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 这是祖师爷的感召
[导读]“如果和道有缘,祖师爷会召唤你的”。而这正是祖师爷的感召。
文:汪玉玲
“我们道教人士不会号召大家去出家,如果和道有缘,祖师爷会召唤你的。道人一定要有内心的操守。”每当想起邓丰道长的这句话,我内心都会由衷地产生一种钦佩之情。
是祖师爷的感召让我们相聚在一起
距离“问道武当”夏令营活动结束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但武当文化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抹去。我今年很幸运,参加了由武当山道教学院所举办的“问道武当”夏令营活动,这是祖师爷的感召,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我们在武当山道教学院道长们的带领下,领略了魅力的武当文化。如果说这次夏令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说是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道文化传承的思考。
博大精深“自然”
这次的夏令营之旅给了我太大的震撼。如果我们想了解淳朴的民风民情,那就请到宏村、丽江走走;如果我们幻想着霓虹灯的彻夜不眠,那拉斯维加斯的夜景不容错过;如果我们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的名山应该要跑遍……我们想了解一种文化的魅力,不应该仅仅靠书本上的文字,一定要去蕴藏着该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同样的,对于道教文化兴趣十分浓厚的朋友来说,走进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武当山,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武当山道教学院的人文风情,“自然”一词可以概括其特征。我们住在美丽的武当山道教学院,它坐落在丹江口市净乐宫旁。我们每天和道长们有着相同的生活作息规律,早上6点开静,6点20做早课,7点吃早餐,上午下午各一节课,学习道教义理、武当太和拳以及基本的道教知识,晚上7点到8点半静功打坐。说也奇怪,在道教学院生活的几天里,那些熬夜的习惯全然消失。40位营员们每天精神抖擞,恭敬谦和,相处十分融洽,其乐融融。这是道教独特的生活习惯使然,也是安静美丽的道教学院让我们的心静了下来。这些天,道教学院的山格外的蓝,偶尔飘在空中的白云也显得分外妖娆。巍巍的武当山远远地看着我们在这儿感受道文化的气息,滚滚的丹江水从我们身旁淙淙地流过。这里的饮食是平凡的,粗茶淡饭,简朴清新;这里的作息是规律的,早睡早起,注重养生;这里的道教经典是简洁的,区区五千言投射出道文化无穷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忘记城市的喧嚣,卸下工作生活中的种种负担,留下的唯有一片宁静的心,静静地感受着祖师爷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博大精深“武术”
“北少林,南武当”,武当太极拳乃中国武术之精髓。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武当武术的了解更多是在电影小说里。一套武当剑法出神入化,无不让观众连连拍手称快,而对于太极拳的认识更集中在养身层面,很少见过真实的演练场面。在武当山道教学院学习的几天里我们有幸能看到田理阳道长给我们展示武当太极拳。田理阳道长是三丰太极拳的传承人,也是中国著名的丹道养生专家。他认为,太极拳讲究“顺其自然”“以力借力”,并以道家哲学思想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为原理,虚实刚柔,神形兼备,混元一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逍遥自在、闲云野鹤的道家风格。在课堂上,他让三名同学合力将他推倒,但事与愿违,三名同学都败在了太极拳的柔力上。课后田道长送给道教学院一盒武当武术的影像光碟,可供道文化爱好者业余学习。田道长为弘扬武当道文化知识,广收弟子。他曾出访东南亚、欧、美等数十个国家讲学传道,全世界有62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武术组织和负责人纷纷在游道长门下拜师学艺,其中有地中海拳王亚历山大.芒卡游理太,法国三届空手道大赛冠军汤姆,跆拳道八段郑荣焕,美国加州大学武术系主教加斯丁……
走进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武当山,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道文化传承
据了解,作为道教经典《道德经》的流传甚是广泛,其西文译书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排行第二,仅次于《圣经》,这说明道文化在海内外都有明显的影响力。但是,据2009年宗教界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出家的乾道、坤道约5万人,信徒约1000万,这和佛教20万出家人、1亿多信徒相比,我们应该有适当的反思为什么中国本土宗教的发展远远比不上外来的佛教呢?
一、识道。我们应该从道教自身的文化内涵考虑道文化是内敛、抽象的。老子有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教经典要求道人们在修行的时候要不与人争,虚怀若谷,要时刻坚守道人自身的操守,他人修行与否,不应强加,一切顺乎自然。只要内心虔诚修道,不身在寺院又何妨?此外,道教理论较为抽象,很多涉及到哲学本体论和周易阴阳五行思想,需要一定的道家知识和哲学思维来理解。基于对于哲学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很多热爱道教文化的人对道教望而却步,这是中国精髓文化的悲哀,也是华夏子孙的悲哀。
二、辨道。我们需要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在大众传媒发达的今天,现代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曲解道教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道士下山》等,道人们似乎总是作为不好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中,如贪婪、自私、懒惰、软弱等特性,这些角色先入为主地盘踞在我们中脑海,进而逐渐形成定论,迷信的、骗人的想法便成了我们对道教的看法。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反思,土生土长的道教是这样的吗?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是糟粕吗?这些理论是否成立呢?如果让简单的荧屏文化模糊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这算不算是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蹂躏呢?
三、弘道。道教内部需要优秀的高道法师。佛法之所以传播如此迅速,弘一法师、净空法师、慧律法师等人的贡献不可忽略,佛教的海内外得道高僧数不胜数。大乘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罢,它们的信徒增长速度令人瞠目咋舌。而对于道教而言,像李光富、田理阳等这样优秀的道长却不是很多,这也恰恰证明了道教内敛的禀性使得道文化传承规模相对较小。一些高道不想也不愿主动弘扬道教内丹功夫和武术,认为一切顺应自然,不可强求。其实,这正是道教内部需要改革的地方。中国道文化是世界文化资源宝库中的上乘佳作,作为本民族的文化精髓,需要高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炎黄子孙享受祖师爷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在道教内部,急需培养一批高学识和潜心修道的道人,扩大对道教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从对道教的误解和迷惑中走出来。
“问道武当”夏令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道文化的思考却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对道文化的亲身体验,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道”文化的精妙之处它不仅诠释了夏令营营友们的朋友情,与道教学院老师们的师生情,它也不仅仅作为哲学的本体论和万物的自然规律,它更唤醒了新一代青年学子内心的社会担当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汪玉玲,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