种种的媚态,企图以爱欲,将佛陀拉进爱欲的漩涡之中!
但佛陀坐在金刚座上,寂静的心中,像湛然不动的清水一样,除了想出离三界,观察诸法的实相之外,没有其他的念头。魔女们一番折腾之后,毫无结果,最后沮丧而隐退。
其实,这三个魔女,又何尝不是修行人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爱欲呢?每一个行进在菩提道上的修行人,最后都将超越“爱欲”、“我见”之关,方能得大自在、大清静、大安乐。
修行之路看似一向清净,其实,“一向清净”又何尝不是回头照明那个“一向阴暗”的历程呢?逆向修持,有时是一种必要的功课。
2、筏苏蜜多女的故事——一个逐层化解的“离贪欲际”法门
学习行菩萨道的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值得效法。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历程与内涵,对于“人间佛教”理念的深广化,提供了极佳的指标作用。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善知识,上自文殊、弥勒、观音、普贤诸大菩萨,下至童子、船师、医生、药师、教师、制香人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不分僧俗、男女、长幼、内(佛教)外(他教)、尊卑,处处呈显出佛教修行方式与角色扮演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五十三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筏苏蜜多女的故事。而筏苏蜜多女,是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二十五位善知识。筏苏蜜多的角色,明白地说,就是“淫女”,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妓女。
当善财童子进入“险难聚落”而向路人探问筏苏蜜多的住址时,每一个人都表现出惋惜和蔑视的态度。他们认为像善财童子这样清纯的青年,怎么会想去接近这么一个以淫为业的女性?不过,善财童子在“决定欲破一切众生于女色中所有净想”之后,终于登门造访。
向善财童子推介筏苏蜜多的,乃是修持极高,已经可以为地上菩萨说法的大比丘尼,叫做“狮子频申比丘尼”。一位持守比丘尼戒的善知识,向善财童子做此推介,其中自有深意。筏苏蜜多乃是“淫女”,何以狮子频申比丘尼竟然做此推介,好象是倒拉善财童子一把?这与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遭遇三个“魔女”的诱惑,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是一个逐层化解的“离贪欲际”法门。
《华严经》虽然提到同一城市的人们,把筏苏蜜多视同“魔女”,但《华严经》却形容她说:“从其身出广大光明,……遇斯光者,身得清凉,心除惑热。”
筏苏蜜多自述说:“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而于我身生极爱染,心如昏醉,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着境界。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无碍妙音声藏三昧。”
经中明言:“所有一切众生来诣我所,亲近于我,一切皆得住离贪欲际,入于菩萨一切智地最胜解脱”,也就是说,凡是前来亲近筏苏蜜多的人士,都是接触之后得“住离贪欲际”。
筏苏蜜多的法门,实际上并非万能。在五十三参的整体架构中,筏苏蜜多女只是其中一参而已,不能以偏概全。这一参反映了人间的现实需要,但五十三参之中更多的是选择出家的比丘、比丘尼。
因为性爱的行为,有其习惯性与上瘾性;对于选择世俗在家生活的人士而言,性爱固然是现实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但是就菩萨道的修持而言,则别有一番天地。唯有向上修持,到“化欲”之境界,才是究竟。
3、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的故事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俾成群。他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他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为了方便摄化众生,他上自军政,下至酒肆,广泛地参预了社会生活。后来他患疾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皆来问疾。
佛陀闻知后,特派文殊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第一”的文殊菩萨,率僧众前去慰问。
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维摩诘现身说法,要问疾者识身虚幻、危脆、垢秽,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不应心为形役,应常乐佛身。佛身是从无量功德生的,是从慈悲喜舍生的,是从四摄六度生的。应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胜行,饶益众生,获成佛的清净庄严之身。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居士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经》将“烦恼即是菩提”的道理,阐述得淋漓至尽,说明“中道”是对治爱欲烦恼的最佳选择,“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为不思议解脱的张本。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有三段极为重要的见解。
(1)维摩诘与文殊辩析“云何观于众生”乃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室内出现了天女散花。花散到菩萨身上,随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声闻身上,即使运用神力,也扯不下来。
舍利弗正为天女散华而尴尬不已时,天女告诉他说:“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这一段经文,明白地指出“五欲”对于人的影响,关键在于人的“分别心”。你有分别心,你在乎它,你恐惧它,你就受到它的影响。
因此,“色不迷人人自迷”,迷不迷毕竟是在自己。
(2)同品中天女又说:“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这一段话更明白地指出,你自己心能作主,你看得透诸法实相,淫怒痴就是解脱。你自己做不了主,又看不透,只好跟你说“离淫怒痴为解脱”,免得你跟着淫怒痴打转。这不是说看得透就任由你淫怒痴无所谓,而是说看得透,则淫怒痴动不到你的心,你碰不碰,你的心都是如如不动、当下自在、当下解脱。如果看不透,即使不碰,心里头还不是堆积着许多淫怒痴的垃圾,自己烦自己。
(3)天女在与舍利弗对辩过程中,将舍利弗变成了天女,将自己变成了舍利弗,证实众生如幻,男女实无定相,破除声闻人对“法”的执着,得出诸佛菩萨所证得的功德,“实无所得”,“但以世俗文字,假名得耳”的结论。
这是从“法无定相”角度说明“女人相了不可得”。平常人所谓男相、女相,毕竟只是主观心识的投射。因此究竟的解脱女色之道,不是逃避女色,而是从“法无定相”上彻底超越个人对于“女相”的心理投射。要达到此一境界,唯有透过甚深的禅定功夫,才能够像《心经》所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烦恼即是菩提”的理念。经云:“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同品偈语云: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或现做淫女,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
这一段偈语,正是五十三参中筏苏蜜多女的最佳诠解。用“火中生莲”来比喻“在欲行禅”,可见这个法门不但是高难度,而且是高度危险性,一不小心,便可能变成“火花”而不是“火莲”,故诸学佛者不可轻易尝试!
“烦恼即是菩提”的思想,在大乘佛教的经典如《大品般若经》、《文殊般若经》等中,都有详尽的阐明。有兴趣者,不妨查阅学习。
二、从空性的立场来看婚姻
1、从空性的立场来看婚姻
从涅槃的立场,来看人类的婚姻,其实婚姻当体即涅槃。
龙树菩萨说:“诸法从本以来皆涅槃相。”大乘经论及禅典之中,也处处向世人明示“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真如”的理趣。无奈吾人业障深重,宁愿相信凡夫之言,而不愿相信圣者之语。
即以情欲而言,其实情欲本身有何咎呢?
我们认为情欲不好,甚或产生排拒、罪恶之见,难道不觉已经背离“缘起即空”的精神,以及佛教无嗔的原则了吗?
《般若经》云:“真如法门不舍一法,若舍一法即是谤佛。”从般若的立场来看,遍一切法都是药,也遍一切法都是毒,端看是否运用得当。‘砒霜’倘若使用适当,一样可以成为仙丹活命药;‘粪便’如果置于林园花圃,便可长养万物!砒霜、粪便尚且如此,何况是情欲岂有绝对是不祥物之理?
欲界众生比较嗜欲,固然是事实,但嗜欲重只是障碍圣果的证得,却不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生死轮回的根本乃是自性见的戏论──于如如之境生起虚妄分别,复于虚妄分别境上产生执着。这才是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
如果稍有情欲,便无法证得菩提,那么佛陀现在也还是生死凡夫。试问:佛陀有没有欲呢?如果佛陀没有欲,那么他肚子饿吃饭是不是食欲?身体寒冷披一件衣服、腰酸背痛请阿难尊者替他捶背,是不是欲呢?
其实生活上例如:手被开水烫到立即缩回来、口渴想喝茶水、走路避开坑洞……等等,广义言之都是欲。虽然很明显的,佛陀必然有种种欲,但却不妨碍佛陀成为佛陀。因为欲之有无并不是成为圣者与否的关键,而应是‘明’与‘无明’的问题,也就是有没有颠倒梦想、有没有觉悟才是圣凡的分水岭。
2、从大悲的立场来看婚姻
婚姻的场所即是菩萨利生的场所。
佛法的最深处虽在涅槃,但体现涅槃的佛弟子,其人格最大的特征,却在大悲。
“大”是体现诸法寂灭性──涅槃,故可称为大;悲则是慈悲的简称。故“大悲”其实是指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慈悲心。
当一个人体现涅槃的时候,就不会再有主客分离的意识,也不会有人我的执着,所以看的时候只是看,没有产生“我看到”之念;听只是听,没有产生“我听到”之念;充分活在浑然一体(亦无一体之错觉)的境界里;没有丝毫人我对立的隔阂。
所以他看到别人受苦时,只是发觉苦,而没有产生这是“别人”在受苦的念头,所以别人就是我,我就是别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由于自身都有离苦的本能(此乃法性使然),当察觉到“别人”在苦时,“我”便会产生悲心,舍不得“别人”苦,所以会倾尽能够运用的福德和智慧,来给予别人快乐,拔除别人的痛苦。并且在进行这样的工作时,内心依然安忍在如如不动的涅槃中,没有计着分别心所生之种种名相,唯是一腔满众生愿的悲心而已。这种没有理想、企图,更没有主宰、支配欲望的悲心,将随着佛弟子浸泡在涅槃的时日愈深愈久而愈深彻泯然,最后甚至到达“痴”的地步呢!
经论禅典之中,随处散落这类的经句:
“为度众生离得苦,宁愿我身下地狱”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问渠为何放不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菩萨以大悲而不得自在”
或许一般人大都忙于自身的功名利禄,对此少有感触,但有的修行人听闻此类经句时,则会感动良久。
但愿众生离得苦,谁还去惦记佛学上的名相,谁还去计较究竟不究竟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痛苦!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温暖!婚姻当然也是菩萨利生度世的场所!
