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端午节的别样称呼
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浴兰节、解粽节、女儿节、端礼节、菖蒲节
端午节起源,众说纷纭
你不知道的端午地方习俗
河北地区:端午当天忌打井水,要吃桑葚、五毒饼,如此才能身体健康。
山东地区:早起饮酒一杯;用露水洗脸;七岁以下男童要戴符,女童要戴石榴花、穿黄布鞋。
山西地区:男女皆要戴艾叶,代表“去疾”;各村祭龙王,在田里挂纸。
陕西地区:地方官率僚属观赏竞渡,称为“踏石”;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地区:用蜂蜜腌制玫瑰食用;赠送新婚夫妇香扇、巾帕、艾虎;牧童祀山神。
江苏地区:煮食石首鱼;雄黄、鹅眼钱放清水中,以水洗眼,可保一年没眼疾;夜龙舟竞渡;小孩兴挂“鸭蛋络子”。
四川地区:“出端午佬”,上街游行;赛龙舟时举行商品交易会;吃包面。
浙江地区:学童端午节送礼物给师长;相传端午天医星临空,医生中午采药。
江西地区:百草水洗浴,可防疥疮;酒中放雄黄、丹砂,喝了能“开眼”。
湖北地区:盛行龙舟竞渡,另有祭祀、招魂等纪念屈原的活动;用太阳赛热水,给小孩洗澡。
湖南地区:做草船泛水,称为“送瘟”;孕妇准备花币酒或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首祈求安产。
福建地区:媳妇送寿衣、鞋袜等给公婆;妇女用绛纱为囊盛符,用五色绒制作方胜,系在头钗上,幼女则悬挂在背后,称为“窦娘”。
广东地区:烧符水洗手洗眼,并把水洒到大路上,称为“送灾难”;潮汕地区还有吃“碱水粽”的习俗。
海南地区:除相似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叶外,海南人这天还要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台湾地区:除盛大的龙舟竞渡外,成人喝雄黄酒,小孩戴香包,还有千奇百怪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