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应该忌讳什么?99%的人都不知道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自古以来,中秋佳节更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们思念亲人,企盼团聚的时候,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人们把酒言欢,共赏圆月,天涯咫尺寄相思。
上古时期,嫦娥与后羿本是恩爱夫妻,后因后羿射日有功,王母赐其仙药以作奖赏。小人蓬蒙趁后羿不在家,逼嫦娥交出仙药,为保仙药不为坏人所得,嫦娥在情急之中吃下仙药,顷刻间便飞向月亮。
从此,后羿不能与嫦娥长相厮守了,只能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嫦娥奔月的那一天,向月遥拜嫦娥以寄思念之情。而百姓们也被嫦娥的善良和后羿的深情所感动,每年八月十五一起祭月拜嫦娥,祈求阖家平安。从此中秋拜月的习俗流传开来。
吃月饼: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盛于宋元,到明朝时期,被民间百姓所发扬光大。后经与各地的风俗融合,逐渐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等种类,逐渐成为南北方人的中秋必备食品,人们觉得在这一天,只有吃过月饼才真正意味着“美满团圆”。
祭月:《礼记》有载,早在春秋时期,帝王们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渐渐传至民间,人们在中秋之夜,设香案,摆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福佑。
观潮:在浙江一带,中秋除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盛事。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这是苏轼所作《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描绘的壮丽景象。
燃灯:在广州,每逢中秋节,各家都要用竹竿扎灯,灯内燃烛以助月色。或将灯挂于瓦檐、露台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乞月照月:古人相信“月老为媒”,青年男女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牵线。而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也有久婚不孕的妇女们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忌果饼不圆:中秋意味着团圆,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饼,也是为了家人美满团聚,不离散。所以中秋吃的瓜果月饼必须是圆的,即使切开也必须是月牙瓣的莲花状。
忌男人拜月:清代学者曾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究其缘由,因月亮是阴相之物,且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只能由女性拜月,男人不能参加。
忌头发遮住额头:在拜月的时候,头发不能遮挡住额头。古人认为,额头代表了一个人的神灯所在。在拜月时,神灯被挡,属于重大忌讳。因此有刘海的女性,需要把额前的头发捋向两侧或后面才能拜月。
年年岁岁中秋夜,千门万户话团圆。中秋来临,无论您因工作远在他乡,还是准备回家与父母团圆,我们都送上中秋佳节最真挚的祝福:祝您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