3、从修行的立场来看婚姻
古德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获得一切智宝。”困难的环境,使人遭逢无边苦恼,但对于有志修行的人,逆境能使将意志锻炼得更坚强,获得到更多的人生经验;婚姻的生活虽然不免因为两个人的长期相处而产生摩擦,但可使人品味生活真谛,学到度化众生的经验和方法
因此,站在菩萨乘的立场来看婚姻——婚姻不仅不是禁锢的牢笼,反而是亲近众生、化度有缘的绝佳场所。
三、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1、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婚姻。
有许多婚姻专家、顾问,建议婚前要找教育程度、身家背景,以及嗜好、兴趣差不多的对象。
但是在我来看,结婚对象即使符合了那些条件,也不见得会幸福。因为夫妻是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婚姻,才能面对婚姻漫长的旅途。然而,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条件,并不能保证有成熟的人格,而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恋爱的时候,男追女或女追男,对方喜欢文学,他也去读唐诗宋词;对方喜欢科学,他就赶快去研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这样,而婚姻生活却没办法投机取巧,所以成熟的人格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石。
人格成熟的人有几个特征:
第一、 是独处的能力。
他可以适意地跟很多人在一起,却也有独处的能力,也就是单独自处的时候,不会无聊,不会靠吃东西或打电话找朋友聊天来排遣寂寞。
第二、 接纳自己缺点的能力,没有完美主义。
有人讲“生平无大志,但求六十分”,这个人就活得很快乐,因为人间哪有十全十美,大概不错就好了。哪一个人没有缺点?有缺点不可耻,只要慢慢的改,而且透过自己慢慢改进,也能体谅出人要改进很困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有心要改变,仍要一段时间。
第三、 体谅别人的能力。
自己脾气不好很想改,却改了好几年都不容易改过来,我们又怎能轻易就要求人家改变?应该体谅别人的缺点和苦衷。一个成熟的人能接纳、体谅别人的困难与苦衷,这些都是成熟人格具有的特征。
第四、 则是真正爱一个人的能力。
可是什么是爱?今天许多人都把爱误解了,“爱是给予,不是需索”,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你只是给予,只希望他好而已。
可是一般人的爱是“占有”──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如果我没有你,我很痛苦,所以我要爱你、要好好抓住你。这种爱带有支配与操纵,所以口头上都说“我是为你好哪!”殊不知其实是你需要他。为什么你需要他?因为我们经常需要被人家需要,如果被人家需要会感到很满足,会自认:你看那么多人需要我,那么多人没有我是不行的,我有能力使那么多人需要我。乃至夫妻生活,也是时常从“需要被需要”的心理而引发不必要的欲望,总是希望我能制造快乐给你,让你必须需要我,当你必须需要我的时候,我很快乐。
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在宗教界亦然。其实这种心态,并不是成熟、真正的爱。
在当今的社会,俯拾皆是男女之间畸形病态的占有例子:两人情浓时,爱得你死我活;情逆时,恨不能亲手宰杀以泄怨恨。台湾一位中年妻子,仅仅风闻了丈夫在外与其他女人有染,便嗔心爆发,怒火中烧,在家中歇斯底里大发,疯狂之余,将两个未成年子女抛出窗外,自己也跳搂自杀。
下面的几则大陆社会新闻,仅看标题即能窥见现代人的人性中疯狂的一面:
《男友收到女同事爱情短信,少女吃醋竟吞药割腕》
《天津:老公看“选美”入神,吃醋妻子怒砸电视》
《好色男为新欢逼旧爱,签“不吃醋协议”引发血案》
《因为妻子与恩人相拥而泣,丈夫吃醋竟一怒咬伤人》
2、学会宽容、仁爱、博爱。
要想拥有健康祥和的家庭,必须要学会宽容、仁爱、博爱。
孔子云:“仁者爱人。”佛法也说:众生是平等的,众生是一体的;爱人即爱己,不可伤人利己。
一个有能力爱你的人,会体谅你的心情,给予、帮助、鼓励,而不是支配;此外,他还有另一个特性,即普遍地爱一切人、事、地、物。
相对于这种普遍性的爱,则是占有的爱,爱某个人就爱得要命,可是却只爱这个人;对身旁的人、事、地、物冷漠,无法生起关怀的感情。
占有的爱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极易伤害他人:如中国大城市的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子的爱,非常执着,一举一动都必须在她的控制之下,不得越雷池一步,令十六岁的儿子,整天如处地狱,苦不堪言,最后竟不辞而别,逃离家庭。从此,渺无音讯,令母亲痛不欲生,以泪洗面,整天失魂落魄,如祥林嫂般无目地游走街头,企盼能与儿子相逢,……八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早已成年的儿子返家了,母子抱头痛哭,长期的煎熬,使两人都成熟了许多,使这出真实的故事,庆幸没有以悲剧结束。
自私的爱,不是成熟的爱,不是奉献给予的爱。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必然平常的个性是能够欣赏真、善、美,能够对他人关怀的人;同时也因为他对人、地、事、物经常存有爱心,所以他才有能力,并且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
现代人如果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要选有自制力不会乱发脾气,并且能够体谅别人、肯定自己的人当对象才好。这里的肯定是说,他的价值是自己给予肯定,不需要别人称赞他之后,他才对自己肯定,即使别人不需要他,他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找这样的人做终身伴侣,会有比较幸福的婚姻。
夫妻之间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最起码两个人之中,要有一个人的人格比较成熟。因为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妻子),才有办法带动他的妻子(丈夫)慢慢成熟;也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才知道怎么去爱护他的妻子,慢慢提升他妻子的真、善、美。
人生的真善美,不是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学习与磨练,才能逐渐成熟、圆满。
因此,我们要给对方时间,并以爱心、耐心慢慢引导他。而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个成熟的丈夫或成熟的妻子,非常值得向你恭喜,因为你才真是有福气的人。尤其夫妻倘能在纷乱不安的社会里,彼此给予对方温暖和安慰,闲暇之余,一起探索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共同品味各种不同的众生相,并肩齐步朝向真善美的境界迈去,则更是菩提眷属、神仙家庭!
3、现代夫妻和谐之道
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
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什么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严的人,他的道德是从夫妇开始。而人类的进化,由草昧进入文明,由浑浑噩噩进入大清明的人类社会,也是从夫妻开始。因为没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样的社会谈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爱以后,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所以爱也是道德的根源。”
其次,生活中要始终相敬如宾。
要认识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妻子不是丈夫的寄生虫;丈夫也不是妻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
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在恋爱时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诚坦白的态度,专以隐己之恶,扬己之善的技巧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这样的恋爱假使成熟,就要结成不良的后果。往往到了结婚以后,以为双方的名分已经确定了,夫妇的关系已有保障了;于是彼此过去抑制自己,博取对方欢心的观念就改变了。一切行为就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反以为客气是虚伪的假面具。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倘不体谅对方的关心,反怪他为麻烦,不赞美对方的谦逊,而说她卑下;再不客气的还企图屈抑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彼此把所有的劣点毫无顾忌的暴露出来了,结果日久生厌,只觉得对方的讨厌可憎了,恋爱时的可爱也变得荡然无存。
诚如佛在《无量寿经》里说:“自妻厌憎”,和《玉耶女经》里说:“见夫不欢’。彼此厌憎不欢,于是双方感情转趋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剧。
台湾星云法师在谈到现代夫妻和谐之道时,有如下很好的开示:
“做丈夫的如何才能博得妻子的欢心与信任?有四句话送给各位参考:
1、吃饭要回家:最近社会流行一句话说:“爸爸回家吃晚饭,”男人在外奔波了一天,不仅晚饭要回家里吃,平常也要尽量回家吃饭,制造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增进和乐融融的气氛。回家和妻儿吃饭,就不会涉足欢乐场所,花天酒地,家庭自然不会闹风波。
2、身边少带钱:金钱能够成就大事业,金钱也能毁灭好前程,先生身边不带很多钱,就无法打牌聚赌、金屋藏娇,一切偷鸡摸狗的坏事自然不可能发生。
3、出门说去处:有些太太抱怨先生一出门,就好象迷失于大海一样,不知去向行踪,朋友打一通电话来相找:“你先生在吗?”“他一大早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到那里去了!”如果夫妻到了这种去来不闻不问、互相关怀的地步,表示彼此的家庭生活已经亮起了红灯。
4、应酬成双对:有许多的先生以事业需要交际、应酬为借口,瞒着妻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最后家庭革命、感情绝裂。如果真的需要应酬,应该带着妻子出双入对去参加,既可培养夫妻对家庭的共识,让妻子也参与你的事业,做一个贤内助,并且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家庭纠纷。
“如何做人家的妻子?也提供四点给大家作为借镜:
1、温柔慰辛劳。
先生辛辛苦苦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尝尽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受够了委屈排挤,回到家来,为人妻子的应给予温柔慰问,帮忙他从困境中走出来,协助他从沮丧中站起来,而不是一进门就数落他:“你到那里去了?这么迟才记得回来。你看!隔壁人家陈先生为他太太买了名贵的手饰、衣料,就我嫁给你这个穷鬼,一个月赚不了几个钱,真倒霉!”让丈夫永远抬不起头来。
有时候女人埋怨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结新欢,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到了另一个女人那里,看到的是盈盈笑眸,听到的是轻声软语,受到种种的温柔体贴;而回到家里是一张冰寒的脸孔,粗恶的谩骂,好象地狱冰窖,他自然无心回家,一心向往外面的乐园了。女人不能只用美貌来赢取男人的欢心,唯有以甜美的爱语、体贴的关怀,才能获得男人永久的感情。
2、 食有妙味。
有人说要控制男人先要控制他的肠胃。丈夫好不容易回家吃饭,做出来的饭菜老是清一色,无法合乎他的胃口,他当然有借口在外不回。如果饮食有妙味,餐餐色香味俱佳,他在外面饮食不习惯,自然就会按时知归,何况良好的饮食是维护丈夫健康的要方。
3、家庭是乐园。
现在社会推行美化人生运动,美化人生不仅要美化容貌、美化身体、美化环境,也要美化我们的语言、心灵、家庭。客厅里打扫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窗旁摆设一盆花,墙上悬挂一幅画,赏心悦目、淡雅素净,先生回到家来,一杯温热的茗茶,一份喜爱的书报,好比活在乐园,焉有不回家的道理?
有的人不重视环境的整洁,家庭肮脏凌乱,报纸散失一地,衣服堆积满床,简直无立足之地,怎么能怪先生过门不入、逃之夭夭呢?
