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国符百年诞辰活动在江阴举行
光明网讯 (记者李瑞英)陈国符先生是现代《道藏》研究的开拓者,他撰著的早已成为国际道教研究的经典著作和世界名著。为纪念这位学术大师,弘彰前贤,启示来者,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主办,江苏省道教协会、无锡市道教协会、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中华书局协办,江阴市道教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君山论道陈国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道藏源流考》(新修订版)首发式”,2014年11月8日至9日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活动开幕式由江阴市道教协会会长瞿剑华道长主持。
陈国符先生(资料图)
与会专家指出,《道藏》是道家、道教经典的结集和总汇。陈国符先生对于《道藏》的考察,是全面、系统而精详的,其《道藏源流考》不愧为《道藏》研究史上的重要传世之作。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一书中,提出了研究《道藏》的两条线索,其横线是三洞四辅经的渊源与传授,纵线则是历代道书目和《道藏》的纂修和镂板。就横线而言,陈国符先生在书中第一部分《三洞四辅之渊源及传授》依照道教传统的三洞四辅分类法,分别考述七部道书之渊源、传授、著录、类集、真伪等问题,提出许多创见。就纵线来说,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第二部分《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板》,搜罗大量典籍,爬梳整理,系统总结了历代道书目录及《道藏》编纂的发展历史。
专家认为,陈国符先生并没有局限于文献学的理路,而是注意到道书目录、版本及编藏等进程背后的社会政治、思想动力。例如,先生重视政治、战争等因素对道书搜集、散佚、编目、编藏的影响,又注意到佛道论争对道书虚目现象的影响。在研究《道藏》镂板、庋藏情况时,先生曾到全国多处道观寻访,发现“其道士率皆不学,曾见《道藏》者鲜。……仅四川尚有道士(按:当指易心莹),熟读道藏”,强调研究过程中不可偏信道士之言,“必实地考访,以定其确否”。陈国符先生在研究《道藏》过程中,除《道藏》相关问题外,还对道教历史及道书作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些具体观点虽值得商榷,却均推进了道教史研究的深度。总的来说,对道教学术脉络、《道藏》编修史及相关问题作出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得出一系列有力的学术论断。他所撰著的《道藏源流考》及后续论文,都成为道教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陈国符先生所著的《道藏源流考》(资料图)
专家强调,陈国符先生发展了传统的考据学方法,提出系统的文献研究理论,并强调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在《道藏》文献、道教科技、道教音乐等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道教研究的学术水平,并影响了世界道教学界的几代学人。陈国符先生关于道教研究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有如下特色:首先,在研究方法上,陈国符先生吸收西方科学思维,创新了传统的文献考据法。先生的学术思想都强调扎实的实证研究,在朴学传统基础上吸收科学思维方法,在考证外丹黄白术词义时,“使用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中有综合”的方法,明确了论证的形式规则。其次,在学术精神上,陈国符先生贯通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他不仅在学术上强调实证,亦重视在学术研究中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阐扬。先生始终从科学和人文两个层面研究、阐释道教文化。第三,在学术立场上,他坚持民族文化的本位,保持了鲜明的中国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