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摘要]本次活动对于推动阿克苏及新疆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探讨老子对西域文化的影响,促进友邻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9月25日至10月5日,由阿克苏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举办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阿克苏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孙学武,文广局党组书记邓丽明,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戴胜军,市文广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曹献宝,市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顾祥燕,市姑墨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菁参加了研讨会。十多个省市老子文化研究团体,30多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到会,20多家企业负责人也参加了研讨会。全国道学文化研究会胡孚琛教授和老子文化研究院邱锋院长共同主持会议。老子文化研究专家胡孚琛丶董京泉、柯可丶马红宇、刘高奇、陈大明、李生英、王振川等12位学者提交学术论文。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

9月26日,研讨会主要围绕“老子西行问题”“老子思想研究”“《道德经》版本及真伪考证”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邱峰《老子西行寻踪考察与<道德经>求真本的探索》一文,提出了“老子西行活动考察线索及《道德经》求真本的探索”。老子出了函谷关和散关后到了今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进行传道活动,老子和弟子们在昆仑山和田一线等地建立“浮图道”和“邦之母”之后,还有可能西行“入大秦”当时的波斯、雅典等地。《道德经》流传二千年来,版本很多,错讹不少。自1972年起文物考古已有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等,40多年过去了,现在新世纪应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得出《道德经》求真本。开展老子西行寻踪与《道德经》求真本的探索及重视老子《道德经》的学习研究,成为当代重要的历史责任。柯可《道治天下老子西行考的意义》一文提出:老子西行出关处为宝鸡大散关(周源之地)、老子传道区新疆喀什三仙洞(大道之邦)、老子影响地西安李诞墓(丝绸之路)。纵观中国历史,其实就是德治、法治与道治“道儒法”三家彼此消长,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的历史。“以道治国”是老子首创,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光辉思想,至今有重要现实意义。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

陈大明《<阿差末菩萨经卷>老子、关尹子行迹考辨》一文考证尹喜到过缅甸曼德勒,释加牟尼曾率众弟子听尹讲八十一章,点赞有加,并赠佛衣,礼敬普贤如来(指老子)。说明佛道的密切关系,很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值得进一步研讨。李生英《老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文,对“老子和谐思想的内在联系、治世之道和现实意义”做了系统论述。孔润年《道德经与老子西行》一文提出,“老子《道德经》非一时一地之作”“老子之道蕴含着社会道德规范之道”“自然界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道、世界本体和万物本源之道”三层含义。刘高奇《新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认为:“道学原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的范围的内丹学”。提出了“新道学文化的精要、道教文化的历史变迁、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发展新道学文化的战略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新道学文化战略”。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

董京泉《关于楚墓简本<老子>是节选本的辨析》一文认为,“简本的语言、思想皆淳厚古朴,今本中那些包涵高远玄虚之论的章节和段落不见于简本”;“简本中没有与儒家伦理观念针锋相对的文字”;“今本中那些内容权术的章节皆不见于简本”;“今本第67章至81章的内容在简本中没有任何踪迹,这符合先秦古籍把后来增补的部分常常被放在原始部分之后的惯例,由此证明今本第67章至81章是后人增补的”;“从简本的文字衔接等等来看,没有被盗的痕迹,说明简本是一个与今本思想内容迥异的全本”。

王振川《老子西行及其他》一文认为;“大散关是通往西域的关口,老子出关去西域应该出了大散关,宝鸡大散关碑记无疑说明老子是有过‘出关’的历史事实”;“李诞碑记的发现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物证”。老子出关“莫知其所终”有没有回来?并对“尹喜,文子最后的踪迹在哪里、老子那个年代的战争与道义”“老子出关的政治考量”“老子传中的两个‘或曰’”“《道德经》还是《德道经》”“老子的年龄与出关、老子坟”“老子与孔子交往”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东兴《弘扬传承哲学道法第一人兼论尹喜对中国道德文化的贡献》一文,对于“老子与尹喜结缘传道、紫气东来的传说、函谷关与大散关之辨”作了系统探求。李福蔚《老子“道家学说”》一文,“对老子‘道家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后世评说”等展开了讨论。马红宇《昆仑丝绸之路探秘大道老子》一文提出“大昆仑”概念,认为“老子带着关令尹喜等沿丝绸之路来到了大昆仑核心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我们过去的家园),复制了大昆仑上古道德文明体制大道之邦”:“老子在大昆仑‘浮图邦’诸圣的协助下完成了《道德经》”;“古丝绸之路沿途发现了许多老子‘大道之邦’的铁证浮图塔、卢文、大道钱及老子会佛陀的铜镜。”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

彭涟《体道、行道与道合》一文认为“我们所说的体道,实际上指的是体的天道;我们若能明白天道之理,要想与道合真,就离不开行道”;“欲修圣人之道,则可学习《道德经》,了解圣人的行为,认真行持即可”;“修行体道、行道与道合真离不开积德行善”;“积德行善的事理园融,知行合一,找到适合自己尽心的空间。”易渲承《论大道老子文化与国际影响》一文指出“老子西行的路线有可能在西出宝鸡大散关后,经过甘肃天水、渭源、临洮、玉门、新疆喀什、和田等,最后到了印度。老子所到之处,也就是其思想文化西传之地”,并系统论述了“老子其人及历史影响、老子西行传道的踪迹、老子思想在国际上的深远影响”等问题。

胡孚琛教授特意向会议提交了《IV时代的骄子、民族的精英为钱学森院士百年诞辰而作》一文,指出钱学森“他曾交给我两项科研任务。其一是自1982年开始,他建议我调研道教与佛教有关人体修持的法诀,从而揭示内丹学和密宗之谜,为他倡导的人体科学做出贡献。其二是自1989年开始,钱老不断来信要求我提取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一文,这一研究成果得到钱学森教授的肯定,他于1982年10月18日来信说,我的建议是:利用现代化学知识把《参同契》中有关古化学,即外丹部分标出分开,这样就突出了内丹,即人体科学部分。为了人体科学,内丹部分才是珍贵的研究材料,可以给我们启发”,展示了以钱老为代表的老科学家对道学及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关心和期盼。

大道之行文化交融:中国新疆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综述

老子西行寻踪考察研讨会

研讨会后专家组开始了田野调查和实地寻访,先后到阿克苏、拜城、库车、沙雅、塔里木、阿拉尔、和田、墨玉、叶城、莎车、喀什,乌鲁木齐、天池、吐鲁番、哈密等地调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历时十天,行程近万公里,沿途受到当地政府领导和各族群众的欢迎。考察活动进一步证实了老子西行的历史传说以及道教文化起源于西域,道家、道教文化在新疆西域地区传播,找到了上圆下方的莫尔“佛塔”浮屠塔是道家塔并延续到光绪年间的关键证据。

本次活动对于推动阿克苏及新疆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探讨老子对西域文化的影响,助力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促进友邻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加强与中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编辑发布。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上一篇:中秋夜北京关公庙举办盛大道文化主题演唱会
  • 下一篇:念佛功德变亿咒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