太太们应该把自己美化起来,每日云鬓光鲜;把家庭美化起来,时时洁净整齐,使丈夫欢喜回到快乐的家园,卸下他一日的疲惫辛劳。
4、凡事应报告。
女性总喜欢保留那么么一点点秘密,有几个钱,不能让先生知道,这个私房钱准备将来不备之用;做一件事,也要瞒着丈夫偷偷去进行。夫妻是一体的同林鸟,关系最为亲蜜,彼此应该互相信赖、谅解,凡事应该坦诚相告、商议,没有一丝隐瞒,家庭生活自然幸福美满。”
四、居士的责任:推广慈悲、促进和平
当今的世界,冷酷无情,苦难多端,这些苦难,无论是天灾,是人祸,皆因人心缺乏慈悲所致。
因为人心缺乏慈悲,不肯为他人幸福设想,反而为满足个人的欲望与占有,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薄人厚我,深谋远虑,希望打倒对方,抬高自己,伤害别人,利益自己。
因为社会欠缺慈悲,不肯同情协助,和衷共济,反而瞋恨妒忌,不喜他善,不耐他荣,妨害谗谤,破坏中伤,无所不用其极,致使人际关系,互怨互恨,社会公关,互相抵毁,人间失去温暖,社会失去关怀与照顾。
因为世界欠缺慈悲,不肯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反而互相侵犯,互相战争,致使杀人武器,日新月异,人为的灾害,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伤害,未能引起人间的同情与警惕,反而刺激野心家发明武器,精益求精。万一不幸,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人类将同归于尽。即使核弹落在地球的另一边,但全球人类,亦因水源及空气的污染,不能生存。结果,人类发明武器,武器毁灭人类;不知聪明的发明家,有何感想?
今日世界,基于人心的贪瞋,造成种种灾害的祸患,使人的四周,充满危机,使人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由于同业所感,水灾、火灾、风灾、交通意外、地震伤亡,以及人为杀害,频繁降临人间,真是多灾多难。有人预言一九九八年间,一定发生世界大战;又有人预言二零零零年,将是世界末日。此皆是无知邪说,扰乱人心。
在佛教观点:“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则“正本清源”,就应该提倡慈悲,扩展人的爱心,转移人的贪瞋痴,成为不贪、不瞋、不痴的善根。则善因善果,自可化解天地戾气,消灾障,增福寿,平安如意!
何谓慈悲?
慈悲,是人性的挚爱;
慈悲是人类至极的同情心,正义感;
慈悲也是佛教最基本的精神。
诸佛菩萨一举手,一投足,无非是慈悲的流露;诸佛菩萨入世救世,广度众生,亦是慈悲心的驱使。
所以《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心是。”法华经亦说:“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
至于慈悲的内容,不外是拔苦与乐。故《大智度论》言:“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凡能互爱互助,解除对方的痛苦,给予对方的快乐,就是慈悲。所以,我们关怀社会,推展福利,救灾济贫,是慈悲;关怀他人生活,给予金钱援助,物质救济,解除他人生活困苦,使人生活安定,是慈悲;关怀别人学业、事业,给予经济资助,知识辅导,技术训练,使人学业成功,事业成就,是慈悲;关怀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治安,使人安居乐业,也是慈悲。若能弘扬佛法,使人知因识果,止恶向善,增长,拔人苦恼,给人真理快乐,更是慈悲。
若能更进一步,运用无缘大慈,兴同体大悲,无住生心,无相布施,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人畜,平等拔苦与乐,不但拔人生活困苦,还拔除人烦恼生死痛苦;不但给人物资与精神快乐,还给人出世涅盘真理生命之乐,甚至令一切众生,共证佛道,无上福乐,更是大慈大悲;也是诸佛菩萨情感与理智融洽而统一的慈悲。
因为普通人的慈悲,往往先我后人,先亲后疏,甚至情感用事,形成溺爱,盲目的爱,甚至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不能情理兼顾。
据说:从前有一普通家庭,婆婆精明能干,办事认真,媳妇刁蛮,而且懒惰成性,两代同居,自然发生争执,导致互怨互恨。年轻的媳妇,更是怨气难消,茶饭不思,大夫把脉,一切正常,但察言观色,似有无限委屈。因问原委,知病由心生,大夫故作神秘,低声对她说: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为解除你的怨气,我送些药物给你,天天冲茶给婆婆吃,不出半年,保证她毒发身亡;不过切勿间断,必须低心下气,天天请婆婆饮用。当她饮茶开胃时,你就多准备些可口的菜送给她吃……
媳妇心想,这样也好,为了自己,唯有牺牲婆婆了。
于是每天泡茶,恭敬奉上,起初婆婆也怀疑媳妇别有企图,后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都天天殷勤献茶,还细心照顾饮食营养,也就前嫌尽释,爱如己出,婆媳之间,非常融洽,合作愉快。
时光迅速,不觉半年将届,媳妇惊慌,恐怕婆婆毒发身亡,往求大夫抢救,始知半年来给婆婆服用的,只是开胃消滞散而已。
这故事证明人情感冲动时,往往丧失理智,若非大夫善巧方便,大错早已铸成。同时证明人的情感善变,今日朋友,明天敌人;今日敌人,明天可能是朋友。所以佛教我们凡事不需要太认真,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切莫盲目冲动。还有,这故事更证明一切唯心,同是一个人,同是一件事,同是一句话,由于各人居心不同,见解互异,变成不同的结果。
若人心存慈悲,处世做事,能情理兼顾,一定喜剧收场。若然内心充满仇恨敌对,必令人生舞台如战场,悲剧不断上演。
如果人皆学佛的慈悲,以理智领导情感,以情感辅助理智;
当理智偏低,情感冲动时,运用克制自己;
当理智偏高,冷酷无情时,运用慈悲激发爱心,爱人如己;
使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智慧与慈悲统一而又融洽
——自然取消因人心贪瞋痴所造成的世界危机,使人与人间化敌为友,和谐共处。国与国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存。
——必然止息人为祸患,化解天地戾气,减少天灾的频律。
可知佛教的大慈悲,何止是拔苦与乐的工具,亦是世界人类的救星。我们无论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抑或为了世界和平,都应实习佛的慈悲,推广佛的慈悲,给人间带来幸福与温暖,给全世界人类带来康乐与和平,这是我们佛弟子的职责,也是我们对世界人类应负的责任。 《《佛法与婚姻》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
菩萨乘对男女婚姻的态度——不是离欲,也不是节欲,而是对五欲——财、色、名、食、睡,加以化导,叫做化欲。
菩萨乘,又名大乘佛法,为五乘佛法之一。菩萨所修之道,即“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
“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
“万行”——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包括了一切的行为或修行。
印顺导师在《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一文中指出:“在家众,无论是声闻法,菩萨法,都有着正当的职业,遍及各个阶层。特别是大乘教的领导人物,如《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见的大善知识,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不同身分,都是社会的中坚分子;以不同的业务,向同一的佛法而前进。所以在家的佛教,在共同的佛教组织中,应各从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自己所知所行的业务,即是修学菩萨道的道场。与自己有关的种种人,即是自己所摄受教化的大众。这才能净化世间,才能利乐人群!”
大乘经典中的许多大菩萨都现在家相。他们虽住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当然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如果常人这样做的话,妻子(丈夫)可能马上就会吵闹着与你离婚了。尽管如此,了解一些佛、菩萨的婚姻生活故事,对于今天常陷在情感热恼中的凡夫,仍不失启示和帮助!
第一节、佛菩萨的故事
佛陀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分和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类群中,每每能居领袖的地位。但这些领袖的地位,是以服务大众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人,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
佛陀的榜样:出家之前的佛陀(释迦牟尼),乃是世间做人的榜样。他身为太子,享尽人间一切富贵尊荣,这是人间福报的模范;自幼好学深思、博闻广识,文艺武功的造诣,达到当时社会巅峰,这是人间智者的模范;对上事父母以孝敬,对下娶妻、生子一如常人,这是人间伦理的榜样。由此可见,成佛的基础,先要具备一般人格的条件。
一、佛陀过去世的故事
佛陀今生的杰出尊贵,来自他前世的行善及修行。佛经中的大量的“本生故事”,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前世或为人、或为动物时修行轮回的故事。佛陀前世亦曾在六道中轮回,或天上,或人间,或王公大臣,甚至转生成各种动物,完全依着业力的牵引而轮回转世。但不论佛陀本生属何身分,他总是在行菩萨道,无时不刻都精进努力的修持种种善行,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都在为成佛做准备,最后终得功德圆满,成就佛果。
佛陀本生故事给予众生一个重大的启示——任何人只要精进不懈的修行菩萨道,等到因缘成熟时,都能和佛陀一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北传汉译佛典里本生故事,主要散见于《六度集经》、《生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撰集百缘经》、《贤愚因缘经》、《杂宝藏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都记载着很多佛本生故事。如:
1、《杂宝藏经》
人物本生:转世为身份不同的人,做种种自我牺牲的难行苦行,来利益众生,弘扬佛教。故事中的主人翁,包括国王、王子、辅相、大臣、儿子、慈童女、孝子、比丘、仙人、持华者、五通仙人、婆罗门子、夜叉之子、商主、长者等,计有二十一则本生谈。
第二则:叙述佛于过去生中为小王子时,因长途跋涉无食物,便割自己身肉,以济父母性命的本生事;为睒摩童子时,在山林中供养盲父母,一日被游猎的国王用毒箭误伤,因慈悲心感动天神,令其身体平复,从此国王普告天下,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的故事。
第六则:佛往昔为贫人子时极孝顺,并以钱赎回被贼掳掠的母亲远离苦难。
第四则:佛于过去生中为某大臣之父,以老年人的,替国王解答天神所问九种难题,解除国难,王因此废除弃老恶习的本生事。
第十四则:佛于过去生中,为一国除去活埋父母的不孝恶习。
2、《六度集经卷》、《本生经》。
佛陀在《本生经》中就多次谈到,他与今生之妻耶输陀罗,过去世曾经多生结为夫妻,共同积善修行之事。
如《太子须大孥经》中的故事:须大拏是佛陀过去世为太子修菩萨行时之名,意译善施太子、一切施太子等。据《六度集经》卷二〈须大拏经〉所载,佛陀往昔为叶波国太子须大拏,慈孝聪明,好行布施,凡有求其衣服饮食、金银珍宝、车马田宅者,太子无不施与。后因将国宝白象赠予敌国,遂遭父王流放至檀特山。太子与其妃曼坻(耶输陀罗)子耶利、女儿罽拏延入山中后,随道士阿周陀学道,一位穷老的在家婆罗门向他要求,将其儿女布施给他做奴婢,他毫不犹豫地布施给他;后又将妻子施予帝释(天帝)所化的梵志而无悔。
此须大拏太子传,乃佛本生经之一,其情节深感印度人心,后人为之歌咏、作画者颇不乏人。
二、佛陀现世的婚姻家庭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佛陀的父亲。
佛陀悟道后,四处宏扬佛法。听说佛陀在王舍城讲经说法,年已花甲的净饭王渴望见到已获觉悟的儿子。这种心情越来越强烈。他一连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去请佛陀回国。但每次侍臣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并证得阿罗汉果。只因阿罗汉们把世间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们没有把老国王的信带给佛陀。
一筹莫展的国王深感失望,只好将最忠诚的老侍臣史鲁德亚叫来,命其带信。同其它人一样,克鲁德亚深具慧眼,闻法后加入僧团,亦证阿罗汉果。但是,不同于其它人,他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给佛陀,劝说佛陀从去见他那耄耋之年的王家父亲。当时正值春天,适宜远行。这样,佛陀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一路讲经说法,从从容容,走走停停。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迦毗罗卫国。
佛陀被安排住在释迦族的花园里。这时,高傲自大的释迦族元老们都这们想:“佛陀是我们的小兄弟,侄儿辈或孙子辈。”然后,他们对那些年轻王子们说:“你们向他行礼,我们就坐在你们的后面。”他们坐在一起,动也没动,更没有向佛陀施礼。即时,佛陀升至天空,大显双运神通,以此制服了他们的狂妄。佛陀的父亲老国王见如此不中思议之神通,率先向佛陀行礼,口言这是他第三次礼拜佛陀。其他人也不得不依次向佛陀行礼。随即,佛陀从天空降至地上,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谦恭有加的释迦族人一齐围坐四周,渴望听闻佛陀的开示。
这时,天空突然漂落一阵雨水,洒在大家身上。这一不同寻常的瑞相,使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就给他们讲了《须大舒本生故事》,说明在前生前世时,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
听讲完毕,释迦族人大为高兴。然后,他们纷纷辞行回家,不知道请佛陀及其弟子吃饭是他们的义务,连国王也没有想到要请佛陀,他认为:“我的儿子不到我王宫来,他要到哪里去?”所以,一到王宫,他就吩咐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在王宫里等待佛陀的到来。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约供斋,佛陀及其弟子们准备停当,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乞食。
动身之前,佛陀这样想:“过去诸佛入其眷属之城后,是径直到他们的家接受供养,还是挨家挨户次第乞食?”后来,他明白,过去诸佛沿路乞食。所以,佛陀一路托着钵,来到迦毗罗卫国的街头。
当耶输陀罗告诉国王佛陀这种有损王家体面的行为时,他大为伤心不安,急匆匆地来到佛陀跟前,行过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儿呀,你为什么要如此地在我脸上抹黑。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做父亲的受到极大的羞辱。你以前坐金色车辇外出效游,而现在却在街上乞食。这讲得过去吗?你为什么要出我的丑?”
