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 暑气而止矣,秋日景初微
处暑
农历2019年七月(小)廿三
8月23日18:01:53,周五
处署是一年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处,斗柄指申为处暑。一个“处”字,
藏着修身治事的深刻内涵,
解开“处暑”的本义,
能帮助我们将“多事之秋”变成平顺祥和的金秋。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一候|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来养生
“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意思是处暑后,天气仍炎热,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虽说已入秋,但燥热的“秋老虎”威风依旧。所以处暑后,养生还应以“润燥”为主。
饮食清淡 润肺防燥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调整作息 缓解秋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轻松运动 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我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加入传统文化、国学易学内部学习群,定期免费分享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的传统智慧、旺运方法、旺运小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好运,让我们生活更吉祥,家庭更好运!
想成为有福气、财气、好运的人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进群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