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经魔章浅释识阴十魔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六八年于美国加州三籓市佛教讲堂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总。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就是修行阴的这个善男子,他修行这个定力,‘行阴尽者':在行阴尽了的这个时候,‘诸世间性':所有世间一切十二类众生的这个性,‘幽清扰动':幽隐轻清那个微细的动相,‘同分生机':在十二类众生这个同分的生机。机,就是那个处,也就是那个地方。
‘倏然隳裂':倏然也就是忽然。忽然就隳裂了,就破坏了这个‘沉细纲纽':沉,就是深沉;细,是微细;纲,就是网的一个大纲,那个大绳;纽,就是身上衣服的纽扣,还有那个枢纽、总枢的地方也叫纽。
‘补特伽罗':翻译过来叫‘数数取趣',就是生了又生,生了又生,就是那个‘中有身',又叫‘有情'。我们所有一切有情的众生,活著的这个身,都叫中有身;死了,就叫中阴身。中有身就叫补特伽罗。
‘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在这互相酬报、业果交流这种深深的脉络,因果悬绝,没有了。感应,也就是因果;悬绝,好像在空中忽然间就断了。因为在行阴尽了,这个生死已经了了,所以这因果也就断绝了。在这个地方,这是行阴终了,识阴开始的时候。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于自性的涅槃天,在要开悟了。‘如鸡后鸣':好像什么呢?这有一个比方,就好像鸡第一次、第二次报晓的时候,东方还没有白,天还没有亮,没有光呢!现在这第三次,这是最后的鸡鸣,就是最后鸡叫的时候,‘瞻顾东方':这时候你向东方顾盼,你向东方看一看,‘已有精色':精色就是天将要光的时候了。
‘六根虚静':受阴尽的时候,六根无所受了;没有领受,所以就虚了。想阴尽了,没有妄想;没有妄想,所以就静了,所以说六根虚静。这个时候,这六根也没有所领受,也没有妄想各处跑了,‘无复驰逸':行阴尽了,已没有迁流变化。行阴的迁流变化,好像波浪,常流不断的。那么现在行阴这种微细的动元也没有了,所以就无复驰逸,哪个地方也都不跑了。
‘内外湛明':这时候,只剩一个识阴没有破,已经内外明湛,内也光明,外也光明,这是内外明湛,湛明了。‘入无所入':因为这根尘都断了,六根和六尘合而为一了,也没有根,也没有尘,根尘不偶了。既无所缘,所以根尘就不偶了,没有相对的地方。因为没有相对的地方,这时候六根和六尘都互相没有分别了,所以入流也没有所入了。
这时候‘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深深地通达十方,这十二类众生它生命最初的根元、由绪。‘观由执元':观察它这种根本的元由,‘诸类不召':这时候,也不受这十二类众生所招引,它就不能把你牵引动了,不能来和这十二类众生再有来往了,这叫诸类不召。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于这个十方界,已获同体的这种情形,和十方界虚空都同体了,‘精色不沉':这种的精色、这种智慧不沉没了。‘发现幽秘':最幽隐的、最秘密的、最不容易发现的这种境界也发现了。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这个名字,这种境界,这种情形,就是识阴的一个区宇,在识阴的范围领域之内。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在这十二类众生的因果已断,已经得到和十二类众生虽然同,可是不为它所召了,和它已经断了来往,断绝和它的轮回。
‘销磨六门':这个时候,六根门头都没有用了,销磨了。可是,怎么叫没有用?这个没有用,不是说眼晴不会看,耳朵不会听,鼻子不会闻香,舌头不会尝味。不是的,是怎么样呢?就是六根互用了。你若把行阴破了,就有这种境界现前。
六根互用,眼睛虽然是看,但是它又可以听,又可以说话,又可以吃东西。这个耳朵,它以前只能听,现在也可以看了。可以用耳朵来看,可以用鼻子看,可以用嘴看。这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种的作用,这叫销磨六门,以前这种尘相,都没有了。
‘合开成就':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开,就是一根能开出六种的作用,这叫合开成就。‘见闻通邻':这个见闻都是通著的,就好像邻居似的,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互用清净':六根互用,而且还是清净的,你说这多微妙啊!到这种境界上,唉!那是很妙的。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十方的世界和这个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就好像青色的琉璃宝似的,里边也可以明彻到外边,外边又可以明彻到里边,玲珑透体地那么明彻,这个‘名识阴尽':若到这种程度上,这叫什么呢?就是识阴也尽了,五阴完全都尽了,没有了。
你到这种境界上,这是识阴尽;若不到,那还没有尽呢!若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这个人就可以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罔,不是有,所以叫罔,就是没有;象,不是没有,就叫象。有、无这种的情形,也都虚无飘渺。以这种颠倒的妄想,做为得到这种情形、这种境界的本。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个修定的善男子,他虽然有这么多魔的境界,无论是天魔、心魔,种种的魔,也没有摇动他的定力。或者他修定,根本就没有起这种魔境界。或者他已经起这种魔的境界,但他能觉悟,他能不迷,所以就打破这种的迷关了。这种迷的关头打破了,行阴也就破了。行阴破了,现在是识阴的开始,所以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经空了。
‘于识还元':现在在识阴上又要还元了,又要把识阴也都破了。识阴如果破了,就近本还原,回到如来藏性上了。
‘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生灭这种的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的这种性,这种精妙处,他还没有得到圆满。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他在识阴生出一种妄想,说在前边精妙未圆这个境界上,这个修道人他能令自己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能力。那么,眼睛也会说话,又会听声;耳朵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嗅味闻香。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都可以通用。
你说耳朵不能吃东西吗?这回六根互用,它可以吃东西了。那么说:‘它的牙在什么地方长著?'那你问那个耳朵去!它吃东西,不是我们吃东西。它会吃东西,自然有个牙,它不会掉牙的。或者它不用牙,现生出来也可以,这是真正科学的作用,真正科学的一种能力。
每一根都有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六根变成一根了。开,那么虽然一根,能有六根的作用,你说是不是神通?这是科学?你科学再研究,就算能换人的心,能换人的肝,能换人的 ......,也不能令人的每一根都有这六种的作用,这是办不到的,我相信科学再发明,也不会有这种能力的。那么这自性的科学发明了,就有这样的作用。
‘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这个不单他自己六根互用,有开合这样的能力,就是和十方的一切众生,也都有这种的互相通觉,彼此相知。‘觉知通吻':这种觉知性,能知道十方一切众生的根性,‘能入圆元':他能入圆满的那种根元本性。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这个地方,生出一种妄执。什么执呢?‘立真常因':他说这一个就是真常了。‘生胜解者':他既然认为它是真常,就生出一种胜解脱、胜知见。可是他不生出这种的知见,还没有什么毛病;一生出这种知见,‘是人则堕,因所因执':他以真常为因,根本是不对的。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真常的,其实这还在一个识上,并不是真常,他就变成因所因执。本来不是这个因,但是他立这么一个因,立这么个因,就生出一种执著。生出这种执著,他就和外道合而为一,和外道归伙,合股做生意去了,好像股份有限公司。他跑到外道,和外道去做股份有限公司了。
和什么外道呢?‘娑毗迦罗':就是那个黄发外道。以前讲过,就是摩登伽女她妈妈的师父,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这个就叫黄发外道。这种黄发外道,他‘所归冥谛':冥,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这个冥谛,就是第八识在现在这个境界上变化出来的。他说一切万物都从冥谛上生出来的。‘成其伴侣':这个修道的人一执这个非因——因立得不对了,所以就和黄发外道做了朋友,开了有限公司了。这个有限公司,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完。这有限,不知道是有限?还是无限?
‘迷佛菩提':他迷失了佛的菩提觉道。‘亡失知见':因为他所立的这个非因,非因计因——不应该立这个因,而他立这个因。这因所因执,他立得不对了,所以就没有真正的智慧,这叫亡失知见。亡失知见就是没有真正的智慧,把真正的智慧丢了。丢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你想要帮他找找,你也会丢了!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这是第一种,他立这个有所得的心,成他所归的一个果。他这种的宗旨就错了,怎么错了呢?
‘违远圆通':和修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入流亡所的这种道理完全相反了,完全都不合了。为什么?因为他生出一种执著,‘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的那个大城市。什么是涅槃的大城市呢?在什么地方呢?涅槃的大城市在常、乐、我、净涅槃四德那个地方。‘生外道种':他这种非因立因,就变成执著的外道了,变成黄发外道那个冥谛,和黄发外道去合股,做朋友去了。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把行阴已经研究穷尽了,已经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去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而于寂静、寂灭的这种境界,他‘精妙未圆':这种的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完全,因为现在这个识还没有尽。
这个识,就和真如差一点点,识是有生有灭的,真如就是不生灭的。那么现在在第八识上,有这种生灭的、微细的相,和真如这个不生灭和合起来,这有个名字叫和合识。就是生灭的这个识和不生灭的真如,非常接近,互相和合起来,这叫和合识。因为它是个和合识,所以就精妙未圆。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这个修道的人,假设在他这个所归宿处,所归宿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还在八识这个生灭的识上,‘览为自体':把本来不是他自己的,就拿来认为是他自己的一个身体了。
‘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他又生出一种妄执,什么妄执呢?他觉得尽虚空这所有十二类的众生,由卵生到非无想这十二种的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他说:‘啊!这所有的众生,你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都是从我自己这个身体跑出去的,是我生出来的。'也就好像前面说的那种情形,说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儿子,甚至于连佛、菩萨、阿罗汉,都是我造出来的,我可以造佛、造菩萨、造阿罗汉。你看!生了这么大的这种我执。
‘生胜解者':他生出来一种胜解。可是这不是正当的胜解,是一种邪知邪见,不过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胜解。如果真是胜解,就合佛法了。所以这修道,你就是看经,也要看清楚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落了,堕落到什么地方?堕落到‘能非能执':变成有一种能,他说他能生一切众生。根本不是的,这是他一种妄识的揣测。非能执,本来他不能,但他有这种执著,这种执著就是谁呢?
‘摩醯首罗':就是大自在天王。自在天就是天上色界天的顶天,叫摩醯首罗天。这个摩醯首罗又叫大自在,他有三个眼晴,他也有个佛眼,也是在中间这儿长著,这三个眼睛都是肉眼,就中间这个眼晴,也是他生来就有的,这个天有这么个眼睛。
那有多少只手呢?他有八臂,有八只手,前边四只,后边四只。前边他可以拿东西,后边又可以偷东西。他嫌一只手不够用,两只手偷东西也没有那么得力,生了八只手,这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那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到了百货公司,相信稽查员也看不住他,因为他手太多了。他骑著的是一头大白牛,手里拿著一个白拂,到处悠游自在的,非常地自由,这是大自在天。他说:‘我最自在了,嘿!你看我,你比不了我,我最自在了。'所以叫大自在。
‘现无边身':这个大自在天,他执著他可以现无边身,他说一切众生都是他现出来的。那么现在这个人修的也是这个法门,也有这种执著了。他也说一切众生是他现出来的。你看他也没成佛呢,怎么能现出众生来了?这就是一种妄执——能非能执。
‘成其伴侣':他与大自在天王做了朋友,他也跑到自在天去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对佛真正的觉——正觉菩提——就不认识了,也就没有真正智慧了,所以就堕落到天魔外道里头。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这是第二,他立这个能生众生,做为他的心,成就他这种遍圆的果。‘违远圆通':他和修耳根圆通这种法门,反闻闻自性这个道理,相违背的。‘背涅槃城':对涅槃不生不灭这个道理,他也是相违背的。
‘生大慢天':他将来要生到大慢天,那个大自在天也就是大慢天。怎么叫大慢天?他就看不起人,总骑到大白牛身上,自己有三个眼睛、八只胳臂,噢!他觉得他了不起了,觉得骑著大白牛那么自自由由的,很惬意的,他认为他这个生活非常地优越,所以就生了贡高我慢了,入了‘我遍圆种':说我能遍圆一切,能成就一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破了行阴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对于行阴已经空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他这个生灭的心了,‘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还没有圆满,没有真正得到这个寂灭的乐。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地方,‘有所归依':做他一个归依处,‘自疑身心':他自己就生出一种怀疑心,怀疑他这个身心是‘从彼流出':前边那个妄计是怀疑自己生出一切众生;那么现在,他又觉得自己是从那个归依处流出来的。‘十方虚空,咸其生起':所有的十方虚空,也都是他所归依处那里生出来的。
‘即于都起,所宣流地':所宣流地也就是他所生出来那个处所。地,也就是个处所,那个地方。即在这个所有一切都是从它生起来的地方,‘作真常身':他认为这个地方就是他的真常身了。‘无生灭解':他说这个地方就是无生灭了。那么为什么他生出这个解?就是不对嘛!因为这个地方不是没有生灭,他却做这个解。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在生灭这个识里边,他就计度说这是常住,这是不变的。‘既惑不生,亦迷生灭':他既不明白这个不生的道理,那个生灭的道理也不明白了。‘安住沉迷':他执著,又著住到这个地方,就守著这个境界也不放,就在这个地方修行用功,沉迷了。
‘生胜解者':他若再生出来一种胜解,就是执著上再生出执著来,‘是人则堕',‘常非常执':他执著那个常,但是不是常啊?不是,这不是一个真常。
‘计自在天,成其伴侣':他计度这个自在天是他一个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失了佛这个菩提觉性,也亡失了真正的智慧。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这是第三种,立这个因依心,做为归依处所。立这么一个心,他就成非果计果这么一种的妄计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这也是与圆通这个道理上,既违背而又遥远,又相离得更远了。和涅槃城也违背了,生出来一种倒圆的知见。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这个善男子,他穷究这个诸行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除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精妙未圆':对于这个寂灭乐,他精妙未圆,还没有圆满。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假设于他所知的,他说这个知就是遍圆的。因为这个知,他就立了一个见解。立什么见解呢?他这个见解,你是想不到的,我也想不到的。什么见解呢?他说‘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足证明草木是无情的。可是现在他生出这么一种的见解,他说十方的草木,都是有情的,‘与人无异':和人没有两样的,它也有生命。
‘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草木可以做人,人若死了,又去变十方的草和树木。‘无择遍知':他没有智慧来选择这个遍知一切。
‘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自己标异现奇,生出来一种邪胜解法,‘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知无知执':他说他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他是无知,他是不知道的,但是他执著说他知道。
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有一种外道——‘婆吒、霰尼',这是两个人。
婆吒是梵语,中文的意思就是‘避去'。他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呢?因为他以前是个牧童,是个放牛的,或者放猪、放羊的一个童子。那么在毗舍离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也在外边玩。玩哪,就拿婆吒当床铺,在他身上睡觉。他就很不高兴的,回去对他母亲讲:‘这个毗舍离他拿我当床,睡在我的身上。'他母亲知道这是个未来的皇帝,也不敢怎么样,因为他有势力,就说:‘那你以后不要和他在一起,你避去,离他远一点,避开他。'于是他的名字就叫避去。
霰尼也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有军'。大约他就欢喜去当军人,他有军人这种的气概,所以叫这个名字。
这两个外道,‘执一切觉':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这个修行人就‘成其伴侣':成为他们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性上,失去他的正知正见。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是名第四':前边所说这种的情形,是第四种的执著,执著什么呢?‘计圆知心':他说他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其实他是一种执著,他对于一切都不知道。‘成虚谬果':他就是成,也成个虚谬的果,就是没有这么回事。谬就是没有这么回事。
‘违远圆通':也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而离得太远了。‘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城这种不生不灭的道理。‘生倒知种':他生出一种倒知的种。倒就是颠倒,颠倒这个知。
就好像草木,任何人也都不能把它算计到有情里头;而他把草木都算到有情里头,说人就是草木,草木也可以做人。那么有的人就说:‘有的树木有灵啊,那它岂不是有知吗?'那不是的,因为那是有一个精灵附到那个树上了,并不是那个树本身有知,是一种有情。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有这种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这个诸行空,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这个生灭了,‘而于寂灭':虽然说灭了生灭,但是他于寂灭这种的境界上,‘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还有很少很少这种生灭的种子在这儿。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在六根互用这里,已经得到遂心满愿这种随顺了。‘便于圆化,一切发生':就执著在这个圆化一切发生这里边,‘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他对于火有光明,非常崇拜;这个水性清净,他也非常崇拜;他又欢喜风的周流这种性质,他也崇拜。尘就是地,观这个地的成就。
对地、水、火、风四大这种种情形,‘各各崇事':他向火叩头,向水叩头,向风叩头,向地来叩头,他说这真是不可思议,这火它怎么就会有光明呢?啊,水它这么清净的,真值得我崇拜,我给它叩多一点头。
他一天到晚给水磕头,给火磕头,给风磕头,给地磕头。就崇拜这四大,又供养四大。事,就是供养。火有火神、水有水神、风有风神、地有地神,那么于是乎,他就把地、水、火、风这四大的神,当他的老祖宗了。摩诃迦叶以前也就是事火的外道,专门向火来叩拜。
‘以此群尘,发作本因':他以地、水、火、风这四大的尘象,发作他自己的本因。‘立常住解':他说这个都是常住的。不错,地、水、火、风都是这个如来藏性,可是你应该恭敬如来藏,不应该去恭敬地、水、火、风,这就是头上安头,不在根本上用功,不去恭敬如来藏性,不去恭敬佛,却去恭敬末梢,跑到末梢上去了。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他想要了生死,而实际上,不能了生死,就生这种执。
‘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大龟氏迦叶波,和梵志婆罗门,修清净行这一类的人,他们‘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勤苦其心而役使其身,就是修种种无益的苦行,给火上一上供,给水上上供,来叩几个头。以事奉供养地水火风,来求得了生死。‘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和这一类的人做为朋友了,做为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这也是迷惑了佛这个菩提真性,而亡失真正的智慧了。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这是第五种颠倒的种,他计度这个执著,来崇拜地水火风这四大,来事奉、供养这四大。‘迷心从物':他把自己这个如来藏性、常住真心迷了,跟著物跑了。
‘立妄求因':他立这么一个妄的知见,求出生死的这种因,‘求妄冀果':他用这不正确而妄希冀了生死这种的果。
‘违远圆通':这是违背圆通法门了,‘背涅槃城':也违背了涅槃的城。‘生颠化种':生出一种倒化的种子,不正确、颠倒的这种造化的种子。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者修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行阴已经空了,把行阴破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这生灭之道,‘而于寂灭':而对于寂灭之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明':在这个圆融而光明的境界上,‘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他计度这个明中虚,不是实在的。这不是把一切的造化都灭了,所以也不是永远灭的一个依归处。‘为所归依':可是他用它为所归依处。‘生胜解者':他生出一种的狂悟。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归无归执':他本来想归依,但是无所归依。这个不是永远的生,不是永远的灭,所以他不能拿它来做所归依处,可是他以这个做所归依处,这是无所归依。
‘无想天中':这一种执著就是在无想天,可是这不是四禅天那个无想天,是非非想天。那么非非想天中‘诸舜若多':那些个只有一个空的空神,‘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做他们的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失这个菩提,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这个名字就是第六种狂解——圆虚无心,他这种的果也是空亡,没有的。‘违远圆通':和圆通法门相违背,‘背涅槃城':和涅槃这种妙果,也相违背的。‘生断灭种':生出一种断灭的种来。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修定的这个善男子,‘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了,‘而于寂灭':而对这个寂灭的妙乐,他还‘精妙未圆':没有圆满。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常':假设于圆满而常住的这个时候,‘固身常住':他坚固其身,愿意常住在世,愿意得到长生不老,‘同于精圆':在精微而圆满的这个寿命里边,‘长不倾逝':很长的时间,他也不会死的,这倾逝就是死。‘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生出一种邪胜狂解。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他贪长生而不得长生,这叫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阿斯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无比',没有再可以比的;这是在天上的一种外道,贪求长命这样的人。这修定的人‘成其伴侣':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与佛的菩提这种法门他是迷了,失去了正知正见。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这个名就是第七种,他执著他这个命的根元,命的元由,‘立固妄因':他立出这么一个坚固的妄因,‘趣长劳果':他想要得到长生不老的这种果。长生不老又可以叫长劳。‘违远圆通':他与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不单违背耳根圆通,而且又违背涅槃城。‘生妄延种':生出来一种妄想延长寿命的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这个修定的男子,他把行阴已破了,‘已灭生灭':已灭了生灭这种的道理,‘而于寂灭':而于这个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观命互通':这个人观他这个生命,和一切众生互相通著。‘却留尘劳':他就不愿意把尘劳去尽了,想留这种尘劳,‘恐其销尽':他恐怕尘劳销尽了。
‘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就在这个时候,他坐在一个莲华宫里边。在这个莲华宫里,‘广化七珍,多增宝媛':他化出七种珍宝,又多增加他的妃嫔、美女。宝媛就是美女。就‘恣纵其心':他也恣纵他这种爱欲、贪欲。‘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生出一种胜解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到‘真无真执':他想他是得到真了,但不是真——这种的执著。
‘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这个吒枳迦罗,怎么叫吒枳呢?吒枳翻译成‘结缚'。结,就是用一条绳把它拴个结子;缚,就是用一条绳把它绑上了。这就言其用绳子把众生绑往了。迦罗,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叫‘我所作',这是我所作的,什么是我所作的呢?言其一切众生的这个结缚,这个不自由,都是我所作出来的,我教他不自由的。
对于这种的外道,这样的思想,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也就把正知正见都丢了,只剩邪知邪见。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这个是第八种,他发一种邪思的因,立出来这种炽尘——炽然而盛,这种尘劳非常盛的这种果。
‘违远圆通':这与耳根圆通的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这个道理。‘生天魔种':生到天魔的种族里头。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者这个善男子,研究一切诸行是空的,‘已灭生灭':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而于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在他这个命虚明的里边,分别哪个是细的,哪个是粗的,选择真的和假的。‘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这个因果互相那么酬报,惟求因果的感应。感应也就是因果。‘背清净道':他违背这种清净的道。
‘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见苦也是知苦。这个苦就是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集是集谛,就是一切的烦恼。断集,断了这个集谛。灭就是修道得到证灭了,得到这种涅槃的妙乐。道就是修道。这就是所谓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他在这个灭的时候,就不往前再进了,‘生胜解者':生了这一种狂胜解这样的人,‘是人则堕定性声闻':什么叫定性声闻呢?