“我不是在出你的丑。大王,我是遵守我家族的传统。”佛陀答道。
这使国王更加震惊:“但是,以乞食为生是我家族的传统吗?佛陀,我们家族是大日王种,刹帝利的后裔,没有一个武士曾经乞过食呀。”
“大王,这不是你国王家族的传统,而我佛陀家族的传统。诸佛以乞食为生。”佛陀站在街头,如此地劝说着国王:
“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乐。”
刚听完此偈,净饭王即刻见道而证初果。他赶忙从佛陀手中接过钵,领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王宫大院,用精美的佳肴供养他们。
饭食之后,佛陀又一次如此地告诫大家:“正未能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国王当下即证第二圣果 ,于此同时,波阇波提夫人也证得第一圣果。
有一次,国王告诉佛陀,他曾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严厉的苦修没证圣果就归天了。佛陀因此讲了《法护本生故事》。佛陀说,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给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他儿子死了。这一次,净饭王证第三果。
当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上时,佛陀给他讲了最后一次佛法,他即证阿罗汉果,自我验证了解脱之乐。七天后圆寂,当年佛陀40岁。
佛报母恩的故事
摩耶夫人婚后产下佛陀,然分娩七日后即告崩殂。据《杂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等记载,佛陀成道后,尝于一夏上升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报答母亲的恩德。佛陀住了三个月,才从天上下来,那就是现在印度的三迦沙。
又,《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涅槃时,摩耶夫人于空中诵偈颂。《摩诃摩耶经》卷下则记载,佛入灭时,摩耶夫人从天而降,悲泣不已,佛遂从金棺现出说法云云。
2、佛陀与妻子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公主和悉达多太子(佛陀)同年,在16岁那年与他完婚。当时悉达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赢得了她的爱情。她享尽了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极为幸福快乐。
29岁那年,就在她刚生下唯一的儿子罗睺罗的当天,她全心爱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了,追寻解脱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静时,没有向他忠诚而又美丽的王妃告别,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宫,留下年经的耶输陀罗一人抚养孩子。第二天早上,她还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前去向她深爱着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惊呆了,她丈夫不见了。当她意识到她的梦中王子离开了她和新生婴儿时,她猛地被一阵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永远地失去了她最爱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宫大院在她的眼里经变成了地狱,整个世界一片空虚,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儿子。
有好几个刹帝利王了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忠诚的爱着她的丈夫,她只为他而活着。听说丈夫以苦行为生,她断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宝,穿上俭朴的黄色衣裳。在苦行的僧乔达摩六年精进苦修,趋证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输陀罗公主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觉悟之后,佛陀行化至迦毗罗卫城,第二天应国王邀请,来到王宫,其它人都来礼拜了佛陀,唯独耶输陀罗没来,她想:“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福德因缘的话,高贵的佛陀一定会亲自来见我,然后,我再向他行礼。”
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个弟子的陪同下,来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在早已准备好了的垫子上坐好,佛陀说道:“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
听说佛陀来了,她命令宫女们给她穿上黄色的衣袍。佛陀刚刚坐下,她就象飞一样跑到他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脚,把脸紧贴在脚背上,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如此这般地表达了她对佛陀的挚爱和尊敬,耶输陀罗彬彬有礼地有一边坐了下来。国王在一旁不住地称颂她的善德,赞美她对爱情的忠贞,然后说道:
“世尊,她听说您披着黄色袈裟,她也穿黄衣裳,当她听说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当她听说您不坐高广大床时,她也睡低矮的床铺;听说您不以花环和香料饰身时,她也放弃一切打扮;当她娘家人派人来接她回去,她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我的儿媳真是贤惠。”
佛陀言:“大王,不仅仅是在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护过我,真心诚意的爱过我。”
接着,佛陀讲述了《月紧那罗本生故事》,佛陀回忆了他们前生前世如何相依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离开了王宫。
净饭王去世后,佛陀之妻耶输陀罗也剃度出家,进入了僧团,并证得声闻乘最高圣果——阿罗汉果位,从此解脱了生死。
在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岁圆寂,留下许多诗偈。
3、佛陀与儿子罗睺罗
罗睺罗是悉达多太子和耶输陀罗的独生子。他出生的那天,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当时太子正在花园里深深地思索着。当听到小王子出生的消息,不象一般人所希望的那样,他并未兴奋和激动,而是高声长叹起来:“罗睺睺诞生了,枷锁出现了”因此,净饭王就把婴儿起名为罗睺罗(枷锁)。
罗睺罗从小离开了父亲,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七岁时,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在他到达的第七天,耶输陀罗把年幼的罗睺罗打扮得漂漂亮亮,指着佛陀,对他说:
“看着,儿子,那位面呈金色,貌似梵王,两万僧众拱围着的那位出家人就是你的父亲。他有巨大的财富。但自从他出家后,我们就没有见到这些金银财宝。你去向他索要你的世袭财产,对他这么说:‘父亲,我是一国王子,将继承王位,成为转轮圣王。我需要财富,请把财产给我。儿子应该是父亲财产的所有者。”
天真的罗睺罗来到佛陀跟前,正如他母亲吩咐的那样,要他的继承财产,很动情地说道:
“修行人,您的身影使我感到愉快。”
饭后,佛陀离开了王宫,罗睺罗在后面紧紧地跟着,不住地说道:“请把我的继承财产给我。”
没有人想阻止他,佛陀也没有叫他不要跟着走,一到精舍,佛陀思索道:“罗睺罗要他父亲的财产,这与世俗同流,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我就把我在菩提树下所得的七宝给他吧,使他成为出世之法的拥有者。”
他把舍利弗叫到眼前,要他剃度罗睺罗出家。
这样,罗睺罗加入了僧团,当时只有七岁。
净饭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爱若掌上明珠的孙子竟会出家。他赶忙来见佛陀,恭谦地恳请佛陀:从今后,希望不要让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佛陀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这一条定为戒律。
佛典中最早的经典之一《罗云经》,就是在罗睺罗刚出家时,佛陀对他而讲。此经强调了诚实的的重要性。
佛陀以质朴易懂的例子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然后又向他灌输了自我反省的价值及道德的标准。
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
罗睺罗尊者以其精持戒律而闻名。在《长老偈》中有他的四句颂:
“吉祥罗睺罗,父母清净生,觉者佛陀子,一切烦恼除,不复有后生,是名应供者。富有三圣学,彻见不死果。贪念障见,欲网缠身,爱欲之袍裹身心,懈怠之亲覆正念,如于落斗网。烧毁贪尘,切断魔障,铲除欲根,今证安隐。”
3、佛陀与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闍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黄色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毗舍离。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第二节、在家学佛的模范人物
在家易行菩萨道。
行菩萨道者,林林总总,或为帝王、或为大臣、或为儒者、或为武将、或为名商巨贾、或为贩夫走卒,平日各谋其业、各行其道,而于尘世中广行布施济度、救人疾苦,虽示有妻妾奴仆,实则已断诸欲、清净持身、平等视众,闲暇则禅定观照、游身法界。
一、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又有许多受了佛陀感化而皈依佛教的在家信众。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乞丐等各阶层的人物。其中能自己虔诚奉行佛法,又能本佛陀精神去做社会慈善事业的,真不知有多少。现在举几个模范人物来说:
(1)博施济贫的须达多长者
须达多是佛世时代印度的一个大富长者,他的财产、商业、贷款,遍于恒河的两岸。自从见佛起信而皈依了佛教,就用金砖布地构筑祗园来供佛及弟子行道说法。又能本佛教的布施精神,去救济一切鳏寡孤独的平民,因此被人称为“给孤独长者”。
杂阿含经说他是“家有钱财,悉与佛弟子共”。他自己也说:“自今以后,门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行路乏粮者”。
(2)助扬佛化的频婆娑罗国王
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和佛颇有缘分,当佛初经他的首都——王舍城的时候,那时佛还是悉达多太子,正在出家,看到王舍城平原,风景优美,就在那里过着托钵的生活。当时频婆娑罗王见到他的相貌庄严,仪表堂堂,愿把国家分一半给他,要他做王。佛答复他:“我为烦恼箭所伤,愿求寂灭膏药涂;纵使能得到天帝宫,竟犹不贪况王位”?王知无法挽留,就求他将来成道先来度他。别了十年,佛成正觉,度了三迦叶归化之后,想起这件事,就带领三迦叶等千多徒众,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说法行化。
这时频婆娑罗王就率领了许多臣民去见佛请法,皈依了佛教。并在迦兰陀竹林,为佛建筑一间竹林精舍,请佛和弟子们同住,专做研究佛法的教育工作。这间精舍计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设有五百个楼阁,七十二所讲堂,规模的宏大,可以想见。当时佛很高兴,曾对王说:“布施是去除贪欲,忍辱是压制瞋恚,作善是远离愚痴。这三者是进入涅槃之门的路径”。
王受了佛这种言教的启示和感召,所以能不惜牺牲种种财物,来助扬佛化,为一般的众生谋福利。
(3)舍己救群的摩诃男
摩诃男是净饭王的二弟甘露饭王的大儿子,是佛的族弟。净饭王死后,是他摄理迦毗罗卫国的国政。他也是一个诚信佛法的忠实弟子。在《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中说,当时琉璃王举兵攻伐释迦族,大肆屠杀,他不忍同族都被残害,就在宫中的后花园池边,对琉璃王说:“我现在请求你履行施行一个方便,在我跳没池水中没有浮上来之前,你暂时停止屠杀释迦族人,让他们尽量逃走,待我浮上来,你便随意杀戮吧”。
琉璃王以为跳入池水中再浮起来,那不过很短的时间,任释迦族人逃也逃不了多少,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投入水中,宫中的释迦族人几乎逃光,他还未浮上来。后来知他在跳水自杀时,自己用发系在水底的树根上,使身体不致浮起来。这事大大地感动了琉璃王,才停止残酷的大屠杀,救出了许多释迦族人的生命。
(4)忠诚护法的波斯匿王
波斯匿是桥萨罗国的大王。他对释须达多长者能以金砖布地,买了他的太子祇的花园去,建筑精舍供佛讲学,曾经表示很惊异:佛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居然能使人民如此的感动和崇敬,不惜视金如土,来买花园供他住宿?
