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眼中的命数!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此语盖出于道家。
自上古始,道家方士烧炼金丹以求长生,炼内丹以求不死,皆是通过修炼以延长寿命,试图改变“命由天定”的结局。
从养生的角度讲,通过静心、养气、服食等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健康问题,这也是道家对医学及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不过,今日所论之“我命在我不在天”将绕开健康因素,或预设了“人人皆健康”的前提下,解读此话的真正含义。
人虽然未万物之灵长,但任人如何养生保命,亦难以改变天数,所谓天数,即吉凶祸福。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也就是说,人虽是“四大”之一,但也应循道而行,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这点上讲,人总会受到地、天、道的约束,违反了道,就是逆天,逆天则必遭惩罚。
人生于天地之间,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受到地、天、道的制约。
人是有命数的,有生老病死,有吉凶祸福,这些理所当然。
生老病死不可逆转,所以,论人,则不可不生,也不可不死,但可以不病,这是养生学的内容,姑且不论,但吉凶祸福之事则不然,可以通过修行而得以改变。
善恶皆自己所为,祸福皆由自己决定。
因此,命数如何在于自己,而非天定。
风水家说:“命乃天定,运在人为。”
又说:“命不可改,而运却可改。”
此话也有几分道理。
人出生之时,秉父母精血所生,又有灵魂入胎而有命。
实际上,“生我之前”命数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根据佛家三世之说,“生我之前”为前世,前世所修功德多少对今生有所影响。
因为前世之事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所以,我宁愿以今生为起点来论命,如此更贴近现实。
一般说来,我们出生之后至成年独立,我们消耗的都是父母的福报。
因此,在少年时期,不足以论命。
故而,少年时代,无论吉凶悔吝、寿夭祸福皆与父母及家庭有关,家庭和则顺遂,父母不睦则多殃;父母溺爱则子女多病,家教严苛则多成大才。
在此阶段,人的吉凶祸福取决于父母及家庭环境,而不必以“前世修得如何”论之。
自完成学业开始工作之时起,我们业已脱离父母,便有了命数之说。
此时,我们不仅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仍将继续。
在此阶段,我们的心性、智力、能力等将决定未来的命数。
心性,即本性,表现为对善与恶、正与邪的辨识能力,并将影响一个人的言行,善者得福,恶者获灾,乃天道使然。
为善者,合于天道,故得福;为恶者,逆天而行,故招祸。
因而,是祸是福,均由自己决定,与天无关,天道只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
因而,有“自作自受”之说。
消耗福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邪淫、妄语、不孝、不肖、损人利己之类,消耗福报较快。
而大多数人都是一边积累福报一边消耗福报,所以,看似不增不减,平平常常。
其一生中也多吉凶祸福,祸福相依,实属正常。
而很多人的人生即如此,所以,命数也如此。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已将这种命运现象想当然,所以,行善积德之类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听听罢了,却不愿身体力行。
然而,人固有一死。
《太上感应篇》中说:“算尽则死”。
因而,当一个人的福报被消耗殆尽,则命终而死。
人之死,要么福尽,要么寿终。
所谓“祸莫大于死”,福寿皆关乎命数,死亡之后,身形腐朽,灵魂则回到多维空间。
从哲学的角度看,随着我们的躯体的死亡,我们的世界便不复存在,因为我们都已烟消云散,何来功德之说?
#p#分页标题#e#我虽不完全赞同哲学对于死亡的观点,但就命数而言,我命在我,而不在于天,福禄的多少在于平日的积累。
所以,趋吉避凶的真正方法,可能是尽量为善而不为恶,让“算减”得慢些,如此可以尽量让死亡晚点到来。
因为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了任何认识世界的条件,所以,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过好今生今世才是终极追求。
鉴于此,道教不论三世因果,只论天道承负。
因为天道承负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也是我们所论的“福荫子孙”的理论依据。
因为至少天道承负看得见、摸得到,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才踏实。
报应之事,全在于自身言行,也是对命数的最好解释。福生无量。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
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又当,
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
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关注,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