定性声闻前边已经讲过,就是他不回小向大,他就裹足不前,不往前走了,就在那个地方停止住了,这叫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和无闻比丘,以四禅为四果那种的无知一样,增加这个增上慢。‘成其伴侣':做为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觉性,失去正知正见。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是名第九':这是第九种,‘圆精应心':圆精而有这一种感应的心,‘成趣寂果':造成一种趣寂的果。
‘违远圆通':这也与耳根圆通法门相违背,也‘背涅槃城',‘生缠空种':什么叫缠空呢?他耽空滞寂,就在这个地方,也不愿意往前进,也不愿意往后退,就认为这个空是他生活里最需要的。那么,他就在这个地方,好像缠绵缠住了,和这个空缠到一起。空本来什么也没有,他又在这空上,又加出一个空来,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也是一种执著。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又这个善男子,穷尽了行阴这种境界,行阴已空了,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对于寂灭之乐,他还没圆满。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清净觉明'了,这时候他‘发研深妙':发研究深妙这种的理性,‘即立涅槃':在识阴还没有破的地方,他就立成涅槃了,‘而不前进':也不向前再去修行了,‘生胜解者':他就生一种狂解——狂妄的胜解。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这个人就会堕落到不回心——不回小向大的这种定性辟支佛。‘诸缘独伦':和缘觉、独觉,这两种的种类,‘不回心者':不回小向大的定性罗汉,‘成其伴侣':做为他的眷属,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道,而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十。圆觉吻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是名第十':这是第十种,是在识阴里边最后的一种,把这一个关头通过,就不要紧了,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可惜这一步也不容易过去。那么在这个地方,所相差的也就很微细了。所谓‘差之丝毫,谬之千里',也就是差一根头发这么多,等到果位上就相离有一千里这么远。
在这个时候,‘圆觉吻心,成湛明果':他这个圆觉的道理,和常住真心已经将要吻合了,成很清净光明的果。‘违远圆通':虽然是这样子,但是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还是不相合的,因为他也还有所执著,‘背涅槃城':也是违背涅槃的这个妙果。‘生觉圆明,不化圆种':他生出来一种觉圆明的执著,所以叫不化圆种。
这是在识阴没有破以前,他还是有这么一点点没有明白。那么在这个地方若一破,不被这个狂解所变,这就是把五阴都破了。五阴破了,那时候就可以证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果位。你就可以成佛,有把握成佛了。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阿难',你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特别明白‘如是十种禅那':像这十种静虑的法门,十种静虑的境界,十种静虑的功夫,所显现的魔境,你都应该认识。‘中途成狂,因依迷惑':在半路上,成了一种狂解,因为他所依据的事,他迷惑了。
‘于未足中,生满足证':在未满足的这个时候,未证言证;就是没有得道,没有证果,他说:‘噢!我证果了。'
没有证初果,他说证初果;没有证二果,他说证二果;没有证三果,他说证三果;没有证四果,他说证四果。那么没有成佛,他说他是佛了。你问他怎么样成的,他也不知道。你说成佛都不知道怎么成的,这真是一个糊涂佛了。可是佛都是明白的,没有糊涂的。这若是糊涂,就是妖魔鬼怪,他不明白真理。
‘皆是识阴':这都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识阴作怪呀!‘用心交互':你用功夫的时候,这识阴就和你的功夫来作战。如果你稍微生出一种贪心、一种欲念、一种妄想,这就会入魔的境界。
前几天我不是讲走火入魔吗?你著到这个境界上,这就叫走火入魔了。【注三五】【注三六】【注三七】生出一种狂解,这种狂解,你很不容易把它破了。就是旁人指破他说:‘你这个不对!'他都不相信的。他说:‘嘿!你懂什么?我现在就成佛了嘛!你讲那个都不对的。'你告诉他,他也不相信。‘故生斯位':所以生出这种境界。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众生顽迷':众生这种顽固不化的迷惑,‘不自忖量':他也不想一想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就说是佛了,唉!自己太不自量了。
‘逢此现前':逢这种种的境界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各以他所爱著的、所贪著的这种爱——这是他以前生生世世愚痴的迷心——在这个地方他休息。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宝所了,其实是住到化城上。化城不是宝所,因为这个人向前去想要取宝,走、走、走,走到半路上就觉得太辛苦了,啊!不去取宝了。于是乎,一个有神通的人,就变化出来一个化城,说:‘前面那个地方就是宝所了,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就拿到宝贝了。所有的奇珍异宝,都可以拿回来。'那么到那个地方休息完了,还要再向前走。
现在这一些个人,就是到这个化城——变化城——却以为是宝所,再不向前进,所以就休息了。‘将为毕竟':这一些个人说就是毕竟了,‘所归宁地':这就是他们的所归宿、究竟处,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自言满足,无上菩提':自己就说自己满足了,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了,已经成佛了。‘大妄语成':没有成佛,他说他成佛了。你说若是聪明人,谁说这个愚痴话?没有到那种果位上,就说是那种果位,这是愚痴的!
好像民主国家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不错!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但不是人人都是总统,得要大家选你出来,你才正式做了总统。不是说人人都是总统,那么哪个是正总统?哪个又是副总统?所以就是这个道理。你也没有读过书,也没有研究过什么道理,你就去做总统,你连签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签,你怎么做总统啊?这个成佛也是,你也没修行,也没有受过雪山六年、菩提树下四十九天,这种的功夫你一天都没做,你就成佛了?那你真是太容易了,所以这就是一种狂妄。
‘外道邪魔':这就是一种外道邪魔的思想,‘所感业终,堕无间狱':他所感的邪魔,这种魔业终了之后,将来这个魔也有寿命终了的时候。寿命终,他那个灵性也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声闻缘觉,不成增进':如果他是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这两种虽然打妄语,但是他不会堕地狱的,但是也不能往前有所进步了,所以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阿难,你们这些在会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大富长者等,秉承著如来所说的这个道理,‘将此法门':把我《楞严经》所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种圆通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在我灭度之后,你们要天天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令所有的一切众生,觉悟明了这种的道理。
‘无令见魔':这个见魔,又有见爱魔。见魔是被境界转了,有的见著就生出一种爱心,被这境界转,这都是见魔和见爱魔。你不要令见魔和见爱魔‘自作沉孽':你自己堕落。沉,是堕落;孽,是造的罪业,造的这种罪孽。‘保绥哀救':你保护而安绥这一切的众生,来哀怜救度他们。‘消息邪缘':把这种邪的、不正当的狂心野性、邪知邪见都停止了它。
‘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令他身和心,到佛的知见这里边来。‘从始成就,不遭歧路':从一开始,乃至于到成就,不要遭受这个歧路。始,就是开始;成就,就是末、终了,到终点。由这开始到终点。歧路,就是在正路上分出一个岔路。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像《楞严经》这个法门,这是过去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里边,像微尘那么多的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都是秉承著这个法门,这个楞严大定,而得到心里开悟,成就无上的道果,都是从这条路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也要研究这条路,把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才能成佛呢!不是一步也没有迈,就走到佛那个果位上去了,没有这么容易的事。不要说成佛,你就是在世界上读书,得到个学士,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硕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博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何况得到一个出世的佛的果位?你一步也没有迈,就成了佛了?这说梦话也不要说得这么妙,这么没有边际呀!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
‘识阴若尽':在前边行阴尽了,到识阴上。识阴本来要是在八识的本位上,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十方世界,好像净琉璃一个样子,无障无碍的。可是现在这个识阴并不是完全第八识,而是第七识这个微细的生灭还没有了。所以,如果第七识这个微细的常扰动元——这种微细的动相——没有了,就纯粹是第八识,这时看三千大千世界,犹如净琉璃一样。那么,再转这个第八识,就是佛的大圆镜智。
但是在第七识没有破尽的时候,就不能有这种的境界,所以说识阴若尽——第七识这微细的动相如果没有了,‘则汝现前':则你现前‘诸根互用':诸根就是六根,就是以前所讲的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用途。眼睛本来是看东西的,但是它也可以听,也可以嗅,又可以尝滋味,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有触觉,又可以有思想。这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这六种的用途,这是所谓‘成就合开',成就六根互用的这种能力。
‘从互用中':从六根互用里边,‘能入菩萨':能入到菩萨‘金刚干慧':金刚是不坏,不坏就是不退了。不退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证得三不退。干慧是干慧地。‘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得到这种圆明精心,在这个里头会发生一种的变化。
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前边所讲的‘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在圆明精心里头就发生一种神通变化,这种神通变化像什么呢?‘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好像没有尘垢的琉璃一样,在那琉璃之内含著一个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像这样子就超过去前边所讲的十信的位,和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四加行心,各位记得不记得?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叫四加行位。‘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加上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和等觉圆明这种的境界,这种的功夫。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这种境界,就是入到如来的妙庄严海里边。‘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所修的这种菩提,最终就是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呢?菩提本来是自有的,并不是从外来的。这个如来藏性不是从外边得来的,而是自己本有的,所以说归无所得。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以上所讲的是这个识里边十种的种子,十种的境界。‘此是过去先佛世尊':以前的佛世尊,‘奢摩他中':奢摩他就是一个定,这个楞严妙定【注三八】,‘毗婆舍那':那个微密观照,这种观照的功夫,‘觉明分析':由这个觉明而分析,‘微细魔事':这是微细的魔事,这种的境界很微细的,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的。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魔境现前':这个魔的境界现到你前面,‘汝能谙识':你能认识这个境界,知道这是魔或者是佛。
‘心垢洗除':这个境界有的是外魔,有的是内魔。外魔容易降伏,内魔很难降伏了。因为你起了邪知邪见,这不容易解除。所以你外魔认识了,你自己心里边这个心垢也要洗除。什么叫心垢呢?心里头的垢,最要紧的就是这个贪欲,讲来讲去还是这一个贪欲。这个贪欲,也就是淫欲。你要是淫欲心没有了,心垢洗除了,就不落邪见。如果淫欲心不洗除的话,你就很多的毛病都来了。这些个毛病都是由这种的贪欲生出来的,所以种种的问题,种种的烦恼、无明都生出来了。生出,就落邪见了。‘不落邪见':你如果把这个毛病洗除了,那邪见也没有了。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
‘阴魔销灭':以前所讲的五阴魔销灭了,‘天魔摧碎':你有了真正的智慧,不落邪见,那个天魔也摧碎了,把天魔的胆都吓落了。‘大力鬼神,褫魄逃逝':乃至这个大力鬼神,他虽然力大,不是吗?他可以把须弥山用手一推都推倒了,推崩了。可是你的正知正见现前,你有这楞严大定,那大力鬼神也就跑了,你把他那个魄也都给丧了。他一见到你呀,亡魂丧胆的,结果就那么恐惧逃逝了,跑了。‘魑魅魍魉':这个魑魅魍魉都是妖怪之类的,前边都讲过了。‘无复出生':再也不会出生了,再没有了。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一直就到佛的境界上,没有一点的困难,没有一点的问题,没有一点的麻烦。‘下劣增进':就是那种下劣的根性,也会向前增进去,到这个地方。‘于大涅槃':在大涅槃这个妙果上,‘心不迷闷':心不会再像以前那种的迷闷了。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若诸末世':假设这个世界在末法的时候,‘愚钝众生':这个众生,你看他学好,你怎么样教他,他还往那个坏的路上走。你不教他学坏,但是他自己就向那个坏的路上走。学好,好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好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就是习气太重了,贪欲太多了,这一种的旧习气、旧毛病、旧业障、宿世的冤孽债太多了,所以你想往上走,它就往下拉你。所以学好就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众生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愚钝。
愚钝的众生,‘未识禅那':他不知道修道这种重要性,不知道静虑是这样子地需要。‘不知说法':他也不知道说法。‘乐修三昧':虽然他不晓说法,不知道怎么修行用功打坐,不知道静虑。可是他乐修三昧,他欢喜修定。欢喜修定必须要明白道、明白法。‘汝恐同邪':你如果恐怕这种人,入到邪知邪见去的话,‘一心劝令':那你没有旁的办法,你就劝他,劝令什么呢?‘持我佛顶陀罗尼咒':劝令他诵持〈佛顶陀罗尼咒〉,就是〈楞严咒〉,你劝他念〈楞严咒〉。
‘若未能诵':假设这个〈楞严咒〉,他念来念去也背不出,总要拿著本子来念。你就教他‘写于禅堂':写到他坐禅的房子里边。怎么呢?因为经典所在之处皆为有佛,何况这个咒呢?这个咒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有金刚藏菩萨和他的眷属及一切的护法善神。‘或带身上':或者带到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你若带到身上,这一切的诸魔,他都没有法子你。【注三九】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殷勤咐嘱,告诉阿难说,‘汝当恭钦':你对于楞严妙定、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这个法门,和〈楞严神咒〉这个〈佛顶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法门,你应该恭敬而钦奉。
‘十方如来':这是十方如来的心,十方如来的性,也就是十方如来的母亲。‘究竟修进':这是最究竟、最彻底、最微妙的一个修进法门。‘最后垂范':也是十方如来最后的垂范,最后所开示的最要紧的法门。垂范,这是最要紧的一个模范,最要紧的一种法则,最要紧的一种开示,令你得佛知见的这条道路。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阿难'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吩咐他,于是乎‘即从座起':从他那个座位就站起来。‘闻佛示诲':他听见佛所开示这种的教诲,‘顶礼钦奉':就向佛叩头。阿难这回可没有哭,以前哭了那么多次,这回不哭了,吃饱了。好像小孩子吃奶似的,吃饱了,他就不哭了。你看那个小孩要糖,有糖了,也就不哭了。这回阿难也是得到甜头了,吃到甜东西了,所以也就不哭了。顶礼钦奉,顶礼恭恭敬敬地奉持这个楞严大定的法门。
‘忆持无失':忆持这个〈楞严神咒〉,一个字都不错,一个字也都不漏,字字清楚,句句明白,口诵心惟。口里在念,心里就想这个咒,身上就不造恶业,身、口、意三业清净诵持〈楞严神咒〉。
‘于大众中':他在大众里边,‘重复白佛':可是大家不要误会,阿难这个于大众中重白佛言,并不是说想出风头,想要叫大家看看他,不是的。是怎么样呢?他为众生来求法,他不是为他自己,而是想到你我现在,他这些个同参道友。他说:‘在美国将来有一个法会,有一个人讲《楞严经》,那么那些个人或者不太了解,我现在再给他们请一请法。'所以我们应该多谢阿难。
‘如佛所言':好像佛所说的‘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在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相里边,有五种的虚妄,那么这个就是本来的妄想心。这五种的虚妄,每一种就有十种的魔。‘我等平常':我们现在大众在平时日用中,‘未蒙如来微细开示':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过佛讲出来这么微妙的道理,开示我们,令我们简直是得未曾有,身心泰然,身心都安泰了。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是一起同时就可以销除了,还是要一点一点地、有次第地,好像一重一重地销除呢?‘如是五重,诣何为界':像这样子这五阴,它们以什么做它们的一个边界呢?做它们的一个界限呢?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我现在惟独就愿意如来,发扬而宣露出你这个大慈悲心。‘为此大众':为这在会的大众,‘清明心目':清,就是清理清净了;明,就是明白了。清净什么呢?清净心目。心若不明白,也不会修行;眼睛若看不清楚,要是有一些个染污在眼目里头,这也不会清净的,所以要清净大众的心目。
不单清净大众的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以做末世,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一切众生,你看看,所以我说包括你、我、他都在内,这一切众生嘛!你、我都在一切众生之内,他也没有跑到众生之外去,所以你我他都在这个里头了。我说这个你我他,也就是你我他谁都有了;也就是一切众生。你想跑到外边去,也跑不了的。
你说:‘我不算数,我没有在这一切众生之内!'