后来他很诚恳他去见到佛。知道佛很年轻,不过是三十几岁的人,又表示惊异。当时佛就开示他说:
“很多人都蔑视年轻的人,终以为年老的人才值得敬重,这种观念是不很对的,须知世间有四事是不可轻视的:一是王子虽小、不可轻视,因他已具国王的身份;二是龙子虽小,不可轻视,因它必有龙王的大力;三是星火虽小,不可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四是沙弥虽小,不可轻视,因精进用功,便可证道。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须要向真理低头,当着一个觉悟的圣者面前,要舍去我慢,不可轻视恶口,自招罪业”。
波斯匿王本是一个个性很强、固执习气的人,经过佛多次的开导,就折服了他的傲慢,也至诚地皈依了佛教,深信因果,广做善事,爱护人民,一改他从前那种专制政治、苛捐重税的作风了。
(5)劳作养亲的难提波罗:
在家皈依佛教的人,能守护戒法,过着正命的生活,同时又能依照佛的教诫去孝养父母,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而难提波罗,正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
他曾受过五戒和八戒,遵守不蓄金财宝的戒条;但他的家庭是很贫苦的,还有一对盲目的父母,要靠他养活,所以他不能出家。他是一个极穷苦的人,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奉养双亲呢?据《中阿含频婆陵书经》说:他不做农工,做农工多少伤害生命;他不经商,经商以小利侵欺他人,也不免要从中剥削;他也不畜牧,畜牧是间接的杀业;那么,他做什么呢?他是专内靠收拾剩土残灰,用作陶器来维持生活。为了要守戒,要养亲,他采取工业的手艺,过着在家佛徒的正命生活。
二、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像摩河波阇提、莲花色尼、耶输陀罗、末利夫人、妙龄童女,以及《华严经》中的休舍优婆夷、慈行童女、婆须蜜多、自在主妇,《法华经》里的龙女八岁成佛,《维摩经》里的天女散花说法,都是学佛有所成就,或证悟圣果,教化度生的著名女性。
现在举几个获得成就的学佛妇女,作为现代女性学佛的楷模。
(1)发愿摄众的胜鬘夫人
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皇后末利夫人,自从在祗园皈依佛教之后,常常想起他俩那最钟爱的、已嫁给阿踰国王的聪慧利根的女儿——胜鬘夫人,于是就写信派人送给她,力赞佛陀的无量功德和智慧。胜鬘看到这信,急于见佛,就在宫里至诚祈祷,感得佛陀出现,为她说法,并为她授记:“如果你能不断地修学,将来还可成为普光如来”。她听法后,深为感动,就自动地在佛前发了十个大愿,要尽未来际,以正法摄受众生:
一愿自己对于所受的戒法,永远不起毁犯的心;
二愿对于一切长辈,永远不起轻慢的心;
三愿对于一切众生,永远不起瞋恚的心;
四愿对于他人的福乐、美貌、智慧,以及一切资生事物,永远不生妒忌的心;
五愿永远把自己的所有和所知,都能布施他人,没有吝啬;
六愿永远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财物,都为了要成就贫苦的人民;
七愿永远为诸众生行“四摄法”,无爱染心,摄受众生;
八愿见到孤独、幽系、疾病的众生,永远要为她们设法脱离苦难;
九愿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事情,永远要维护正义,主持公道,应折伏的就折伏他,应摄受的就摄受他;
十愿从今天起,直到成道,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佛陀印许了她的心愿,又以神力加被她,使她说了一部大乘的圣典,那就是著名的《胜鬘夫人狮子吼一乘大方广经》,阐明了一乘真常的胜义。
(2)乐善好施的毗舍怯母
萨罗国的舍卫城中,有一个信佛的家庭主妇,名叫毗舍怯母,一天她到祗园去拜佛,又请佛和弟子到她家里来受供养。她因深知出家比丘生活的清苦和不便,就在佛前要求允许她实行发心要做的八个愿望:
“一要向比丘们布施雨衣,因她的婢女曾见比丘们在室内没有雨衣穿,裸露身体;
二要供养初入僧园的比丘,因他们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托钵,才有人供养;
三要布施旅行比丘的食物和旅费,因他们没有这些,要去托乞,阻迟了出外旅行的时间;
四要布施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有病没有医药,不易很快地痊愈;
五要供养生病比丘的汤药,因没有适当的食物,以后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
六要供养看护病人的比丘,因看护的比丘忙着自己去乞食,就顾不到病人;
七供养稀饭给比丘们吃,因佛说粥有十利,可以调心,增长健康;
八要布施比丘尼们的浴衣,因见她们在恒河水边裸体入浴,和一些不正当的女人混在一起,大家就会对她们失去敬意。”
当时佛答应了她这八个愿求,但问她要这样发心,究竟为什么利益?
她说:“不为什么利益;但希望将来有些比丘涅槃,能够听到佛说他们已证阿罗汉果,而这些阿罗汉是曾经受过我供养的,我心里就欢喜了。”大家听了她的话,都很感动,认为她的施舍,纯出于一片至诚,供养三宝,没有什么附带的条件;不像有许多人,做了一些好事,都是心里另有企图的。而她的乐善好施,全是推己及人的爱护,慈悲心和同情心的天然流露。
(3)转迷为悟的摩登伽女
印度有一个首陀罗族的贱女,名叫摩登伽,与阿难很有缘分,苦苦地追逐阿难,很想和他结成夫妇;但阿难道力尚坚,颇有戒心,弄得她不得所欲。后来她要求她的母亲用“婆毗迦罗先梵天咒”的力量迷惑了阿难,把他诱引入室,淫躬抚摸,几毁戒体,后被佛陀设法救出。
佛叮嘱摩登伽女,若要和阿难结婚,先要学阿难剃发出家,学到像阿难那样的道心,才可以和阿难结婚。摩登伽女一心要和阿难结婚,只要目的能达到,什么都可以照做。结果她遵循佛的意旨,削发出家,佛陀教她修道之法,渐渐心地清净,欲念消除,才知道爱情的妄想是愚痴可耻的行为。她从糊涂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努力修证圣果,佛印许她的功夫已在阿难之上。
摩登伽女这时已离欲无染,拔除了爱情的种子,不会再生爱苗,即使叫阿难去和她结婚,她也不需结婚了。
当时印度社会阶级甚严,佛度这个贱族的贱女出家,曾受到僧团、社会,以及国王波斯匿等的非难,认为要损害教团的名誉。佛很婉转地对他们说:
“我是海洋,你们是百川,百川汇入海洋,同成咸味的海水;你们大家一入佛海,也就一律平等,更无贫富贵贱可分了”。
当时他们对这些话,还不能完全无疑和同意,到了摩登伽女证入圣果的消息传出,大家始信佛法平等。确有事实可以证明,一切世袭顽固的旧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
(4)佛化家庭的耶舍父母
耶舍为俱梨迦长者的儿子,是一个翩翩浊世的佳公子。一天见自己所爱的舞女和乐师调戏玩耍,闷闷不乐,跑到佛处叫苦
佛告以“人生原是苦空无常的,世上无不散的筵席,也无不变的爱情”。他领悟过来,就出家学道。他的父亲俱梨迦不知他的下落,以为他已自杀,后来知道他还健在,且经佛的开导,已出家修道,也就非常欢喜。经过佛陀的几次开示,俱梨迦也自愿皈依佛教,做个在家正信的佛弟子,所以他就成了佛教有“优婆塞”(男居士)众的第一人。
俱梨迦长者在第二天,就恳请佛和六百个弟子,到他的家里应供说法。他的夫人听了也生起信仰,皈依佛陀,做个在家修行的清信女,过着佛化家庭的生活。她的皈依,也成了佛教有“优婆夷”(女居士)众的第一人;继续她皈依的,后来还有耶舍的青年朋友五十多人。这一群的男女青年,受了佛陀的熏陶和感化,不但过起家庭佛化的自利生活,同时也遵循佛的指示,到各处过着最早布教的利人生活了。
第三节、菩萨道与现代社会
欲度化众生,自己须先具足正信、正见、正戒、正智,得世间乐、出世乐,具备福德、及度人说法的方便技巧。说法应善于观察对象的根性和接受程度,若对方不能直接接受佛法,即先授予世间善法;若不能接受佛法的出世间法,即先授予佛法的世间法,渐次引导,循循善诱。
为了以四摄法度化众生,还应掌握世间各种知识技术,热情主动地为众生服务,广结善缘,使众生由得到好处而对菩萨建立感情,容易接受他所说的佛法。为此,菩萨应广学各种世间法,这是园满方便所必修的。
《优婆塞戒经.自利利他品》说:菩萨为说法利他故,可先学外典(世间学问及其它宗教),后学佛典,说法时先说世间法,然后再说甚深法界。“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
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要体贴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
一、奉行十善得安乐
凡夫总是易受外境干扰、诱惑,故犯错误在所难免,但因此常会影响到家庭的安宁和幸福。所以我们应常奉行十善业道,这是佛陀为凡夫于生死轮转中,讲的求取安乐之法。
十善业道:即十种良善的行为,它是通向善处的道路,是为大乘之在家戒,能使实践者感得欲界之乐果者。持十善戒行者,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许多场合,宣讲各种善、业因所得的果报。述说最多者是十善十恶的果报:行十善者升天,作十恶者入地狱。大正藏第十五册中《十善业道经》,内容为佛说有关十善业之功德。经载,永离十恶而修行十善者,有如下之功德:离杀生者成就十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十善业道的内容如下:
十善业道,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和不邪见。此十善业道,乃去苦除灾的指南,就是未皈依佛教的众生,也应勉力奉行。众生若不能时刻忆念及力行此十善业道,则难免作下恶业,他日必要随业受报,现今的身心也会受极大的苦恼。
行十善业道有什么果报呢?
