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婚姻》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壹阿含经》卷第一
● 中国大陆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 全国一亿多宗教信徒中,佛教信徒(居士)约为七千万人以上,包括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的出家僧尼仅20余万人,其中汉传僧尼十万余人;
换言之,佛教信徒绝大多数,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在家人,一万名信徒中不过有两名出家僧人。几千万在家佛教徒,分布中国广大城乡及各行各业,如何使他们按照佛陀的教义,过好合理、道德的居家生活,爱国爱教,奉献社会,净化世间,便成为一件颇具现实意义的事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常在讲经说法中开示家庭和乐和修行为善之道,这部分内容,对今天的广大在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好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导方针。
第一节、修行与婚姻责任
在佛教的五乘法里面,人乘的佛教对男女婚姻的态度是:不要求断欲,而是提倡节欲。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远离人群,不近女色,其实不是那样。也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学佛。当然,进一步修行,或自愿守持戒律的人,可修持五戒、菩萨戒等。这些戒对今天工商社会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记不住,也不易修成,但只要原则上不贪、不嗔、不痴就可以了。
修行者到了相当层次后,也许会发大悲心,他就会自行修持较为严格的戒律,再高层次的修行者则会持守“菩提心戒”,但这都是发自内心,而非条文式的戒条而已。
最重要的是——学佛人随时要有慈悲心、利他心,总是以社会为重,以他人为重;如果能够时时处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佛教的慈悲、、宽容和利人,这就是在家居士对佛教的最大贡献了。
一、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
1、在家学佛也能成就
不少人执着地认为:在家干扰多,学佛难修。曾有一位学佛居士对我说:“在家里,我心就烦,到了寺庙,心情马上就舒畅了;所以,在家永远修不成,眼不见心不烦,只有走远点,才能修成功。”在许多人眼里,只有山中、寺庙里,才能修行,红尘家庭怎能修行呢?
也曾有不少人,向我询问出家的有关事宜。对其中年高岁大,且对佛教陌生者;以及虽然也能讲几句口头禅,但世俗习气甚重者,我往往劝他们打消这个念头。告诉他们出家并非容易之事,因为他们大都认为一入寺庙,就与红尘彻底脱钩了,自然就会烦恼顿消。
但我告诉他们,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与烦恼;你们不能期望住在寺庙里的,就应该是圣人;只要是凡夫,就应该充许别人有烦恼、有矛盾;听到这里,对方往往睁大眼睛说:“出家人四大皆空,难道寺庙里还会有矛盾吗?”当我肯定的回答后,他们往往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说:“我还以为一出家就一了百了呢!”
认为学佛是极其崇高卓绝的,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尘世里的男女所能实践的观点;以及学佛必须离世弃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它僻静的处所去的观念,是一种片面的观念,是对佛的教诫,缺乏全面了解所产生的。
有这种看法的人,大都只因听到或读到某些佛教的小册子,而这些小册子的作者,或许对佛教的整体并没有充份了解,因此所发表的见解是片面的;也有的则是一些人自己断章取义,想当然的误解佛法。
佛的教诫,不仅是为了寺院中的僧众而设,也是为了身有家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是为了一切的人而设,没有任何分歧。
因为不论佛教是多么纯净而高尚,如果广大的群众,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将一无用处。可是,如果你能正确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是拘于某些文字,你便能够一面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诫。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住在边远之处,与世隔绝,比较易于接受佛法。但我认为大部分人不适应这种生活,离世的生活,会使得他们整个身心都变得沉郁滞钝,反而不利于发展他们的精神与理智的生活。
而真正的出离,并不就是将此身离开尘世。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说过:一个人可以住在林间修苦行,心中如仍然充满了染污不净的思想;另一个人住在城镇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无微瑕。两者之中,舍利弗说,在乡镇中过清净生活的人,远胜于住在林间的人,更为伟大。
面对一切诱惑而又能证果的在家人,当然要比那些不受外来干扰,潜心修习而获证果的比丘更值得赞叹。
如佛陀时代,有一位大臣,当他骑在大象之上,穿戴着上等的衣着,但心澄净无染,当下作观,立刻就证得圣果。
对此,佛陀说道:
“寂静,自律,自信,纯洁,非伤非害一切有倩,此人即为婆罗门,隐者,沙门。”
“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法句经》第142偈
佛陀时代,许多在家居士并没有抛弃世间生活,而获证涅槃圣果。其中,最为虔诚、最为慷慨的在家信徒给孤独长者,修行证到圣位斯陀含果(二果),释迦族的大名为二果,陶工甘提柯罗为不还果(三果),净饭王(佛陀之父)死时,据说证阿罗汉果(四果),从此解脱了生死。
有人也许要问:如果常人可以过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习佛法,为什么佛要创立出家僧团呢?
其实,出家僧团是专为某些志愿献身的人而设的。这些人不但要发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为人类服务。
一个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将一生整个地奉献出来为人群服务。出家僧人因为没有家室之累,也没有其它俗务的羁绊,可以根据佛陀教诫,将全部身心贡献于“增进多数人的福祉,增进多数人的快乐”。在历史过程中,佛教寺院不仅成为宗教中心,也成为学术文化的中心。
由于宿世因缘和愿力的不同,绝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走上出家修行的路。因此,对一般人而言,现实生活更直接、更有吸引力;而断欲去爱,别离家庭,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真理,奉献大众,这目标虽然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古今中外,东西方的宗教中,能舍弃家庭追求真理的人:如比丘(尼)、道士(姑)、神父、修女等,从来都只占人类的极少数。故对普通人而言,不必去勉强效仿。
2、婚姻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生、完善人格
孔子曾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家学佛的人,下手处可以从夫妻、家庭做起,经由婚姻生活的锻练,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生活和人际处世,乃至认识社会人生。如果学佛者能在婚姻生活中,能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认真的修行人。
切不可小看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俱舍论记》言:“多思虑故名为人。”来自不同因缘、不同成长背景的夫妻,虽说彼此存有真挚的爱意,但人类具有的烦恼和矛 盾,潜藏在心灵深处,当它生起时,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两人要长时期地和睦相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有许多学问。
当双方还只是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时,通常只会分享快乐,而不会患难与共,约会结束后,便各自回家,自己的问题自己烦恼,自己的责任自己照顾;当两人在一起 时,都只是分享快乐而已。所以那时候的情况不太一样,感觉比较浪漫、唯美,即使有些小争吵,也会因为双方虽有些距离,也会很快就回心转意,并原谅对方。
然而一旦住在一起以后,大家就必须同甘共苦,这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才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了解熟悉彼此的习惯和点点滴滴,婚姻关系才能渐趋成熟。而且相处时间一久,伴侣内心深处的一面,也会慢慢显露出来,然后双方会逐渐习惯对方的优缺点,如早归、晚归等等,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彼此调适。
据说夫妻感情越好,两个人就会越来越相像。意思是说,夫妻彼此十分相爱,不知不觉地就会吸取对方的品质,然后变成同一体一般,连他们的表情也会跟着变改。 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看起来越相像,就表示他们的感情越好。因为彼此相爱,表达方式和想法又很接近,“相由心生”,所以外表就跟着变改,然后看起来就越来越像。
坦白说,我们最爱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这样?我们每天花很多时间照镜子,把所剩无几的头发梳好,细细整理好那几根胡须……我们爱我们自己,这并没有错;但你 要继续学习,学会爱别人、爱邻居、爱家人,你越多爱别人、关心别人,你的幸福感越会增加,古人云:“爱人者,人亦恒爱之”;你越多关心自己,你的烦恼就会愈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言:“反者,道之动。”
3、婚姻也是修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台湾著名居士李炳南先生针对学佛中存在的问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后学说:“我们学了几天佛,世间的事故人情天理一概不懂,对社会有何利益呢?学佛要先求人道,人道站得住脚,学佛才可以成功。
自古以来没有坏人成佛的,曹操、王莽、秦桧这些坏人,有谁听说他们成了曹操佛,王莽佛,秦桧佛的?所以请大家先得保存人格。……我们学佛要注重实行,若无实行,讲多少也无用处。实行必先扎住根本,一棵树有了根本,才能发生枝干花果,立不住根本,永远不能成功。”
家和万事兴。做为一个学佛居士,首先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婚姻等,然后才能谈到其它。
佛说五乘法中,以人乘为本,强调注重人格修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而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
但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造成人心浮躁,故夫妻间易生矛盾;因此,现代夫妻应明确相处的基本原则。
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而不占有、关怀而不自私、随缘而不强求”。
但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而这也正是我们婚姻生活,带给修行者的正面意义之所在。
不知痛苦的人,没有资格话人生。
人类的快乐只存在表层的感官上,但痛苦却深入骨髓。唯有在肉体和精神、亲情和爱情、学问和财富、面包和尊严、家庭和事业的交缠冲突中,才更能体会人间的苦 乐和竞逐的现实,对于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无奈,也才会有真实的体验,而这些都是修行人所应知应证的,尤其是发心学习菩萨的人,更应以此为成佛的道场。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绝大部分都是男女结成夫妻、组成家庭,并且在种种两难之间挣扎着,这当中有辛酸、有甘甜,却无一不是刻划入骨的激情。
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冲突、痛苦与无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谅无知、悲悯罪恶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说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空言呢?当知除了少数天纵英才之外,一般没有历经世事的人,不能体察人间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么的彷傍与无助,徘徊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由婚姻的生活,使人可以进入人间的天堂,也能使人坠入人间的炼狱。对于修行人,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
二、建设佛化家庭
1、佛化家庭的好处
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从而使佛教理念,成为全家的行动指南和准则,这就是佛化家庭。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围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到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完善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幸福。
大家会从学佛者的模范言行中,受到感染,而对佛法生起好感与信心,并逐渐向信佛教靠拢,乃至皈依佛门,成为三宝弟子。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个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
要以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共同的信仰,家庭就会成为夫妻共同修行的道场。大家都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作为共同学习的目标,提升自己,净化自己。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建立起这样婚姻的共识,夫妻就能建设成为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家庭。
佛化家庭,最要不得的,是不从自己的身心净化去努力,而是从形式上追求,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分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
这使得过着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们长大后,反对佛教的因缘了!
有些丈夫为了避免争执,只好将就他的妻子,然而内心却是隔碍和不快。为了爱护自己的佛教,为了引导家属得到佛法的利乐,正信的在家信众,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发扬成绩,修正缺点。使自己成为佛教的实践者、报恩者,而不是以自己负面形象为佛教做广告,成为佛教的损害者!
2、佛化家庭与家庭主妇
佛化家庭的关键,往往与家庭主妇有很大关系。
在佛陀诞生之前,妇女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印度作家黑摩禅陀把妇女贬低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在佛陀降世之前,妇女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她们展示内在精神能力和思想才智的机会被剥夺了。
在佛陀的教法中,肯定了妇女对社会的重要性。
佛陀曾同拘萨罗国王谈过有关妇女之事。有一次,国王诚恳地同佛陀交谈,一侍卫走了过来,小声地告诉他,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国王一听这个消息,脸上一阵的不 高兴。在古代印度(即使在今天也一样),女儿的出生不会给家庭带来快乐。这是由于多方面自私的原因,比如说提供嫁妆等问题。
不同于其它宗教师,佛陀对妇女作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并在如下的话语中表彰了妇女的四种品德:
有些女人真的比男人强,万民之主,把她抚养成人。
她们有智慧,有道德,忠贞诚实,敬奉婆婆如神明。
如此高贵的妻子会生下勇敢的儿子,统治王国的国王。
“有的女人比男人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特别是在妇女不受尊重的印度,没有一个宗教家说如此勇敢而又高尚的话语。
佛陀虽然看到妇女性格上的脆弱,但他教导人们要看到她们的内在美德;作为母亲,妇女在佛教中占有值得尊敬的地位,母亲被认为是升天的方便之梯,妻子是丈夫的最好朋友,同时,性别不是纯洁和服务的障碍。
女性比起男子来,虽有她的弱点,但女性的柔和、坚忍、慈爱,都胜过男人,而与大乘的特质相契合。一位贤慧的妻子,是家庭的融和安定力,也是丈夫在事业上成功的助力。在儿女的教育上,母亲的教导更重要。
如果在家女众,能对佛法有真诚的信心,坚毅的愿力,正确的智力,这对于家庭、人间的净化和乐,可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在佛教弘扬方面,家庭主妇信佛,更是佛化家庭的主要力量。
佛陀时代,在广大学佛居士中,也有许多以虔敬、慷慨、信仰、学识和慈爱而著称的妇女。
《胜鬘经》中,由于胜鬘夫人的言行化导,首先化导了丈夫──“友称大王”。进一步,“城中女人,七岁以上,化以大乘;友称大王,亦以大乘化诸男子,七岁以上,举国人民皆向大乘”。胜鬘夫人还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饶益众生。
维莎诃是僧团的女大护法,在妇女界中犹为突出。
那库罗母是一位忠诚的妻子,她通过列举自己福德,把她的丈夫从死神口中挽救回来。
沙摩婆蹄是一位虔诚而又值得敬重的王后,当她被人用火烧死时,她没有恶意,反而对谋害之人施以慈爱心念。
玛理卡王后多次劝谏,安慰她的丈夫拘萨罗王。
女仆库玖陀罗讲说佛法,救度了众多的皈依者。
输曼努和输跋达是两位具典范品德的姐妹,对佛陀的信仰绝对的虔敬。
这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妇女在佛陀时代所起的伟大作用。
中国唐朝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为了唐朝和西藏两国的关系,嫁到了西藏,把汉传佛教也带到了西藏,为西藏佛教的渊流播下了重要的种子,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
在中国大陆,七、八千万佛教居士 中,女性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每逢过年过节或平时寺庙举办法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积极参与者,女性往往占绝对多数。
今天,妇女在家庭、杜会和国家中,有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尤其今日是妇女除了传统的责任(相夫教子、事奉公婆)以外,还参与到经济生产、杜会政治的行列中,这些更显示出妇女,比过去任何时代,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许多大道理在烦恼习气的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你们不觉得吗?