那你是个什么?你说!你想跑也跑不了的。真所谓‘插翅难飞',除非你跑到月球去。跑到月球也还是众生嘛!也不能变一个名,所以你就乖乖地承认,自己也就在我们这个团体之内就好啰,不要跑了。
乖乖的,懂不懂?乖乖的就是不要耍脾气,不要发魔气,不要觉得心里总有点放不下,不要心里总觉得‘吱吱喇喇的'那么难受。吱吱喇喇的,这是中国北方的土话。好像烙饼烙得糊了,它吱吱喇喇,这吱 ......喇......那么一叫,心里吱吱喇喇的难受。
所以‘作将来眼':做我们将来的眼睛,也是做我们的眼睛。你看,你看!这个风水到这儿还没有停止呢!这个将来眼,要到将来,将来是什么时候呢?就是还没有到来那个时候。没有到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未来的时候。未来是什么时候呢?未来就是未来的那个时候。
讲得你们听得怎么样?听得妙不妙?是没有意思?是有意思?你们这么笑,把他们笑得糊涂了,说:‘讲的什么?你们这么笑啊?'那听不懂中文的人呢,又著急了,啊! Quickly,translation!(赶快,翻译!)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佛告阿难',在‘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境界上,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就是那个精真妙明、本觉的圆净,就是这个样子,‘非留生死及诸尘垢':这里头没有生死的,生死在这个地方是留不住的。
不单生死留不住,这个精真妙明、本觉圆净,尘垢也没有了。这个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藏性,就是真如的本体,也就是你我共有的佛性。不是你有,我没有;也不是我有,你没有。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里头一尘不染,一法不立,什么都没有的。你要是能返本还原,返到这个地方,那时候你也没有无明,也没有淫欲,也没有贪欲,也没有这个痴心妄想,什么都没有了,干而洁净。所以我们现在修,就是想回到本有的那个地方去,如果没有那个地方,人人都不要修了。
‘乃至虚空':我们人人都见到这个虚空,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虚空就是在我们那个妄想里边生出来的。
由这个妄想,而有五阴,又有五浊,又有六结,生出种种麻烦的东西来,这就是没有事情来找事情干。为的什么呢?就因为你没有工作了,要找一点工作。找一点工作,你若有代价也可以;可惜越做这个生意越亏本,给人家去打工,越做是越亏本。好像做生意似的,越做越亏本。亏来亏去,亏得把你这如来藏性,就压到五阴山的底下了。于是乎就被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据为己有了,他们就占据五阴山,做他们的巢穴了,各处去抢东西、打家劫舍,你看你招贼窝匪到现在!
先先你做生意,做得蚀本了,然后现在人命又背上了。你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家劫舍,焉能不杀人呢?就杀人!所以你这个自性压到五阴山底下,就有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劫。明白吗?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我这一堂经就没有白讲;没有明白吗?没有明白,要慢慢去学。
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斯元本觉':这个根元,一法不立、一法不生、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是一个根本的本觉。‘妙明精真':这种由本觉发明这个妙明精真。‘妄以发生':由这个时候就依真起妄了,在如来藏性上,生出这种妄。‘诸器世间':所有的有情世间,就是众生;诸器世间,就是山河大地、房廊屋舍。
‘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好像这个演若达多,迷头狂走一样。他一早起,一照镜子,看著镜子里边这个人,有鼻子、有眼晴、有耳朵,又有嘴巴。他说:‘噢!我怎么没有头呢?镜子里这个人有头,我怎么没有头呢?'所以就怖头狂走,各处去跑,找他的头。你说他这个头丢了没丢?
演若达多以前讲过了,你们还记得吗?不记得就去想一想,若记得就讲出来,演若达多倒是怎么个样子,倒是怎么样一个人?他是个聪明人,是个愚痴人?是个有头的人,是没有头的人?如果你说那是没有头的人,你看见会不会认为他是个怪物?你想一想!
今天是我们在座这些人新生命的开始,既然是新生命的开始,我们必须要洗涤身心,把以前那些个不清净的东西都放下。以后拿起来的东西,都要清净。所谓清净,就是没有贪、嗔、痴、慢、疑这五钝使。你若能把这五钝使没有了,这就是清净了。
那么今天受这个戒,这是在美国这国家,在美国人里头,可以说是第一次,空前未有的,所以你们都是一些佛教的先进者。先进的人,没有什么好处,要吃苦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以前没有,因此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有时候就蒙头转向的,东西南北都不知道了,做了错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呢?根本就不明白,也没有地方去学。
日本的佛法,虽然传到美国来很久了,可是日本的佛法是一种化学的佛法,非常的化学。所谓化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虚无飘渺的,他们所行的,你说是佛法嘛,又不像佛法;你说是世间法嘛,他又说他是佛法。所以简直地认不清它是个什么?换一句话说,它可以说是四不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羊非羊,不知道是个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也就没有什么根据。
好像现在一个高丽的和尚,说他是曹溪派,你说你高丽怎么能生拉硬拽,把这个曹溪派拉到你高丽去了呢?这简直不是尽挂羊头卖狗肉吗?挂著曹溪水的招牌,卖他高丽那个地方的沙和泥土,一点水都没有。一点水都没有,这你怎么能叫个曹溪?我并不是想要说这种的话,我看这一切的人太可怜了,以盲引盲,他说他是曹溪的,这些个聪明的美国人也跟著变成曹溪了。究竟曹溪怎么个来源?他都不知道。曹溪是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怎么个样子?不知道!这真是硬贴狗皮膏药。啊!硬往这个身上贴狗皮膏药,真是可笑。贴膏药这个话,美国人恐怕不懂。
你们现在受到正宗佛教的戒律,正宗的佛法,不是那种旁门左道,藉道骗财,说我传给你个法,你给我六十五块钱!不是的。我现在传给你一个衣,你给的钱,不是给我的,是给你那个衣的钱。那个衣是要买的,是不是啊?
现在你搭著这个衣,以后每逢任何的法会,都应该搭著这个衣。搭这个衣表示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那么现在我们这个法会,明天就圆满了,以后有什么法会,搭衣的人要在前面站;没有搭衣的人,就单单穿著袍的人,要在后边站。那么受戒年头多的人,也是站到前边;初受戒的人,站到后边,这是佛教的一个次序。
今天恭喜你们各位,在这三个多月的期间,已经圆满你们的学业。学业圆满了,可是你们的工作要开始了,什么工作呢?要去把世界整个人类的痛苦解除了。因为人类的痛苦,必须要有人帮忙,然后才能解除。人类的痛苦,不是单单某一个国家有,是整个世界的人类都有痛苦。那么必须要有大智慧的人,来提醒每一个人这种痛苦,然后他才能知道寻求一种真正的快乐。
人类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有一种贪心。有贪心,这是最苦恼的;有嗔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有痴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贪嗔痴这是三种毒药;这三种的毒药,每一个人都认为它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和它就不脱离关系。为什么他不脱离关系?就因为他没有明白。若明白了,那么人类的痛苦就没有了。
这一次这楞严讲习法会,由七月十六号开始,每一天由早晨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这样不停地来修行,不停地来学习。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可是现在这个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宝贵的学业也学到你们身上了。你们要把所学的佛法,告诉整个世界,令世界上的人都离苦得乐,得到真正的大智大慧。不要再去做一些个愚痴的事情,不要再去做一些个对人类无益的事情。
在整个世界上,这一次可以说是佛教的第一次。所谓空前未有——从来就没有的。因为讲经的时间是很多,可是没有这样一天到晚不休息地这样去做。你们现在把所学的这些佛教的道理,去成就整个世界上在苦海里的人,令他们统统都离苦得乐,早成佛道,这是我所希望的。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这个‘度'字,读ㄉㄨㄛˋ,同‘堕'音。这一段文是说,我们这妄念的因缘。那么什么叫因缘呢?这个人不明白因缘,就惑为自然了,落到自然外道里边。所以才说‘妄元无因':妄想它的根元没有一个基础。没有基础,就是没有一个体性,所以这叫妄元无因。‘于妄想中':在这个妄想里头。
关于妄想,有人问我:‘什么叫妄想?'
我说:‘你现在问的妄想就是妄想。你现在问的“什么是妄想?”就是妄想。'
这个妄想你到什么地方去找?它有没有一个根?过去就没有了。妄就是虚妄,虚妄就是没有实体的一个东西。说是一个东西,已经不合这个题目了,根本就没有个东西,所以也不能说它是个东西了。
那么在这个妄想里头,‘立因缘性':你就妄立说它是有一种因缘性。‘迷因缘者':你有一种因缘性,你若明白因缘,还没有毛病;可是这迷因缘者,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因缘。说是:‘那么,法师你讲这个因缘究竟是什么?'
这前边讲了很多了。这个因缘就是破外道的一种法,是小乘的一种法。既然是小乘的法,本来没有什么深妙的道理,就是因缘——如是因、如是缘。那么不明白因缘的人,就‘称为自然':就称这个因缘就叫自然了。所以他就是囫囵吞个枣,把这个枣囫囵吞了。什么叫囫囵吞个枣呢?这个枣,或者你们听不懂,就是囫囵吃个苹果,这个苹果你也没有嚼,也没有咬,就囫囵个吞下去了。究竟什么滋味,那不知道。所以这个迷因缘的、不明白因缘的,就称为自然,这是外道的一种理论。
‘彼虚空性':现在也不讲因缘,也不讲自然,现在讲它那个虚空去了。虚空是什么呢?‘犹实幻生':虚空也是从你那个妄想里头生出来的。前边文殊师利菩萨那偈颂不是说过:‘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空在大觉性里边,好像海里一个水泡沫一样,所以它是由妄想生出来的。
‘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什么叫因缘?什么叫自然?因缘和自然,这两种的说法,都是以一切众生这个妄想心去推度、想像出来的,都是由妄想生出来的。我说的不知道对不对?不过你们想一想看。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阿难,知妄所起':你知道这个妄想怎么样生起的?怎么样有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你知道吗?‘说妄因缘':你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的,你才可以真正说这个妄的因缘。
‘若妄元无':那么本来就没有一个妄,‘说妄因缘':你再说这种妄想的因缘,从什么地方说起呢?‘元无所有':因为这个妄没有体性,既然没有这个体性,这个妄就元无所有,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的,是诸法空相。既然没有这个妄元,它没有根本,‘何况不知':何况你又不知道呢?‘推自然者':连因缘都不知道,就推究是一个自然,这就落于自然外道,那又怎么可以呢?是不可以的。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故如来':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怎么样子呢?所以如来‘与汝发明':我给你讲,为你发挥明白,告诉你。告诉你什么呢?‘五阴本因':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本因是什么?就是妄想,五阴的本因就是妄想噢!
这个妄想,你若追究它,它没有自体的,五阴就是它的一个母亲,从那个地方来的。从哪个地方呢?就是从妄想那儿来的。五阴也是从妄想那儿来的,妄想也是从五阴那儿来的。这是依真起妄。
‘同是妄想':所以前边我没讲吗?这五阴山就把你压住了,又有了六贼,就在那个山上招兵买马、聚草屯粮、打家劫舍、无所不为。这五阴山把你这个如来藏性遮盖著,露不出来了。单单有个五阴山,还不要紧,又来了六贼。六贼在那儿就做土匪,土匪周围去打家劫舍,所以就把如来藏性给埋没到里边了。你若能把这个六贼、五阴都降伏了,那你如来藏性也就显现了。【注四○】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释迦牟尼佛说:阿难,‘汝体先因父母想生':为什么说是情呢?卵因想生,胎因情有,阿难也是胎生,并不是卵生。所以说想生,这个想就是个情字。
往粗了说,就是妄想;往深一层说,就是个想;再往深了一层说,就是个情。这先因父母这个情生,怎么说是情呢?父亲母亲因为有这种欲心、情欲,所以就发生一种男女的问题。于是乎就有了小孩子,这岂不是因情而有的呢?
‘汝心非想':虽然你父母因为有情想,而有这种男女的问题,那么你在中阴身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一种爱父憎母,或者爱母憎父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所以在你的中阴身的时候,也是有这种情想;有你这种情想,所以你这中阴身才来投胎。
‘则不能来':你要是没有情想的话,你就不会来投胎的,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这是一定的道理,你想不承认也不可以的。则不能来,你看‘则不能来'这个语气说得很决定,这是决定辞。就是你若没有情想,就绝对没有你这个身体,则不能来。这个是怎么样?‘想中传命':就是由这情想而传续——传承接续——你这个生命。
你有生命,都是由彼此的情想互相传递而有的,所以这叫想中传命。传命就是继续的意思,继续你的生命。你有这个想,才能继续你的生命;如果你没有这个想,你生死就了了。所以想阴断的时候,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梦想都没了;你若妄想没有了,生死也就了了。为什么你有生死呢?就因为你妄想太多了,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念又生,生生不已,如水波浪,川流不息。所以这川流不息,也就是想中传命的道理。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楞严经》这个哲理,讲得是最彻底了,这是究竟的哲学,究竟的真理。可是究竟的真理也就是究竟的妄想,你不要把这个就说是究竟真理了。我说的这个真理,就是他讲就有这个情形。这个情形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所以,我说它具有究竟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你说出妄想,它就有了;没有妄想,就没有了。
‘如我先言':阿难,像我以前告诉你的,记得吗?告诉你什么?‘心想醋味':你心里这么想:噢!这个醋啊,真酸,啧!啧!真酸。这个酸梅呀,噢!酸哪!一吃我这牙都倒了,也软牙了。你这样一想的时候,这口里口水就出来了,这样一想酸哪,‘口中涎生':口里就流口水了,这个口水不是馋出来的,而是想这酸味想出来的。所以无论谁,不要妒忌人,妒忌人在中国话就叫吃醋,不要吃醋。一吃醋就有酸味了,口中涎生。
‘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心里想登高,这足心这个酸味又起来了,足心就发酸了;发酸了,脚心也软了;脚心软了,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要跌到那个万丈悬崖里去了。你说危险不危险哪?‘悬崖不有':这个悬崖不是有的,只是心里这么想一想;心里这么想一想,这足就发酸了。以前想酸梅、想醋,是嘴酸;现在想悬崖,他腿酸了,足也酸了。你说这个足怎么也会酸呢?