若人不起杀心、心常慈悲、于众生能施无畏、救苦扶危、断除暴戾的习气,那么,他便可身常无病,寿命长远,常受到天神的守护,出入不堕险境,心地平静和悦,他人不起怨恨,常得敬重,命终之时、能生天上、享大福报。
若人离偷盗,他便能积资财,天灾盗贼不能侵损,不生败家之子女,他人诚实相对、不愿亏负,自身资财、能善受用,更有余资布施于人。这样,他便得善名流布,为人赞美,命终之时、能生天上、得一切受用无缺。
若人离邪淫,能制淫欲之心,夫妇正淫之外,不复淫人妻女夫子,不坏他人名节,不破他人家庭和合,那么,他便能得诸根调顺,仪容端正,受人敬重,身常康健,妻子儿女,不为人侵,家庭融洽快乐,子孙不辍,且孝顺有为,光明磊落,终成大器,荣耀父母。反之,作邪淫恶业,现前家庭不和、身体赢弱,妻不贞节,恶名流布,所居之处污秽不净,命终坠三恶道,若再生于人中,受眷属不和、妻不贞节之余报。
若人离妄语,便能口常清净,言词无失,辩才无碍,常得他人信任,所发言论、皆受人敬重,且能常近智者,恒得增进智慧。
若人离两舌,不搬弄是非,不诽谤弄人,那么,他便不受他人离间,不受毁辱与谗言之害,事业顺遂,能亲近善知识,增长智慧。
若人离恶口,说话温文有礼,那么,他便能言词美妙,众人乐闻,说话契理,更不遇恶口之人,不受讥议,心常安乐。
若人离绮语,不说邪淫不端正之话,他便能远离邪僻之人,不为淫邪之语所污辱,恒令人发言尊重,不敢轻薄无礼。
若人离贪欲,那么,他便能诸根具足,端正无缺,身心健康,财物能亲得受用,不为他人所夺,或因自己不察而遗失,更由于无贪而乐于布施,故易得资财,生活无忧无缺,恒为他人仰羡。
若人离嗔恚,他便能心境平静,和颜悦色,健康无病,仪容调顺,他人乐与相处,事业常得顺遂,为人爱护思念。
若人离邪见,不信异教外道的邪论,不行异教外道的邪法,远离一切戏论执着,深信佛法无常无我及因果的道理,他便能修圣道、行佛法,终得不可思议的解脱。
善男子,这十善业道,是修身证道之根本,不堕恶道之必需,得人天福报的因由,因此,就是尚未有因缘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发愿修行度世的众生,也应身体力行,以求暂时有限的安乐,虽在生死轮转桎梏之中,仍能多处善地,少受苦恼,他便要行十善业道了。待根器成熟,再求更彻底的解脱。
二、烦恼即是菩提
1、佛陀悟道的启示
一般而言,宗教修行之路往往是一路向上,直指清净之境。然而,当佛陀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之前的最后阶段,突然来了三个无比美丽的姑娘,在佛陀禅坐的菩提树前,跳起了诱惑的舞蹈,但佛陀看破她们的真面目,不为所动。
依《佛本行集经》以及《佛所行赞》所述,这三个美女,乃是魔王所派遣者。她们以一切方法诱惑别人为其特长,三人的名字是一名“欲染”,一名“能悦”,一名“可爱乐”。她们跳舞嘻戏,献出种种的媚态,企图以爱欲,将佛陀拉进爱欲的漩涡之中!
但佛陀坐在金刚座上,寂静的心中,像湛然不动的清水一样,除了想出离三界,观察诸法的实相之外,没有其他的念头。魔女们一番折腾之后,毫无结果,最后沮丧而隐退。
其实,这三个魔女,又何尝不是修行人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爱欲呢?每一个行进在菩提道上的修行人,最后都将超越“爱欲”、“我见”之关,方能得大自在、大清静、大安乐。
修行之路看似一向清净,其实,“一向清净”又何尝不是回头照明那个“一向阴暗”的历程呢?逆向修持,有时是一种必要的功课。
2、筏苏蜜多女的故事——一个逐层化解的“离贪欲际”法门
学习行菩萨道的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值得效法。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历程与内涵,对于“人间佛教”理念的深广化,提供了极佳的指标作用。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善知识,上自文殊、弥勒、观音、普贤诸大菩萨,下至童子、船师、医生、药师、教师、制香人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不分僧俗、男女、长幼、内(佛教)外(他教)、尊卑,处处呈显出佛教修行方式与角色扮演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五十三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筏苏蜜多女的故事。而筏苏蜜多女,是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二十五位善知识。筏苏蜜多的角色,明白地说,就是“淫女”,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妓女。
当善财童子进入“险难聚落”而向路人探问筏苏蜜多的住址时,每一个人都表现出惋惜和蔑视的态度。他们认为像善财童子这样清纯的青年,怎么会想去接近这么一个以淫为业的女性?不过,善财童子在“决定欲破一切众生于女色中所有净想”之后,终于登门造访。
向善财童子推介筏苏蜜多的,乃是修持极高,已经可以为地上菩萨说法的大比丘尼,叫做“狮子频申比丘尼”。一位持守比丘尼戒的善知识,向善财童子做此推介,其中自有深意。筏苏蜜多乃是“淫女”,何以狮子频申比丘尼竟然做此推介,好象是倒拉善财童子一把?这与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遭遇三个“魔女”的诱惑,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是一个逐层化解的“离贪欲际”法门。
《华严经》虽然提到同一城市的人们,把筏苏蜜多视同“魔女”,但《华严经》却形容她说:“从其身出广大光明,……遇斯光者,身得清凉,心除惑热。”
筏苏蜜多自述说:“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而于我身生极爱染,心如昏醉,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着境界。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若有众生,暂与我语,则离贪欲,得菩萨无碍妙音声藏三昧。”
经中明言:“所有一切众生来诣我所,亲近于我,一切皆得住离贪欲际,入于菩萨一切智地最胜解脱”,也就是说,凡是前来亲近筏苏蜜多的人士,都是接触之后得“住离贪欲际”。
筏苏蜜多的法门,实际上并非万能。在五十三参的整体架构中,筏苏蜜多女只是其中一参而已,不能以偏概全。这一参反映了人间的现实需要,但五十三参之中更多的是选择出家的比丘、比丘尼。
因为性爱的行为,有其习惯性与上瘾性;对于选择世俗在家生活的人士而言,性爱固然是现实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但是就菩萨道的修持而言,则别有一番天地。唯有向上修持,到“化欲”之境界,才是究竟。
3、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的故事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俾成群。他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他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为了方便摄化众生,他上自军政,下至酒肆,广泛地参预了社会生活。后来他患疾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皆来问疾。
佛陀闻知后,特派文殊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第一”的文殊菩萨,率僧众前去慰问。
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维摩诘现身说法,要问疾者识身虚幻、危脆、垢秽,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不应心为形役,应常乐佛身。佛身是从无量功德生的,是从慈悲喜舍生的,是从四摄六度生的。应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胜行,饶益众生,获成佛的清净庄严之身。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居士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经》将“烦恼即是菩提”的道理,阐述得淋漓至尽,说明“中道”是对治爱欲烦恼的最佳选择,“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为不思议解脱的张本。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有三段极为重要的见解。
(1)维摩诘与文殊辩析“云何观于众生”乃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室内出现了天女散花。花散到菩萨身上,随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声闻身上,即使运用神力,也扯不下来。
舍利弗正为天女散华而尴尬不已时,天女告诉他说:“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这一段经文,明白地指出“五欲”对于人的影响,关键在于人的“分别心”。你有分别心,你在乎它,你恐惧它,你就受到它的影响。
因此,“色不迷人人自迷”,迷不迷毕竟是在自己。
(2)同品中天女又说:“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这一段话更明白地指出,你自己心能作主,你看得透诸法实相,淫怒痴就是解脱。你自己做不了主,又看不透,只好跟你说“离淫怒痴为解脱”,免得你跟着淫怒痴打转。这不是说看得透就任由你淫怒痴无所谓,而是说看得透,则淫怒痴动不到你的心,你碰不碰,你的心都是如如不动、当下自在、当下解脱。如果看不透,即使不碰,心里头还不是堆积着许多淫怒痴的垃圾,自己烦自己。
(3)天女在与舍利弗对辩过程中,将舍利弗变成了天女,将自己变成了舍利弗,证实众生如幻,男女实无定相,破除声闻人对“法”的执着,得出诸佛菩萨所证得的功德,“实无所得”,“但以世俗文字,假名得耳”的结论。
这是从“法无定相”角度说明“女人相了不可得”。平常人所谓男相、女相,毕竟只是主观心识的投射。因此究竟的解脱女色之道,不是逃避女色,而是从“法无定相”上彻底超越个人对于“女相”的心理投射。要达到此一境界,唯有透过甚深的禅定功夫,才能够像《心经》所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烦恼即是菩提”的理念。经云:“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同品偈语云: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或现做淫女,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
这一段偈语,正是五十三参中筏苏蜜多女的最佳诠解。用“火中生莲”来比喻“在欲行禅”,可见这个法门不但是高难度,而且是高度危险性,一不小心,便可能变成“火花”而不是“火莲”,故诸学佛者不可轻易尝试!