一些常闹家庭矛盾的学佛居士,经常感叹:“学佛后,也知道发脾气不对,但事到临头,便什么都忘了,只顾当时痛快,过后又后悔!”
道理知道,但又做不到,这就凡夫的通病,所谓——“看得破,跳不过;说得好,做不到!”
因此,光懂得大道理还不行,必须脚踏实地地依教奉行。要改造自己的生命,还得用佛法不断薰陶自己,在生活中磨练成长。
如能随时发现毛病,也是修行的一个进步。但要彻底摆脱烦恼习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修行,能使我们的心慢慢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为达此目的,每天应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宗教修持,如课诵、礼拜、念佛、持咒、静坐等;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以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宜。也可定期参加寺庙的法会活动、参加念佛七、禅修等。
日常功课,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 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
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一意,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增长。
另外,学佛居士要注意模范遵守法律、道德,并守持佛门戒律。
为什么要守持佛门戒律?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
改过,即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即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
持戒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修行从广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信仰差别
妥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仰差别,是许多学佛家庭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许多人为此出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人学佛,往往强迫全家学佛;夫妻中若一方学佛,则常为信仰而生矛盾。
相当一部分学佛居士,学佛后不是把重心放在自我修养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改造家人和同事、朋友,美名其曰:度化众生。城市中的学佛女性,此类倾向犹为突出,倘若不能同化全家,便认为他们与佛无缘,其心态由满腔热情转为不屑一顾,而把精力转投到他自认为有缘的人身上。
还有人在学佛上化的时间、精力过多,使家人大为不满。
一位青年学佛后,常常与居士们来往,见面便称“阿弥陀佛”长、“阿弥陀佛”短,十分亲热;谈起佛法,滔滔不绝,电话聊天,常常老半天。但对家庭,则甚为冷漠,使父母甚为不快。一次电话铃响,其母刚拿起电话,便听见一位居士话音:“阿弥陀佛!……”其母气恼地打断:“阿弥陀佛不在家!”随之“啪”地放下了电话。
在城市的学佛家庭,这类矛盾带来的麻烦似乎更多。最糟糕的是,许多有文化、懂道理的人面对这个问题,好象也无计可施。以至居士们在一起,谈到家庭婚姻,总是不少人唉声叹气,一筹末展的模样。
一般而言,中国人似乎大都缺乏宗教情怀与气质,宗教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甚少,对一般人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不大;加之“文化大革命”摧毁性地打击,许多人更是以无信仰而自诩。虽然现在不少人有了宗教信仰,但急于想同化全家的做法,显然操之过急,许多这样做的人,皆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家庭矛盾。
对此,我的建议是:勿着急,慢慢来,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神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累世有着深厚的因缘,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同业相聚”;他们的精神状况如何,皆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时,家庭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锻练环境。
许多因信仰而激发的矛盾,其症结来自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自我中心,因而导致产生宗教执着(所有执着本来皆应破除);同时,因为慈悲心、爱心不够,所以对家 人缺乏最起码宽容和理解。而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心量不够,缺乏慈悲心,自然难于驾驭、处理好信仰差别带来的矛盾。
无论家人学佛还是不学佛,我们都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如果他们信仰其它宗教,我们则要抱着随缘、随喜的心来接受;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修养上做得比自己好,则应以欢喜、赞叹的心来学习。
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分别、执着与对立;二元对立的心态容易引发烦恼,与我们修行的初衷相去甚远。
要相信人们内在的觉性,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而完美的一面。
要相信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最好的人生之路;切不可认为自己学佛了,道德格修养马上就提升了。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心态是不对的,也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对家人的信仰问题,我们可以启发或提供帮助,但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动的;
决不可一味地强迫家人接受佛教,即使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可勉强他们入教,包办代替的做法,在当今时代是行不通的,并且埋下潜在的隐患。应耐心等待他们,并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与爱心,这才是使他们接受佛法,获得真理与解脱最好的方法。
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也大可不必懊恼和沮丧,只要他们都能够健康、顺利、正直地走在人生路上,就应该欢喜、庆幸与感恩!
坦率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这些,这也是许多学佛家庭彼此仍不快乐的原因所在。
我曾听一位出家人讲述她侄女信教的一个故事:
当她尚未出家时,她曾非常努力地修学佛法,她的侄女也处处效仿,又念佛又吃素,非常认真,并宣言:“我要向姑姑学习,长大了我要出家修行!”
因为她全家大部分皆是佛教徒,对此不仅不反对,她姐姐(某市佛教协会成员)还因此为女儿自豪,并鞭策、鼓励她:出家好,我们全家支持你。
殊不知,女大十八变;其侄女因为成绩优异,几年后出国留学。当回国探亲时,已经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具有比她母亲更强的传教精神。对此,她母亲十分气恼,大加斥责,女儿毫不退让,称:佛教太消极了,缺乏人情味,不如基督教好!……。
这位出家人最后言:她姐姐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内心深感失败。
同样,在家庭里,如果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伴侣应该要这样、那样,要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对方没有那样做,或是没有依照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就会伤心、失望;甚至想结束这段婚姻关系。这真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婚姻并不是要束缚或奴役对方。当然也不能以宗教的名义,或一厢情愿的善念,而去强迫他(她)们达成自己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事,要求对方配合我们的期望,双方都互相这样期待,这就是婚姻成败的关键所在!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错,对方就越会批评你,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
要容许他人有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权利。
假如一个人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毋须面对不同的意见。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习尊重和处理与你的看法相距甚远的意见。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坦曾说,当他在办公室工作时,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言语行动中,将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加诸于同事身上。但是,当他在家中时,他完全按照缅甸 的传统,包括语言、食物和宗教。这显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从来不会运用个人的影响力,强迫他人接受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学佛青年如何对待爱情、婚姻
一、新世纪与佛教青年
1、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以因果来看,婚姻很多是过去生某些前因所衍生的果报,此生既现,则有怨要化解,有恩要了结,不要在此生生命结束时,尚有遗憾而延续到来生。我们既已学佛,就要用佛法的,要观世间一切如梦幻,我们既要进入爱情婚姻的梦中,就要以慈悲心抱着成就家庭,而牺牲自己之心,成就短暂之美梦,使在时空交会的短暂中能发出家的光辉,那也是难能可贵的。
但也不要忘记时常提醒自己,世间毕竟无常,婚姻爱情之乐也是短暂无常,再甜蜜也有破灭之时(最多在肉身死亡之时)。
当肉身败亡后,彼此就不相识,就是识中留有爱,但又如何?只是潜意识的幻影而已,来生要再相见要相识,毕竟机会很少。
男女要真正能长久在一起,只有双方一起修习佛道,若双方皆能修成佛菩萨的“化身”,则永生永世彼此了知,那才是永远在一起。双方可以在无尽的明天,共同出世间,行菩萨道,这是永久的“道侣”,这才是究竟。
各位也许认为很困难,但只要有恒心,亦会有成功的一天;建议各位在找另一半时,最好能找个志同道合,有慈悲心,能共修佛道的伴侣。
虽然夫妻恩爱和谐,也应观情爱过患,爱别离之苦,发出离心,虽居红尘而心不执着。
在恋爱、家庭生活中,只要善于运用佛法,可使恋爱易于成功;以缘起法则冷静观察自他,知己知彼,善体他心,可避免单恋、失恋的痛苦;勤观无我,可超越低级的肉欲和自私的占有欲;怀慈悲、平等心,常为对方着想,尊重、关心对方,夫妻关系易于和谐,家庭生活过得美满合理。
2、佛化婚礼
净化家庭可以从净化婚姻开始。受太虚大师等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影响,从上世纪以来,汉传佛教便开始提倡佛化的婚礼。
男女的结合是人生的大事。结婚的仪式是证明一对男女已经成长成熟,必须负起做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伦关系的开始。从两个单独的个人而成为 一对夫妇,他们彼此之间必须共同遵守信诺、责任、义务。所以一个人在结婚之前和结婚之后,对于人生的体验和责任的承担,是完全不同的。
佛教徒的在家人和一般的在家人,有所不同。在家的佛教徒,必须依靠佛、法、僧三宝,为人生方向的指归;应该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 (包括不吸毒)等的五戒。实际上这也是做为一个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纵然无法将五戒全部守持得清净,至少也要通过佛化婚礼,从此知道要学着遵守五戒,特别是不邪淫戒,那更是终身非守不可的。
在佛化婚礼中,劝勉新婚男女,要互相尊敬、互相礼让、互相关怀、互相谅解。要将夫妇中的另一半视为共同修行菩萨道的伴侣,所以佛教徒称呼自己的配偶为“同修”。对于公公、婆婆和岳父母,就将他们当做成就自己修学菩萨道的“我家老菩萨”。
如果能透过此种认识,彼此相待,则在遇到种种的家庭问题时,自然会运用佛法的慈悲和来化解。
所以说:净化人间始于佛化的家庭,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而佛化的婚礼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
在佛化婚礼中遵守素食,禁忌荤酒,不在婚礼中大摆宴席,也不大事喧闹,更不让亲友有致送厚礼的额外负担,由法师或学佛的长者,以三宝来为新人祝福,就是婚礼中最高的礼物,也是对于新人终身受用不尽的最佳礼物。
举办佛化的婚礼,可使参加婚礼的男女新人,在隆重、庄严、祥和、喜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婚姻是一桩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义务。也能让新人的父母亲友们,在佛化婚礼的参与过程中,分享到新人的喜悦和幸福。所以,佛化的联合婚礼,具有净化人心、净化家庭与净化社会的多重功能。
在中国大陆举办佛化婚礼的,尚不多见。但在台湾等地举办佛化婚礼,已成普遍习俗。佛教居士结婚往往请出家高僧、社会名流担任祝福、证婚人。如台湾法鼓山已举办了十届佛化联合婚礼,参加的共有470对新人。
婚礼期间,由圣严法师祝福,社会名流证婚。
2004年1月,著名影星林青霞以居士的身分(2000年10月皈依佛门),应邀在台湾法鼓山佛化联合婚礼担任主婚人。第一次当主婚人的林青霞表示,她是 应师父圣严法师之邀出席这项活动。她以10年婚姻生活经验与大家共享,并提醒新人,维系婚姻不只靠“忍”,还得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彼此互相成长。
她说,婚姻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许多人以为维系婚姻靠的是一个“忍”字,但她引述丈夫的话说,光靠忍是不够的,还要能消化生活中的不愉快、不开心。林青霞还指出,今年2004年是她结婚10周年,她也祝福所有新人都和她一样,共同携手度过许多个10年。
二、如何对待爱情、婚姻、性
1、守持不邪淫戒,防止婚前性行为
持戒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维护自己与他人的身心清净。
佛教不邪淫戒的内容,除了不与非配偶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另外,还可延伸至年轻人,则是不应发生婚前性行为。面对情欲观点纷陈的社会,佛教提倡不邪淫戒,恰好可为红尘男女提供一条遵循的道德依归。
在高喊情欲自主的世代,若能守持不邪淫戒,能从根本上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安定和睦,进而造就清净家庭、无诤社会。
婚前性行为,这早已是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事,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甚至学佛青年也难以避免!但是,一时放纵,后患无穷;据研究统计:婚前有性行为的夫妻,离婚率大大高于守贞夫妻。这倒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始乱终弃。”
观看每天的社会新闻,因为第三者、外遇问题导致自伤伤人、身败名裂的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标榜一晌贪欢的“一夜情”、“一夜性”等看似你情我愿,但这种道德伦理逐渐模糊的两性关系,也正快速侵蚀着现代男女对**、婚姻的价值观。
婚前性行为不管出自何因,都会导致多方面严重后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种种不幸,所以在大多数民族和国家中,婚前性行为是不为社会舆论、宗教、伦理观念和法律所允许的。避免婚前性行为,不仅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也是青年日后建立稳固家庭,使婚姻美满幸福的需要。
婚前性关系的危害及后果,主要有七条:
(1)、婚前性关系容易使男女两人在结婚前分手。有些女孩为了怕失去心爱的男孩才勉强献出自己的肉体,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2)、许多男人不愿娶一个跟别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女孩。尽管不少男人平时作风开放,但是到了结婚的时候,他们却不肯要一个“旧货”。
(3)、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孩,婚后的性生活常常比较不满意。婚前没有性经验的女性,婚后生活相对比较美满。理由之一,是有婚前性行为的妻子常会比较过去,因美化往事而生烦恼。总之,婚前性关系次数越多,婚后的生活越不快乐。
(4)、发生婚前性关系的女孩,离婚率较高。婚姻生活不快乐,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5)、在婚前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孩,婚后容易对丈夫不忠实,容易发生婚姻外性关系。据统计,她们红杏出墙的机会,是婚前没有性经验的妻子的两倍。
(6)、在婚前发生性关系,可能会使少女嫁给不合适的人。“性能够使你盲目”——某些少女也许相信她已找到真正的爱,事实上使她和男友结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性而不是爱。