有一个人就讲了:‘我知道了,法师你不要讲这个道理了,我已经明白了,我已经开悟了。'
开了什么悟呢?‘你前面所讲的那个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所以现在脚也会吃东西了,所以它就酸起来了。'真是这个样子?啊?我不相信你这个开悟。你开这个悟,为什么我不相信呢?我还没有开这个悟呢,你就开了这个悟?那没有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我不承认的。那怎么样子呢?因为这就是个妄想,这个脚并不会吃东西,也不会听东西,也不会看东西。六根互用说是眼、耳、鼻、舌、身、意,并没有一个脚,所以你开的这个悟,我绝对不承认的。
悬崖不有,‘醋物未来':那么悬崖也不是有的,这个醋物也不是有的,只凭你一个妄想,嘴也流涎了,足也酸软了。‘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这个虚无的妄想来的,和妄想做朋友,做同类,‘口水如何因谈醋出':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妄想、由这个情想而有的话,那么你口里流的口涎、这个口水,为什么我和你一讲这个醋,它就会出来?讲这个醋,这只不过讲一讲,并不是真有这个东西。讲一讲,这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它酸味就出来了?就觉得口里也酸溜溜的,脚上也酸溜溜的。这么样子,你想不承认是妄想来的,可以吗?不可以的,那是从妄想来的。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你就应该知道,你现在这个色身,就是你这个身体,‘名为坚固第一妄想':虽给它起个名字说它坚固,只不过是个名而已,其实这就是由你第一个妄想,由这色阴而造成的。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即此所说':就是上边我所说的这一段文。说的什么呢?‘临高想心':你做这么一个妄想,想自己站在那个万丈悬崖上,就是这个妄想的心,‘能令汝形':它就可以使令你自己这个身体,‘真受酸涩':就这么讲一讲,想一想,啊!你这个脚上就觉得酸,又觉得涩了。
什么叫涩呢?这个涩就是不光滑,就觉得很酸涩的,就觉得这个脚好像站不住了似的,要跌倒要跌倒那么样子。你走到那个万丈悬崖上去,往下一看,噢!看不见底,这个脚心就发软了,即刻就是不向下跌也要向下跌了。这什么道理?就因为你这个妄想做成的。你若没有这个妄想,同样的路,你在平地上走来走去,走多少路,这个脚心也不发软,也不发酸的。
你走一个独木桥,底下看著那个水流得清流湍急,噢!这一掉下去,就没命了,就会被水淹死了。不想,没有事;一想,这个脚就即刻迈不动步了,就软了。迈不动步,就跌下去了,这个就是你这一想的关系。你若没有这个妄想,闭著眼睛往前走,不知道有这么个独木桥的时候,反而没有事。那说我闭著眼睛走独木桥试一试,那也一样掉到里头去,因为什么呢?你看不著,一脚就踩不住那个独木桥了。所以你看见,你若一打妄想,一知道下边是清流急湍,这个水流得很急,你也就生恐惧心了;你要是闭著眼睛走独木桥,也一样掉到水里去。
所以不要睁著眼晴打妄想,也不要闭著眼晴死妄想。你若闭著眼晴死妄想,那也是行不通的,所以要紧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也不要闭著眼睛死妄想,怎么死妄想?把那个妄想死了。你睁著眼睛打妄想,生出这个妄想,也一样脚心发软;你闭著眼睛也一样掉到万丈悬崖里去,所以闭著眼晴,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因此,最难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怎么样呢?你最好就是不打妄想,那就没有事情了。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因受生':因为你受这个生,才有这个身体,‘能动色体':你这个色身,有色质的这个形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你现在这个现前,顺著有益的事情,你就欢喜;有损害你的事情,你就不欢喜。‘二现驱驰':这两种的妄想互相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虚,是不实在的;明,就是光明。但是这个光明是不实在的光明,这就是你这个虚明,你第二种的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因为你这种的妄念,役使你的色身。‘身非念伦':身并不是这个念。身和这个念不是同类的,可是它们为什么互相有一种的感觉?‘汝身何因,随念所使':为什么你起一个念,你的身就随这个念来使用?被这个念来支配?
‘种种取像':在种种的取像里边,‘心生形取,与念相应':你心生一个念,形就想去取这个东西,身和念是相应的,是一致行动的。你的身为什么和念就会一致行动呢?什么叫做念?念是想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念 ......,这个念就是一念。
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一念里边,就有九十个刹那。刹那是很短很短的一个时间。‘在一刹那里边,就有九百个生死。'有九百个生死,也就是九百个生灭。所以才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若能一念不生,就全体现。什么全体呢?就是全体大用,也就是如来藏性,你本有的家珍,本地的风光,本来的面目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六根稍微一起的时候,就被云遮住了。所以才说修道的人能到一念不生,那时候鬼神都没有办法你了。
你若能一念不生,就能一念不死;若不能一念不生,也就不能一念不死。这个地方很要紧的,你若把这个地方明白了,一念不生,你全体现了;你六根再一动,就又被乌云遮上了。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寤,就是醒著。前几天我不是讲过庄公寤生?他妈妈因为他寤生,遂恶之,就讨厌他。爱共叔段,她欢喜第二个儿子——共叔段。欲立之,她想立共叔段继承父位,所以武姜左一次右一次向武公请命,说是叫小儿子继位,不要大儿子继位。可是郑武公不准,所以还是庄公立了。庄公立,武姜就叫共叔段去造反,结果也失败了,这就是那个寤生的故事。这个寤就是没有睡觉。寤即想心,醒著的时候,就是想阴当权的时候。
‘寐为诸梦':你要是睡著了,这就是梦,这个想阴就会有梦,会变梦。以前讲到想阴的时候,不是说他这儿睡著了,旁边在捶衣服,捣衣舂米的,他就听这是撞钟,或者敲鼓?也就是这个想阴。他睡著了,就有这种错觉。
‘则汝想念,摇动妄情':那么在梦的时候,你这个想念摇动,就知道撞钟击鼓的这种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这个名字就叫融通。融通就是融而通之,通而融之;就是互相合作。我告诉你,无论醒著,或睡著了,这想阴,现在的名词就叫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就是通融,这叫想阴的妄想,这是第三想阴。
化理不住。迟运密移。甲长发生。气消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化理不住':这就是行阴。行阴像水波浪似的,那么川流不息,它不停止的。也就是前念生,后念灭;后念灭,后念又生,这么互相生灭。化理不住,这种变化的道理不停止,总是这样地去工作,不停止、不休息。‘运运密移':运,就是运转的意思。运转运转就川流不息,密移是你看不见,它这个是很轻微的,在你不知不觉地,它就搬了家了;你不知不觉地,它就变了样了,这是运运密移。
什么运运密移呢?好像‘甲长发生':什么叫甲呢?甲就是指甲。指甲你两天不剪,它就长得有这么长;这三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四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它一天比一天长,一天比一天长,可是它怎么样长呢?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长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它怎么长出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呢?这个甲长——长啊,就一天比一天长。发生,你我这个头发一个月不剪,大约就有四分长。一个月不剪有四分长,你知道它一天长得多少呢?也不知道!说那我可以统计一下,你统计,这不一定是正确的,你用电脑算术机算一算,看一看它知道不知道?
‘气消容皱':气一天比一天就衰败了,这叫气消。好像青年的人,天真活泼;壮年的人就壮;老年的人,这气就消了。消不是没有了,就是衰败了。容皱,这个容也鸡皮鹤发了,面貌也老得不得了了,再想装一个后生的人,装一个年轻的人,也做不到了。你就怎么样化妆,八十岁的人也不能变成二十岁的男子,所以这叫容皱。
‘日夜相代':这个甲长、发生、气消、容皱,白天晚间都一样工作的,它不停止它的工作,真是比钟表都勤力。钟表有的时候你不上链,它会停止呢;这个你不要给它上链,它也一样地工作。除非死了,死了就不工作了。‘曾无觉悟':它就这样日夜相代——日夜来摧你,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这叫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远都不觉悟。永远在这里头迷迷糊糊地,糊涂而来,糊涂而去,这就是行阴的一种妄想。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你这个身体甲长发生,气消容皱,你若说这个指甲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身上长长呢?你说这个头发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头上长长呢?你说这个气不是你的,怎么你觉得气不足,就衰弱了呢?你这个面如果不是你的,它怎么会皱呢?你说这个容皱也不是你的,那么你的面怎么会自己皱呢?它怎么会在你身上变化呢?如果不是你的,怎么你这个身体会迁变呢?会由少年的时候就搬到中年的时候,由中年的时候又搬到老年的时候,由老年的时候又搬到死的时候。所以你不能说,不是你的。
如果这不是你的身体,汝必非真,那你就不是真的。‘如必是真,汝何无觉':若说一定是你的,你怎么不知道呢?你为什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甲长,你也没有感觉;发生,你也没有感觉;气消,也没有感觉;面皱,也没有感觉,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变了样了。
这是两边都给破了。你说是你的,也不对;说不是你的,又不对,这都不对了。那么你说这怎么办?就是妄想!就是在这个地方,由妄想造成的。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你的行阴,它也是念念不停的。‘名为幽隐第四妄想':这一种念念不停,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它有微细的动相。幽隐,你不容易觉察得到的这种变化。变化密移,毫无感觉,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就是第四种行阴的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在你这个精明的时候,湛清而不摇动这个地方,这个名字如果叫它恒常的话,‘于身不出':那么在你身上不会有‘见闻觉知'。‘若实精真':假设若真是精真的话,‘不容习妄':就不会有这个习气和妄想发生了。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有什么原因呢?你在以前看见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经历不知道多少年岁,这个忆也没有了,忘也没有了。你若有个忘,说我把什么事情给忘了,那还有个记忆呢。你现在忆忘俱无,也没有记,也没有忘了。
‘于后忽然,覆睹前异':以后,忽然又看见以前所看过那种奇怪的东西,‘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在这时候,你就想起来了,啊!以前怎么样记忆的,怎么样遇到这个奇怪的东西,那时候怎么样见的,一点都不会忘的。
‘则此精了':这个能回忆以前的这种精了,‘湛不摇中':在湛清不摇的里边,‘念念受熏':在这里边念念有这种熏习的情形,‘有何筹算':怎么样子算计算计呢?怎么样想一想啊?怎么就已经忘了这个事情,然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又想起来了?那么没有再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忘了,想不起来了;过到了之后,又随著就想起来了。
这是有何筹算呢?谁给记的账呢?谁给算计的呢?由这个证明,在你八识田里边记得,不过你说忘了,于是乎就想不起来了。那么你几时再见著它,就又回忆起来。这并没有一个人给记上账,就是在八识田里边,天然地在那儿存在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阿难当知':阿难,你应该知道,‘此湛非真':前边湛不摇中,这个湛不是真的,‘如急流水':怎么说它不是真的呢?就好像急流水,它那个水流,‘望如恬静':你看著它好像没有波浪似的,没有流。可是‘流急不见':它那个水流因为没有波浪,它流你也看不见。‘非是无流':不是没有流,它是流,你看不见,只是它没有波浪而已。前边是行阴,现在是识阴,这个识阴里边,‘若非想元':假设不是妄想的话,‘宁受妄习':没有妄想,就不会受妄的习气来熏它了。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如果不是到你六根能互用开合这种境界,这种程度,‘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个妄想,没有时候可以灭的;除非你到六根互用的境界上,这个妄想就消灭了。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所以你现在这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六根的知觉性里边,‘中串习几':中间串合著习几,就好像用绳串起来一样。习,是习气;几,是几微,最微细的这个地方,就是你不容易觉察得到,不容易看得见的。‘则湛了内':就在你湛了这种性内,‘罔象虚无':罔,你说它有嘛,它又没有;象,你说它没有嘛,它又有。这一种虚无飘渺的情形,‘第五颠倒':这就是第五种的颠倒‘微细精想':这个微细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境界。精想,这种妄想也是很细的,也是很不容易觉察到的。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阿难',‘是五受阴':这五种的受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你都有领受的这种情形。‘五妄想成':所以五种的妄想,也就发生出来了。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你现在想要知道五阴这种妄想,每一个阴它的界限是浅?是深?是怎么个样子?它的边际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告诉你。‘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色而对空,就是色的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这个触尘和离,就是受的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这个记和忘,是想的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惟灭和生,是行的边际。‘湛入合湛':你清净又合清净,‘归识边际':这就是归八识的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此五阴元':这五种阴的根本,‘重叠生起':它重复而重复地叠生,生了又生,这样地互相循环,互相帮助。
‘生因识有':那么这生就因为识才有的。‘灭从色除':灭就从色除。怎么会灭呢?因为有色。若灭色,它就归空,这所以灭。生,就由识生出来的;灭,就由形色而灭。
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理则顿悟':在理上来讲,这个道理你很明白了,可是‘乘悟并销':乘(同‘秤'音),就是这种乘除的方法。你悟了,也没有这个乘,也没有悟了。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你若明白这个理了,那么你就连悟都消了。‘事非顿除':在理上讲,你是悟了;在事相上讲,你还要‘因次第尽':你要好像脱衣服似的——脱了第一层,又到第二层,然后脱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注四一】你在事相上要由次第而尽——次第没有了。这个理你是明白了,但是你还没有修呢。还要修,才能把这五阴都破了。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我已示汝':我以前已经告诉过你,‘劫波巾结':我用那个巾结了六个结。
‘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还来这么向我多问,又这么啰啰嗦嗦的。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汝应将此':阿难,你应该将这种的‘妄想根元':这个妄想生出来的根本来源,‘心得开通':令一切的众生都明白、了悟这个道理。
‘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你再把这个道理,传给将来末法的时候,这一切修道的人。‘令识虚妄,深厌自生':令他们也都知道这虚妄的妄想,是他自己生出来的,令他很明白、很了悟,知道这种妄想的来源和它的脉络,而生一种厌恶的心。‘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令一切的众生知道有涅槃可证,不留恋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火宅了。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莲池大师是中国很有名的一位法师,他出家了,还总想回家看看他太太。左一次、右一次,看了很多次。他太太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想自己的丈夫出家也不修行,还有这一种的情爱放不下,老回到家里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于是乎她就在进门的地方,挖了一个坑,上边用席子之类的东西遮上。这个坑里边放的什么呢?就放它一些个火。
那么莲池大师有一次又回来了,一迈步,就掉进这个火坑里了,他说:‘啊!你这儿怎么弄个火坑呢?'