“烦恼即是菩提”的思想,在大乘佛教的经典如《大品般若经》、《文殊般若经》等中,都有详尽的阐明。有兴趣者,不妨查阅学习。
二、从空性的立场来看婚姻
1、从空性的立场来看婚姻
从涅槃的立场,来看人类的婚姻,其实婚姻当体即涅槃。
龙树菩萨说:“诸法从本以来皆涅槃相。”大乘经论及禅典之中,也处处向世人明示“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真如”的理趣。无奈吾人业障深重,宁愿相信凡夫之言,而不愿相信圣者之语。
即以情欲而言,其实情欲本身有何咎呢?
我们认为情欲不好,甚或产生排拒、罪恶之见,难道不觉已经背离“缘起即空”的精神,以及佛教无嗔的原则了吗?
《般若经》云:“真如法门不舍一法,若舍一法即是谤佛。”从般若的立场来看,遍一切法都是药,也遍一切法都是毒,端看是否运用得当。‘砒霜’倘若使用适当,一样可以成为仙丹活命药;‘粪便’如果置于林园花圃,便可长养万物!砒霜、粪便尚且如此,何况是情欲岂有绝对是不祥物之理?
欲界众生比较嗜欲,固然是事实,但嗜欲重只是障碍圣果的证得,却不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生死轮回的根本乃是自性见的戏论──于如如之境生起虚妄分别,复于虚妄分别境上产生执着。这才是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
如果稍有情欲,便无法证得菩提,那么佛陀现在也还是生死凡夫。试问:佛陀有没有欲呢?如果佛陀没有欲,那么他肚子饿吃饭是不是食欲?身体寒冷披一件衣服、腰酸背痛请阿难尊者替他捶背,是不是欲呢?
其实生活上例如:手被开水烫到立即缩回来、口渴想喝茶水、走路避开坑洞……等等,广义言之都是欲。虽然很明显的,佛陀必然有种种欲,但却不妨碍佛陀成为佛陀。因为欲之有无并不是成为圣者与否的关键,而应是‘明’与‘无明’的问题,也就是有没有颠倒梦想、有没有觉悟才是圣凡的分水岭。
2、从大悲的立场来看婚姻
婚姻的场所即是菩萨利生的场所。
佛法的最深处虽在涅槃,但体现涅槃的佛弟子,其人格最大的特征,却在大悲。
“大”是体现诸法寂灭性──涅槃,故可称为大;悲则是慈悲的简称。故“大悲”其实是指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慈悲心。
当一个人体现涅槃的时候,就不会再有主客分离的意识,也不会有人我的执着,所以看的时候只是看,没有产生“我看到”之念;听只是听,没有产生“我听到”之念;充分活在浑然一体(亦无一体之错觉)的境界里;没有丝毫人我对立的隔阂。
所以他看到别人受苦时,只是发觉苦,而没有产生这是“别人”在受苦的念头,所以别人就是我,我就是别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由于自身都有离苦的本能(此乃法性使然),当察觉到“别人”在苦时,“我”便会产生悲心,舍不得“别人”苦,所以会倾尽能够运用的福德和智慧,来给予别人快乐,拔除别人的痛苦。并且在进行这样的工作时,内心依然安忍在如如不动的涅槃中,没有计着分别心所生之种种名相,唯是一腔满众生愿的悲心而已。这种没有理想、企图,更没有主宰、支配欲望的悲心,将随着佛弟子浸泡在涅槃的时日愈深愈久而愈深彻泯然,最后甚至到达“痴”的地步呢!
经论禅典之中,随处散落这类的经句:
“为度众生离得苦,宁愿我身下地狱”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问渠为何放不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菩萨以大悲而不得自在”
或许一般人大都忙于自身的功名利禄,对此少有感触,但有的修行人听闻此类经句时,则会感动良久。
但愿众生离得苦,谁还去惦记佛学上的名相,谁还去计较究竟不究竟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痛苦!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温暖!婚姻当然也是菩萨利生度世的场所!
3、从修行的立场来看婚姻
古德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获得一切智宝。”困难的环境,使人遭逢无边苦恼,但对于有志修行的人,逆境能使将意志锻炼得更坚强,获得到更多的人生经验;婚姻的生活虽然不免因为两个人的长期相处而产生摩擦,但可使人品味生活真谛,学到度化众生的经验和方法
因此,站在菩萨乘的立场来看婚姻——婚姻不仅不是禁锢的牢笼,反而是亲近众生、化度有缘的绝佳场所。
三、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1、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婚姻。
有许多婚姻专家、顾问,建议婚前要找教育程度、身家背景,以及嗜好、兴趣差不多的对象。
但是在我来看,结婚对象即使符合了那些条件,也不见得会幸福。因为夫妻是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婚姻,才能面对婚姻漫长的旅途。然而,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条件,并不能保证有成熟的人格,而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恋爱的时候,男追女或女追男,对方喜欢文学,他也去读唐诗宋词;对方喜欢科学,他就赶快去研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这样,而婚姻生活却没办法投机取巧,所以成熟的人格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石。
人格成熟的人有几个特征:
第一、 是独处的能力。
他可以适意地跟很多人在一起,却也有独处的能力,也就是单独自处的时候,不会无聊,不会靠吃东西或打电话找朋友聊天来排遣寂寞。
第二、 接纳自己缺点的能力,没有完美主义。
有人讲“生平无大志,但求六十分”,这个人就活得很快乐,因为人间哪有十全十美,大概不错就好了。哪一个人没有缺点?有缺点不可耻,只要慢慢的改,而且透过自己慢慢改进,也能体谅出人要改进很困难,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有心要改变,仍要一段时间。
第三、 体谅别人的能力。
自己脾气不好很想改,却改了好几年都不容易改过来,我们又怎能轻易就要求人家改变?应该体谅别人的缺点和苦衷。一个成熟的人能接纳、体谅别人的困难与苦衷,这些都是成熟人格具有的特征。
第四、 则是真正爱一个人的能力。
可是什么是爱?今天许多人都把爱误解了,“爱是给予,不是需索”,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你只是给予,只希望他好而已。
可是一般人的爱是“占有”──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如果我没有你,我很痛苦,所以我要爱你、要好好抓住你。这种爱带有支配与操纵,所以口头上都说“我是为你好哪!”殊不知其实是你需要他。为什么你需要他?因为我们经常需要被人家需要,如果被人家需要会感到很满足,会自认:你看那么多人需要我,那么多人没有我是不行的,我有能力使那么多人需要我。乃至夫妻生活,也是时常从“需要被需要”的心理而引发不必要的欲望,总是希望我能制造快乐给你,让你必须需要我,当你必须需要我的时候,我很快乐。
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在宗教界亦然。其实这种心态,并不是成熟、真正的爱。
在当今的社会,俯拾皆是男女之间畸形病态的占有例子:两人情浓时,爱得你死我活;情逆时,恨不能亲手宰杀以泄怨恨。台湾一位中年妻子,仅仅风闻了丈夫在外与其他女人有染,便嗔心爆发,怒火中烧,在家中歇斯底里大发,疯狂之余,将两个未成年子女抛出窗外,自己也跳搂自杀。
下面的几则大陆社会新闻,仅看标题即能窥见现代人的人性中疯狂的一面:
《男友收到女同事爱情短信,少女吃醋竟吞药割腕》
《天津:老公看“选美”入神,吃醋妻子怒砸电视》
《好色男为新欢逼旧爱,签“不吃醋协议”引发血案》
《因为妻子与恩人相拥而泣,丈夫吃醋竟一怒咬伤人》
2、学会宽容、仁爱、博爱。
要想拥有健康祥和的家庭,必须要学会宽容、仁爱、博爱。
孔子云:“仁者爱人。”佛法也说:众生是平等的,众生是一体的;爱人即爱己,不可伤人利己。
一个有能力爱你的人,会体谅你的心情,给予、帮助、鼓励,而不是支配;此外,他还有另一个特性,即普遍地爱一切人、事、地、物。
相对于这种普遍性的爱,则是占有的爱,爱某个人就爱得要命,可是却只爱这个人;对身旁的人、事、地、物冷漠,无法生起关怀的感情。
占有的爱不仅是自私的,而且极易伤害他人:如中国大城市的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子的爱,非常执着,一举一动都必须在她的控制之下,不得越雷池一步,令十六岁的儿子,整天如处地狱,苦不堪言,最后竟不辞而别,逃离家庭。从此,渺无音讯,令母亲痛不欲生,以泪洗面,整天失魂落魄,如祥林嫂般无目地游走街头,企盼能与儿子相逢,……八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早已成年的儿子返家了,母子抱头痛哭,长期的煎熬,使两人都成熟了许多,使这出真实的故事,庆幸没有以悲剧结束。
自私的爱,不是成熟的爱,不是奉献给予的爱。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必然平常的个性是能够欣赏真、善、美,能够对他人关怀的人;同时也因为他对人、地、事、物经常存有爱心,所以他才有能力,并且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
现代人如果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要选有自制力不会乱发脾气,并且能够体谅别人、肯定自己的人当对象才好。这里的肯定是说,他的价值是自己给予肯定,不需要别人称赞他之后,他才对自己肯定,即使别人不需要他,他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找这样的人做终身伴侣,会有比较幸福的婚姻。
夫妻之间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最起码两个人之中,要有一个人的人格比较成熟。因为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妻子),才有办法带动他的妻子(丈夫)慢慢成熟;也只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丈夫,才知道怎么去爱护他的妻子,慢慢提升他妻子的真、善、美。
人生的真善美,不是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学习与磨练,才能逐渐成熟、圆满。
因此,我们要给对方时间,并以爱心、耐心慢慢引导他。而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个成熟的丈夫或成熟的妻子,非常值得向你恭喜,因为你才真是有福气的人。尤其夫妻倘能在纷乱不安的社会里,彼此给予对方温暖和安慰,闲暇之余,一起探索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共同品味各种不同的众生相,并肩齐步朝向真善美的境界迈去,则更是菩提眷属、神仙家庭!