(7)、婚前性行为如果使女人意外地怀孕,假若多次人工流产,有可能使子宫穿孔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而因婚前性行为而感染上的性病,有可能会传染给配偶或子女。
另外,婚前性关系对未来婚姻也有影响:它破坏了婚姻的神圣性,使洞房花烛夜形同虚设,新婚大喜失去应有的甜蜜。
同时,一旦失去童贞,会在心灵上留下鲜明的印象,因而在与配偶拿来与从前的性伙伴作比较,难以与自己选择的终生伴侣建立亲密关系。
婚前性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由于婚前性行为没有法律保证,使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认为有机可乘,如有的女性以性关系诈骗对方钱财,男方人财两空产生报复杀人念头;或女方失去贞操后,采取报复手段伤害对方;还有女方轻易委身于人后,欲作新的选择,遭到男方的纠缠、威胁等等。
因此,佛教徒应以身作则,化导世风,杜绝婚前性行为。
2、性与婚姻
性是婚姻的重要基石,是婚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年人结婚后,便自然有了正常的性生活。性生活既属于人类的自然本性,也是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适当的、有规律的性生活,是普通人必不可少的。
在婚姻中,性应该发生在适当的场合下。性不应被不健康地压抑,也不应该被病态地夸大。对于性的渴望,就如同其它情感般,应该规律化。虽然对大多数的夫妻而言,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我们必须明了:性不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有些人有着丰富的性生活却仍然不快乐,生活中常遇见一些大款级的中年人,结婚离婚数次,拥有N个性伴侣,但仍感叹未找到“真爱”。
真正的爱并非肉欲,而是一种契合的心灵状态。
性并非只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是永久伴侣关系的基石。历经时间的磨练,爱和尊敬显而易见是亲密关系的基础。
夫妻应该尽力培养贞节和忠诚等永恒的美德,这些美德会增进夫妻间的亲密程度。没有人能够免于因果循环的宇宙法则。社会成员间的和谐和个人成长,在于承认这些基础法则,而不是让自己屈服于动物的兽欲,为我们所爱的人带来痛楚。
由于自重、尊严、惭愧心等人类特质在现今社会中,日渐腐蚀殆尽。故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乃是增进夫妻和睦幸福的关键。
3、防止婚外情
(1)、于己忠贞、与人慈悲。
不耽溺于感官享受,由于淫欲绝非个人行为,而是关系到与他人的情欲纠缠,彼此爱怨情仇也由此产生。
修行,即是为断除任何感官欲乐带来贪着、爱恋的烦恼;而制戒、守戒,则帮助尚在凡夫阶段,却意向佛道、归趣身心清净的欲界众生,从心规范身口意三业,根本拔除烦恼造作之因。因此,戒律被喻为佛门子弟的防腐剂、预防针。
虽说爱欲乃生死根本,离了爱欲即阻断了生死流转的漫漫长河,但是回归现实生活,除了出家人必须禁欲修梵行外,对在家居士则是以不邪淫戒为依止,期以个人节欲、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来维护家庭和乐、夫妻和睦。
在这看似节制的行为中,其实正展现出戒律的积极精神,是出于一份对人对己的慈悲心。从佛教强调“护生”角度解析,遵守不邪淫戒亦即将“护念配偶(众生)”的心念化为忠贞的行为,也就是慈悲的展现。
“忠贞”的精神原是建立、维护婚姻的基石,但是当为满足一己身心的欣喜,任意把此一观念拋诸脑后,不由自主跌入看似快乐,实际却布满各种痛苦荆棘的情欲陷阱,终将无法自拔。
台湾曾有一部名为《出轨》的电影,剧中栩栩如生刻画女主角在情欲与婚姻摆荡纠结,最后竟酿成丈夫失手杀害第三者的故事,使得外遇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出轨让亲密变成恐惧的总和”,一位影评家串用两部片名的撰述,成为当时的名言。
根据2002年台北市观音协会松山妇女中心公布“九○年代全国婚姻外遇现况调查报告”,推估全省约有四十六万的家庭,正处于婚姻外遇的风暴中。在面临离婚 率居高不下,外遇问题首当其冲的情况下,圣严法师于每一届法鼓山所举办的佛化婚礼,总一再叮咛提醒新人共同持守不邪淫戒,重视自己许下的婚姻承诺。
站在法律的立场,存在婚姻关系以外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可能会触及妨害家庭等罪责,即使如此仍有许多人甘冒不讳。
从佛教观点来看,须从“心”下手根除欲念,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九章记述,有出家比丘人因受淫欲所苦,竟拿锯斧欲自断生殖器官,却被佛陀斥责“该断的不断”,此“该断”所指便是内心的情欲。
要想完全根除欲望的念头,或许不容易做到,但试着从转变心念做起,经典中也都提供具体的方法——例如视老者为母、长者为姐、少者为妹、幼者为子,以礼相敬。或者运用禅修方法,将对他人的注意转而对己起心动念的观照,以理性化解、削弱欲念的影响。
《法句经?法喜品》指出,人的私欲多半根源于色欲,若不看轻色欲乃至放下色欲,贪心与私欲将如影随形。
提倡“心灵环保”的圣严法师经常强调“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无止尽的私欲是自找烦恼、自讨苦吃的开始,能够节制过多的欲望,自然能使身心安顿。
《八大人觉经》:“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最好的明训。个人身心情绪能稳定,便是为家业奠基了良好的基础,为下一代立下榜样。
(2)、建立正常情感生活
从不邪淫的定义来说,虽建立于已婚对象,对一般未婚男女同样受惠。现代社会年轻人,在重视感官刺激以求欲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展开似是而非的情感探索,加上网络的发达,更让新世代的情爱观,呈现复杂多元的倾向。
曾有位作家以“轻、薄、短、少”四字,生动地描述时下年轻人情感交往的现况,即:“爱情质量轻、贞节观念淡薄、爱情维系时间短、交往禁忌少”,因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不久前,英美几所大学校园有学生发起回归纯朴本性,倡导贞节观念的运动,拒绝随波逐流的感情生活,他们的行动获得赞赏,同学纷纷加入表示支持。“慎重选择自己感情方式,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现。”
在这高喊情欲自主的世代,倘能回归不邪淫戒的制戒精神,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理性思惟,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精神,就能抽丝剥茧,看清情欲的本质,让真心作主,享受身心的健康安全,进而造就清净家庭、无诤社会。
4、性的升华。
现代人过于依赖、坚持一种观念,认为性是骚动的原因之一,今日的性观念却是过于推崇和怂动,因此阻碍了性价值观的进展与升华。
大众传播媒体特别强调了生命中色欲的一面,使人类受到各方面的性冲击而变得不健康。于是,有人以性为生活重心,忽视了其它重要的责任;追求感官享受、性欲刺激,成为“新新人类”的所好。
对一般人而言,性是必需的,但过分强调与夸大,则是不必要的;因为人具有众生(动物)性、人性、佛性;人潜在的追求至善欲求,能使人从爱欲中超脱。精神素养愈高,愈能摆脱对性欲的执着与迷恋,如印度的甘地。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之父,被尊为“伟大的灵魂”,一八八六年,曾渡海赴英国攻读法律专业,归国后执律师业。其毕生以抵抗不公正、侵 略、民族歧视及恢复人性为最高理想。为此,先后入狱十余次,并以绝食抗议而获得英国政府之让步,最后终获全胜。甘地不但受印度全国民众之崇敬,亦备受世界 仁人志士的推崇,
甘地的根本思想:为把握真理、不流血(无伤害)、保持身心之纯洁,严以律己,以正当手段使其理想得以实现。
甘地曾于1906年立下了夫妻终生“禁欲”的誓言,当时仅37岁,实践证明,他始终奉行不渝。甘地毕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非暴力社会活动及精神灵修生活中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世人尊为“圣雄甘地”,至今也被印度国人视为圣人转世、菩萨再来。
三、让婚姻成为修行的助力
1、对家庭的爱,可成为爱一切人的动力。
儒家修行的理想是先修身,然后齐家、治国,最后才平天下。
佛教也强调要普渡众生。由于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累世有着深厚的因缘,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扩展自己的灵修层面时,家庭即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若能以修行观点去了解,并以开悟为目标,就不是一种束缚;这种爱反而可以帮助我们,袪除狭隘自私的心理。家庭是我们将爱心从自身,扩展至他人的一扇门,爱与都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对家庭的爱,可成为我们学习爱一切人的动力,藉由修行可发展更多的及爱心。
如果不够智慧的话,可能会将整个婚姻带领到不正确的方向,走入生命中的沙漠里;如果爱心不够,则会因为不完美的个性而伤害对方。所以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无论家人和亲友是否学佛或修行,我们都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不要一味地强迫他们接受佛教;应耐心等待他们,并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与爱心,这才是使他们接受佛法,并获得永远解脱最好的方法。
2、做个好伴侣。
夫妻相处并不意味着要去期待对方做我们所要求的事,而是应该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角色,展现自己好的品质,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伴侣表现出来。
比方说你想做个好妻子、宽容的妻子、忠实的妻子,这是你对自己所期盼扮演的角色,而不是每次都期待你先生应该是怎样的丈夫,或是他应该如何对待你、应该如何跟你讲话等等。
许多人的观念并不正确,他们会想:“哇!我终于找到另一半了,以后的日子将会变得非常美满,他(她)将会带给我幸福快乐。”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婚姻生活能不能幸福的关键在于你们自己,但人们大都期待另一半能带给他们幸福,期待另一半符合他们想象中的样子,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 遗漏了自己要负责扮演的部份,忘了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清单,却只是一味地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事,要求对方配合我们的期望,双方都互相这样期待,所以婚姻关系 才会失败。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下面,来看一则人生经典笑话: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只要检查自己就好,想想看在这种情况自己要怎么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如何展现自己?在另一半或世人眼前,要将自己哪些美德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对方要有所表现。不论他们想要如何表现,那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问题就好。
但是多数人结婚以后,或有了伴侣或朋友以后,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然后挑剔对方:
“喔!他这样做不对。”
“她做得真差劲。”
“她这个人没什么好。”
“他不够体贴。”
但一般人几乎都忘了检讨自己。其实重点是在我们自己,任何的人际关系或情况,都是给我们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要给对方学习。
对方只是个催化剂,让我们有机会可以锻炼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多数婚姻才会不美满。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错,对方就越会批评你,这样情况只会更糟而已。
第三节、家庭与社会
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著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与解脱的最大关键。
一个居士,虽然归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著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一、居士的家庭责任
1、对自己负责——严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万物之灵,头脑灵活,思想敏捷,忍耐力强,而且有进取的雄心,有学习的精神。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爱护自已,切勿对不起自己,或浪费生命,做个醉生梦死的“动物”人。
根据六道轮回的因果定律,人是六道众生上升下沉的枢纽,是转凡入圣的管道,亦是觉悟成佛的基地。
因为天道众生,耽恋五欲快乐,无心修道;阿修罗道瞋恨心重,好战好杀,障碍修道;畜生道太蠢,缺乏智慧,不懂得修道;饿鬼与地狱中众生,苦恼逼迫,不能修 道。唯有人道,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狱警惕,旁有畜生借镜,容易激发道心,最宜修道。所以诸佛出世,无不选择人间,将人类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
佛降生于人间,出家、成道、转法轮、甚至入涅槃,都是在人间;目的无非是欲令一切人,皆知道人生的宝贵,持戒修福,保持人身不失;然后从人道提升自己,转 迷为悟,转凡成圣,直至究竟成佛,离苦得乐。否则,一失人身,何止失去学佛修行的机会,同时闭塞人天善道,永劫沉沦三恶道,无法自拔。
戒律可以防非止恶,保证我们在轮回中不失人身。虽戒有多种,但无论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皆以五戒为根本,若犯五戒,将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不得进而求受具足戒,或菩萨戒,可见五戒,对修行学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不杀生是仁慈爱物,不杀害任何有生命的动物。当知有命尽贪生,不分人与畜;我们爱护自己生命,岂可以任意杀害其它生命?何况基于因果定律,杀生之 人,必被人杀,即使目前能逃避法律裁判,但终难免因果报应,死必堕落恶道,偿还命债。因此,佛劝世人,不得蓄意杀害他人,或杀害一切生物,甚或杀害自己。 无论是亲手杀,派人杀,教人杀,直接或间接杀,暗杀,谋杀,凶杀,残杀,都要一律禁止。
可惜世人不懂因果,喜欢杀生,不但喜欢杀畜生,还喜欢杀人,不仅杀害敌人,且杀害与自己无关的人。如一般狂徒,冲入商店,乱枪杀人;又如罗马尼亚一个心理学家,运用隔地催眠术,在两年内杀害三十七个素昧生平无怨无恨的人,目的只是为了试验他的邪术,真的是人面兽心。
在此兽性抬头、人性毁灭的时刻,人竟然忍心杀害自己的父母,杀害自己的子女,甚至杀害曾经与自己山誓海盟,相亲相爱的人。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 教名义,强逼无知教徒,残杀异已的同胞,或集体自杀,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资格,变为食人的罗刹(恶鬼),今生固然是自毁前途,来生必失人身,报在三涂,受苦 无量。
(2)、不偷盗,即是重义轻利,不贪非份之财,不谋非份之利,不贪赃枉法,不沽名钓誉,不邪知邪见,争取名闻利养,不利用职权受贿。做到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以保持人身不失。
可惜在此物质极端文明的世纪,人每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与占有,不惜欺骗奸诈,巧取豪夺,或侵犯他人权益,或强取他人财物,致使社会祸患日益增,罪恶日益盛,这种恶人,今生固然要接受法律惩罚,死必堕落恶道,酬还宿债,丧失人身。
(3)、不邪淫,即是尚节守礼,亦能尊重他人名节。清心寡欲,洁身自爱,不邪思,不乱伦,不涉足舞场妓馆,不强暴非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行”。
可惜目前社会,色情黄潮泛滥,非礼强奸、乱伦邪行,时有所闻;未婚妈妈,无父孤儿,举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堕落所致。这种丧德败行之人,何异衣冠禽兽?死必堕落恶道,人身不保。
(4)、不妄语,即是据理实说,不乖曲事实,不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漫骂,不妒害馋谤,以维护彼此权益,以保持人格尊严。可惜世人每因利欲熏心, 口出狂言,或妄言绮夸,或挑拨离间,破坏人际正常关系,障碍社会正常发展,制造人间纠纷,增加社会罪恶,使人类世界,变为魑魅魍魉的鬼域。特别是贪图名闻 利养,妄言证圣的人,自称真佛,愚惑无知,自害害人,大妄语成,殃堕无间,丧失人身,万劫不复。
(5)、不饮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头脑清醒,维持正常作业,不致醉酒闯祸,导致身败名裂;不致借酒行凶,奸淫邪盗;不致醉酒驾驶,导致意外;不致损害健康,丧身失命。
所以,佛制凡是佛弟子,不得饮酒,免招苦果,丧失人身。
综上可知,杀、盗、淫、妄、酒,都是罪恶的媒介,是丧失人身的主因,而贪、瞋、痴,又是导致杀盗淫妄的罪魁祸首。
因为人心自从无始时来,便蕴藏着贪、瞋、痴等毒素,加以外界物质诱惑,色情迷惑,环境蛊惑,遂形成人性的弱点,最易侵犯他人,满足自己,不是因贪瞋而杀盗,便是因愚痴错觉,而妄语、而饮酒。是以佛制五戒,令人克制自己,保障他人。
如果人皆不杀生,一定可以保障他人生命安全,人间怎会发生凶杀,残杀,谋杀,暗杀,奸杀,自杀等罪恶行为,世界又怎会弱肉强食,发动战争?