他太太说:‘你知道是火坑,为什么你还回来?'这一句话,他开悟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这也就表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不是安乐的地方,就好像火宅那么样子。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在十方世界所有的虚空里,装满了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宝物,‘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拿它来奉上供养无量无边微尘那么多的佛。
‘承事供养,心无虚度':又叩头、又礼拜、又供养,这个心没有一时一刻空过了。
‘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呀?‘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这个人用这么多的七宝来供养佛,把他的七宝都供养给佛了。这种因缘,他所得的福报多不多啊?你讲一讲。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答言':阿难答覆佛这个问,就说了,‘虚空无尽,珍宝无边':虚空是无尽的,没有穷尽的,珍宝是无边的。
‘昔有众生,施佛七钱':以前有一个众生,就只布施佛七个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在他死后,尚且得到转轮圣王位。这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那有几多个太太?没有讲。总而言之,有一千个儿子。这个转轮圣王有大威德,他有一种车,在一个时辰里头,可以周游四大部洲,比现在的火箭大约都还快,他有这种宝物。
‘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那么布施给佛七个钱,都得到转轮圣王这么大的果位,况复现生,在虚空也穷尽了,所有佛的国土都充满了,他皆施珍宝,不只七个钱,他布施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多的七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这一种的功德,就是穷尽无量不可思议那么多的劫数,也是算不过来,算不尽他这个福德。‘是福云何,更有边际':这个福,你怎么可以说它再有一种边际呢?它没有边际的。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诸佛不打妄语,不撒谎的,不讲假话的。
‘若复有人':假设若有人,‘身具四重':四重是什么呢?就是杀、盗、淫、妄,这叫四重罪。在《楞严经》上,这叫〈四种清净明诲〉,前边你们都听过了。‘十波罗夷':十种波罗夷,就是你受菩萨戒,那不有十重吗?就是那十种。犯波罗夷就是弃罪——撇弃到佛法大海之外,不通忏悔的这十种罪。这十种罪,若是你想明白,就看看菩萨戒前边那十重——就是十种波罗夷罪。
‘瞬息即经':这么一转眼就经过了,经过什么呢?‘此方他方阿鼻地狱':经过这一方,又他一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乃至于到十方国土的无间地狱,‘靡不经历':就是任何地方的地狱,他都游遍了,受遍了这些罪,这叫靡不经历。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能以一念':你能以一念这么短暂的时间,‘将此法门':将楞严大定这个法门,‘于末劫中':在末法的时代,‘开示未学':开示没有学过佛法这些个人。
‘是人罪障,应念消灭':你能以一念这么短的时间,将《楞严经》这个法门,开示那些没有学过佛法的人,这个人的罪业,应你的念,就消灭了。也就是很短的时间,罪业就消灭了。‘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变他所受这个地狱的苦因,成安乐国了,不会再有痛苦了。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超越':这个讲《楞严经》的人,他所得的福报超越‘前之施人':就是前面用尽虚空、遍法界的七宝,来布施给微尘数的如来、诸佛,供养承事。可是你能讲《楞严经》,能给不懂佛法的人说这种的法门,你所得的福报,就超越过这个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像这样子,重重加起来,乃至‘算数譬喻':算数和这个譬喻‘所不能及':也算不出来究竟是多少,没有法子算得出来。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将来若有众生,能读诵这部《楞严经》,能持诵这〈楞严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假设我要是广说,详详细细地说,多少个大劫也说不完这种好处。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你们各位要依照我所教诲你们的这个话,照著这个方法去修行,直接就可以成就无上的菩提觉果,不会再有一切的魔业。【注四二】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此经已':佛说完了这部经,这一切的大‘比丘'和一切的‘比丘尼'‘优婆塞':就是男居士。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近事男',就是近事佛的男人。‘优婆夷':优婆夷就是近事女。所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天,天上的天人;人,人间的人;和阿修罗。阿修罗你们也都认识了,他是脾气最大,好打架。
我的一个弟子说他的狗是阿修罗,或者他那个人也是个阿修罗。我相信听过《楞严经》,就会变菩萨了,不会再有阿修罗的气了。
‘及诸他方菩萨':你看这菩萨就来了。他方的菩萨和‘二乘、圣仙童子':二乘,就是二乘的圣人——声闻、缘觉;童子,就是童真入道的。‘并初发心大力鬼神':方才发心的这个最大力的鬼神,‘皆大欢喜':一起都高兴了,‘作礼而去'。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经魔章浅释识阴十魔》。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六八年于美国加州三籓市佛教讲堂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总。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就是修行阴的这个善男子,他修行这个定力,‘行阴尽者':在行阴尽了的这个时候,‘诸世间性':所有世间一切十二类众生的这个性,‘幽清扰动':幽隐轻清那个微细的动相,‘同分生机':在十二类众生这个同分的生机。机,就是那个处,也就是那个地方。
‘倏然隳裂':倏然也就是忽然。忽然就隳裂了,就破坏了这个‘沉细纲纽':沉,就是深沉;细,是微细;纲,就是网的一个大纲,那个大绳;纽,就是身上衣服的纽扣,还有那个枢纽、总枢的地方也叫纽。
‘补特伽罗':翻译过来叫‘数数取趣',就是生了又生,生了又生,就是那个‘中有身',又叫‘有情'。我们所有一切有情的众生,活著的这个身,都叫中有身;死了,就叫中阴身。中有身就叫补特伽罗。
‘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在这互相酬报、业果交流这种深深的脉络,因果悬绝,没有了。感应,也就是因果;悬绝,好像在空中忽然间就断了。因为在行阴尽了,这个生死已经了了,所以这因果也就断绝了。在这个地方,这是行阴终了,识阴开始的时候。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于自性的涅槃天,在要开悟了。‘如鸡后鸣':好像什么呢?这有一个比方,就好像鸡第一次、第二次报晓的时候,东方还没有白,天还没有亮,没有光呢!现在这第三次,这是最后的鸡鸣,就是最后鸡叫的时候,‘瞻顾东方':这时候你向东方顾盼,你向东方看一看,‘已有精色':精色就是天将要光的时候了。
‘六根虚静':受阴尽的时候,六根无所受了;没有领受,所以就虚了。想阴尽了,没有妄想;没有妄想,所以就静了,所以说六根虚静。这个时候,这六根也没有所领受,也没有妄想各处跑了,‘无复驰逸':行阴尽了,已没有迁流变化。行阴的迁流变化,好像波浪,常流不断的。那么现在行阴这种微细的动元也没有了,所以就无复驰逸,哪个地方也都不跑了。
‘内外湛明':这时候,只剩一个识阴没有破,已经内外明湛,内也光明,外也光明,这是内外明湛,湛明了。‘入无所入':因为这根尘都断了,六根和六尘合而为一了,也没有根,也没有尘,根尘不偶了。既无所缘,所以根尘就不偶了,没有相对的地方。因为没有相对的地方,这时候六根和六尘都互相没有分别了,所以入流也没有所入了。
这时候‘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深深地通达十方,这十二类众生它生命最初的根元、由绪。‘观由执元':观察它这种根本的元由,‘诸类不召':这时候,也不受这十二类众生所招引,它就不能把你牵引动了,不能来和这十二类众生再有来往了,这叫诸类不召。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于这个十方界,已获同体的这种情形,和十方界虚空都同体了,‘精色不沉':这种的精色、这种智慧不沉没了。‘发现幽秘':最幽隐的、最秘密的、最不容易发现的这种境界也发现了。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这个名字,这种境界,这种情形,就是识阴的一个区宇,在识阴的范围领域之内。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在这十二类众生的因果已断,已经得到和十二类众生虽然同,可是不为它所召了,和它已经断了来往,断绝和它的轮回。
‘销磨六门':这个时候,六根门头都没有用了,销磨了。可是,怎么叫没有用?这个没有用,不是说眼晴不会看,耳朵不会听,鼻子不会闻香,舌头不会尝味。不是的,是怎么样呢?就是六根互用了。你若把行阴破了,就有这种境界现前。
六根互用,眼睛虽然是看,但是它又可以听,又可以说话,又可以吃东西。这个耳朵,它以前只能听,现在也可以看了。可以用耳朵来看,可以用鼻子看,可以用嘴看。这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种的作用,这叫销磨六门,以前这种尘相,都没有了。
‘合开成就':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开,就是一根能开出六种的作用,这叫合开成就。‘见闻通邻':这个见闻都是通著的,就好像邻居似的,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互用清净':六根互用,而且还是清净的,你说这多微妙啊!到这种境界上,唉!那是很妙的。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十方的世界和这个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就好像青色的琉璃宝似的,里边也可以明彻到外边,外边又可以明彻到里边,玲珑透体地那么明彻,这个‘名识阴尽':若到这种程度上,这叫什么呢?就是识阴也尽了,五阴完全都尽了,没有了。
你到这种境界上,这是识阴尽;若不到,那还没有尽呢!若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这个人就可以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罔,不是有,所以叫罔,就是没有;象,不是没有,就叫象。有、无这种的情形,也都虚无飘渺。以这种颠倒的妄想,做为得到这种情形、这种境界的本。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个修定的善男子,他虽然有这么多魔的境界,无论是天魔、心魔,种种的魔,也没有摇动他的定力。或者他修定,根本就没有起这种魔境界。或者他已经起这种魔的境界,但他能觉悟,他能不迷,所以就打破这种的迷关了。这种迷的关头打破了,行阴也就破了。行阴破了,现在是识阴的开始,所以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经空了。
‘于识还元':现在在识阴上又要还元了,又要把识阴也都破了。识阴如果破了,就近本还原,回到如来藏性上了。
‘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生灭这种的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的这种性,这种精妙处,他还没有得到圆满。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他在识阴生出一种妄想,说在前边精妙未圆这个境界上,这个修道人他能令自己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六根的能力。那么,眼睛也会说话,又会听声;耳朵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嗅味闻香。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都可以通用。
你说耳朵不能吃东西吗?这回六根互用,它可以吃东西了。那么说:‘它的牙在什么地方长著?'那你问那个耳朵去!它吃东西,不是我们吃东西。它会吃东西,自然有个牙,它不会掉牙的。或者它不用牙,现生出来也可以,这是真正科学的作用,真正科学的一种能力。
每一根都有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合,就是六根合而为一了,六根变成一根了。开,那么虽然一根,能有六根的作用,你说是不是神通?这是科学?你科学再研究,就算能换人的心,能换人的肝,能换人的 ......,也不能令人的每一根都有这六种的作用,这是办不到的,我相信科学再发明,也不会有这种能力的。那么这自性的科学发明了,就有这样的作用。
‘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这个不单他自己六根互用,有开合这样的能力,就是和十方的一切众生,也都有这种的互相通觉,彼此相知。‘觉知通吻':这种觉知性,能知道十方一切众生的根性,‘能入圆元':他能入圆满的那种根元本性。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这个地方,生出一种妄执。什么执呢?‘立真常因':他说这一个就是真常了。‘生胜解者':他既然认为它是真常,就生出一种胜解脱、胜知见。可是他不生出这种的知见,还没有什么毛病;一生出这种知见,‘是人则堕,因所因执':他以真常为因,根本是不对的。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真常的,其实这还在一个识上,并不是真常,他就变成因所因执。本来不是这个因,但是他立这么一个因,立这么个因,就生出一种执著。生出这种执著,他就和外道合而为一,和外道归伙,合股做生意去了,好像股份有限公司。他跑到外道,和外道去做股份有限公司了。
和什么外道呢?‘娑毗迦罗':就是那个黄发外道。以前讲过,就是摩登伽女她妈妈的师父,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这个就叫黄发外道。这种黄发外道,他‘所归冥谛':冥,就什么也没有了。他这个冥谛,就是第八识在现在这个境界上变化出来的。他说一切万物都从冥谛上生出来的。‘成其伴侣':这个修道的人一执这个非因——因立得不对了,所以就和黄发外道做了朋友,开了有限公司了。这个有限公司,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完。这有限,不知道是有限?还是无限?
‘迷佛菩提':他迷失了佛的菩提觉道。‘亡失知见':因为他所立的这个非因,非因计因——不应该立这个因,而他立这个因。这因所因执,他立得不对了,所以就没有真正的智慧,这叫亡失知见。亡失知见就是没有真正的智慧,把真正的智慧丢了。丢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你想要帮他找找,你也会丢了!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这是第一种,他立这个有所得的心,成他所归的一个果。他这种的宗旨就错了,怎么错了呢?
‘违远圆通':和修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入流亡所的这种道理完全相反了,完全都不合了。为什么?因为他生出一种执著,‘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的那个大城市。什么是涅槃的大城市呢?在什么地方呢?涅槃的大城市在常、乐、我、净涅槃四德那个地方。‘生外道种':他这种非因立因,就变成执著的外道了,变成黄发外道那个冥谛,和黄发外道去合股,做朋友去了。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阿难',‘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把行阴已经研究穷尽了,已经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去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而于寂静、寂灭的这种境界,他‘精妙未圆':这种的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完全,因为现在这个识还没有尽。
这个识,就和真如差一点点,识是有生有灭的,真如就是不生灭的。那么现在在第八识上,有这种生灭的、微细的相,和真如这个不生灭和合起来,这有个名字叫和合识。就是生灭的这个识和不生灭的真如,非常接近,互相和合起来,这叫和合识。因为它是个和合识,所以就精妙未圆。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这个修道的人,假设在他这个所归宿处,所归宿是什么地方呢?就是还在八识这个生灭的识上,‘览为自体':把本来不是他自己的,就拿来认为是他自己的一个身体了。
‘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他又生出一种妄执,什么妄执呢?他觉得尽虚空这所有十二类的众生,由卵生到非无想这十二种的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他说:‘啊!这所有的众生,你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都是从我自己这个身体跑出去的,是我生出来的。'也就好像前面说的那种情形,说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儿子,甚至于连佛、菩萨、阿罗汉,都是我造出来的,我可以造佛、造菩萨、造阿罗汉。你看!生了这么大的这种我执。
‘生胜解者':他生出来一种胜解。可是这不是正当的胜解,是一种邪知邪见,不过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胜解。如果真是胜解,就合佛法了。所以这修道,你就是看经,也要看清楚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落了,堕落到什么地方?堕落到‘能非能执':变成有一种能,他说他能生一切众生。根本不是的,这是他一种妄识的揣测。非能执,本来他不能,但他有这种执著,这种执著就是谁呢?
‘摩醯首罗':就是大自在天王。自在天就是天上色界天的顶天,叫摩醯首罗天。这个摩醯首罗又叫大自在,他有三个眼晴,他也有个佛眼,也是在中间这儿长著,这三个眼睛都是肉眼,就中间这个眼晴,也是他生来就有的,这个天有这么个眼睛。
那有多少只手呢?他有八臂,有八只手,前边四只,后边四只。前边他可以拿东西,后边又可以偷东西。他嫌一只手不够用,两只手偷东西也没有那么得力,生了八只手,这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那只也可以拿一点东西,到了百货公司,相信稽查员也看不住他,因为他手太多了。他骑著的是一头大白牛,手里拿著一个白拂,到处悠游自在的,非常地自由,这是大自在天。他说:‘我最自在了,嘿!你看我,你比不了我,我最自在了。'所以叫大自在。
‘现无边身':这个大自在天,他执著他可以现无边身,他说一切众生都是他现出来的。那么现在这个人修的也是这个法门,也有这种执著了。他也说一切众生是他现出来的。你看他也没成佛呢,怎么能现出众生来了?这就是一种妄执——能非能执。
‘成其伴侣':他与大自在天王做了朋友,他也跑到自在天去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对佛真正的觉——正觉菩提——就不认识了,也就没有真正智慧了,所以就堕落到天魔外道里头。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这是第二,他立这个能生众生,做为他的心,成就他这种遍圆的果。‘违远圆通':他和修耳根圆通这种法门,反闻闻自性这个道理,相违背的。‘背涅槃城':对涅槃不生不灭这个道理,他也是相违背的。
‘生大慢天':他将来要生到大慢天,那个大自在天也就是大慢天。怎么叫大慢天?他就看不起人,总骑到大白牛身上,自己有三个眼睛、八只胳臂,噢!他觉得他了不起了,觉得骑著大白牛那么自自由由的,很惬意的,他认为他这个生活非常地优越,所以就生了贡高我慢了,入了‘我遍圆种':说我能遍圆一切,能成就一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这个修定破了行阴的善男子,‘穷诸行空':他对于行阴已经空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他这个生灭的心了,‘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于寂灭乐,他还没有得到,还没有圆满,没有真正得到这个寂灭的乐。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假设他于所归的地方,‘有所归依':做他一个归依处,‘自疑身心':他自己就生出一种怀疑心,怀疑他这个身心是‘从彼流出':前边那个妄计是怀疑自己生出一切众生;那么现在,他又觉得自己是从那个归依处流出来的。‘十方虚空,咸其生起':所有的十方虚空,也都是他所归依处那里生出来的。
‘即于都起,所宣流地':所宣流地也就是他所生出来那个处所。地,也就是个处所,那个地方。即在这个所有一切都是从它生起来的地方,‘作真常身':他认为这个地方就是他的真常身了。‘无生灭解':他说这个地方就是无生灭了。那么为什么他生出这个解?就是不对嘛!因为这个地方不是没有生灭,他却做这个解。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在生灭这个识里边,他就计度说这是常住,这是不变的。‘既惑不生,亦迷生灭':他既不明白这个不生的道理,那个生灭的道理也不明白了。‘安住沉迷':他执著,又著住到这个地方,就守著这个境界也不放,就在这个地方修行用功,沉迷了。
‘生胜解者':他若再生出来一种胜解,就是执著上再生出执著来,‘是人则堕',‘常非常执':他执著那个常,但是不是常啊?不是,这不是一个真常。
‘计自在天,成其伴侣':他计度这个自在天是他一个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失了佛这个菩提觉性,也亡失了真正的智慧。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这是第三种,立这个因依心,做为归依处所。立这么一个心,他就成非果计果这么一种的妄计果。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这也是与圆通这个道理上,既违背而又遥远,又相离得更远了。和涅槃城也违背了,生出来一种倒圆的知见。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这个善男子,他穷究这个诸行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除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精妙未圆':对于这个寂灭乐,他精妙未圆,还没有圆满。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假设于他所知的,他说这个知就是遍圆的。因为这个知,他就立了一个见解。立什么见解呢?他这个见解,你是想不到的,我也想不到的。什么见解呢?他说‘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足证明草木是无情的。可是现在他生出这么一种的见解,他说十方的草木,都是有情的,‘与人无异':和人没有两样的,它也有生命。
‘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草木可以做人,人若死了,又去变十方的草和树木。‘无择遍知':他没有智慧来选择这个遍知一切。
‘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自己标异现奇,生出来一种邪胜解法,‘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知无知执':他说他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他是无知,他是不知道的,但是他执著说他知道。
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有一种外道——‘婆吒、霰尼',这是两个人。
婆吒是梵语,中文的意思就是‘避去'。他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呢?因为他以前是个牧童,是个放牛的,或者放猪、放羊的一个童子。那么在毗舍离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也在外边玩。玩哪,就拿婆吒当床铺,在他身上睡觉。他就很不高兴的,回去对他母亲讲:‘这个毗舍离他拿我当床,睡在我的身上。'他母亲知道这是个未来的皇帝,也不敢怎么样,因为他有势力,就说:‘那你以后不要和他在一起,你避去,离他远一点,避开他。'于是他的名字就叫避去。
霰尼也是梵语,翻成中文就叫‘有军'。大约他就欢喜去当军人,他有军人这种的气概,所以叫这个名字。
这两个外道,‘执一切觉':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这个修行人就‘成其伴侣':成为他们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性上,失去他的正知正见。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是名第四':前边所说这种的情形,是第四种的执著,执著什么呢?‘计圆知心':他说他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其实他是一种执著,他对于一切都不知道。‘成虚谬果':他就是成,也成个虚谬的果,就是没有这么回事。谬就是没有这么回事。
‘违远圆通':也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而离得太远了。‘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城这种不生不灭的道理。‘生倒知种':他生出一种倒知的种。倒就是颠倒,颠倒这个知。
就好像草木,任何人也都不能把它算计到有情里头;而他把草木都算到有情里头,说人就是草木,草木也可以做人。那么有的人就说:‘有的树木有灵啊,那它岂不是有知吗?'那不是的,因为那是有一个精灵附到那个树上了,并不是那个树本身有知,是一种有情。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有这种修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这个诸行空,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他已经灭了这个生灭了,‘而于寂灭':虽然说灭了生灭,但是他于寂灭这种的境界上,‘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还有很少很少这种生灭的种子在这儿。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在六根互用这里,已经得到遂心满愿这种随顺了。‘便于圆化,一切发生':就执著在这个圆化一切发生这里边,‘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他对于火有光明,非常崇拜;这个水性清净,他也非常崇拜;他又欢喜风的周流这种性质,他也崇拜。尘就是地,观这个地的成就。
对地、水、火、风四大这种种情形,‘各各崇事':他向火叩头,向水叩头,向风叩头,向地来叩头,他说这真是不可思议,这火它怎么就会有光明呢?啊,水它这么清净的,真值得我崇拜,我给它叩多一点头。
他一天到晚给水磕头,给火磕头,给风磕头,给地磕头。就崇拜这四大,又供养四大。事,就是供养。火有火神、水有水神、风有风神、地有地神,那么于是乎,他就把地、水、火、风这四大的神,当他的老祖宗了。摩诃迦叶以前也就是事火的外道,专门向火来叩拜。
‘以此群尘,发作本因':他以地、水、火、风这四大的尘象,发作他自己的本因。‘立常住解':他说这个都是常住的。不错,地、水、火、风都是这个如来藏性,可是你应该恭敬如来藏,不应该去恭敬地、水、火、风,这就是头上安头,不在根本上用功,不去恭敬如来藏性,不去恭敬佛,却去恭敬末梢,跑到末梢上去了。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他想要了生死,而实际上,不能了生死,就生这种执。
‘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大龟氏迦叶波,和梵志婆罗门,修清净行这一类的人,他们‘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勤苦其心而役使其身,就是修种种无益的苦行,给火上一上供,给水上上供,来叩几个头。以事奉供养地水火风,来求得了生死。‘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和这一类的人做为朋友了,做为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这也是迷惑了佛这个菩提真性,而亡失真正的智慧了。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这是第五种颠倒的种,他计度这个执著,来崇拜地水火风这四大,来事奉、供养这四大。‘迷心从物':他把自己这个如来藏性、常住真心迷了,跟著物跑了。
‘立妄求因':他立这么一个妄的知见,求出生死的这种因,‘求妄冀果':他用这不正确而妄希冀了生死这种的果。
‘违远圆通':这是违背圆通法门了,‘背涅槃城':也违背了涅槃的城。‘生颠化种':生出一种倒化的种子,不正确、颠倒的这种造化的种子。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者修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的善男子,‘穷诸行空':研究行阴已经空了,把行阴破了,‘已灭生灭':已经灭了这生灭之道,‘而于寂灭':而对于寂灭之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明':在这个圆融而光明的境界上,‘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他计度这个明中虚,不是实在的。这不是把一切的造化都灭了,所以也不是永远灭的一个依归处。‘为所归依':可是他用它为所归依处。‘生胜解者':他生出一种的狂悟。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堕‘归无归执':他本来想归依,但是无所归依。这个不是永远的生,不是永远的灭,所以他不能拿它来做所归依处,可是他以这个做所归依处,这是无所归依。
‘无想天中':这一种执著就是在无想天,可是这不是四禅天那个无想天,是非非想天。那么非非想天中‘诸舜若多':那些个只有一个空的空神,‘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做他们的伴侣了。‘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他也迷失这个菩提,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这个名字就是第六种狂解——圆虚无心,他这种的果也是空亡,没有的。‘违远圆通':和圆通法门相违背,‘背涅槃城':和涅槃这种妙果,也相违背的。‘生断灭种':生出一种断灭的种来。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又修定的这个善男子,‘穷诸行空':这行阴已空了,‘已灭生灭'了,‘而于寂灭':而对这个寂灭的妙乐,他还‘精妙未圆':没有圆满。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常':假设于圆满而常住的这个时候,‘固身常住':他坚固其身,愿意常住在世,愿意得到长生不老,‘同于精圆':在精微而圆满的这个寿命里边,‘长不倾逝':很长的时间,他也不会死的,这倾逝就是死。‘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生出一种邪胜狂解。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他贪长生而不得长生,这叫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阿斯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无比',没有再可以比的;这是在天上的一种外道,贪求长命这样的人。这修定的人‘成其伴侣':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与佛的菩提这种法门他是迷了,失去了正知正见。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这个名就是第七种,他执著他这个命的根元,命的元由,‘立固妄因':他立出这么一个坚固的妄因,‘趣长劳果':他想要得到长生不老的这种果。长生不老又可以叫长劳。‘违远圆通':他与反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这个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不单违背耳根圆通,而且又违背涅槃城。‘生妄延种':生出来一种妄想延长寿命的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这个修定的男子,他把行阴已破了,‘已灭生灭':已灭了生灭这种的道理,‘而于寂灭':而于这个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他还没有圆满。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观命互通':这个人观他这个生命,和一切众生互相通著。‘却留尘劳':他就不愿意把尘劳去尽了,想留这种尘劳,‘恐其销尽':他恐怕尘劳销尽了。
‘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就在这个时候,他坐在一个莲华宫里边。在这个莲华宫里,‘广化七珍,多增宝媛':他化出七种珍宝,又多增加他的妃嫔、美女。宝媛就是美女。就‘恣纵其心':他也恣纵他这种爱欲、贪欲。‘生胜解者':在这个时候,他又生出一种胜解了。
‘是人则堕':这个人就会堕落到‘真无真执':他想他是得到真了,但不是真——这种的执著。
‘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这个吒枳迦罗,怎么叫吒枳呢?吒枳翻译成‘结缚'。结,就是用一条绳把它拴个结子;缚,就是用一条绳把它绑上了。这就言其用绳子把众生绑往了。迦罗,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叫‘我所作',这是我所作的,什么是我所作的呢?言其一切众生的这个结缚,这个不自由,都是我所作出来的,我教他不自由的。
对于这种的外道,这样的思想,成其伴侣,这个修定的人,就成他们的眷属。‘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也就把正知正见都丢了,只剩邪知邪见。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这个是第八种,他发一种邪思的因,立出来这种炽尘——炽然而盛,这种尘劳非常盛的这种果。
‘违远圆通':这与耳根圆通的法门相违背的,‘背涅槃城':也违背涅槃这个道理。‘生天魔种':生到天魔的种族里头。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又者这个善男子,研究一切诸行是空的,‘已灭生灭':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性,‘而于寂灭':而于寂灭的妙乐,‘精妙未圆':还没有得到圆满。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在他这个命虚明的里边,分别哪个是细的,哪个是粗的,选择真的和假的。‘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这个因果互相那么酬报,惟求因果的感应。感应也就是因果。‘背清净道':他违背这种清净的道。
‘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见苦也是知苦。这个苦就是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集是集谛,就是一切的烦恼。断集,断了这个集谛。灭就是修道得到证灭了,得到这种涅槃的妙乐。道就是修道。这就是所谓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他在这个灭的时候,就不往前再进了,‘生胜解者':生了这一种狂胜解这样的人,‘是人则堕定性声闻':什么叫定性声闻呢?
