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园林与风水

繁體中文版

林语堂先生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和艺术智慧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园林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变迁,科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扩大、充实、完善。园林一辞在我国历史上始见于汉代班彪《游居赋》:享鸟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

园林的涵义大概可以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建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建筑物,植物,动物和文物等器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赏、祭、祀、戏、书、绘、息、宴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

我国的园林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商朝的囿开始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园林发展史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类型的园林。按我国古典与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风格,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自然风景苑囿,这类园林始建于殷商时代,通常面积比较大,外用土墙或篱笆围定,专供帝王或王侯们游猎之用。如商汤的桑林和桐宫、殷纣王的沙丘苑与鹿台、周文王的灵囿等。以围定的自然景区为主体,配以少量的人为景观,其内有自然的山、林、河、池、沼、动物、植物及少量人为开凿的河、沼和人为建筑(宫室、房屋、土台)及人为种植的草木和蓄养的珍禽异兽

(二)宫廷建筑园林,也称皇家园林,这种园林最初为离宫别苑,逐渐有宫苑、御苑、行宫之类。此类建筑又渐与人工山水景观相结合,后来逐步演变成山水宫苑。如春秋吴王的姑苏台、汉代建章宫、曹魏的铜雀台、唐代的三苑、禁苑、曲江池等。以宫廷建筑为主体,结合人工山水,辅以动物和植物的园林。

(三)陵观庙园林,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陵园,帝王的墓地,多呈墓群。历代帝王都有自己或其家室的万年吉地墓地,如黄陵的轩辕黄帝陵,临潼的秦始皇陵,礼泉县唐太宗的昭陵,乾县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等。

2.墓园,帝王下属大臣及历史名人的墓地,如海口市的海瑞墓,山东曲阜孔子墓等。

3.观园,道教的庙宇,山川神灵及历史名人而在名山秀水之地修建的纪念性,即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内多种植名贵花木、松柏,配以小桥流水,点缀一些亭榭小品,环境幽雅。如周志楼观台,佳县白云观等。

4.寺园,佛教的庙宇,多选在风景优美之地,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能进行佛教宗教活动的独特园林景观。如山西五台山,登封少林寺等。

5.庙园,我国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园林建筑,多与园林结合,树木以松柏为主。祭祀祖先的庙有神农庙、尧庙等;奉祀帝王的庙称宗庙或太庙;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的称坛庙;世家建的庙称家庙;奉祀圣贤的庙,如岳王庙、孟姜女庙等;祭祀山川神灵的庙,如土地庙、妈祖庙等。

(四)自然山水园林,以自然景观(山水)为主体的,配以建筑、古代文化、文物等的一种园林。现多开发成名胜景区,为旅游景点。有的以山为主体,如陕西华山、安徽黄山等;有以水为主题的,如长白山天池、广西桂林的漓江等。

(五)写意山水园,也称文人园林,这类园林立意新颖、取法自然、设计精巧、布局奇妙、结构精细、诗情画意,已具有诗情画意等审美境界达到较高层次的一种园林。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明代米万钟的勺园等。

上述这些园林的选址,大多建在山明水秀的风水宝地之处,要么就遵循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园林设计原则,效法自然的风水宝地。园林建造要讲究情怀,讲究民族精神,讲究神态文明,讲究和谐社会,这就需要了解和重视风水文化。风水学通过人类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包括方位、吉日、位置、风流、水气、摆设、阴阳等各类明显的或潜藏的因素进行优选、调试,力图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后,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间联系以后,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是道的自性,道本来就是自然无为的,中国园林模仿自然的做法这是对风水中道法自然的认同。

中国典范性园林建筑,其所受道家美学、易家美学、儒家美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具体表现在大多数的画家、诗人、书法家、文人墨客等也兼工造园,将其美学理念融入园林文化中,体现出深厚的民族美学与传统。

#p#分页标题#e#

我国的古典园林有的是画家直接参与的,如宋徽宗、王维、倪云链等,有的造园家精通画里,如计成、米万钟等,再加上文人墨客、书法家和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王羲之等的描绘、点缀和颂扬使中国园林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其中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更为接近,山水画与园林誉为姊妹艺术。关于中国山水画是如何产生的?山水画的起源与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东晋、六朝的山水画古朴雅拙,元代的山水画显得高深莫测,这些都是画家内心宇宙观的外化。这种宇宙观体现了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自然观念,这正是风水学所极力提倡的。联想到山水画家大多纵情自然、无心功利的事实,看来这种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事实上,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力图创造出一种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山水画的理想空间。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在这里人们可以最大程度的亲近自然,这种建筑形态其实是居住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人们为了追求与自人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滋生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中国园林就起源于风水学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

以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为例,简单讲述下造园师在风水上的成就。计成苏州吴江人,少年时即善画山水,他撰写的《园冶》被园林界奉为经典,其中的《相地》篇科学地将土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六种。在此基础上计氏造园也颇有章法,注重因地制宜,自然天成,构园得体。他还主张园基地势任其自成高低,以成天然之趣,并独具慧眼地提出相地必要先看水,以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达到园林格局浑然一体的美学要求。其余造园师在风水上的成就,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

一是要与风水布局和地域环境相适应,与本地域历史遗留的园林建筑保持比较一致的特色,不盲目抄袭外国或外地域的园林样式;

二是适应现代化潮流的方式,满足现代人民对园林多功能的合理要求,形成新的地方园林文化特色。园林与风水宗旨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和顺应自然环境,有节有制地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较佳的天时、地利及人和,达到上山若水的至善境界。

园林与风水最终达到的效果,往高层次来讲那就是对洞天福地的不懈追求及孜孜不倦的努力建造;往低层次来讲那就是营造一个静默、养气、安身立命的住处及外部环境。

从哲学意义上讲,静是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为社会人必须与尘器共存,被动接受喧哗也主动制造喧哗,而内心深处动极生静,渴望在时光流逝中静默,产生思想的升华。园林就能提供一个阻隔外界的空间,俗世的烦恼杂念被涤荡一空。在动态中生活,在静态中思考。

总之园林起源于风水学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园林与风水宗旨也有相同之处,所追求的高级目标及低级目标大体一致。

  • 上一篇:楼层与风水(二)
  • 下一篇:道教的“镇宅之宝”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