如果人皆不偷盗,自然可以保障他人财产安全,社会何来强盗与小偷?人与人间怎会有互相欺骗、奸诈等邪恶行为发生?
如果人皆不邪淫,在家居士可保障婚姻安全,出家人可保障人格安全,梵行清净;社会何来非礼、强奸、通奸,以及桃色纠纷?
如果人皆不妄语,必然保障彼此权益,促进人间亲善、和谐、合作,何来是非口舌?以及人为的灾害与祸患?
如果人皆不饮酒,一定保障健康,繁荣社会,不致荒废正业,及招致种种意外的损失与不幸。
所以佛制五戒,直接可以规范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已,间接可以杜绝社会罪恶,净化人间。
过去印度偏僻的农村,有一对夫妇,丈夫名乐修,妻子叫欣见。因为仰慕佛法,为求善知识,迁移到舍卫城居住。同时皈依三宝,求受五戒,自此夫妇二人,精勤修学佛法,严持五戒,且乐善好施,人皆赞美,尤其妻子欣见,美丽贤慧,更为人喜爱。
当时国王名自在,好色,闻其妻欣见貌美,欲想一见,无奈欣见严持五戒,除供养有道比丘外,不与外人或男性接触。于是国王假扮比丘应供,自此念念不忘欣见美 色,欲占为己有,求计于大臣。奸臣献计,命其夫乐修往千里外取五色莲华,必为三灾所害(盗贼,恶兽,毒蛇)一去不返,就可收迎娶欣见云云。
乐修奉命前往,果遇强盗,幸喜盗亦有道,闻知乐修是三宝弟子,不加杀害,反派人代往取华,然后护送回城,免被恶兽毒蛇所害。当乐修谒见国王,献上莲华,将 经过禀告国王时,王心生惭愧、忏悔,亦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施行仁政,强盗亦改业谋生。自此,国王仁慈,人民安乐,可知念佛持戒,必蒙佛光加被,善神维 护,既可以逢凶化吉,又能感化别人。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保持人身不失,诚应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作为提升自己的阶梯,转凡入圣的管道。
2、对家庭负责——学八正道、自行化他
家庭,是儿童的褓姆,是铸造人格的工场,是人生责任的开始,亦是组织社会的骨干。社会是否健康,全视乎组织社会的骨干是否健全而定。
古人云:“人之五伦,造端夫妇。”所以夫妇,是人伦的开始,共同组织家庭的夫妇,既然志同道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就应该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甘苦与共,分担家庭责任,养老育幼,传宗接代,专心教育子女,为国家作育英材,以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责。
可是,现代人思想变了,观念也变了,普通家庭都喜欢二人世界,既不愿养老,也不负责教育儿童。远离大家庭,拋弃旧礼教,将五伦之爱,浓缩为两口子的爱,卿卿我我,好不甜蜜。
可惜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曾几何时,竟将夫妇之爱,变为只爱自己。亲如夫妇,每因意见争执,或因利害冲突,反面无情,互怨互恨,甚而互相杀害,导致婚姻触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毁弃,社会秩序被破坏。
目前世界各地,单亲家庭,愈来愈多,问题儿童,大量生产,此皆因组织家庭的人太自私,不肯负责任之过。当知家庭幸福,夫妇双方都有责任,必须互爱互助,和衷共济。
特别是在家佛弟子,更要负起佛化家庭的责任,以佛的八正道作为家庭共同遵守的德目,
使自己与家人,都见解正确(正见),思想纯正(正思维),言行合理(正语),从事正当职业(正业),争取合理利润,过正常合理的生活(正命),时刻提起正 念,净化身心(正念),修习禅定,集中精力(正定),同时以八正道来培养下一代的德性,使儿童在八正道的熏习中长大,自小就知见正确,思想纯正,行为端 正,无不良嗜好;自小就养成仁慈爱物的观念,自小就富于同情心,正义感,将来长大成人,必然向善发展,向道德进军,自勤自奋,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为社会 的繁荣而贡献自己,这是必然的演变。所以佛弟子,学习八正道,自行化他,不但是对家庭负责,同时对社会,亦有莫大贡献。
二、居士的社会责任
1、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唯有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否则,社会动乱不安,人必忧心彷徨,所以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绝对有 责任安定社会,造福社会,以及服务社会。何况人是不能离群独居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无论是物质供应,或是精神互助,皆依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与支持; 我们诚应以感恩图报之心,来回馈社会。
夫妻共同参加宗教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有助于增进共识,提高道德修养。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为他人提供精神食粮,为社会除暴安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尽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至于法布施,尽力而为。例如: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佛学讲座等弘法活动,无一不是法布施,无一不是尽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要以《华严经》“但愿众生得 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之语自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对修桥补路、救灾济贫的善事,皆应积极为之,要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 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要养成随时修布施的观念和习惯,布施要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也有无量功德。
2、融入社会、影响大众
社会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 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 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心智的开发与净化。
要在与社会大众相处中,注意心智的开发与净化,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由于没有应用启开的 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阶段。同样的,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 都应每天修持,并实际将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
经由学佛与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已,保持平静祥和。以这份宁静的心,我们才能知道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如何自处。禅修还有很多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
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该如此的。
一个理想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
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3、行“四摄法”
学佛居土对社会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诫的“四摄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对于缺吃少穿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于怯弱者,给予无畏施,即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令 其无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首先使他吃饱了、 穿暖了,才能再谈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现代社会中,无畏施的部分表现得并不够,当今社会已养成“不叫强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习性,社会大众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码的人道 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赈灾、济贫。而相对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则被忽略了。面对世间强者欺压弱者时,很难适时展现大雄力。当众生在 恐惧彷徨时,若能施无畏,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不孤独。
第二就是爱语。
《无量寿经》曰:“和颜爱语。”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和蔼可亲而与之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第三就是利行。
利行摄是修学佛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学佛居土必须要顾全社会公益、大众利益,对社会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顾,若兼顾不到,那么社会就会产生自私。
第四就是同事。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我们对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须要行这四事。
在学校,对师长应尽到礼敬、服从和爱戴的责任;对同学应该尽到谦让、原谅、关怀的责任。彼此的相处,除了向师长、同学学习学问、经验、知识和处世为人的长 处之外,要谅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取长补短。不跟同学计较,不向老师抱怨。有事要诚恳地请教和商量,不做背后的批评或互相间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在工作的场所,对上级、领导管理阶层,应该体贴、忠诚;对同事应该协助、支持;对属下应该关怀、体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为你的关系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 患难;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虽然是为公家或老板而工作,还是要想到:不论是老板或职员,都是在同一锅中吃同样的饭,不过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 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获得老板的信任及同事、属下们的信赖,自己也必然会感到非常地稳定和愉快。
在商场中,虽然各自都是为利益而有所接触、交涉。于往返交涉中,要以诚信和尊重来应对。自己希望赚钱,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这种双赢的存心,一定能促使 自己在商场中,受到重视与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会吃亏,而对方也很清楚你是吃亏的,虽然在物质上有所损失,可是在信誉和人格上,却受到对方的肯定和感恩, 这种事还是值得做,能吃得起亏,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
当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于做布施,以经商之盈余做布施较实际,不要以经商的资本而行布施。
政治的社会生活——做一个佛教徒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生活和影响。应该参与选举并珍惜投票权,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政治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学佛人的理念,从提升人的品质,而做到建设人间净土。
对自己要负责,对社会要尽责,透过政治管道的运作,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佛教徒的社会生活,就是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所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
三、居士的宗教责任
对佛教负责——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佛教兴衰,四众有责。”身为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男众或女众,除了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还要负起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职责。但弘扬佛法先决条件,必须理解佛法,正知正见。
否则,既不了解佛法,又不肯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仅凭个人世智辩聪,妄想揣测,曲解佛经,怀疑佛经,修改佛经……,甚至邪言邪语,实非弘扬佛法,而是破坏佛法;非续佛慧命,而是伤害佛教慧命。
佛教弟子,从闻思修。先多闻佛法,思惟理解佛法,进而修学佛法,然后将自己所理解所体验的佛法,为人解说,辗转弘传,使佛法慧命延年益寿,长住世间,利益众生。是以文殊师利菩萨,教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广闻佛法,以增胜解,以利修行。
四十卷《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告善财童子言:“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应当勤求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 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其过。”善财童子依教南行,经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供养侍奉, 多闻佛法,亲受教益。最后,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十法,则以法供养居首。
法供养,即是法布施,亦是弘扬佛法。可知行菩萨道,弘扬佛法,以多闻为先,以法供养为最,不求多闻而弘法,难免曲解佛经,自误误人。但求多闻,不肯弘法,则有失佛弟子职责。
常护持寺庙,乐意当义工;应以佛法救济人心,因为一个人向十个人弘传佛法,不仅十人获益,以十人若各传十人即成百人,以百人向横面是对当今社会、当今世界传播佛法,向后世是对无尽的未来社会传播佛法。只要是佛法所到之处,只要有佛法传流之时,你的功德就跟着传遍,跟着传流,那岂不是永恒而普遍的布施吗?
