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刘仲宇:道教文化是新的中华文化的生长点

[导读]道教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支。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道教的文化地位应当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文化责任,可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道教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一支。在古代社会里,它与儒、释合称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之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格局大变,及于现代,中国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格局,原来所谓三教的地位也随之大变。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道教的文化地位应当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文化责任,可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刘仲宇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视传统文化的巨大意义。这对于道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文化地位、发挥应有的文化功能的极佳契机。无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都应抓紧这一契机,有所思考,有所作为。必须从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理解道教的文化定位,必须从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道教本身的优势相结合的视角,同时从世界文化的大格局,去看待其可能发挥的作用。

道教是中国文化基因的主要承载者

凡是讨论中国文化的,无不提到道教,而凡是研究道教的,也必然会讨论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教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世界对道教的关注超越以往。然而,人们所着眼的,主要是道教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道教中蕴藏着的文化资源,很少讨论到现代的实际。但是站在今天的视野看,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密。道教尽管已不再是当代文化的主导部分,但它是中国传统的承载者,而且是有组织、有经典、有众多信仰者的活的承载者。

进入近代以后,原来的所谓三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儒家失去了原有的科举制度和相应的教育制度的保障,很快退居社会边缘,尽管它仍有相当深刻的群众基础,典籍还在。本土文化中只有道教才仍有宫观、道人和各级协会等组织的依托,加上早已本土化的外来宗教佛教,也承载着一部分文化基因,遂成为传统文化的两大有形载体。

道教有宫观、道人的依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倡儒道互补说,他说的道,主要是道家。而道教是道家的继承者,同时又吸收了别的文化因素,复加上自己的创造,形成庞大的文化体系。在道教中,明显地可以呈现出尊道贵德、贵柔、清静无为等道家的特征,同时也在强调顺应自然的同时,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夺造化之秘”等运用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作用的思想。道教也是和谐思想的提倡者和实践主体。《道德经》从万物本源的角度,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根本思想。道教也是平等、宽容等优秀传统的提倡者。《庄子天下》介绍老子思想,提纲挈领地说他“宽容于物,不削于人”。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周易》的影响。易的思想,后人或将之理性化,导出了大量理性、辩证的思维;同时易中又含有以“象”为基本工具的唯象思维(又称形象思维),道教除在对神仙世界的描述中运用了形象思维,也在科学探索主要是丹法研究中,运用并发展了易的唯象思维。与儒家强调个人在社会、家族整体中的位置不同,道教要求高扬个性,强调生命的价值,个人的逍遥自由,与儒家互补。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基因。

道教除本身的传承外,也还承载着部分儒家文化的资源。在它的劝善书中,有大量古代的治世为人的格言,来自于儒家,诸如孝、义、忠、信、知乎廉耻等等,都是道、儒共尊。由于儒家已经失去了制度的支撑,此类文化基因的保存,更显得特别有价值。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象征

道教在当代,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象征。无论其建筑、服饰、崇拜对象、典籍内容、艺术活动、行为规范,都呈现出特有的中国色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尤其是在海外华人中,都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标杆。在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尤其是华人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标志。中华文明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特殊性,往往在道教中得到极好的表现。

中国正在进入现代化的洪流,其呈现于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中华文明的形象。其去战、好生、主张民族平等的思想,在今天十分引人注目,在世界和平、环境与生态保护等领域中获得高度评价。

道教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道教留下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大凡在典籍、名山宫观、艺术(特别在造像、绘画、音乐、仙话传说等)、养生医疗等领域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在长期的发展中,道教文化又深入到民间风俗之中,成为中国一般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无视这些资源。事实上,其中的许多部分已经被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还是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广泛地影响到现代的旅游开发、艺术创作、地方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在两岸的感情联结和文化交往中,道教的文化资源又是重要的纽带。

武当山道教旅游开发(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是世界宗教中教义和修行方式都极为独特的一员。它对于科学的热情和贡献,绝不仅限于古代,也是中国人振兴科学的重要精神鼓励。

道教文化是新的中华文化的生长点

道教本身是在发展中的,道教文化也是一个变动的、不断适应时代的活生生的有机体。当年陈寅恪先生所阐述的道教的真精神极为中肯。道教中的某些因素,在古代社会中和之者寡,而在现代条件下,则显出了普遍的认同。在古代“君子何必言利”的背景下,道教却适应一般平民百姓的诉求,提倡对于财富的创造和保护。正一盟威道的法中,有一阶“招财镇宝”,大约出于南北朝时期。

在古代社会里,尽管发财为许多人所期待,但却不能公开说出来。士大夫的诗文中,大都以批评金钱欲为表示自己的清高,金钱也会成为批评的对象,如《钱神论》就是讽刺金钱万能,虽然直指社会现象,但对财富的正面评价则一直树立不起来。道教对求财的鼓励,当时显得另类,而在当代却成为共识。接财神成为21世纪以来,也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渐渐普遍和完善以后,中国民俗也是道教的活动中,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同时,财神早已被道教徒赋予了公平、公正、诚信、和合等精神,又成为当代市场伦理的重要原则。

道教的科学活动属于古代,即使像发明火药等重大的贡献,也已成了过去。但是道教徒在此类活动中显示的智慧,却仍有其生命力。道教徒使用的人工控制物质变化的思路和辩证思维方式,仍在高端层次上受到重视,它对宇宙演化的天才猜测,对于存在着某种看不见却支配着星宿运行的盲点(空常)与现代发现的暗物质,竟有惊人的相似。

道教养生文化,素来为人重视。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富庶,也带来了现代病,道门的养生保健理念和功法,于是成为香饽饽。同时,它本身也要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而进步。

道家养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并不一般地否定现实生活的价值,但反对违背自然地盲目提高自己的价值期望,在外在的名利富贵前迷失自我。道教提倡“啬”的精神,要求少私寡欲。这些对于今天的人们无疑是一付清热降火的良药。这类价值追求,在今天,无论是一般生活方式,还是整体世界的环境、生态平衡,都大有作为。

在哲学、艺术等领域中,也有诸多的创新可能。只是从道教自身说,显然还没有做好研究开发的准备。

今天,道教在社会上的声望不高,道士的文化素质、宗教素养都有提高的余地,有的方面还很不理想。道教本身的文化自觉这几年有发展,但参差不齐,对于如何发展自己,找到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未成为道众们的共识。教义研究不深入,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像佛教界“人间佛教”那样有力度、有统摄力和指导性的教义思想,大大限制了思想的统一,模糊了发展方向。

道门中一部分人对于自己是什么、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什么、今后发展的方向如何,不明白,也很少思考。道教思想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不高,道教教义对于当代社会和科学的解释功能不足。道教教育也有待于提高,人才的缺乏是有识之士共同的担忧。熟悉本门教义、经典,对于现代科学与文化有造诣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太少。道门要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尚需下大功夫。有担当,才有存在的价值、发展的机遇。趁此大好机会,明白自己的担当,并付之实践,是我们的期望。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刘仲宇:道教的文化定位与文化担当》一文整理发布,作者刘仲宇,选自《中国民族报》。)

  • 上一篇:黄信阳道长祝愿湖南道教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 下一篇:广州道教上善义工社冒雨中秋社区慰问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