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风水
朱棣攻占南京、迁都北京,有违祖制
为此,他在营造自己的天子居所时
命风水师必须以大量的设计元素
体现其皇位顺承天意、效法天道的精神
由此为后世留下了一座
法天象地、遵阴阳、五行、八卦而造的
艺术瑰宝——紫禁城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长子朱标早逝,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分封在各地的强大藩王,对这样的安排反弹相当强烈。“削藩”与“清君侧”的历史剧再次上演。
朱棣不是第一个通过造反取得皇位的,却是最后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所以,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后,改元永乐,但心里并不长乐。他一直挂念着曾经分封的“龙兴之地”,无时不想回到北京。
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朱棣没有将她安葬在南京,而是在北京昌平营建寿陵,可见北归的决心。最终,他仍然选择了迁都。
朱棣攻占南京和迁都北京,都犯了违背祖制的忌讳,所以,建造皇城的时候,必须以大量的设计元素,强化他取得帝位的合理性,以正视听。这就意味着,在紫禁城的设计思想里,必须能体现皇位顺承天意、都城效法天道的精神。本着这个精神,朱棣派人在南方征集了一大批风水师和能工巧匠,前往北京,建造他未来的天子居所。
阴阳相辅
古人认为,“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天是阳,地是阴;天上日月环绕,日是阳,月是阴。为了呼应天地日月,设计出一个由外至内三层环抱的大格局:外层坛庙——中层城廓——内层宅院。
打开昔日北京城地图,可见北京城的城廓之外,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座皇家坛庙,组成祭祀天、地、日、月诸神的外围空间。此外,还有与天坛相对的先农坛,是祭祀先农神的场所;与太庙相对的社稷坛,则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象征着五色大地和五谷丰登。
金水河 摄影/李少白
内层的核心,是紫禁城。紫禁城背山面水,水即金水河,山即万岁山。金水河是人工开挖出来的,万岁山则是用从金水河挖掘出的泥土,与拆除元朝大内的砖石堆积而成,它位于北部,既是靠山,又是镇山,就是现在的景山。
金水河的水,源自西北部的玉泉山,它自紫禁城西北角楼下导引入城,而后蜿蜒南流,至武英殿而东转,在奉天殿(太和殿)前形成一个回水湾,呈“金城环抱”之势,然后继续东行,消失于重重建筑和林木深处,最后从紫禁城东南角流出。
在万岁山与金水河的环抱之中,一座与天上紫微垣和太微垣对应的天子居所——紫禁城伫立起来。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古人居址“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想,而且为皇权的正当性构筑了稳定的心理空间。
摄影/谢森
万岁山和金水河在紫禁城营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把紫禁城的阴阳之气与昌平天寿山、燕山、太行山、昆仑山一脉相连,万岁山成为紫禁城的龙穴脊山,天寿山则是北京城的龙脉祖山,紫禁城的“气”,通过这一系列绵延的山水,最终通达昆仑山,接至天上的元气。
众所周知,紫禁城有一条南北中轴线,它的作用是把紫禁城分为东、西两半,东方属阳,西方属阴。中轴线上的大殿,均面南背北,左为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右为阴,乃太阳落山之处。
而紫禁城的龙穴之位,就在内廷的交泰殿,这里可以感应到山自无穷远处绵延而来,水自烟云中蜿蜒而至,正是“山归成龙,水归成穴”的形势,来自天上的元气,就被锁在了紫禁城内。
阴阳是生命的根本,从“万世不易”的秦始皇到后来历朝历代的皇族,莫不希望种族繁衍。在紫禁城的设计中,以后三宫来承载这一理想。
后三宫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构成,自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乾道成男,乾清宫就是皇帝的住所;坤道成女,坤宁宫便供皇后居住;中间的交泰殿,则寓意上下尊卑、交泰和合、天地交通、阴阳交汇、万物生长。
#p#分页标题#e#
交泰殿的宝座上方悬有轩辕镜,取象于天上主雷雨的轩辕星,象征了天地阴阳的交会。这颗悬挂在大殿天花板正中藻井龙嘴之下的巨大白色金属球体,也出现于前面的奉天殿。其他纯属阳和纯属阴的大殿,都不能悬挂轩辕镜。
五行相生
阴阳是万物之始,金、木、水、火、土五行则是万物所依,紫禁城内五行空间无处不在。
王子林《紫禁城风水》