希望佛教同仁,亦以此共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佛法与婚姻》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壹阿含经》卷第一
● 中国大陆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
● 全国一亿多宗教信徒中,佛教信徒(居士)约为七千万人以上,包括汉传、南传、藏传三大语系的出家僧尼仅20余万人,其中汉传僧尼十万余人;
换言之,佛教信徒绝大多数,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在家人,一万名信徒中不过有两名出家僧人。几千万在家佛教徒,分布中国广大城乡及各行各业,如何使他们按照佛陀的教义,过好合理、道德的居家生活,爱国爱教,奉献社会,净化世间,便成为一件颇具现实意义的事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常在讲经说法中开示家庭和乐和修行为善之道,这部分内容,对今天的广大在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好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导方针。
第一节、修行与婚姻责任
在佛教的五乘法里面,人乘的佛教对男女婚姻的态度是:不要求断欲,而是提倡节欲。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远离人群,不近女色,其实不是那样。也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学佛。当然,进一步修行,或自愿守持戒律的人,可修持五戒、菩萨戒等。这些戒对今天工商社会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记不住,也不易修成,但只要原则上不贪、不嗔、不痴就可以了。
修行者到了相当层次后,也许会发大悲心,他就会自行修持较为严格的戒律,再高层次的修行者则会持守“菩提心戒”,但这都是发自内心,而非条文式的戒条而已。
最重要的是——学佛人随时要有慈悲心、利他心,总是以社会为重,以他人为重;如果能够时时处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佛教的慈悲、、宽容和利人,这就是在家居士对佛教的最大贡献了。
一、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
1、在家学佛也能成就
不少人执着地认为:在家干扰多,学佛难修。曾有一位学佛居士对我说:“在家里,我心就烦,到了寺庙,心情马上就舒畅了;所以,在家永远修不成,眼不见心不烦,只有走远点,才能修成功。”在许多人眼里,只有山中、寺庙里,才能修行,红尘家庭怎能修行呢?
也曾有不少人,向我询问出家的有关事宜。对其中年高岁大,且对佛教陌生者;以及虽然也能讲几句口头禅,但世俗习气甚重者,我往往劝他们打消这个念头。告诉他们出家并非容易之事,因为他们大都认为一入寺庙,就与红尘彻底脱钩了,自然就会烦恼顿消。
但我告诉他们,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与烦恼;你们不能期望住在寺庙里的,就应该是圣人;只要是凡夫,就应该充许别人有烦恼、有矛盾;听到这里,对方往往睁大眼睛说:“出家人四大皆空,难道寺庙里还会有矛盾吗?”当我肯定的回答后,他们往往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说:“我还以为一出家就一了百了呢!”
认为学佛是极其崇高卓绝的,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尘世里的男女所能实践的观点;以及学佛必须离世弃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它僻静的处所去的观念,是一种片面的观念,是对佛的教诫,缺乏全面了解所产生的。
有这种看法的人,大都只因听到或读到某些佛教的小册子,而这些小册子的作者,或许对佛教的整体并没有充份了解,因此所发表的见解是片面的;也有的则是一些人自己断章取义,想当然的误解佛法。
佛的教诫,不仅是为了寺院中的僧众而设,也是为了身有家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是为了一切的人而设,没有任何分歧。
因为不论佛教是多么纯净而高尚,如果广大的群众,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将一无用处。可是,如果你能正确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是拘于某些文字,你便能够一面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诫。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住在边远之处,与世隔绝,比较易于接受佛法。但我认为大部分人不适应这种生活,离世的生活,会使得他们整个身心都变得沉郁滞钝,反而不利于发展他们的精神与理智的生活。
而真正的出离,并不就是将此身离开尘世。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说过:一个人可以住在林间修苦行,心中如仍然充满了染污不净的思想;另一个人住在城镇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无微瑕。两者之中,舍利弗说,在乡镇中过清净生活的人,远胜于住在林间的人,更为伟大。
面对一切诱惑而又能证果的在家人,当然要比那些不受外来干扰,潜心修习而获证果的比丘更值得赞叹。
如佛陀时代,有一位大臣,当他骑在大象之上,穿戴着上等的衣着,但心澄净无染,当下作观,立刻就证得圣果。
对此,佛陀说道:
“寂静,自律,自信,纯洁,非伤非害一切有倩,此人即为婆罗门,隐者,沙门。”
“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法句经》第142偈
佛陀时代,许多在家居士并没有抛弃世间生活,而获证涅槃圣果。其中,最为虔诚、最为慷慨的在家信徒给孤独长者,修行证到圣位斯陀含果(二果),释迦族的大名为二果,陶工甘提柯罗为不还果(三果),净饭王(佛陀之父)死时,据说证阿罗汉果(四果),从此解脱了生死。
有人也许要问:如果常人可以过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习佛法,为什么佛要创立出家僧团呢?
其实,出家僧团是专为某些志愿献身的人而设的。这些人不但要发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为人类服务。
一个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将一生整个地奉献出来为人群服务。出家僧人因为没有家室之累,也没有其它俗务的羁绊,可以根据佛陀教诫,将全部身心贡献于“增进多数人的福祉,增进多数人的快乐”。在历史过程中,佛教寺院不仅成为宗教中心,也成为学术文化的中心。
由于宿世因缘和愿力的不同,绝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走上出家修行的路。因此,对一般人而言,现实生活更直接、更有吸引力;而断欲去爱,别离家庭,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真理,奉献大众,这目标虽然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古今中外,东西方的宗教中,能舍弃家庭追求真理的人:如比丘(尼)、道士(姑)、神父、修女等,从来都只占人类的极少数。故对普通人而言,不必去勉强效仿。
2、婚姻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生、完善人格
孔子曾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家学佛的人,下手处可以从夫妻、家庭做起,经由婚姻生活的锻练,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生活和人际处世,乃至认识社会人生。如果学佛者能在婚姻生活中,能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认真的修行人。
切不可小看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俱舍论记》言:“多思虑故名为人。”来自不同因缘、不同成长背景的夫妻,虽说彼此存有真挚的爱意,但人类具有的烦恼和矛 盾,潜藏在心灵深处,当它生起时,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两人要长时期地和睦相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有许多学问。
当双方还只是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时,通常只会分享快乐,而不会患难与共,约会结束后,便各自回家,自己的问题自己烦恼,自己的责任自己照顾;当两人在一起 时,都只是分享快乐而已。所以那时候的情况不太一样,感觉比较浪漫、唯美,即使有些小争吵,也会因为双方虽有些距离,也会很快就回心转意,并原谅对方。
然而一旦住在一起以后,大家就必须同甘共苦,这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才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了解熟悉彼此的习惯和点点滴滴,婚姻关系才能渐趋成熟。而且相处时间一久,伴侣内心深处的一面,也会慢慢显露出来,然后双方会逐渐习惯对方的优缺点,如早归、晚归等等,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相处,才能彼此调适。
据说夫妻感情越好,两个人就会越来越相像。意思是说,夫妻彼此十分相爱,不知不觉地就会吸取对方的品质,然后变成同一体一般,连他们的表情也会跟着变改。 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看起来越相像,就表示他们的感情越好。因为彼此相爱,表达方式和想法又很接近,“相由心生”,所以外表就跟着变改,然后看起来就越来越像。
坦白说,我们最爱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这样?我们每天花很多时间照镜子,把所剩无几的头发梳好,细细整理好那几根胡须……我们爱我们自己,这并没有错;但你 要继续学习,学会爱别人、爱邻居、爱家人,你越多爱别人、关心别人,你的幸福感越会增加,古人云:“爱人者,人亦恒爱之”;你越多关心自己,你的烦恼就会愈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言:“反者,道之动。”
3、婚姻也是修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台湾著名居士李炳南先生针对学佛中存在的问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后学说:“我们学了几天佛,世间的事故人情天理一概不懂,对社会有何利益呢?学佛要先求人道,人道站得住脚,学佛才可以成功。
自古以来没有坏人成佛的,曹操、王莽、秦桧这些坏人,有谁听说他们成了曹操佛,王莽佛,秦桧佛的?所以请大家先得保存人格。……我们学佛要注重实行,若无实行,讲多少也无用处。实行必先扎住根本,一棵树有了根本,才能发生枝干花果,立不住根本,永远不能成功。”
家和万事兴。做为一个学佛居士,首先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婚姻等,然后才能谈到其它。
佛说五乘法中,以人乘为本,强调注重人格修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而家庭有传灯的功能,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更将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传扬下去。
但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造成人心浮躁,故夫妻间易生矛盾;因此,现代夫妻应明确相处的基本原则。
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而不占有、关怀而不自私、随缘而不强求”。
但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而这也正是我们婚姻生活,带给修行者的正面意义之所在。
不知痛苦的人,没有资格话人生。
人类的快乐只存在表层的感官上,但痛苦却深入骨髓。唯有在肉体和精神、亲情和爱情、学问和财富、面包和尊严、家庭和事业的交缠冲突中,才更能体会人间的苦 乐和竞逐的现实,对于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无奈,也才会有真实的体验,而这些都是修行人所应知应证的,尤其是发心学习菩萨的人,更应以此为成佛的道场。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绝大部分都是男女结成夫妻、组成家庭,并且在种种两难之间挣扎着,这当中有辛酸、有甘甜,却无一不是刻划入骨的激情。
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冲突、痛苦与无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谅无知、悲悯罪恶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说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空言呢?当知除了少数天纵英才之外,一般没有历经世事的人,不能体察人间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么的彷傍与无助,徘徊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由婚姻的生活,使人可以进入人间的天堂,也能使人坠入人间的炼狱。对于修行人,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
二、建设佛化家庭
1、佛化家庭的好处
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从而使佛教理念,成为全家的行动指南和准则,这就是佛化家庭。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围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到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完善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幸福。
大家会从学佛者的模范言行中,受到感染,而对佛法生起好感与信心,并逐渐向信佛教靠拢,乃至皈依佛门,成为三宝弟子。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个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
要以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共同的信仰,家庭就会成为夫妻共同修行的道场。大家都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作为共同学习的目标,提升自己,净化自己。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建立起这样婚姻的共识,夫妻就能建设成为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家庭。
佛化家庭,最要不得的,是不从自己的身心净化去努力,而是从形式上追求,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分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
这使得过着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们长大后,反对佛教的因缘了!
有些丈夫为了避免争执,只好将就他的妻子,然而内心却是隔碍和不快。为了爱护自己的佛教,为了引导家属得到佛法的利乐,正信的在家信众,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发扬成绩,修正缺点。使自己成为佛教的实践者、报恩者,而不是以自己负面形象为佛教做广告,成为佛教的损害者!
2、佛化家庭与家庭主妇
佛化家庭的关键,往往与家庭主妇有很大关系。
在佛陀诞生之前,妇女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印度作家黑摩禅陀把妇女贬低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在佛陀降世之前,妇女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她们展示内在精神能力和思想才智的机会被剥夺了。
在佛陀的教法中,肯定了妇女对社会的重要性。
佛陀曾同拘萨罗国王谈过有关妇女之事。有一次,国王诚恳地同佛陀交谈,一侍卫走了过来,小声地告诉他,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国王一听这个消息,脸上一阵的不 高兴。在古代印度(即使在今天也一样),女儿的出生不会给家庭带来快乐。这是由于多方面自私的原因,比如说提供嫁妆等问题。
不同于其它宗教师,佛陀对妇女作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并在如下的话语中表彰了妇女的四种品德:
有些女人真的比男人强,万民之主,把她抚养成人。
她们有智慧,有道德,忠贞诚实,敬奉婆婆如神明。
如此高贵的妻子会生下勇敢的儿子,统治王国的国王。
“有的女人比男人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特别是在妇女不受尊重的印度,没有一个宗教家说如此勇敢而又高尚的话语。
佛陀虽然看到妇女性格上的脆弱,但他教导人们要看到她们的内在美德;作为母亲,妇女在佛教中占有值得尊敬的地位,母亲被认为是升天的方便之梯,妻子是丈夫的最好朋友,同时,性别不是纯洁和服务的障碍。
女性比起男子来,虽有她的弱点,但女性的柔和、坚忍、慈爱,都胜过男人,而与大乘的特质相契合。一位贤慧的妻子,是家庭的融和安定力,也是丈夫在事业上成功的助力。在儿女的教育上,母亲的教导更重要。
如果在家女众,能对佛法有真诚的信心,坚毅的愿力,正确的智力,这对于家庭、人间的净化和乐,可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特别是在佛教弘扬方面,家庭主妇信佛,更是佛化家庭的主要力量。
佛陀时代,在广大学佛居士中,也有许多以虔敬、慷慨、信仰、学识和慈爱而著称的妇女。
《胜鬘经》中,由于胜鬘夫人的言行化导,首先化导了丈夫──“友称大王”。进一步,“城中女人,七岁以上,化以大乘;友称大王,亦以大乘化诸男子,七岁以上,举国人民皆向大乘”。胜鬘夫人还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饶益众生。
维莎诃是僧团的女大护法,在妇女界中犹为突出。
那库罗母是一位忠诚的妻子,她通过列举自己福德,把她的丈夫从死神口中挽救回来。
沙摩婆蹄是一位虔诚而又值得敬重的王后,当她被人用火烧死时,她没有恶意,反而对谋害之人施以慈爱心念。
玛理卡王后多次劝谏,安慰她的丈夫拘萨罗王。
女仆库玖陀罗讲说佛法,救度了众多的皈依者。
输曼努和输跋达是两位具典范品德的姐妹,对佛陀的信仰绝对的虔敬。
这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妇女在佛陀时代所起的伟大作用。
中国唐朝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为了唐朝和西藏两国的关系,嫁到了西藏,把汉传佛教也带到了西藏,为西藏佛教的渊流播下了重要的种子,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
在中国大陆,七、八千万佛教居士 中,女性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每逢过年过节或平时寺庙举办法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积极参与者,女性往往占绝对多数。
今天,妇女在家庭、杜会和国家中,有其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尤其今日是妇女除了传统的责任(相夫教子、事奉公婆)以外,还参与到经济生产、杜会政治的行列中,这些更显示出妇女,比过去任何时代,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许多大道理在烦恼习气的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你们不觉得吗?
