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为人,服务社会——贺陈莲笙会长《道风集
记得在十年前《道风集》出版时,也曾召开一个座谈会,我也曾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并在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我认为,《道风集》的出版是当代道教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引导道教发展振兴的佳篇,是第一部道教界自己分析论述当代道教及振兴道风的力作,是当代道教爱国爱教的最好教材。今天看来,《道风集》已普遍受到当代道教人士的欢迎,并在道教界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这说明《道风集》所论述的道教的发展和道士的修养已得到道教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关注,陈老的爱国爱教精神和卓越见识也正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道风集》在十年后增订再版,必将对道教的发展和道士的修养进一步产生引领作用和积极影响,亦将更好地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谨对《道风集》的增订再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陈老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想结合《道风集》所关注和论述的学道为人这一方面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道教服务社会、利益社会,服务人群、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切实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南华真人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认为世界万物,以道来观之是没有贵贱高低之分的,作齐物论,论说万物齐同的内在性质,无所谓此,无所谓彼,教人逍遥达观,归本于道,不要被外物所累甚至被异化,从而远离了至道,失去了真道,失去了自我。《南华真经 height: 545px;" />
陈莲笙会长手书灵符(图片来源互联网)
宗教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而发展,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忽缺内容。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华夏,贯穿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给人以心灵慰藉、心理疏导、精神逍遥、道德教化和生命升华的力量和追求。当代社会,科学昌明,物质丰富,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更需要得到引导并予以满足。道教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为广大信众提供令人心安的宗教服务。这既是道教传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华夏文化的时代要求。道教的宗教服务包括道教的宗教仪式和讲经说法,如诵经礼拜、祝圣祈福、斋醮法事、开坛布道、讲经说法等等。我们要给信众提供符合道教教义、有益正信的信仰方式和道教精神追求的各项服务,关键是要为信众提供真诚热心的服务,不为外物所诱惑的真诚热心的服务。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大力弘扬道教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智慧,如齐同慈爱的包容精神、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性命双修的养生学说、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清静恬淡的人生境界、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等,为信众提供不断完善自我、升华人生价值理想、有益健康身心、有益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启迪。要针对信众的文化意识和精神需求,随方设教,不断完善道教的文化体系,完善道教传播道德教化的方式,使道教文化能更好地融入信众的生活,更好地给人们提供有益的文化服务。
济世利人、慈爱和同是道教的优良传统。当代道教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开展扶贫济困、赈灾助学、赠医施药、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要发扬道教社会互助的好传统,倡导信众互助互利。要贴近信众,亲近社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建立起宗教感情和联系,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宗教互助的关爱之情。道教只有增强对信众和社会的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信众、回报社会的工作,才能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道教事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总之,学道为人,度己度人,就是要不断增强道教服务社会、服务信众的意识,就是要不断增强道教利益社会、利益人群的责任。
最后,祝陈老福寿康宁,道气常存!
(本文为作者多年前发表的文章,今天正值陈老会长百年诞辰,再次在本站发表,以表达其感恩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