3、现代夫妻和谐之道
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
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什么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严的人,他的道德是从夫妇开始。而人类的进化,由草昧进入文明,由浑浑噩噩进入大清明的人类社会,也是从夫妻开始。因为没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样的社会谈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爱以后,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所以爱也是道德的根源。”
其次,生活中要始终相敬如宾。
要认识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妻子不是丈夫的寄生虫;丈夫也不是妻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
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在恋爱时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诚坦白的态度,专以隐己之恶,扬己之善的技巧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这样的恋爱假使成熟,就要结成不良的后果。往往到了结婚以后,以为双方的名分已经确定了,夫妇的关系已有保障了;于是彼此过去抑制自己,博取对方欢心的观念就改变了。一切行为就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反以为客气是虚伪的假面具。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倘不体谅对方的关心,反怪他为麻烦,不赞美对方的谦逊,而说她卑下;再不客气的还企图屈抑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彼此把所有的劣点毫无顾忌的暴露出来了,结果日久生厌,只觉得对方的讨厌可憎了,恋爱时的可爱也变得荡然无存。
诚如佛在《无量寿经》里说:“自妻厌憎”,和《玉耶女经》里说:“见夫不欢’。彼此厌憎不欢,于是双方感情转趋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剧。
台湾星云法师在谈到现代夫妻和谐之道时,有如下很好的开示:
“做丈夫的如何才能博得妻子的欢心与信任?有四句话送给各位参考:
1、吃饭要回家:最近社会流行一句话说:“爸爸回家吃晚饭,”男人在外奔波了一天,不仅晚饭要回家里吃,平常也要尽量回家吃饭,制造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增进和乐融融的气氛。回家和妻儿吃饭,就不会涉足欢乐场所,花天酒地,家庭自然不会闹风波。
2、身边少带钱:金钱能够成就大事业,金钱也能毁灭好前程,先生身边不带很多钱,就无法打牌聚赌、金屋藏娇,一切偷鸡摸狗的坏事自然不可能发生。
3、出门说去处:有些太太抱怨先生一出门,就好象迷失于大海一样,不知去向行踪,朋友打一通电话来相找:“你先生在吗?”“他一大早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到那里去了!”如果夫妻到了这种去来不闻不问、互相关怀的地步,表示彼此的家庭生活已经亮起了红灯。
4、应酬成双对:有许多的先生以事业需要交际、应酬为借口,瞒着妻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最后家庭革命、感情绝裂。如果真的需要应酬,应该带着妻子出双入对去参加,既可培养夫妻对家庭的共识,让妻子也参与你的事业,做一个贤内助,并且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家庭纠纷。
“如何做人家的妻子?也提供四点给大家作为借镜:
1、温柔慰辛劳。
先生辛辛苦苦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尝尽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受够了委屈排挤,回到家来,为人妻子的应给予温柔慰问,帮忙他从困境中走出来,协助他从沮丧中站起来,而不是一进门就数落他:“你到那里去了?这么迟才记得回来。你看!隔壁人家陈先生为他太太买了名贵的手饰、衣料,就我嫁给你这个穷鬼,一个月赚不了几个钱,真倒霉!”让丈夫永远抬不起头来。
有时候女人埋怨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结新欢,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到了另一个女人那里,看到的是盈盈笑眸,听到的是轻声软语,受到种种的温柔体贴;而回到家里是一张冰寒的脸孔,粗恶的谩骂,好象地狱冰窖,他自然无心回家,一心向往外面的乐园了。女人不能只用美貌来赢取男人的欢心,唯有以甜美的爱语、体贴的关怀,才能获得男人永久的感情。
2、 食有妙味。
有人说要控制男人先要控制他的肠胃。丈夫好不容易回家吃饭,做出来的饭菜老是清一色,无法合乎他的胃口,他当然有借口在外不回。如果饮食有妙味,餐餐色香味俱佳,他在外面饮食不习惯,自然就会按时知归,何况良好的饮食是维护丈夫健康的要方。
3、家庭是乐园。
现在社会推行美化人生运动,美化人生不仅要美化容貌、美化身体、美化环境,也要美化我们的语言、心灵、家庭。客厅里打扫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窗旁摆设一盆花,墙上悬挂一幅画,赏心悦目、淡雅素净,先生回到家来,一杯温热的茗茶,一份喜爱的书报,好比活在乐园,焉有不回家的道理?
有的人不重视环境的整洁,家庭肮脏凌乱,报纸散失一地,衣服堆积满床,简直无立足之地,怎么能怪先生过门不入、逃之夭夭呢?
太太们应该把自己美化起来,每日云鬓光鲜;把家庭美化起来,时时洁净整齐,使丈夫欢喜回到快乐的家园,卸下他一日的疲惫辛劳。
4、凡事应报告。
女性总喜欢保留那么么一点点秘密,有几个钱,不能让先生知道,这个私房钱准备将来不备之用;做一件事,也要瞒着丈夫偷偷去进行。夫妻是一体的同林鸟,关系最为亲蜜,彼此应该互相信赖、谅解,凡事应该坦诚相告、商议,没有一丝隐瞒,家庭生活自然幸福美满。”
四、居士的责任:推广慈悲、促进和平
当今的世界,冷酷无情,苦难多端,这些苦难,无论是天灾,是人祸,皆因人心缺乏慈悲所致。
因为人心缺乏慈悲,不肯为他人幸福设想,反而为满足个人的欲望与占有,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薄人厚我,深谋远虑,希望打倒对方,抬高自己,伤害别人,利益自己。
因为社会欠缺慈悲,不肯同情协助,和衷共济,反而瞋恨妒忌,不喜他善,不耐他荣,妨害谗谤,破坏中伤,无所不用其极,致使人际关系,互怨互恨,社会公关,互相抵毁,人间失去温暖,社会失去关怀与照顾。
因为世界欠缺慈悲,不肯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反而互相侵犯,互相战争,致使杀人武器,日新月异,人为的灾害,层出不穷。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伤害,未能引起人间的同情与警惕,反而刺激野心家发明武器,精益求精。万一不幸,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人类将同归于尽。即使核弹落在地球的另一边,但全球人类,亦因水源及空气的污染,不能生存。结果,人类发明武器,武器毁灭人类;不知聪明的发明家,有何感想?
今日世界,基于人心的贪瞋,造成种种灾害的祸患,使人的四周,充满危机,使人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由于同业所感,水灾、火灾、风灾、交通意外、地震伤亡,以及人为杀害,频繁降临人间,真是多灾多难。有人预言一九九八年间,一定发生世界大战;又有人预言二零零零年,将是世界末日。此皆是无知邪说,扰乱人心。
在佛教观点:“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则“正本清源”,就应该提倡慈悲,扩展人的爱心,转移人的贪瞋痴,成为不贪、不瞋、不痴的善根。则善因善果,自可化解天地戾气,消灾障,增福寿,平安如意!
何谓慈悲?
慈悲,是人性的挚爱;
慈悲是人类至极的同情心,正义感;
慈悲也是佛教最基本的精神。
诸佛菩萨一举手,一投足,无非是慈悲的流露;诸佛菩萨入世救世,广度众生,亦是慈悲心的驱使。
所以《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心是。”法华经亦说:“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
至于慈悲的内容,不外是拔苦与乐。故《大智度论》言:“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凡能互爱互助,解除对方的痛苦,给予对方的快乐,就是慈悲。所以,我们关怀社会,推展福利,救灾济贫,是慈悲;关怀他人生活,给予金钱援助,物质救济,解除他人生活困苦,使人生活安定,是慈悲;关怀别人学业、事业,给予经济资助,知识辅导,技术训练,使人学业成功,事业成就,是慈悲;关怀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治安,使人安居乐业,也是慈悲。若能弘扬佛法,使人知因识果,止恶向善,增长,拔人苦恼,给人真理快乐,更是慈悲。
若能更进一步,运用无缘大慈,兴同体大悲,无住生心,无相布施,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人畜,平等拔苦与乐,不但拔人生活困苦,还拔除人烦恼生死痛苦;不但给人物资与精神快乐,还给人出世涅盘真理生命之乐,甚至令一切众生,共证佛道,无上福乐,更是大慈大悲;也是诸佛菩萨情感与理智融洽而统一的慈悲。
因为普通人的慈悲,往往先我后人,先亲后疏,甚至情感用事,形成溺爱,盲目的爱,甚至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不能情理兼顾。
据说:从前有一普通家庭,婆婆精明能干,办事认真,媳妇刁蛮,而且懒惰成性,两代同居,自然发生争执,导致互怨互恨。年轻的媳妇,更是怨气难消,茶饭不思,大夫把脉,一切正常,但察言观色,似有无限委屈。因问原委,知病由心生,大夫故作神秘,低声对她说: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为解除你的怨气,我送些药物给你,天天冲茶给婆婆吃,不出半年,保证她毒发身亡;不过切勿间断,必须低心下气,天天请婆婆饮用。当她饮茶开胃时,你就多准备些可口的菜送给她吃……
媳妇心想,这样也好,为了自己,唯有牺牲婆婆了。
于是每天泡茶,恭敬奉上,起初婆婆也怀疑媳妇别有企图,后来,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都天天殷勤献茶,还细心照顾饮食营养,也就前嫌尽释,爱如己出,婆媳之间,非常融洽,合作愉快。
时光迅速,不觉半年将届,媳妇惊慌,恐怕婆婆毒发身亡,往求大夫抢救,始知半年来给婆婆服用的,只是开胃消滞散而已。
这故事证明人情感冲动时,往往丧失理智,若非大夫善巧方便,大错早已铸成。同时证明人的情感善变,今日朋友,明天敌人;今日敌人,明天可能是朋友。所以佛教我们凡事不需要太认真,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切莫盲目冲动。还有,这故事更证明一切唯心,同是一个人,同是一件事,同是一句话,由于各人居心不同,见解互异,变成不同的结果。
若人心存慈悲,处世做事,能情理兼顾,一定喜剧收场。若然内心充满仇恨敌对,必令人生舞台如战场,悲剧不断上演。
如果人皆学佛的慈悲,以理智领导情感,以情感辅助理智;
当理智偏低,情感冲动时,运用克制自己;
当理智偏高,冷酷无情时,运用慈悲激发爱心,爱人如己;
使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智慧与慈悲统一而又融洽
——自然取消因人心贪瞋痴所造成的世界危机,使人与人间化敌为友,和谐共处。国与国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存。
——必然止息人为祸患,化解天地戾气,减少天灾的频律。
可知佛教的大慈悲,何止是拔苦与乐的工具,亦是世界人类的救星。我们无论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抑或为了世界和平,都应实习佛的慈悲,推广佛的慈悲,给人间带来幸福与温暖,给全世界人类带来康乐与和平,这是我们佛弟子的职责,也是我们对世界人类应负的责任。 《《佛法与婚姻》第五章 菩萨道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