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一行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

[摘要]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日前在英国举行。

文/中国道教协会

7月8日至12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副会长吴诚真道长等一行5人赴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进行文化交流。

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一行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图源:中国道协)

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日前在英国举行,李光富会长和吴诚真副会长出席了10日的开幕式,并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向与会者介绍了道教文化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及道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关联。来自武当山的道长还现场展示了武当太极功夫,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副校长休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公使参赞王永利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12日上午,兰彼得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主办的多元文化国际交流论坛开幕,李光富会长、吴诚真副会长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与来自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印度教、巴哈伊教以及佛教的代表进行了交流。

在英期间,李光富会长与吴诚真会长还与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副校长休斯进行了会谈,就双方合作培养道教人才等有关事宜进行了磋商。

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一行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

李光富会长致辞(图源:中国道协)

李光富会长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多元文化国际交流论坛开幕式的致辞如下。

尊敬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这次中英两国文化深度交流的盛会,与在座各位共同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发展以及世界多元文化信仰和谐的发展之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成果曾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在西方,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还是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中华文明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留给全世界的财富!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走向世界的舞台,对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及多元信仰间的和谐对话,最终实现异质文化和谐共处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使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当今世界是文化和宗教信仰多元化的世界,单一宗教文化主导广大地区的历史已经过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的相融和借鉴过程中,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东方蓬勃的发展;一些源于非西方文明社会的宗教信仰,也渐渐地为西方社会中上阶层的社会精英所接受,并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比如中国道教以及来自道教文化的风水、道医、养生等等。风水已经成为英语语言中的词汇,学习、使用和掌握风水知识,正被一些英美社会中上层人士吸收为“象征资本”(Bourdieu,1984),成为在文史知识和鉴赏品味方面维持其特权地位的一种方式。我相信建立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下的宗教和解和对话以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发展,终将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助力。为此,中国的宗教界和文化界也在积极探讨,与世界各地进行互访和交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和传统智慧带给了世界各地。希望能为多元宗教文化平衡互补、共同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希望本次论坛能为多元文化及多元信仰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和人类和平、世界和谐贡献一份力量,也在此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福寿康宁!

(编辑:正澜)

本文为腾讯道学编辑发布。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上一篇:武汉大道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道教协会成立60周年祈祷法会”
  • 下一篇:2017问道太白全国大学生道文化夏令营正式开营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