一些常闹家庭矛盾的学佛居士,经常感叹:“学佛后,也知道发脾气不对,但事到临头,便什么都忘了,只顾当时痛快,过后又后悔!”
道理知道,但又做不到,这就凡夫的通病,所谓——“看得破,跳不过;说得好,做不到!”
因此,光懂得大道理还不行,必须脚踏实地地依教奉行。要改造自己的生命,还得用佛法不断薰陶自己,在生活中磨练成长。
如能随时发现毛病,也是修行的一个进步。但要彻底摆脱烦恼习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修行,能使我们的心慢慢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为达此目的,每天应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宗教修持,如课诵、礼拜、念佛、持咒、静坐等;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以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宜。也可定期参加寺庙的法会活动、参加念佛七、禅修等。
日常功课,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 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
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一意,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增长。
另外,学佛居士要注意模范遵守法律、道德,并守持佛门戒律。
为什么要守持佛门戒律?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
改过,即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即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
持戒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修行从广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信仰差别
妥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仰差别,是许多学佛家庭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许多人为此出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人学佛,往往强迫全家学佛;夫妻中若一方学佛,则常为信仰而生矛盾。
相当一部分学佛居士,学佛后不是把重心放在自我修养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改造家人和同事、朋友,美名其曰:度化众生。城市中的学佛女性,此类倾向犹为突出,倘若不能同化全家,便认为他们与佛无缘,其心态由满腔热情转为不屑一顾,而把精力转投到他自认为有缘的人身上。
还有人在学佛上化的时间、精力过多,使家人大为不满。
一位青年学佛后,常常与居士们来往,见面便称“阿弥陀佛”长、“阿弥陀佛”短,十分亲热;谈起佛法,滔滔不绝,电话聊天,常常老半天。但对家庭,则甚为冷漠,使父母甚为不快。一次电话铃响,其母刚拿起电话,便听见一位居士话音:“阿弥陀佛!……”其母气恼地打断:“阿弥陀佛不在家!”随之“啪”地放下了电话。
在城市的学佛家庭,这类矛盾带来的麻烦似乎更多。最糟糕的是,许多有文化、懂道理的人面对这个问题,好象也无计可施。以至居士们在一起,谈到家庭婚姻,总是不少人唉声叹气,一筹末展的模样。
一般而言,中国人似乎大都缺乏宗教情怀与气质,宗教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甚少,对一般人的精神生活也影响不大;加之“文化大革命”摧毁性地打击,许多人更是以无信仰而自诩。虽然现在不少人有了宗教信仰,但急于想同化全家的做法,显然操之过急,许多这样做的人,皆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家庭矛盾。
对此,我的建议是:勿着急,慢慢来,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神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累世有着深厚的因缘,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同业相聚”;他们的精神状况如何,皆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时,家庭生活是一个很好的锻练环境。
许多因信仰而激发的矛盾,其症结来自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自我中心,因而导致产生宗教执着(所有执着本来皆应破除);同时,因为慈悲心、爱心不够,所以对家 人缺乏最起码宽容和理解。而在社会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心量不够,缺乏慈悲心,自然难于驾驭、处理好信仰差别带来的矛盾。
无论家人学佛还是不学佛,我们都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如果他们信仰其它宗教,我们则要抱着随缘、随喜的心来接受;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修养上做得比自己好,则应以欢喜、赞叹的心来学习。
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分别、执着与对立;二元对立的心态容易引发烦恼,与我们修行的初衷相去甚远。
要相信人们内在的觉性,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而完美的一面。
要相信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最好的人生之路;切不可认为自己学佛了,道德格修养马上就提升了。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心态是不对的,也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对家人的信仰问题,我们可以启发或提供帮助,但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动的;
决不可一味地强迫家人接受佛教,即使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不可勉强他们入教,包办代替的做法,在当今时代是行不通的,并且埋下潜在的隐患。应耐心等待他们,并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与爱心,这才是使他们接受佛法,获得真理与解脱最好的方法。
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也大可不必懊恼和沮丧,只要他们都能够健康、顺利、正直地走在人生路上,就应该欢喜、庆幸与感恩!
坦率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这些,这也是许多学佛家庭彼此仍不快乐的原因所在。
我曾听一位出家人讲述她侄女信教的一个故事:
当她尚未出家时,她曾非常努力地修学佛法,她的侄女也处处效仿,又念佛又吃素,非常认真,并宣言:“我要向姑姑学习,长大了我要出家修行!”
因为她全家大部分皆是佛教徒,对此不仅不反对,她姐姐(某市佛教协会成员)还因此为女儿自豪,并鞭策、鼓励她:出家好,我们全家支持你。
殊不知,女大十八变;其侄女因为成绩优异,几年后出国留学。当回国探亲时,已经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具有比她母亲更强的传教精神。对此,她母亲十分气恼,大加斥责,女儿毫不退让,称:佛教太消极了,缺乏人情味,不如基督教好!……。
这位出家人最后言:她姐姐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内心深感失败。
同样,在家庭里,如果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伴侣应该要这样、那样,要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对方没有那样做,或是没有依照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就会伤心、失望;甚至想结束这段婚姻关系。这真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婚姻并不是要束缚或奴役对方。当然也不能以宗教的名义,或一厢情愿的善念,而去强迫他(她)们达成自己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事,要求对方配合我们的期望,双方都互相这样期待,这就是婚姻成败的关键所在!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错,对方就越会批评你,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
要容许他人有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权利。
假如一个人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毋须面对不同的意见。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习尊重和处理与你的看法相距甚远的意见。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坦曾说,当他在办公室工作时,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言语行动中,将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加诸于同事身上。但是,当他在家中时,他完全按照缅甸 的传统,包括语言、食物和宗教。这显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从来不会运用个人的影响力,强迫他人接受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学佛青年如何对待爱情、婚姻
一、新世纪与佛教青年
1、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以因果来看,婚姻很多是过去生某些前因所衍生的果报,此生既现,则有怨要化解,有恩要了结,不要在此生生命结束时,尚有遗憾而延续到来生。我们既已学佛,就要用佛法的,要观世间一切如梦幻,我们既要进入爱情婚姻的梦中,就要以慈悲心抱着成就家庭,而牺牲自己之心,成就短暂之美梦,使在时空交会的短暂中能发出家的光辉,那也是难能可贵的。
但也不要忘记时常提醒自己,世间毕竟无常,婚姻爱情之乐也是短暂无常,再甜蜜也有破灭之时(最多在肉身死亡之时)。
当肉身败亡后,彼此就不相识,就是识中留有爱,但又如何?只是潜意识的幻影而已,来生要再相见要相识,毕竟机会很少。
男女要真正能长久在一起,只有双方一起修习佛道,若双方皆能修成佛菩萨的“化身”,则永生永世彼此了知,那才是永远在一起。双方可以在无尽的明天,共同出世间,行菩萨道,这是永久的“道侣”,这才是究竟。
各位也许认为很困难,但只要有恒心,亦会有成功的一天;建议各位在找另一半时,最好能找个志同道合,有慈悲心,能共修佛道的伴侣。
虽然夫妻恩爱和谐,也应观情爱过患,爱别离之苦,发出离心,虽居红尘而心不执着。
在恋爱、家庭生活中,只要善于运用佛法,可使恋爱易于成功;以缘起法则冷静观察自他,知己知彼,善体他心,可避免单恋、失恋的痛苦;勤观无我,可超越低级的肉欲和自私的占有欲;怀慈悲、平等心,常为对方着想,尊重、关心对方,夫妻关系易于和谐,家庭生活过得美满合理。
2、佛化婚礼
净化家庭可以从净化婚姻开始。受太虚大师等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影响,从上世纪以来,汉传佛教便开始提倡佛化的婚礼。
男女的结合是人生的大事。结婚的仪式是证明一对男女已经成长成熟,必须负起做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伦关系的开始。从两个单独的个人而成为 一对夫妇,他们彼此之间必须共同遵守信诺、责任、义务。所以一个人在结婚之前和结婚之后,对于人生的体验和责任的承担,是完全不同的。
佛教徒的在家人和一般的在家人,有所不同。在家的佛教徒,必须依靠佛、法、僧三宝,为人生方向的指归;应该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 (包括不吸毒)等的五戒。实际上这也是做为一个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纵然无法将五戒全部守持得清净,至少也要通过佛化婚礼,从此知道要学着遵守五戒,特别是不邪淫戒,那更是终身非守不可的。
在佛化婚礼中,劝勉新婚男女,要互相尊敬、互相礼让、互相关怀、互相谅解。要将夫妇中的另一半视为共同修行菩萨道的伴侣,所以佛教徒称呼自己的配偶为“同修”。对于公公、婆婆和岳父母,就将他们当做成就自己修学菩萨道的“我家老菩萨”。
如果能透过此种认识,彼此相待,则在遇到种种的家庭问题时,自然会运用佛法的慈悲和来化解。
所以说:净化人间始于佛化的家庭,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而佛化的婚礼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
在佛化婚礼中遵守素食,禁忌荤酒,不在婚礼中大摆宴席,也不大事喧闹,更不让亲友有致送厚礼的额外负担,由法师或学佛的长者,以三宝来为新人祝福,就是婚礼中最高的礼物,也是对于新人终身受用不尽的最佳礼物。
举办佛化的婚礼,可使参加婚礼的男女新人,在隆重、庄严、祥和、喜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婚姻是一桩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义务。也能让新人的父母亲友们,在佛化婚礼的参与过程中,分享到新人的喜悦和幸福。所以,佛化的联合婚礼,具有净化人心、净化家庭与净化社会的多重功能。
在中国大陆举办佛化婚礼的,尚不多见。但在台湾等地举办佛化婚礼,已成普遍习俗。佛教居士结婚往往请出家高僧、社会名流担任祝福、证婚人。如台湾法鼓山已举办了十届佛化联合婚礼,参加的共有470对新人。
婚礼期间,由圣严法师祝福,社会名流证婚。
2004年1月,著名影星林青霞以居士的身分(2000年10月皈依佛门),应邀在台湾法鼓山佛化联合婚礼担任主婚人。第一次当主婚人的林青霞表示,她是 应师父圣严法师之邀出席这项活动。她以10年婚姻生活经验与大家共享,并提醒新人,维系婚姻不只靠“忍”,还得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彼此互相成长。
她说,婚姻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许多人以为维系婚姻靠的是一个“忍”字,但她引述丈夫的话说,光靠忍是不够的,还要能消化生活中的不愉快、不开心。林青霞还指出,今年2004年是她结婚10周年,她也祝福所有新人都和她一样,共同携手度过许多个10年。
二、如何对待爱情、婚姻、性
1、守持不邪淫戒,防止婚前性行为
持戒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维护自己与他人的身心清净。
佛教不邪淫戒的内容,除了不与非配偶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另外,还可延伸至年轻人,则是不应发生婚前性行为。面对情欲观点纷陈的社会,佛教提倡不邪淫戒,恰好可为红尘男女提供一条遵循的道德依归。
在高喊情欲自主的世代,若能守持不邪淫戒,能从根本上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安定和睦,进而造就清净家庭、无诤社会。
婚前性行为,这早已是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事,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甚至学佛青年也难以避免!但是,一时放纵,后患无穷;据研究统计:婚前有性行为的夫妻,离婚率大大高于守贞夫妻。这倒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始乱终弃。”
观看每天的社会新闻,因为第三者、外遇问题导致自伤伤人、身败名裂的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标榜一晌贪欢的“一夜情”、“一夜性”等看似你情我愿,但这种道德伦理逐渐模糊的两性关系,也正快速侵蚀着现代男女对**、婚姻的价值观。
婚前性行为不管出自何因,都会导致多方面严重后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种种不幸,所以在大多数民族和国家中,婚前性行为是不为社会舆论、宗教、伦理观念和法律所允许的。避免婚前性行为,不仅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也是青年日后建立稳固家庭,使婚姻美满幸福的需要。
婚前性关系的危害及后果,主要有七条:
(1)、婚前性关系容易使男女两人在结婚前分手。有些女孩为了怕失去心爱的男孩才勉强献出自己的肉体,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2)、许多男人不愿娶一个跟别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女孩。尽管不少男人平时作风开放,但是到了结婚的时候,他们却不肯要一个“旧货”。
(3)、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孩,婚后的性生活常常比较不满意。婚前没有性经验的女性,婚后生活相对比较美满。理由之一,是有婚前性行为的妻子常会比较过去,因美化往事而生烦恼。总之,婚前性关系次数越多,婚后的生活越不快乐。