定性声闻前边已经讲过,就是他不回小向大,他就裹足不前,不往前走了,就在那个地方停止住了,这叫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和无闻比丘,以四禅为四果那种的无知一样,增加这个增上慢。‘成其伴侣':做为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迷失佛这个菩提觉性,失去正知正见。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是名第九':这是第九种,‘圆精应心':圆精而有这一种感应的心,‘成趣寂果':造成一种趣寂的果。
‘违远圆通':这也与耳根圆通法门相违背,也‘背涅槃城',‘生缠空种':什么叫缠空呢?他耽空滞寂,就在这个地方,也不愿意往前进,也不愿意往后退,就认为这个空是他生活里最需要的。那么,他就在这个地方,好像缠绵缠住了,和这个空缠到一起。空本来什么也没有,他又在这空上,又加出一个空来,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也是一种执著。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又这个善男子,穷尽了行阴这种境界,行阴已空了,已经灭了生灭的这种境界,‘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而对于寂灭之乐,他还没圆满。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圆融':假设于圆融这种境界上,‘清净觉明'了,这时候他‘发研深妙':发研究深妙这种的理性,‘即立涅槃':在识阴还没有破的地方,他就立成涅槃了,‘而不前进':也不向前再去修行了,‘生胜解者':他就生一种狂解——狂妄的胜解。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这个人就会堕落到不回心——不回小向大的这种定性辟支佛。‘诸缘独伦':和缘觉、独觉,这两种的种类,‘不回心者':不回小向大的定性罗汉,‘成其伴侣':做为他的眷属,他的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也迷惑于佛这个菩提觉道,而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十。圆觉吻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是名第十':这是第十种,是在识阴里边最后的一种,把这一个关头通过,就不要紧了,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可惜这一步也不容易过去。那么在这个地方,所相差的也就很微细了。所谓‘差之丝毫,谬之千里',也就是差一根头发这么多,等到果位上就相离有一千里这么远。
在这个时候,‘圆觉吻心,成湛明果':他这个圆觉的道理,和常住真心已经将要吻合了,成很清净光明的果。‘违远圆通':虽然是这样子,但是与耳根圆通这个法门,还是不相合的,因为他也还有所执著,‘背涅槃城':也是违背涅槃的这个妙果。‘生觉圆明,不化圆种':他生出来一种觉圆明的执著,所以叫不化圆种。
这是在识阴没有破以前,他还是有这么一点点没有明白。那么在这个地方若一破,不被这个狂解所变,这就是把五阴都破了。五阴破了,那时候就可以证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果位。你就可以成佛,有把握成佛了。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阿难',你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特别明白‘如是十种禅那':像这十种静虑的法门,十种静虑的境界,十种静虑的功夫,所显现的魔境,你都应该认识。‘中途成狂,因依迷惑':在半路上,成了一种狂解,因为他所依据的事,他迷惑了。
‘于未足中,生满足证':在未满足的这个时候,未证言证;就是没有得道,没有证果,他说:‘噢!我证果了。'
没有证初果,他说证初果;没有证二果,他说证二果;没有证三果,他说证三果;没有证四果,他说证四果。那么没有成佛,他说他是佛了。你问他怎么样成的,他也不知道。你说成佛都不知道怎么成的,这真是一个糊涂佛了。可是佛都是明白的,没有糊涂的。这若是糊涂,就是妖魔鬼怪,他不明白真理。
‘皆是识阴':这都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识阴作怪呀!‘用心交互':你用功夫的时候,这识阴就和你的功夫来作战。如果你稍微生出一种贪心、一种欲念、一种妄想,这就会入魔的境界。
前几天我不是讲走火入魔吗?你著到这个境界上,这就叫走火入魔了。【注三五】【注三六】【注三七】生出一种狂解,这种狂解,你很不容易把它破了。就是旁人指破他说:‘你这个不对!'他都不相信的。他说:‘嘿!你懂什么?我现在就成佛了嘛!你讲那个都不对的。'你告诉他,他也不相信。‘故生斯位':所以生出这种境界。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众生顽迷':众生这种顽固不化的迷惑,‘不自忖量':他也不想一想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就说是佛了,唉!自己太不自量了。
‘逢此现前':逢这种种的境界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各以他所爱著的、所贪著的这种爱——这是他以前生生世世愚痴的迷心——在这个地方他休息。
他以为这个地方就是宝所了,其实是住到化城上。化城不是宝所,因为这个人向前去想要取宝,走、走、走,走到半路上就觉得太辛苦了,啊!不去取宝了。于是乎,一个有神通的人,就变化出来一个化城,说:‘前面那个地方就是宝所了,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就拿到宝贝了。所有的奇珍异宝,都可以拿回来。'那么到那个地方休息完了,还要再向前走。
现在这一些个人,就是到这个化城——变化城——却以为是宝所,再不向前进,所以就休息了。‘将为毕竟':这一些个人说就是毕竟了,‘所归宁地':这就是他们的所归宿、究竟处,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自言满足,无上菩提':自己就说自己满足了,已经证得无上菩提了,已经成佛了。‘大妄语成':没有成佛,他说他成佛了。你说若是聪明人,谁说这个愚痴话?没有到那种果位上,就说是那种果位,这是愚痴的!
好像民主国家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不错!人人都可以做总统,但不是人人都是总统,得要大家选你出来,你才正式做了总统。不是说人人都是总统,那么哪个是正总统?哪个又是副总统?所以就是这个道理。你也没有读过书,也没有研究过什么道理,你就去做总统,你连签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签,你怎么做总统啊?这个成佛也是,你也没修行,也没有受过雪山六年、菩提树下四十九天,这种的功夫你一天都没做,你就成佛了?那你真是太容易了,所以这就是一种狂妄。
‘外道邪魔':这就是一种外道邪魔的思想,‘所感业终,堕无间狱':他所感的邪魔,这种魔业终了之后,将来这个魔也有寿命终了的时候。寿命终,他那个灵性也堕落到无间地狱去。
‘声闻缘觉,不成增进':如果他是定性声闻和定性辟支,这两种虽然打妄语,但是他不会堕地狱的,但是也不能往前有所进步了,所以不成增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阿难,你们这些在会的大菩萨、大阿罗汉、大比丘、大富长者等,秉承著如来所说的这个道理,‘将此法门':把我《楞严经》所说‘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种圆通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在我灭度之后,你们要天天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令所有的一切众生,觉悟明了这种的道理。
‘无令见魔':这个见魔,又有见爱魔。见魔是被境界转了,有的见著就生出一种爱心,被这境界转,这都是见魔和见爱魔。你不要令见魔和见爱魔‘自作沉孽':你自己堕落。沉,是堕落;孽,是造的罪业,造的这种罪孽。‘保绥哀救':你保护而安绥这一切的众生,来哀怜救度他们。‘消息邪缘':把这种邪的、不正当的狂心野性、邪知邪见都停止了它。
‘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令他身和心,到佛的知见这里边来。‘从始成就,不遭歧路':从一开始,乃至于到成就,不要遭受这个歧路。始,就是开始;成就,就是末、终了,到终点。由这开始到终点。歧路,就是在正路上分出一个岔路。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像《楞严经》这个法门,这是过去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里边,像微尘那么多的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都是秉承著这个法门,这个楞严大定,而得到心里开悟,成就无上的道果,都是从这条路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也要研究这条路,把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才能成佛呢!不是一步也没有迈,就走到佛那个果位上去了,没有这么容易的事。不要说成佛,你就是在世界上读书,得到个学士,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硕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得到个博士,又要多少年的功夫,何况得到一个出世的佛的果位?你一步也没有迈,就成了佛了?这说梦话也不要说得这么妙,这么没有边际呀!成佛不是那么容易的。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
‘识阴若尽':在前边行阴尽了,到识阴上。识阴本来要是在八识的本位上,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十方世界,好像净琉璃一个样子,无障无碍的。可是现在这个识阴并不是完全第八识,而是第七识这个微细的生灭还没有了。所以,如果第七识这个微细的常扰动元——这种微细的动相——没有了,就纯粹是第八识,这时看三千大千世界,犹如净琉璃一样。那么,再转这个第八识,就是佛的大圆镜智。
但是在第七识没有破尽的时候,就不能有这种的境界,所以说识阴若尽——第七识这微细的动相如果没有了,‘则汝现前':则你现前‘诸根互用':诸根就是六根,就是以前所讲的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用途。眼睛本来是看东西的,但是它也可以听,也可以嗅,又可以尝滋味,又可以吃东西,又可以有触觉,又可以有思想。这六根互用,每一根都可以有这六种的用途,这是所谓‘成就合开',成就六根互用的这种能力。
‘从互用中':从六根互用里边,‘能入菩萨':能入到菩萨‘金刚干慧':金刚是不坏,不坏就是不退了。不退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这证得三不退。干慧是干慧地。‘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得到这种圆明精心,在这个里头会发生一种的变化。
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前边所讲的‘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在圆明精心里头就发生一种神通变化,这种神通变化像什么呢?‘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好像没有尘垢的琉璃一样,在那琉璃之内含著一个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像这样子就超过去前边所讲的十信的位,和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四加行心,各位记得不记得?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叫四加行位。‘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加上菩萨所行的金刚十地,和等觉圆明这种的境界,这种的功夫。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这种境界,就是入到如来的妙庄严海里边。‘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所修的这种菩提,最终就是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呢?菩提本来是自有的,并不是从外来的。这个如来藏性不是从外边得来的,而是自己本有的,所以说归无所得。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以上所讲的是这个识里边十种的种子,十种的境界。‘此是过去先佛世尊':以前的佛世尊,‘奢摩他中':奢摩他就是一个定,这个楞严妙定【注三八】,‘毗婆舍那':那个微密观照,这种观照的功夫,‘觉明分析':由这个觉明而分析,‘微细魔事':这是微细的魔事,这种的境界很微细的,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的。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魔境现前':这个魔的境界现到你前面,‘汝能谙识':你能认识这个境界,知道这是魔或者是佛。
‘心垢洗除':这个境界有的是外魔,有的是内魔。外魔容易降伏,内魔很难降伏了。因为你起了邪知邪见,这不容易解除。所以你外魔认识了,你自己心里边这个心垢也要洗除。什么叫心垢呢?心里头的垢,最要紧的就是这个贪欲,讲来讲去还是这一个贪欲。这个贪欲,也就是淫欲。你要是淫欲心没有了,心垢洗除了,就不落邪见。如果淫欲心不洗除的话,你就很多的毛病都来了。这些个毛病都是由这种的贪欲生出来的,所以种种的问题,种种的烦恼、无明都生出来了。生出,就落邪见了。‘不落邪见':你如果把这个毛病洗除了,那邪见也没有了。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
‘阴魔销灭':以前所讲的五阴魔销灭了,‘天魔摧碎':你有了真正的智慧,不落邪见,那个天魔也摧碎了,把天魔的胆都吓落了。‘大力鬼神,褫魄逃逝':乃至这个大力鬼神,他虽然力大,不是吗?他可以把须弥山用手一推都推倒了,推崩了。可是你的正知正见现前,你有这楞严大定,那大力鬼神也就跑了,你把他那个魄也都给丧了。他一见到你呀,亡魂丧胆的,结果就那么恐惧逃逝了,跑了。‘魑魅魍魉':这个魑魅魍魉都是妖怪之类的,前边都讲过了。‘无复出生':再也不会出生了,再没有了。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一直就到佛的境界上,没有一点的困难,没有一点的问题,没有一点的麻烦。‘下劣增进':就是那种下劣的根性,也会向前增进去,到这个地方。‘于大涅槃':在大涅槃这个妙果上,‘心不迷闷':心不会再像以前那种的迷闷了。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若诸末世':假设这个世界在末法的时候,‘愚钝众生':这个众生,你看他学好,你怎么样教他,他还往那个坏的路上走。你不教他学坏,但是他自己就向那个坏的路上走。学好,好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好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就是习气太重了,贪欲太多了,这一种的旧习气、旧毛病、旧业障、宿世的冤孽债太多了,所以你想往上走,它就往下拉你。所以学好就像登天那么难,学不好就像下山那么容易,为什么呢?众生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愚钝。
愚钝的众生,‘未识禅那':他不知道修道这种重要性,不知道静虑是这样子地需要。‘不知说法':他也不知道说法。‘乐修三昧':虽然他不晓说法,不知道怎么修行用功打坐,不知道静虑。可是他乐修三昧,他欢喜修定。欢喜修定必须要明白道、明白法。‘汝恐同邪':你如果恐怕这种人,入到邪知邪见去的话,‘一心劝令':那你没有旁的办法,你就劝他,劝令什么呢?‘持我佛顶陀罗尼咒':劝令他诵持〈佛顶陀罗尼咒〉,就是〈楞严咒〉,你劝他念〈楞严咒〉。
‘若未能诵':假设这个〈楞严咒〉,他念来念去也背不出,总要拿著本子来念。你就教他‘写于禅堂':写到他坐禅的房子里边。怎么呢?因为经典所在之处皆为有佛,何况这个咒呢?这个咒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就有金刚藏菩萨和他的眷属及一切的护法善神。‘或带身上':或者带到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你若带到身上,这一切的诸魔,他都没有法子你。【注三九】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殷勤咐嘱,告诉阿难说,‘汝当恭钦':你对于楞严妙定、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这个法门,和〈楞严神咒〉这个〈佛顶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的法门,你应该恭敬而钦奉。
‘十方如来':这是十方如来的心,十方如来的性,也就是十方如来的母亲。‘究竟修进':这是最究竟、最彻底、最微妙的一个修进法门。‘最后垂范':也是十方如来最后的垂范,最后所开示的最要紧的法门。垂范,这是最要紧的一个模范,最要紧的一种法则,最要紧的一种开示,令你得佛知见的这条道路。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阿难'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吩咐他,于是乎‘即从座起':从他那个座位就站起来。‘闻佛示诲':他听见佛所开示这种的教诲,‘顶礼钦奉':就向佛叩头。阿难这回可没有哭,以前哭了那么多次,这回不哭了,吃饱了。好像小孩子吃奶似的,吃饱了,他就不哭了。你看那个小孩要糖,有糖了,也就不哭了。这回阿难也是得到甜头了,吃到甜东西了,所以也就不哭了。顶礼钦奉,顶礼恭恭敬敬地奉持这个楞严大定的法门。
‘忆持无失':忆持这个〈楞严神咒〉,一个字都不错,一个字也都不漏,字字清楚,句句明白,口诵心惟。口里在念,心里就想这个咒,身上就不造恶业,身、口、意三业清净诵持〈楞严神咒〉。
‘于大众中':他在大众里边,‘重复白佛':可是大家不要误会,阿难这个于大众中重白佛言,并不是说想出风头,想要叫大家看看他,不是的。是怎么样呢?他为众生来求法,他不是为他自己,而是想到你我现在,他这些个同参道友。他说:‘在美国将来有一个法会,有一个人讲《楞严经》,那么那些个人或者不太了解,我现在再给他们请一请法。'所以我们应该多谢阿难。
‘如佛所言':好像佛所说的‘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在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相里边,有五种的虚妄,那么这个就是本来的妄想心。这五种的虚妄,每一种就有十种的魔。‘我等平常':我们现在大众在平时日用中,‘未蒙如来微细开示':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过佛讲出来这么微妙的道理,开示我们,令我们简直是得未曾有,身心泰然,身心都安泰了。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是一起同时就可以销除了,还是要一点一点地、有次第地,好像一重一重地销除呢?‘如是五重,诣何为界':像这样子这五阴,它们以什么做它们的一个边界呢?做它们的一个界限呢?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我现在惟独就愿意如来,发扬而宣露出你这个大慈悲心。‘为此大众':为这在会的大众,‘清明心目':清,就是清理清净了;明,就是明白了。清净什么呢?清净心目。心若不明白,也不会修行;眼睛若看不清楚,要是有一些个染污在眼目里头,这也不会清净的,所以要清净大众的心目。
不单清净大众的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以做末世,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一切众生,你看看,所以我说包括你、我、他都在内,这一切众生嘛!你、我都在一切众生之内,他也没有跑到众生之外去,所以你我他都在这个里头了。我说这个你我他,也就是你我他谁都有了;也就是一切众生。你想跑到外边去,也跑不了的。
你说:‘我不算数,我没有在这一切众生之内!'
