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老君台记》
[导读]4月29日, 陈忠实去世。社会各界沉痛悼念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经典著作的作家。让我们也一起重温一篇陈忠实先生关于道家的散文,寄托哀思。
文/陈忠实
到鹿邑城东北不远处去看老君台,传说是老子升天的地方。尽管我基本不信神更不信鬼,却仍然兴致高涨,纯粹在于神话传说超乎常人想象的那种神秘而又神奇的魅力,已不介意有或没有,也就不存在信或不信的心理障碍。老子有创立并铸就中国道教教义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就出生在今属河南的鹿邑东太清集,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我列举这两件确凿无疑却也几乎人人皆知的事实,仅仅只是要证明老子曾经是一个大活人,不属我们远古洪荒时期那些神话传说里的人物。一个真实的老子被神化了,演绎出一个升天的神话,尽管我信不下,反而更来兴致,想看看老子的崇拜者给他创造出怎样一个神秘莫测到可以沟通天上人间的老君台。
在如注的大雨里走到老君台前,我稍觉失望,一个让老子成神升天的地方规模很小,似乎甚为简陋,几乎感觉不到仙气神韵。细看了,是一个圆柱形高台,比我想象中的高度差得远了,不过十多米,仅有三十二三级砖铺台阶。构筑这个圆柱形高台的砖头显得陈旧,倒是泛着某种历史的沧桑,却还是让我不能发生仙风神韵的神秘感。踏着被踩踏得溜光的青砖台阶拾级而上,台顶有几间庙宇式的房屋,也比我想象里的建筑规模相差甚远,甚至觉得粗糙,太不精细,太不讲究,这是老子升天的地方啊!老子的塑像端坐房中,无法判断像与不像,却泛不起任何神秘的气氛,须知老子本身早已笼罩着半人半神的神秘色彩了。企望领受神话神秘的心理似乎没有满足,便平静地走下高台来,一个意料不及的神秘到令人震惊的事件摆到眼前
一位朋友把我引到圆柱形高台的西侧,那儿载着一个注释盘,盘里有一排业已生锈的炮弹。听了这些炮弹的来龙去脉,岂止神秘,已经使我发生头发竖立头皮发紧的生理反应了。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已经沦陷。日本侵略者一个榴弹炮班组,对着这个传说中老子升天的圆柱形高台发炮轰击,尽管这高台里不仅没有抵抗力量,而且空无一人,只有一尊老子的色彩脱落的泥塑彩绘塑像端坐其中。几个操着榴弹炮的日本鬼子,要把它轰击垮塌,夷为平地,其得意和狂妄的姿态可以想象。然而,谁也始料不及的奇迹发生了。一发榴弹炮炮弹发射过去,击中本已有些老朽的砖墙,而且穿进墙内,却未发生爆炸。鬼子炮手以为是哑弹,接连发射,仍然是炮弹钻进砖墙,没有墙倒屋塌的效果,也没有爆炸声响。鬼子炮手再发炮弹,都是如同陷入沙堆不见响声,倒是发炮的鬼子惊诧莫名了。惊诧的鬼子炮手在气急败坏的失控状态里,连续发射了十多发炮弹,竟然一颗都未发生爆炸,全部钻进砖墙成了哑弹死弹。几个鬼子莫名其妙,随之得知这是老子升天的老君台,吓得扛起榴弹炮筒和炮弹溜走了。没人能猜准他们当时的心态,是恐惧,抑或是触犯人道也触犯天道的罪孽感?
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个老君台天天迎来又送走如我一样的观光者,也少不了海外洋人,除了对老子的崇拜以及对神化老子的好奇心,还多了一种对日本鬼子十余发榴弹炮炮弹不响不炸的真实故事的迷惑莫解,然而谁也不会永久放到心上。某一日,一个年过七旬的日本老者专程找到老君台,在圆柱形的砖砌台墙下跪倒了,连连忏悔,连连谢罪。他公开自己的身份,就是当年用榴弹炮轰击老君台的炮手。那场罪恶的侵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游人和观光客把榴弹炮炮弹不炸不响的故事也只当作奇闻异事传说,倒是这个当年发射炮弹的士兵背上了解不开放不下的心灵负担。他作为榴弹炮手,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知发射了多少枚炮弹,炸死了多少生灵炸毁了多少房屋,他已经完全无记,而只有发射到老子升天的老君台上一颗都未炸未响的榴弹炮炮弹,压在他的心上,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年龄愈老愈清晰,负罪感愈深重。他向有关人员毫不含糊地说,一共发射了十三颗榴弹炮炮弹,一颗都未响未炸。他说这话之前,在老君台发现并找到十一颗未炸响的炮弹,后来果然又找到两颗,可见当年这个日本炮手的记性。现在,这十三颗未炸响的榴弹炮炮弹,就展示在老君台,供国内国外的游人观赏,再由各人自己去解这个神秘神奇的真实的神话。
我至今解不开。
初看时本不觉得神秘的老君台,在我一下子神秘起来,直到现在依旧神秘莫解。
我猜断那个当年发射榴弹炮的炮手,即后来跪倒忏悔的那个日本老人,已经解开了这个真实的神话。
相关链接
老君台
鹿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蜿蜒流过,滋润着这片土地。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鹿邑县。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于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鹿邑太清宫镇。
供奉老子的庙宇及建筑,至今仍有两处重要遗存。
一为老子诞生地和祭祀地太清宫,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唐朝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后,以老子庙为家庙,起建宫阙殿阁,“如帝者居”。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建“凌霄宫”,专祀李母,是为后宫。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盛极一时。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下诏改县名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
老子庙于1949年前被毁,现存用汉、唐、宋、明、清历代遗存的建筑构件建起的太极殿一座、唐柏3株及包括“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宋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碑在内的历代碑刻十数通。
二为明道宫里的升仙台,又叫老君台,相传老子晚年在这里聚徒讲学,后于此修道成仙。老君台是由多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修建。山门下青石台阶32级,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级,正合老子升33层天之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1938年日寇侵犯鹿邑,老君台被误认为防御工事,连中13发炮弹,却无一爆炸。《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