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施舟人:自称贫道 望国人接棒道教研究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大道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严复学术讲座,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欧洲著名汉学家施舟人院士发表了以《追寻道的历程:欧洲汉学研究传统的回顾与展望》为题的演讲。他表示,目前中西学者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学术合作,尤其在碑铭、科仪和道教名山圣地等领域,更希望中国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能建起一座孔子学院,有人教授古汉语。

施舟人(左)与陈鼓应(右)

自称贫道 望国人接棒研究

在施舟人先生面前,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或都要为之汗颜,他历时25年整理了中国的《道藏》文献,主持中华五经翻译,是中国首家西方人文典籍图书馆“西观藏书楼”的创办人。耄耋之年的他还是正一教受道士。在讲座开始前,施舟人就在一个角落从容坐下,微阖双目,不急不缓。

“我是一个道士,我很穷,所以是贫道。”施舟人在讲堂上不时逗乐听众,尽管他翻译了《庄子》、《老子》、《论语》荷兰文译本,主持《中华五经翻译》等,他却直言,这些经典其实没办法翻译,用罗马字其实表达不了汉字非常深的意思,其目的只是让大家有兴趣。在讲堂上,施舟人讲述了欧洲汉学研究传统的回顾与展望,用“往教”、“来学”等多个阶段,重点阐述了从明代到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回顾。他直言,此次演讲只是个人到80岁的一些想法,如果听众有不同意的话,不需要跟他客气。

施舟人强调说,欧洲的汉学研究开始没落,这个时代已经过了,现在完全是把球还给你们,作为你们的国学,外国对于佛学、道教等等的了解责任都在你们。他还建议,自己非常支持孔子学院,希望有机会在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座孔子学院。

不闻往教 欧洲反掀中国热

施舟人谈到,金尼阁是第一个在欧洲介绍中国的西方人,并将孔夫子名字拉丁化成为Confucius,又将利玛窦的中国札记增写,整理成书《基督教远征中国史》,在欧洲掀起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施舟人表示,实际上教会派出传教士是为到中国宣扬文化,结果却是中国文化大范围传到欧洲,令教会都感到过分。

施舟人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的深厚情怀,对种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在他身上有中国传统的含蓄谦卑,但在谈到一些维护中国文化的事情上,他又更像一位直言不讳的西方人,坦言自己对一些历史名人的褒贬。

施舟人谈到了撰写《中国新事》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把自然和上帝融为一体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与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符合斯宾诺莎的哲学,对中国哲学发表意见的哲学家黑格尔。对于这些历史上的名人,施舟人的看法十分直率,他直言自己较为喜欢利玛窦,而不喜欢黑格尔。他说,黑格尔曾讲没有必要翻译孔子的经,黑格尔喜欢印度文化。“利玛窦还可以,但黑格尔我是绝对不可以,我不是哲学家。”

施舟人说,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路易十六时期修建了中国式的花园,实际上现在西方对大自然,都是那时候从中国来的。教会的目的是传教到中国,没想到全欧洲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完全是反过来。

欧美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伟大的文化不是往教,而是来学。施舟人表示,在黑格尔同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有雷慕沙、儒莲、沙畹,欧洲学者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沙畹的弟子们:伯希和、葛兰言、马伯乐就直接与中国学者如王国维直接交流。他称,儒莲翻译的老子道德经很不错,欧洲也不是马上对这个很有兴趣,但他做的事情是一个里程碑。

“英国的传教士开始有点怀疑他们这样对不对。”施舟人表示,理雅各是第一个把全部《四书》、《五经》翻译的人,后来在英国做第一个汉学的教授,他到老的时候曾说了一句话:“你问我,从内容方面哪个东西比较有价值,我看还是中国《五经》比《摩西五经》好。”

致力推动中国文化研究项目

施舟人表示,现在正在推动“爱山”研究、“圣城北京”研究和洞天福地与中国的环境保护项目。他说,在北京有大量的庙宇,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物史料,特别是数以千计的碑文是不得了的资料。他正在主持洞天福地与中国的环境保护项目,他认为,道教许多经典都与自然保护密切相关,《上清经》和《灵宝经》的大戒律文都参照了《太上老君百八十戒》,这就包含了很具体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戒律。

施舟人并不喜欢外国经常批评中国。他称,中国的生态仍然很好,迄今为止还是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国家之一,如中国目前有1186不同的鸟类,其中大部分是原生物种,欧洲现在保存了500种左右,而其中一半都已经是濒危物种。(香港商报记者:敖雷)

  • 上一篇:广州纯阳观制作跌打药酒回赠社会
  • 下一篇:马来西亚专家学者畅谈海南与东南亚道教交流合作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