那你是个什么?你说!你想跑也跑不了的。真所谓‘插翅难飞',除非你跑到月球去。跑到月球也还是众生嘛!也不能变一个名,所以你就乖乖地承认,自己也就在我们这个团体之内就好啰,不要跑了。
乖乖的,懂不懂?乖乖的就是不要耍脾气,不要发魔气,不要觉得心里总有点放不下,不要心里总觉得‘吱吱喇喇的'那么难受。吱吱喇喇的,这是中国北方的土话。好像烙饼烙得糊了,它吱吱喇喇,这吱 ......喇......那么一叫,心里吱吱喇喇的难受。
所以‘作将来眼':做我们将来的眼睛,也是做我们的眼睛。你看,你看!这个风水到这儿还没有停止呢!这个将来眼,要到将来,将来是什么时候呢?就是还没有到来那个时候。没有到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未来的时候。未来是什么时候呢?未来就是未来的那个时候。
讲得你们听得怎么样?听得妙不妙?是没有意思?是有意思?你们这么笑,把他们笑得糊涂了,说:‘讲的什么?你们这么笑啊?'那听不懂中文的人呢,又著急了,啊! Quickly,translation!(赶快,翻译!)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佛告阿难',在‘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境界上,这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呢?就是那个精真妙明、本觉的圆净,就是这个样子,‘非留生死及诸尘垢':这里头没有生死的,生死在这个地方是留不住的。
不单生死留不住,这个精真妙明、本觉圆净,尘垢也没有了。这个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藏性,就是真如的本体,也就是你我共有的佛性。不是你有,我没有;也不是我有,你没有。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这个里头一尘不染,一法不立,什么都没有的。你要是能返本还原,返到这个地方,那时候你也没有无明,也没有淫欲,也没有贪欲,也没有这个痴心妄想,什么都没有了,干而洁净。所以我们现在修,就是想回到本有的那个地方去,如果没有那个地方,人人都不要修了。
‘乃至虚空':我们人人都见到这个虚空,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虚空就是在我们那个妄想里边生出来的。
由这个妄想,而有五阴,又有五浊,又有六结,生出种种麻烦的东西来,这就是没有事情来找事情干。为的什么呢?就因为你没有工作了,要找一点工作。找一点工作,你若有代价也可以;可惜越做这个生意越亏本,给人家去打工,越做是越亏本。好像做生意似的,越做越亏本。亏来亏去,亏得把你这如来藏性,就压到五阴山的底下了。于是乎就被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据为己有了,他们就占据五阴山,做他们的巢穴了,各处去抢东西、打家劫舍,你看你招贼窝匪到现在!
先先你做生意,做得蚀本了,然后现在人命又背上了。你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家劫舍,焉能不杀人呢?就杀人!所以你这个自性压到五阴山底下,就有六根、六尘这些个土匪各处去打劫。明白吗?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我这一堂经就没有白讲;没有明白吗?没有明白,要慢慢去学。
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斯元本觉':这个根元,一法不立、一法不生、精真妙明、本觉圆净,是一个根本的本觉。‘妙明精真':这种由本觉发明这个妙明精真。‘妄以发生':由这个时候就依真起妄了,在如来藏性上,生出这种妄。‘诸器世间':所有的有情世间,就是众生;诸器世间,就是山河大地、房廊屋舍。
‘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好像这个演若达多,迷头狂走一样。他一早起,一照镜子,看著镜子里边这个人,有鼻子、有眼晴、有耳朵,又有嘴巴。他说:‘噢!我怎么没有头呢?镜子里这个人有头,我怎么没有头呢?'所以就怖头狂走,各处去跑,找他的头。你说他这个头丢了没丢?
演若达多以前讲过了,你们还记得吗?不记得就去想一想,若记得就讲出来,演若达多倒是怎么个样子,倒是怎么样一个人?他是个聪明人,是个愚痴人?是个有头的人,是没有头的人?如果你说那是没有头的人,你看见会不会认为他是个怪物?你想一想!
今天是我们在座这些人新生命的开始,既然是新生命的开始,我们必须要洗涤身心,把以前那些个不清净的东西都放下。以后拿起来的东西,都要清净。所谓清净,就是没有贪、嗔、痴、慢、疑这五钝使。你若能把这五钝使没有了,这就是清净了。
那么今天受这个戒,这是在美国这国家,在美国人里头,可以说是第一次,空前未有的,所以你们都是一些佛教的先进者。先进的人,没有什么好处,要吃苦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以前没有,因此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有时候就蒙头转向的,东西南北都不知道了,做了错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呢?根本就不明白,也没有地方去学。
日本的佛法,虽然传到美国来很久了,可是日本的佛法是一种化学的佛法,非常的化学。所谓化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虚无飘渺的,他们所行的,你说是佛法嘛,又不像佛法;你说是世间法嘛,他又说他是佛法。所以简直地认不清它是个什么?换一句话说,它可以说是四不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羊非羊,不知道是个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也就没有什么根据。
好像现在一个高丽的和尚,说他是曹溪派,你说你高丽怎么能生拉硬拽,把这个曹溪派拉到你高丽去了呢?这简直不是尽挂羊头卖狗肉吗?挂著曹溪水的招牌,卖他高丽那个地方的沙和泥土,一点水都没有。一点水都没有,这你怎么能叫个曹溪?我并不是想要说这种的话,我看这一切的人太可怜了,以盲引盲,他说他是曹溪的,这些个聪明的美国人也跟著变成曹溪了。究竟曹溪怎么个来源?他都不知道。曹溪是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怎么个样子?不知道!这真是硬贴狗皮膏药。啊!硬往这个身上贴狗皮膏药,真是可笑。贴膏药这个话,美国人恐怕不懂。
你们现在受到正宗佛教的戒律,正宗的佛法,不是那种旁门左道,藉道骗财,说我传给你个法,你给我六十五块钱!不是的。我现在传给你一个衣,你给的钱,不是给我的,是给你那个衣的钱。那个衣是要买的,是不是啊?
现在你搭著这个衣,以后每逢任何的法会,都应该搭著这个衣。搭这个衣表示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那么现在我们这个法会,明天就圆满了,以后有什么法会,搭衣的人要在前面站;没有搭衣的人,就单单穿著袍的人,要在后边站。那么受戒年头多的人,也是站到前边;初受戒的人,站到后边,这是佛教的一个次序。
今天恭喜你们各位,在这三个多月的期间,已经圆满你们的学业。学业圆满了,可是你们的工作要开始了,什么工作呢?要去把世界整个人类的痛苦解除了。因为人类的痛苦,必须要有人帮忙,然后才能解除。人类的痛苦,不是单单某一个国家有,是整个世界的人类都有痛苦。那么必须要有大智慧的人,来提醒每一个人这种痛苦,然后他才能知道寻求一种真正的快乐。
人类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有一种贪心。有贪心,这是最苦恼的;有嗔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有痴心,也是最苦恼的一件事。贪嗔痴这是三种毒药;这三种的毒药,每一个人都认为它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和它就不脱离关系。为什么他不脱离关系?就因为他没有明白。若明白了,那么人类的痛苦就没有了。
这一次这楞严讲习法会,由七月十六号开始,每一天由早晨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这样不停地来修行,不停地来学习。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可是现在这个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宝贵的学业也学到你们身上了。你们要把所学的佛法,告诉整个世界,令世界上的人都离苦得乐,得到真正的大智大慧。不要再去做一些个愚痴的事情,不要再去做一些个对人类无益的事情。
在整个世界上,这一次可以说是佛教的第一次。所谓空前未有——从来就没有的。因为讲经的时间是很多,可是没有这样一天到晚不休息地这样去做。你们现在把所学的这些佛教的道理,去成就整个世界上在苦海里的人,令他们统统都离苦得乐,早成佛道,这是我所希望的。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这个‘度'字,读ㄉㄨㄛˋ,同‘堕'音。这一段文是说,我们这妄念的因缘。那么什么叫因缘呢?这个人不明白因缘,就惑为自然了,落到自然外道里边。所以才说‘妄元无因':妄想它的根元没有一个基础。没有基础,就是没有一个体性,所以这叫妄元无因。‘于妄想中':在这个妄想里头。
关于妄想,有人问我:‘什么叫妄想?'
我说:‘你现在问的妄想就是妄想。你现在问的“什么是妄想?”就是妄想。'
这个妄想你到什么地方去找?它有没有一个根?过去就没有了。妄就是虚妄,虚妄就是没有实体的一个东西。说是一个东西,已经不合这个题目了,根本就没有个东西,所以也不能说它是个东西了。
那么在这个妄想里头,‘立因缘性':你就妄立说它是有一种因缘性。‘迷因缘者':你有一种因缘性,你若明白因缘,还没有毛病;可是这迷因缘者,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因缘。说是:‘那么,法师你讲这个因缘究竟是什么?'
这前边讲了很多了。这个因缘就是破外道的一种法,是小乘的一种法。既然是小乘的法,本来没有什么深妙的道理,就是因缘——如是因、如是缘。那么不明白因缘的人,就‘称为自然':就称这个因缘就叫自然了。所以他就是囫囵吞个枣,把这个枣囫囵吞了。什么叫囫囵吞个枣呢?这个枣,或者你们听不懂,就是囫囵吃个苹果,这个苹果你也没有嚼,也没有咬,就囫囵个吞下去了。究竟什么滋味,那不知道。所以这个迷因缘的、不明白因缘的,就称为自然,这是外道的一种理论。
‘彼虚空性':现在也不讲因缘,也不讲自然,现在讲它那个虚空去了。虚空是什么呢?‘犹实幻生':虚空也是从你那个妄想里头生出来的。前边文殊师利菩萨那偈颂不是说过:‘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空在大觉性里边,好像海里一个水泡沫一样,所以它是由妄想生出来的。
‘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什么叫因缘?什么叫自然?因缘和自然,这两种的说法,都是以一切众生这个妄想心去推度、想像出来的,都是由妄想生出来的。我说的不知道对不对?不过你们想一想看。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阿难,知妄所起':你知道这个妄想怎么样生起的?怎么样有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你知道吗?‘说妄因缘':你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的,你才可以真正说这个妄的因缘。
‘若妄元无':那么本来就没有一个妄,‘说妄因缘':你再说这种妄想的因缘,从什么地方说起呢?‘元无所有':因为这个妄没有体性,既然没有这个体性,这个妄就元无所有,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的,是诸法空相。既然没有这个妄元,它没有根本,‘何况不知':何况你又不知道呢?‘推自然者':连因缘都不知道,就推究是一个自然,这就落于自然外道,那又怎么可以呢?是不可以的。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故如来':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怎么样子呢?所以如来‘与汝发明':我给你讲,为你发挥明白,告诉你。告诉你什么呢?‘五阴本因':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本因是什么?就是妄想,五阴的本因就是妄想噢!
这个妄想,你若追究它,它没有自体的,五阴就是它的一个母亲,从那个地方来的。从哪个地方呢?就是从妄想那儿来的。五阴也是从妄想那儿来的,妄想也是从五阴那儿来的。这是依真起妄。
‘同是妄想':所以前边我没讲吗?这五阴山就把你压住了,又有了六贼,就在那个山上招兵买马、聚草屯粮、打家劫舍、无所不为。这五阴山把你这个如来藏性遮盖著,露不出来了。单单有个五阴山,还不要紧,又来了六贼。六贼在那儿就做土匪,土匪周围去打家劫舍,所以就把如来藏性给埋没到里边了。你若能把这个六贼、五阴都降伏了,那你如来藏性也就显现了。【注四○】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释迦牟尼佛说:阿难,‘汝体先因父母想生':为什么说是情呢?卵因想生,胎因情有,阿难也是胎生,并不是卵生。所以说想生,这个想就是个情字。
往粗了说,就是妄想;往深一层说,就是个想;再往深了一层说,就是个情。这先因父母这个情生,怎么说是情呢?父亲母亲因为有这种欲心、情欲,所以就发生一种男女的问题。于是乎就有了小孩子,这岂不是因情而有的呢?
‘汝心非想':虽然你父母因为有情想,而有这种男女的问题,那么你在中阴身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一种爱父憎母,或者爱母憎父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所以在你的中阴身的时候,也是有这种情想;有你这种情想,所以你这中阴身才来投胎。
‘则不能来':你要是没有情想的话,你就不会来投胎的,不会有你这个身体的。这是一定的道理,你想不承认也不可以的。则不能来,你看‘则不能来'这个语气说得很决定,这是决定辞。就是你若没有情想,就绝对没有你这个身体,则不能来。这个是怎么样?‘想中传命':就是由这情想而传续——传承接续——你这个生命。
你有生命,都是由彼此的情想互相传递而有的,所以这叫想中传命。传命就是继续的意思,继续你的生命。你有这个想,才能继续你的生命;如果你没有这个想,你生死就了了。所以想阴断的时候,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梦想都没了;你若妄想没有了,生死也就了了。为什么你有生死呢?就因为你妄想太多了,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念又生,生生不已,如水波浪,川流不息。所以这川流不息,也就是想中传命的道理。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楞严经》这个哲理,讲得是最彻底了,这是究竟的哲学,究竟的真理。可是究竟的真理也就是究竟的妄想,你不要把这个就说是究竟真理了。我说的这个真理,就是他讲就有这个情形。这个情形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所以,我说它具有究竟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那儿来的。你说出妄想,它就有了;没有妄想,就没有了。
‘如我先言':阿难,像我以前告诉你的,记得吗?告诉你什么?‘心想醋味':你心里这么想:噢!这个醋啊,真酸,啧!啧!真酸。这个酸梅呀,噢!酸哪!一吃我这牙都倒了,也软牙了。你这样一想的时候,这口里口水就出来了,这样一想酸哪,‘口中涎生':口里就流口水了,这个口水不是馋出来的,而是想这酸味想出来的。所以无论谁,不要妒忌人,妒忌人在中国话就叫吃醋,不要吃醋。一吃醋就有酸味了,口中涎生。
‘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心里想登高,这足心这个酸味又起来了,足心就发酸了;发酸了,脚心也软了;脚心软了,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要跌到那个万丈悬崖里去了。你说危险不危险哪?‘悬崖不有':这个悬崖不是有的,只是心里这么想一想;心里这么想一想,这足就发酸了。以前想酸梅、想醋,是嘴酸;现在想悬崖,他腿酸了,足也酸了。你说这个足怎么也会酸呢?