(4)、发生婚前性关系的女孩,离婚率较高。婚姻生活不快乐,是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5)、在婚前发生过性行为的女孩,婚后容易对丈夫不忠实,容易发生婚姻外性关系。据统计,她们红杏出墙的机会,是婚前没有性经验的妻子的两倍。
(6)、在婚前发生性关系,可能会使少女嫁给不合适的人。“性能够使你盲目”——某些少女也许相信她已找到真正的爱,事实上使她和男友结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性而不是爱。
(7)、婚前性行为如果使女人意外地怀孕,假若多次人工流产,有可能使子宫穿孔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而因婚前性行为而感染上的性病,有可能会传染给配偶或子女。
另外,婚前性关系对未来婚姻也有影响:它破坏了婚姻的神圣性,使洞房花烛夜形同虚设,新婚大喜失去应有的甜蜜。
同时,一旦失去童贞,会在心灵上留下鲜明的印象,因而在与配偶拿来与从前的性伙伴作比较,难以与自己选择的终生伴侣建立亲密关系。
婚前性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由于婚前性行为没有法律保证,使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认为有机可乘,如有的女性以性关系诈骗对方钱财,男方人财两空产生报复杀人念头;或女方失去贞操后,采取报复手段伤害对方;还有女方轻易委身于人后,欲作新的选择,遭到男方的纠缠、威胁等等。
因此,佛教徒应以身作则,化导世风,杜绝婚前性行为。
2、性与婚姻
性是婚姻的重要基石,是婚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年人结婚后,便自然有了正常的性生活。性生活既属于人类的自然本性,也是人类自身繁衍的需要。适当的、有规律的性生活,是普通人必不可少的。
在婚姻中,性应该发生在适当的场合下。性不应被不健康地压抑,也不应该被病态地夸大。对于性的渴望,就如同其它情感般,应该规律化。虽然对大多数的夫妻而言,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我们必须明了:性不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有些人有着丰富的性生活却仍然不快乐,生活中常遇见一些大款级的中年人,结婚离婚数次,拥有N个性伴侣,但仍感叹未找到“真爱”。
真正的爱并非肉欲,而是一种契合的心灵状态。
性并非只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是永久伴侣关系的基石。历经时间的磨练,爱和尊敬显而易见是亲密关系的基础。
夫妻应该尽力培养贞节和忠诚等永恒的美德,这些美德会增进夫妻间的亲密程度。没有人能够免于因果循环的宇宙法则。社会成员间的和谐和个人成长,在于承认这些基础法则,而不是让自己屈服于动物的兽欲,为我们所爱的人带来痛楚。
由于自重、尊严、惭愧心等人类特质在现今社会中,日渐腐蚀殆尽。故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乃是增进夫妻和睦幸福的关键。
3、防止婚外情
(1)、于己忠贞、与人慈悲。
不耽溺于感官享受,由于淫欲绝非个人行为,而是关系到与他人的情欲纠缠,彼此爱怨情仇也由此产生。
修行,即是为断除任何感官欲乐带来贪着、爱恋的烦恼;而制戒、守戒,则帮助尚在凡夫阶段,却意向佛道、归趣身心清净的欲界众生,从心规范身口意三业,根本拔除烦恼造作之因。因此,戒律被喻为佛门子弟的防腐剂、预防针。
虽说爱欲乃生死根本,离了爱欲即阻断了生死流转的漫漫长河,但是回归现实生活,除了出家人必须禁欲修梵行外,对在家居士则是以不邪淫戒为依止,期以个人节欲、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来维护家庭和乐、夫妻和睦。
在这看似节制的行为中,其实正展现出戒律的积极精神,是出于一份对人对己的慈悲心。从佛教强调“护生”角度解析,遵守不邪淫戒亦即将“护念配偶(众生)”的心念化为忠贞的行为,也就是慈悲的展现。
“忠贞”的精神原是建立、维护婚姻的基石,但是当为满足一己身心的欣喜,任意把此一观念拋诸脑后,不由自主跌入看似快乐,实际却布满各种痛苦荆棘的情欲陷阱,终将无法自拔。
台湾曾有一部名为《出轨》的电影,剧中栩栩如生刻画女主角在情欲与婚姻摆荡纠结,最后竟酿成丈夫失手杀害第三者的故事,使得外遇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出轨让亲密变成恐惧的总和”,一位影评家串用两部片名的撰述,成为当时的名言。
根据2002年台北市观音协会松山妇女中心公布“九○年代全国婚姻外遇现况调查报告”,推估全省约有四十六万的家庭,正处于婚姻外遇的风暴中。在面临离婚 率居高不下,外遇问题首当其冲的情况下,圣严法师于每一届法鼓山所举办的佛化婚礼,总一再叮咛提醒新人共同持守不邪淫戒,重视自己许下的婚姻承诺。
站在法律的立场,存在婚姻关系以外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可能会触及妨害家庭等罪责,即使如此仍有许多人甘冒不讳。
从佛教观点来看,须从“心”下手根除欲念,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九章记述,有出家比丘人因受淫欲所苦,竟拿锯斧欲自断生殖器官,却被佛陀斥责“该断的不断”,此“该断”所指便是内心的情欲。
要想完全根除欲望的念头,或许不容易做到,但试着从转变心念做起,经典中也都提供具体的方法——例如视老者为母、长者为姐、少者为妹、幼者为子,以礼相敬。或者运用禅修方法,将对他人的注意转而对己起心动念的观照,以理性化解、削弱欲念的影响。
《法句经?法喜品》指出,人的私欲多半根源于色欲,若不看轻色欲乃至放下色欲,贪心与私欲将如影随形。
提倡“心灵环保”的圣严法师经常强调“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无止尽的私欲是自找烦恼、自讨苦吃的开始,能够节制过多的欲望,自然能使身心安顿。
《八大人觉经》:“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最好的明训。个人身心情绪能稳定,便是为家业奠基了良好的基础,为下一代立下榜样。
(2)、建立正常情感生活
从不邪淫的定义来说,虽建立于已婚对象,对一般未婚男女同样受惠。现代社会年轻人,在重视感官刺激以求欲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展开似是而非的情感探索,加上网络的发达,更让新世代的情爱观,呈现复杂多元的倾向。
曾有位作家以“轻、薄、短、少”四字,生动地描述时下年轻人情感交往的现况,即:“爱情质量轻、贞节观念淡薄、爱情维系时间短、交往禁忌少”,因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不久前,英美几所大学校园有学生发起回归纯朴本性,倡导贞节观念的运动,拒绝随波逐流的感情生活,他们的行动获得赞赏,同学纷纷加入表示支持。“慎重选择自己感情方式,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现。”
在这高喊情欲自主的世代,倘能回归不邪淫戒的制戒精神,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理性思惟,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精神,就能抽丝剥茧,看清情欲的本质,让真心作主,享受身心的健康安全,进而造就清净家庭、无诤社会。
4、性的升华。
现代人过于依赖、坚持一种观念,认为性是骚动的原因之一,今日的性观念却是过于推崇和怂动,因此阻碍了性价值观的进展与升华。
大众传播媒体特别强调了生命中色欲的一面,使人类受到各方面的性冲击而变得不健康。于是,有人以性为生活重心,忽视了其它重要的责任;追求感官享受、性欲刺激,成为“新新人类”的所好。
对一般人而言,性是必需的,但过分强调与夸大,则是不必要的;因为人具有众生(动物)性、人性、佛性;人潜在的追求至善欲求,能使人从爱欲中超脱。精神素养愈高,愈能摆脱对性欲的执着与迷恋,如印度的甘地。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之父,被尊为“伟大的灵魂”,一八八六年,曾渡海赴英国攻读法律专业,归国后执律师业。其毕生以抵抗不公正、侵 略、民族歧视及恢复人性为最高理想。为此,先后入狱十余次,并以绝食抗议而获得英国政府之让步,最后终获全胜。甘地不但受印度全国民众之崇敬,亦备受世界 仁人志士的推崇,
甘地的根本思想:为把握真理、不流血(无伤害)、保持身心之纯洁,严以律己,以正当手段使其理想得以实现。
甘地曾于1906年立下了夫妻终生“禁欲”的誓言,当时仅37岁,实践证明,他始终奉行不渝。甘地毕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非暴力社会活动及精神灵修生活中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世人尊为“圣雄甘地”,至今也被印度国人视为圣人转世、菩萨再来。
三、让婚姻成为修行的助力
1、对家庭的爱,可成为爱一切人的动力。
儒家修行的理想是先修身,然后齐家、治国,最后才平天下。
佛教也强调要普渡众生。由于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累世有着深厚的因缘,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扩展自己的灵修层面时,家庭即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若能以修行观点去了解,并以开悟为目标,就不是一种束缚;这种爱反而可以帮助我们,袪除狭隘自私的心理。家庭是我们将爱心从自身,扩展至他人的一扇门,爱与都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对家庭的爱,可成为我们学习爱一切人的动力,藉由修行可发展更多的及爱心。
如果不够智慧的话,可能会将整个婚姻带领到不正确的方向,走入生命中的沙漠里;如果爱心不够,则会因为不完美的个性而伤害对方。所以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无论家人和亲友是否学佛或修行,我们都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不要一味地强迫他们接受佛教;应耐心等待他们,并展现出修行人应有的与爱心,这才是使他们接受佛法,并获得永远解脱最好的方法。
2、做个好伴侣。
夫妻相处并不意味着要去期待对方做我们所要求的事,而是应该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角色,展现自己好的品质,把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伴侣表现出来。
比方说你想做个好妻子、宽容的妻子、忠实的妻子,这是你对自己所期盼扮演的角色,而不是每次都期待你先生应该是怎样的丈夫,或是他应该如何对待你、应该如何跟你讲话等等。
许多人的观念并不正确,他们会想:“哇!我终于找到另一半了,以后的日子将会变得非常美满,他(她)将会带给我幸福快乐。”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婚姻生活能不能幸福的关键在于你们自己,但人们大都期待另一半能带给他们幸福,期待另一半符合他们想象中的样子,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 遗漏了自己要负责扮演的部份,忘了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清单,却只是一味地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事,要求对方配合我们的期望,双方都互相这样期待,所以婚姻关系 才会失败。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下面,来看一则人生经典笑话: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只要检查自己就好,想想看在这种情况自己要怎么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如何展现自己?在另一半或世人眼前,要将自己哪些美德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对方要有所表现。不论他们想要如何表现,那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问题就好。
但是多数人结婚以后,或有了伴侣或朋友以后,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然后挑剔对方:
“喔!他这样做不对。”
“她做得真差劲。”
“她这个人没什么好。”
“他不够体贴。”
但一般人几乎都忘了检讨自己。其实重点是在我们自己,任何的人际关系或情况,都是给我们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要给对方学习。
对方只是个催化剂,让我们有机会可以锻炼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多数婚姻才会不美满。
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而失去自我、忘了自己,你越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越容易出错,对方就越会批评你,这样情况只会更糟而已。
第三节、家庭与社会
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著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与解脱的最大关键。
一个居士,虽然归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著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一、居士的家庭责任
1、对自己负责——严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万物之灵,头脑灵活,思想敏捷,忍耐力强,而且有进取的雄心,有学习的精神。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爱护自已,切勿对不起自己,或浪费生命,做个醉生梦死的“动物”人。
根据六道轮回的因果定律,人是六道众生上升下沉的枢纽,是转凡入圣的管道,亦是觉悟成佛的基地。
因为天道众生,耽恋五欲快乐,无心修道;阿修罗道瞋恨心重,好战好杀,障碍修道;畜生道太蠢,缺乏智慧,不懂得修道;饿鬼与地狱中众生,苦恼逼迫,不能修 道。唯有人道,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狱警惕,旁有畜生借镜,容易激发道心,最宜修道。所以诸佛出世,无不选择人间,将人类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
佛降生于人间,出家、成道、转法轮、甚至入涅槃,都是在人间;目的无非是欲令一切人,皆知道人生的宝贵,持戒修福,保持人身不失;然后从人道提升自己,转 迷为悟,转凡成圣,直至究竟成佛,离苦得乐。否则,一失人身,何止失去学佛修行的机会,同时闭塞人天善道,永劫沉沦三恶道,无法自拔。
戒律可以防非止恶,保证我们在轮回中不失人身。虽戒有多种,但无论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皆以五戒为根本,若犯五戒,将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不得进而求受具足戒,或菩萨戒,可见五戒,对修行学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1)、不杀生是仁慈爱物,不杀害任何有生命的动物。当知有命尽贪生,不分人与畜;我们爱护自己生命,岂可以任意杀害其它生命?何况基于因果定律,杀生之 人,必被人杀,即使目前能逃避法律裁判,但终难免因果报应,死必堕落恶道,偿还命债。因此,佛劝世人,不得蓄意杀害他人,或杀害一切生物,甚或杀害自己。 无论是亲手杀,派人杀,教人杀,直接或间接杀,暗杀,谋杀,凶杀,残杀,都要一律禁止。
可惜世人不懂因果,喜欢杀生,不但喜欢杀畜生,还喜欢杀人,不仅杀害敌人,且杀害与自己无关的人。如一般狂徒,冲入商店,乱枪杀人;又如罗马尼亚一个心理学家,运用隔地催眠术,在两年内杀害三十七个素昧生平无怨无恨的人,目的只是为了试验他的邪术,真的是人面兽心。
在此兽性抬头、人性毁灭的时刻,人竟然忍心杀害自己的父母,杀害自己的子女,甚至杀害曾经与自己山誓海盟,相亲相爱的人。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 教名义,强逼无知教徒,残杀异已的同胞,或集体自杀,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资格,变为食人的罗刹(恶鬼),今生固然是自毁前途,来生必失人身,报在三涂,受苦 无量。
(2)、不偷盗,即是重义轻利,不贪非份之财,不谋非份之利,不贪赃枉法,不沽名钓誉,不邪知邪见,争取名闻利养,不利用职权受贿。做到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以保持人身不失。
可惜在此物质极端文明的世纪,人每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与占有,不惜欺骗奸诈,巧取豪夺,或侵犯他人权益,或强取他人财物,致使社会祸患日益增,罪恶日益盛,这种恶人,今生固然要接受法律惩罚,死必堕落恶道,酬还宿债,丧失人身。
(3)、不邪淫,即是尚节守礼,亦能尊重他人名节。清心寡欲,洁身自爱,不邪思,不乱伦,不涉足舞场妓馆,不强暴非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行”。
可惜目前社会,色情黄潮泛滥,非礼强奸、乱伦邪行,时有所闻;未婚妈妈,无父孤儿,举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堕落所致。这种丧德败行之人,何异衣冠禽兽?死必堕落恶道,人身不保。
