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道教界于白洋淀举办祈福放生法会

道教之音河北讯 2018年7月30日(农历六月十八),雄安新区安新县道教协会联合雄县、容城道众在白洋淀鸳鸯岛举办祈福放生法会。保定市易县流井南天观、竞秀区龙母宫、徐水区东岳行宫、高阳碧霞宫、清苑区玉真观等宫观随缘共襄法会。
河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保定市道教协会秘书长、雄安新区安新县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史理广道长,河北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廊坊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安县道教协会会长刘理强道长,雄安新区安新县道教协会会长臧宗永道长、常务副会长李诚秀道长,保定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马理明道长,保定市高阳县道教协会会长宋明轩道长,保定市徐水区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红姝道长,以及部分宫观负责人拈香并随坛祈福放生。
放生作为道教俗信由来已久,道教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万物有灵,要像对人一样对待万物生灵,故有第一仁慈先戒杀。道教教义经戒、劝善格言随处可见相关内容和主张,如《太上感应篇》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初真十戒》第二戒者不得伤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葛洪《抱朴子内篇》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手不伤生,口不劝祸等等。道教仙道贵生、天道好生、慈悲重生、天人合一的理念,彰显着对生命的重视。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放生即是对生命尊严的维护!道教践行慈悲护生理念,倡导合理放生活动,对中华物种保护、提升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现实意义;对唤醒世人的恻隐、悯怜、慈悲之心,德被万物,为天下苍生祈福起到积极作用,体现了道教敬畏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慈悲济世的情怀和精神。
在白洋淀水域,高功和经师诵《放生咒》:水势洋汪,气聚北方,生于一天,万类咸昌,皆因孽重,报应昭彰,法网及人,苦不可当,上帝怜悯,教人心良,舍财救护,解脱死殃,我今施放,众畜休慌,各认真性,修悟虚良。落网脱网获重生,真性养德莫昧灵。道生万物命藏德,各化因果尽天命。三官法旨护生灵,土地水神收护尽。吾今放生净杀业,道性慈悲证道心。道众和善信将鱼龟放入水中,祝祷它们繁衍生息白洋淀,长生快乐大自然!
法会圆满后,道众到白洋淀抗日纪念馆参观,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重温了雁翎队水上抗战出奇兵的历史记忆,感慨祖国的沧桑巨变,从苦难岁月到繁荣富强,民族复兴,大家表示,要不忘慈悲初心,牢记弘道使命,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道教爱国优良传统,传承道教优秀教义文化,以实际行动服务雄安新区,为圆梦中华汇聚正能量!
(史理广道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