在五行观念中中央属土,土如何体现?紫禁城的前朝和后寝建筑群,就坐落在两个“土”字型的台基上。土色黄,黄色成为五色中最尊贵的颜色,所以故宫前殿后寝两大建筑群的屋顶,都以黄瓦铺设,以示至尊至大和天下中心。
南方属火,紫禁城南端的午门,就建成五凤飞翔的吉祥之像,午门外五座石桥上的望柱,则雕刻成火焰燃烧的形状。
北方属水,玄武坐镇,紫禁城的北门,就叫玄武门(清代更名神武门)。玄武大帝在神话中是北方水神,主管生死,降妖除魔。钦安殿的东大房和西大房以黑瓦铺顶,正是五行中北方属水和尚黑的体现。
西方属金,五行理论中金能生水,这就是紫禁城西部开挖河道并取名金水河的来历。
东方属木,喻示着万物的生长,这里生气旺盛,是安排太子居所的理想方位。木的颜色为绿色,因此明太子宫文华殿和清太子居住的南三所,屋顶均用绿瓦铺设,象征着太子如春天的东方之木,生气勃勃,前景无限。
法天象地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可与地上的一切相互对应,构成一个庞大的象征体系。
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域被划作三座城垣,它们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守护在三垣周围的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所辖的二十八星宿,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图式。
《中华遗产》2009年08期 摄影/李前进 制图/刘扬
其中,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心区域,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太微垣在紫微垣的东北,被认为是天帝的南宫,是天帝的布政之所。
天市垣在紫微垣南,被构想为天上的集市。
紫禁城的设计建造,正是上述理念和宇宙图式的投影,这套方法,叫“法天象地”,将天空星辰的祥瑞对应到地上,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天有悬象而成文章,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
法天象地,首先要用罗盘或日晷夜观北极星,以确定正北方向,然后划出子午线作为中轴。
接下来,要确定穴位。紫禁城的龙穴,在乾清宫后的交泰殿位置,它是全部设计建造的基点,是天上北极星在地面的呼应。通过龙穴的正北子午线,就是中轴。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1期 摄影/马文晓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组成的后寝,是天上紫微垣的映射;
前朝三大殿则是天上太薇垣的映射。
这就创造了天帝居于紫微宫、天子住在紫禁城的意象。
从西北流入的金水河,正是天河银汉的象征。
太微垣以五帝座为中枢,帝王星居中,对应地上的三大殿。
外面一层环布着内屏四星,有太子星、幸臣星和从官星座。
最外层则是屏藩之星,从东、西、南三个方位,护卫着天帝皇宫的安全。
东藩四星和西藩四星都是将星和相星,
南藩二星,则称左执法和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为端门。
紫禁城里的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左掖门和右掖门等宫殿和门楼,就是天上的帝王星、将星和相星等星宿的映射。
紫微垣居于北天中央,又称中宫,是由后宫星、帝星、庶子星、太子星组成的天枢系统,紫禁城后三宫的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与之呼应。
天上的左右枢星座之间叫“阊阖门”,门外的北斗七星是天帝乘坐的马车。
紫薇垣的北门外,有长长的阁道六星,穿过银河,到达天帝的离宫——营室宿。营室宿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紫禁城的御花园。
角楼 摄影/谢森
#p#分页标题#e#
紫禁城的营建融入了天上众多的星象,对阴阳五行八卦的应用无处不在,有的体现在宫殿规制和方位上,有的以门的朝向和名称来表达,有的用河流水系演绎,有的以楹联诗文抒发,还有很多数字的秘密,以及各种神器礼器和镇宅灵符,它们辨证地共存,环环相扣,层层相套,互相烘托,把紫禁城法天象地的风水意匠推波助澜,达至高潮。
当皇帝莅临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他实际上正在“南面而听天下”,他的头顶有北极星照耀,前方有泰山耸立,江南诸山层层朝揖,黄河、长江从面前绕过,万里江山奔来眼底,凡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者,莫不在君王的照临之下,他的内心,充满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