(4)、不妄语,即是据理实说,不乖曲事实,不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漫骂,不妒害馋谤,以维护彼此权益,以保持人格尊严。可惜世人每因利欲熏心, 口出狂言,或妄言绮夸,或挑拨离间,破坏人际正常关系,障碍社会正常发展,制造人间纠纷,增加社会罪恶,使人类世界,变为魑魅魍魉的鬼域。特别是贪图名闻 利养,妄言证圣的人,自称真佛,愚惑无知,自害害人,大妄语成,殃堕无间,丧失人身,万劫不复。
(5)、不饮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头脑清醒,维持正常作业,不致醉酒闯祸,导致身败名裂;不致借酒行凶,奸淫邪盗;不致醉酒驾驶,导致意外;不致损害健康,丧身失命。
所以,佛制凡是佛弟子,不得饮酒,免招苦果,丧失人身。
综上可知,杀、盗、淫、妄、酒,都是罪恶的媒介,是丧失人身的主因,而贪、瞋、痴,又是导致杀盗淫妄的罪魁祸首。
因为人心自从无始时来,便蕴藏着贪、瞋、痴等毒素,加以外界物质诱惑,色情迷惑,环境蛊惑,遂形成人性的弱点,最易侵犯他人,满足自己,不是因贪瞋而杀盗,便是因愚痴错觉,而妄语、而饮酒。是以佛制五戒,令人克制自己,保障他人。
如果人皆不杀生,一定可以保障他人生命安全,人间怎会发生凶杀,残杀,谋杀,暗杀,奸杀,自杀等罪恶行为,世界又怎会弱肉强食,发动战争?
如果人皆不偷盗,自然可以保障他人财产安全,社会何来强盗与小偷?人与人间怎会有互相欺骗、奸诈等邪恶行为发生?
如果人皆不邪淫,在家居士可保障婚姻安全,出家人可保障人格安全,梵行清净;社会何来非礼、强奸、通奸,以及桃色纠纷?
如果人皆不妄语,必然保障彼此权益,促进人间亲善、和谐、合作,何来是非口舌?以及人为的灾害与祸患?
如果人皆不饮酒,一定保障健康,繁荣社会,不致荒废正业,及招致种种意外的损失与不幸。
所以佛制五戒,直接可以规范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已,间接可以杜绝社会罪恶,净化人间。
过去印度偏僻的农村,有一对夫妇,丈夫名乐修,妻子叫欣见。因为仰慕佛法,为求善知识,迁移到舍卫城居住。同时皈依三宝,求受五戒,自此夫妇二人,精勤修学佛法,严持五戒,且乐善好施,人皆赞美,尤其妻子欣见,美丽贤慧,更为人喜爱。
当时国王名自在,好色,闻其妻欣见貌美,欲想一见,无奈欣见严持五戒,除供养有道比丘外,不与外人或男性接触。于是国王假扮比丘应供,自此念念不忘欣见美 色,欲占为己有,求计于大臣。奸臣献计,命其夫乐修往千里外取五色莲华,必为三灾所害(盗贼,恶兽,毒蛇)一去不返,就可收迎娶欣见云云。
乐修奉命前往,果遇强盗,幸喜盗亦有道,闻知乐修是三宝弟子,不加杀害,反派人代往取华,然后护送回城,免被恶兽毒蛇所害。当乐修谒见国王,献上莲华,将 经过禀告国王时,王心生惭愧、忏悔,亦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施行仁政,强盗亦改业谋生。自此,国王仁慈,人民安乐,可知念佛持戒,必蒙佛光加被,善神维 护,既可以逢凶化吉,又能感化别人。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保持人身不失,诚应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作为提升自己的阶梯,转凡入圣的管道。
2、对家庭负责——学八正道、自行化他
家庭,是儿童的褓姆,是铸造人格的工场,是人生责任的开始,亦是组织社会的骨干。社会是否健康,全视乎组织社会的骨干是否健全而定。
古人云:“人之五伦,造端夫妇。”所以夫妇,是人伦的开始,共同组织家庭的夫妇,既然志同道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就应该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甘苦与共,分担家庭责任,养老育幼,传宗接代,专心教育子女,为国家作育英材,以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责。
可是,现代人思想变了,观念也变了,普通家庭都喜欢二人世界,既不愿养老,也不负责教育儿童。远离大家庭,拋弃旧礼教,将五伦之爱,浓缩为两口子的爱,卿卿我我,好不甜蜜。
可惜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曾几何时,竟将夫妇之爱,变为只爱自己。亲如夫妇,每因意见争执,或因利害冲突,反面无情,互怨互恨,甚而互相杀害,导致婚姻触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毁弃,社会秩序被破坏。
目前世界各地,单亲家庭,愈来愈多,问题儿童,大量生产,此皆因组织家庭的人太自私,不肯负责任之过。当知家庭幸福,夫妇双方都有责任,必须互爱互助,和衷共济。
特别是在家佛弟子,更要负起佛化家庭的责任,以佛的八正道作为家庭共同遵守的德目,
使自己与家人,都见解正确(正见),思想纯正(正思维),言行合理(正语),从事正当职业(正业),争取合理利润,过正常合理的生活(正命),时刻提起正 念,净化身心(正念),修习禅定,集中精力(正定),同时以八正道来培养下一代的德性,使儿童在八正道的熏习中长大,自小就知见正确,思想纯正,行为端 正,无不良嗜好;自小就养成仁慈爱物的观念,自小就富于同情心,正义感,将来长大成人,必然向善发展,向道德进军,自勤自奋,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为社会 的繁荣而贡献自己,这是必然的演变。所以佛弟子,学习八正道,自行化他,不但是对家庭负责,同时对社会,亦有莫大贡献。
二、居士的社会责任
1、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唯有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否则,社会动乱不安,人必忧心彷徨,所以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绝对有 责任安定社会,造福社会,以及服务社会。何况人是不能离群独居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无论是物质供应,或是精神互助,皆依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与支持; 我们诚应以感恩图报之心,来回馈社会。
夫妻共同参加宗教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有助于增进共识,提高道德修养。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为他人提供精神食粮,为社会除暴安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尽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至于法布施,尽力而为。例如: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佛学讲座等弘法活动,无一不是法布施,无一不是尽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要以《华严经》“但愿众生得 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之语自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对修桥补路、救灾济贫的善事,皆应积极为之,要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 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要养成随时修布施的观念和习惯,布施要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也有无量功德。
2、融入社会、影响大众
社会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 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 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心智的开发与净化。
要在与社会大众相处中,注意心智的开发与净化,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由于没有应用启开的 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阶段。同样的,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 都应每天修持,并实际将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
经由学佛与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已,保持平静祥和。以这份宁静的心,我们才能知道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如何自处。禅修还有很多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
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该如此的。
一个理想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
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3、行“四摄法”
学佛居土对社会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诫的“四摄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对于缺吃少穿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于怯弱者,给予无畏施,即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令 其无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首先使他吃饱了、 穿暖了,才能再谈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现代社会中,无畏施的部分表现得并不够,当今社会已养成“不叫强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习性,社会大众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码的人道 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赈灾、济贫。而相对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则被忽略了。面对世间强者欺压弱者时,很难适时展现大雄力。当众生在 恐惧彷徨时,若能施无畏,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不孤独。
第二就是爱语。
《无量寿经》曰:“和颜爱语。”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和蔼可亲而与之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第三就是利行。
利行摄是修学佛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学佛居土必须要顾全社会公益、大众利益,对社会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顾,若兼顾不到,那么社会就会产生自私。
第四就是同事。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我们对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须要行这四事。
在学校,对师长应尽到礼敬、服从和爱戴的责任;对同学应该尽到谦让、原谅、关怀的责任。彼此的相处,除了向师长、同学学习学问、经验、知识和处世为人的长 处之外,要谅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取长补短。不跟同学计较,不向老师抱怨。有事要诚恳地请教和商量,不做背后的批评或互相间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在工作的场所,对上级、领导管理阶层,应该体贴、忠诚;对同事应该协助、支持;对属下应该关怀、体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为你的关系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 患难;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虽然是为公家或老板而工作,还是要想到:不论是老板或职员,都是在同一锅中吃同样的饭,不过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 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获得老板的信任及同事、属下们的信赖,自己也必然会感到非常地稳定和愉快。
在商场中,虽然各自都是为利益而有所接触、交涉。于往返交涉中,要以诚信和尊重来应对。自己希望赚钱,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这种双赢的存心,一定能促使 自己在商场中,受到重视与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会吃亏,而对方也很清楚你是吃亏的,虽然在物质上有所损失,可是在信誉和人格上,却受到对方的肯定和感恩, 这种事还是值得做,能吃得起亏,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
当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于做布施,以经商之盈余做布施较实际,不要以经商的资本而行布施。
政治的社会生活——做一个佛教徒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生活和影响。应该参与选举并珍惜投票权,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政治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学佛人的理念,从提升人的品质,而做到建设人间净土。
对自己要负责,对社会要尽责,透过政治管道的运作,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佛教徒的社会生活,就是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所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
三、居士的宗教责任
对佛教负责——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佛教兴衰,四众有责。”身为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男众或女众,除了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还要负起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职责。但弘扬佛法先决条件,必须理解佛法,正知正见。
否则,既不了解佛法,又不肯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仅凭个人世智辩聪,妄想揣测,曲解佛经,怀疑佛经,修改佛经……,甚至邪言邪语,实非弘扬佛法,而是破坏佛法;非续佛慧命,而是伤害佛教慧命。
佛教弟子,从闻思修。先多闻佛法,思惟理解佛法,进而修学佛法,然后将自己所理解所体验的佛法,为人解说,辗转弘传,使佛法慧命延年益寿,长住世间,利益众生。是以文殊师利菩萨,教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广闻佛法,以增胜解,以利修行。
四十卷《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告善财童子言:“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应当勤求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 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其过。”善财童子依教南行,经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供养侍奉, 多闻佛法,亲受教益。最后,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十法,则以法供养居首。
法供养,即是法布施,亦是弘扬佛法。可知行菩萨道,弘扬佛法,以多闻为先,以法供养为最,不求多闻而弘法,难免曲解佛经,自误误人。但求多闻,不肯弘法,则有失佛弟子职责。
常护持寺庙,乐意当义工;应以佛法救济人心,因为一个人向十个人弘传佛法,不仅十人获益,以十人若各传十人即成百人,以百人向横面是对当今社会、当今世界传播佛法,向后世是对无尽的未来社会传播佛法。只要是佛法所到之处,只要有佛法传流之时,你的功德就跟着传遍,跟着传流,那岂不是永恒而普遍的布施吗?
希望佛教同仁,亦以此共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佛法与婚姻》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