有一个人就讲了:‘我知道了,法师你不要讲这个道理了,我已经明白了,我已经开悟了。'
开了什么悟呢?‘你前面所讲的那个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所以现在脚也会吃东西了,所以它就酸起来了。'真是这个样子?啊?我不相信你这个开悟。你开这个悟,为什么我不相信呢?我还没有开这个悟呢,你就开了这个悟?那没有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我不承认的。那怎么样子呢?因为这就是个妄想,这个脚并不会吃东西,也不会听东西,也不会看东西。六根互用说是眼、耳、鼻、舌、身、意,并没有一个脚,所以你开的这个悟,我绝对不承认的。
悬崖不有,‘醋物未来':那么悬崖也不是有的,这个醋物也不是有的,只凭你一个妄想,嘴也流涎了,足也酸软了。‘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这个虚无的妄想来的,和妄想做朋友,做同类,‘口水如何因谈醋出':如果你这个身体不是由妄想、由这个情想而有的话,那么你口里流的口涎、这个口水,为什么我和你一讲这个醋,它就会出来?讲这个醋,这只不过讲一讲,并不是真有这个东西。讲一讲,这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它酸味就出来了?就觉得口里也酸溜溜的,脚上也酸溜溜的。这么样子,你想不承认是妄想来的,可以吗?不可以的,那是从妄想来的。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因为上边所讲这个道理,所以你就应该知道,你现在这个色身,就是你这个身体,‘名为坚固第一妄想':虽给它起个名字说它坚固,只不过是个名而已,其实这就是由你第一个妄想,由这色阴而造成的。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即此所说':就是上边我所说的这一段文。说的什么呢?‘临高想心':你做这么一个妄想,想自己站在那个万丈悬崖上,就是这个妄想的心,‘能令汝形':它就可以使令你自己这个身体,‘真受酸涩':就这么讲一讲,想一想,啊!你这个脚上就觉得酸,又觉得涩了。
什么叫涩呢?这个涩就是不光滑,就觉得很酸涩的,就觉得这个脚好像站不住了似的,要跌倒要跌倒那么样子。你走到那个万丈悬崖上去,往下一看,噢!看不见底,这个脚心就发软了,即刻就是不向下跌也要向下跌了。这什么道理?就因为你这个妄想做成的。你若没有这个妄想,同样的路,你在平地上走来走去,走多少路,这个脚心也不发软,也不发酸的。
你走一个独木桥,底下看著那个水流得清流湍急,噢!这一掉下去,就没命了,就会被水淹死了。不想,没有事;一想,这个脚就即刻迈不动步了,就软了。迈不动步,就跌下去了,这个就是你这一想的关系。你若没有这个妄想,闭著眼睛往前走,不知道有这么个独木桥的时候,反而没有事。那说我闭著眼睛走独木桥试一试,那也一样掉到里头去,因为什么呢?你看不著,一脚就踩不住那个独木桥了。所以你看见,你若一打妄想,一知道下边是清流急湍,这个水流得很急,你也就生恐惧心了;你要是闭著眼睛走独木桥,也一样掉到水里去。
所以不要睁著眼晴打妄想,也不要闭著眼晴死妄想。你若闭著眼晴死妄想,那也是行不通的,所以要紧的就在这个地方。你也不要闭著眼睛死妄想,怎么死妄想?把那个妄想死了。你睁著眼睛打妄想,生出这个妄想,也一样脚心发软;你闭著眼睛也一样掉到万丈悬崖里去,所以闭著眼晴,这也不是一个办法。因此,最难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怎么样呢?你最好就是不打妄想,那就没有事情了。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因受生':因为你受这个生,才有这个身体,‘能动色体':你这个色身,有色质的这个形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你现在这个现前,顺著有益的事情,你就欢喜;有损害你的事情,你就不欢喜。‘二现驱驰':这两种的妄想互相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虚,是不实在的;明,就是光明。但是这个光明是不实在的光明,这就是你这个虚明,你第二种的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因为你这种的妄念,役使你的色身。‘身非念伦':身并不是这个念。身和这个念不是同类的,可是它们为什么互相有一种的感觉?‘汝身何因,随念所使':为什么你起一个念,你的身就随这个念来使用?被这个念来支配?
‘种种取像':在种种的取像里边,‘心生形取,与念相应':你心生一个念,形就想去取这个东西,身和念是相应的,是一致行动的。你的身为什么和念就会一致行动呢?什么叫做念?念是想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念 ......,这个念就是一念。
在《仁王护国般若经》上说,一念里边,就有九十个刹那。刹那是很短很短的一个时间。‘在一刹那里边,就有九百个生死。'有九百个生死,也就是九百个生灭。所以才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若能一念不生,就全体现。什么全体呢?就是全体大用,也就是如来藏性,你本有的家珍,本地的风光,本来的面目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六根稍微一起的时候,就被云遮住了。所以才说修道的人能到一念不生,那时候鬼神都没有办法你了。
你若能一念不生,就能一念不死;若不能一念不生,也就不能一念不死。这个地方很要紧的,你若把这个地方明白了,一念不生,你全体现了;你六根再一动,就又被乌云遮上了。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寤,就是醒著。前几天我不是讲过庄公寤生?他妈妈因为他寤生,遂恶之,就讨厌他。爱共叔段,她欢喜第二个儿子——共叔段。欲立之,她想立共叔段继承父位,所以武姜左一次右一次向武公请命,说是叫小儿子继位,不要大儿子继位。可是郑武公不准,所以还是庄公立了。庄公立,武姜就叫共叔段去造反,结果也失败了,这就是那个寤生的故事。这个寤就是没有睡觉。寤即想心,醒著的时候,就是想阴当权的时候。
‘寐为诸梦':你要是睡著了,这就是梦,这个想阴就会有梦,会变梦。以前讲到想阴的时候,不是说他这儿睡著了,旁边在捶衣服,捣衣舂米的,他就听这是撞钟,或者敲鼓?也就是这个想阴。他睡著了,就有这种错觉。
‘则汝想念,摇动妄情':那么在梦的时候,你这个想念摇动,就知道撞钟击鼓的这种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这个名字就叫融通。融通就是融而通之,通而融之;就是互相合作。我告诉你,无论醒著,或睡著了,这想阴,现在的名词就叫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就是通融,这叫想阴的妄想,这是第三想阴。
化理不住。迟运密移。甲长发生。气消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化理不住':这就是行阴。行阴像水波浪似的,那么川流不息,它不停止的。也就是前念生,后念灭;后念灭,后念又生,这么互相生灭。化理不住,这种变化的道理不停止,总是这样地去工作,不停止、不休息。‘运运密移':运,就是运转的意思。运转运转就川流不息,密移是你看不见,它这个是很轻微的,在你不知不觉地,它就搬了家了;你不知不觉地,它就变了样了,这是运运密移。
什么运运密移呢?好像‘甲长发生':什么叫甲呢?甲就是指甲。指甲你两天不剪,它就长得有这么长;这三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四天不剪,它又长一点。它一天比一天长,一天比一天长,可是它怎么样长呢?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长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它怎么长出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呢?这个甲长——长啊,就一天比一天长。发生,你我这个头发一个月不剪,大约就有四分长。一个月不剪有四分长,你知道它一天长得多少呢?也不知道!说那我可以统计一下,你统计,这不一定是正确的,你用电脑算术机算一算,看一看它知道不知道?
‘气消容皱':气一天比一天就衰败了,这叫气消。好像青年的人,天真活泼;壮年的人就壮;老年的人,这气就消了。消不是没有了,就是衰败了。容皱,这个容也鸡皮鹤发了,面貌也老得不得了了,再想装一个后生的人,装一个年轻的人,也做不到了。你就怎么样化妆,八十岁的人也不能变成二十岁的男子,所以这叫容皱。
‘日夜相代':这个甲长、发生、气消、容皱,白天晚间都一样工作的,它不停止它的工作,真是比钟表都勤力。钟表有的时候你不上链,它会停止呢;这个你不要给它上链,它也一样地工作。除非死了,死了就不工作了。‘曾无觉悟':它就这样日夜相代——日夜来摧你,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这叫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远都不觉悟。永远在这里头迷迷糊糊地,糊涂而来,糊涂而去,这就是行阴的一种妄想。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你这个身体甲长发生,气消容皱,你若说这个指甲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身上长长呢?你说这个头发不是你的,它怎么在你头上长长呢?你说这个气不是你的,怎么你觉得气不足,就衰弱了呢?你这个面如果不是你的,它怎么会皱呢?你说这个容皱也不是你的,那么你的面怎么会自己皱呢?它怎么会在你身上变化呢?如果不是你的,怎么你这个身体会迁变呢?会由少年的时候就搬到中年的时候,由中年的时候又搬到老年的时候,由老年的时候又搬到死的时候。所以你不能说,不是你的。
如果这不是你的身体,汝必非真,那你就不是真的。‘如必是真,汝何无觉':若说一定是你的,你怎么不知道呢?你为什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甲长,你也没有感觉;发生,你也没有感觉;气消,也没有感觉;面皱,也没有感觉,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变了样了。
这是两边都给破了。你说是你的,也不对;说不是你的,又不对,这都不对了。那么你说这怎么办?就是妄想!就是在这个地方,由妄想造成的。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你的行阴,它也是念念不停的。‘名为幽隐第四妄想':这一种念念不停,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它有微细的动相。幽隐,你不容易觉察得到的这种变化。变化密移,毫无感觉,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就是第四种行阴的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在你这个精明的时候,湛清而不摇动这个地方,这个名字如果叫它恒常的话,‘于身不出':那么在你身上不会有‘见闻觉知'。‘若实精真':假设若真是精真的话,‘不容习妄':就不会有这个习气和妄想发生了。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有什么原因呢?你在以前看见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经历不知道多少年岁,这个忆也没有了,忘也没有了。你若有个忘,说我把什么事情给忘了,那还有个记忆呢。你现在忆忘俱无,也没有记,也没有忘了。
‘于后忽然,覆睹前异':以后,忽然又看见以前所看过那种奇怪的东西,‘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在这时候,你就想起来了,啊!以前怎么样记忆的,怎么样遇到这个奇怪的东西,那时候怎么样见的,一点都不会忘的。
‘则此精了':这个能回忆以前的这种精了,‘湛不摇中':在湛清不摇的里边,‘念念受熏':在这里边念念有这种熏习的情形,‘有何筹算':怎么样子算计算计呢?怎么样想一想啊?怎么就已经忘了这个事情,然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又想起来了?那么没有再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忘了,想不起来了;过到了之后,又随著就想起来了。
这是有何筹算呢?谁给记的账呢?谁给算计的呢?由这个证明,在你八识田里边记得,不过你说忘了,于是乎就想不起来了。那么你几时再见著它,就又回忆起来。这并没有一个人给记上账,就是在八识田里边,天然地在那儿存在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阿难当知':阿难,你应该知道,‘此湛非真':前边湛不摇中,这个湛不是真的,‘如急流水':怎么说它不是真的呢?就好像急流水,它那个水流,‘望如恬静':你看著它好像没有波浪似的,没有流。可是‘流急不见':它那个水流因为没有波浪,它流你也看不见。‘非是无流':不是没有流,它是流,你看不见,只是它没有波浪而已。前边是行阴,现在是识阴,这个识阴里边,‘若非想元':假设不是妄想的话,‘宁受妄习':没有妄想,就不会受妄的习气来熏它了。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如果不是到你六根能互用开合这种境界,这种程度,‘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个妄想,没有时候可以灭的;除非你到六根互用的境界上,这个妄想就消灭了。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所以你现在这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六根的知觉性里边,‘中串习几':中间串合著习几,就好像用绳串起来一样。习,是习气;几,是几微,最微细的这个地方,就是你不容易觉察得到,不容易看得见的。‘则湛了内':就在你湛了这种性内,‘罔象虚无':罔,你说它有嘛,它又没有;象,你说它没有嘛,它又有。这一种虚无飘渺的情形,‘第五颠倒':这就是第五种的颠倒‘微细精想':这个微细不容易觉察得到的境界。精想,这种妄想也是很细的,也是很不容易觉察到的。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阿难',‘是五受阴':这五种的受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阴,你都有领受的这种情形。‘五妄想成':所以五种的妄想,也就发生出来了。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你现在想要知道五阴这种妄想,每一个阴它的界限是浅?是深?是怎么个样子?它的边际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告诉你。‘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色而对空,就是色的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这个触尘和离,就是受的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这个记和忘,是想的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惟灭和生,是行的边际。‘湛入合湛':你清净又合清净,‘归识边际':这就是归八识的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此五阴元':这五种阴的根本,‘重叠生起':它重复而重复地叠生,生了又生,这样地互相循环,互相帮助。
‘生因识有':那么这生就因为识才有的。‘灭从色除':灭就从色除。怎么会灭呢?因为有色。若灭色,它就归空,这所以灭。生,就由识生出来的;灭,就由形色而灭。
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理则顿悟':在理上来讲,这个道理你很明白了,可是‘乘悟并销':乘(同‘秤'音),就是这种乘除的方法。你悟了,也没有这个乘,也没有悟了。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你若明白这个理了,那么你就连悟都消了。‘事非顿除':在理上讲,你是悟了;在事相上讲,你还要‘因次第尽':你要好像脱衣服似的——脱了第一层,又到第二层,然后脱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注四一】你在事相上要由次第而尽——次第没有了。这个理你是明白了,但是你还没有修呢。还要修,才能把这五阴都破了。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我已示汝':我以前已经告诉过你,‘劫波巾结':我用那个巾结了六个结。
‘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你怎么还不明白呢?还来这么向我多问,又这么啰啰嗦嗦的。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汝应将此':阿难,你应该将这种的‘妄想根元':这个妄想生出来的根本来源,‘心得开通':令一切的众生都明白、了悟这个道理。
‘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你再把这个道理,传给将来末法的时候,这一切修道的人。‘令识虚妄,深厌自生':令他们也都知道这虚妄的妄想,是他自己生出来的,令他很明白、很了悟,知道这种妄想的来源和它的脉络,而生一种厌恶的心。‘知有涅槃,不恋三界':令一切的众生知道有涅槃可证,不留恋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火宅了。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莲池大师是中国很有名的一位法师,他出家了,还总想回家看看他太太。左一次、右一次,看了很多次。他太太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想自己的丈夫出家也不修行,还有这一种的情爱放不下,老回到家里来,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于是乎她就在进门的地方,挖了一个坑,上边用席子之类的东西遮上。这个坑里边放的什么呢?就放它一些个火。
那么莲池大师有一次又回来了,一迈步,就掉进这个火坑里了,他说:‘啊!你这儿怎么弄个火坑呢?'
他太太说:‘你知道是火坑,为什么你还回来?'这一句话,他开悟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这也就表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不是安乐的地方,就好像火宅那么样子。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在十方世界所有的虚空里,装满了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宝物,‘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拿它来奉上供养无量无边微尘那么多的佛。
‘承事供养,心无虚度':又叩头、又礼拜、又供养,这个心没有一时一刻空过了。
‘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呀?‘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这个人用这么多的七宝来供养佛,把他的七宝都供养给佛了。这种因缘,他所得的福报多不多啊?你讲一讲。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答言':阿难答覆佛这个问,就说了,‘虚空无尽,珍宝无边':虚空是无尽的,没有穷尽的,珍宝是无边的。
‘昔有众生,施佛七钱':以前有一个众生,就只布施佛七个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在他死后,尚且得到转轮圣王位。这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那有几多个太太?没有讲。总而言之,有一千个儿子。这个转轮圣王有大威德,他有一种车,在一个时辰里头,可以周游四大部洲,比现在的火箭大约都还快,他有这种宝物。
‘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那么布施给佛七个钱,都得到转轮圣王这么大的果位,况复现生,在虚空也穷尽了,所有佛的国土都充满了,他皆施珍宝,不只七个钱,他布施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多的七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这一种的功德,就是穷尽无量不可思议那么多的劫数,也是算不过来,算不尽他这个福德。‘是福云何,更有边际':这个福,你怎么可以说它再有一种边际呢?它没有边际的。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诸佛不打妄语,不撒谎的,不讲假话的。
‘若复有人':假设若有人,‘身具四重':四重是什么呢?就是杀、盗、淫、妄,这叫四重罪。在《楞严经》上,这叫〈四种清净明诲〉,前边你们都听过了。‘十波罗夷':十种波罗夷,就是你受菩萨戒,那不有十重吗?就是那十种。犯波罗夷就是弃罪——撇弃到佛法大海之外,不通忏悔的这十种罪。这十种罪,若是你想明白,就看看菩萨戒前边那十重——就是十种波罗夷罪。
‘瞬息即经':这么一转眼就经过了,经过什么呢?‘此方他方阿鼻地狱':经过这一方,又他一方的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乃至于到十方国土的无间地狱,‘靡不经历':就是任何地方的地狱,他都游遍了,受遍了这些罪,这叫靡不经历。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能以一念':你能以一念这么短暂的时间,‘将此法门':将楞严大定这个法门,‘于末劫中':在末法的时代,‘开示未学':开示没有学过佛法这些个人。
‘是人罪障,应念消灭':你能以一念这么短的时间,将《楞严经》这个法门,开示那些没有学过佛法的人,这个人的罪业,应你的念,就消灭了。也就是很短的时间,罪业就消灭了。‘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变他所受这个地狱的苦因,成安乐国了,不会再有痛苦了。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得福超越':这个讲《楞严经》的人,他所得的福报超越‘前之施人':就是前面用尽虚空、遍法界的七宝,来布施给微尘数的如来、诸佛,供养承事。可是你能讲《楞严经》,能给不懂佛法的人说这种的法门,你所得的福报,就超越过这个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像这样子,重重加起来,乃至‘算数譬喻':算数和这个譬喻‘所不能及':也算不出来究竟是多少,没有法子算得出来。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将来若有众生,能读诵这部《楞严经》,能持诵这〈楞严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假设我要是广说,详详细细地说,多少个大劫也说不完这种好处。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你们各位要依照我所教诲你们的这个话,照著这个方法去修行,直接就可以成就无上的菩提觉果,不会再有一切的魔业。【注四二】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此经已':佛说完了这部经,这一切的大‘比丘'和一切的‘比丘尼'‘优婆塞':就是男居士。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近事男',就是近事佛的男人。‘优婆夷':优婆夷就是近事女。所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天,天上的天人;人,人间的人;和阿修罗。阿修罗你们也都认识了,他是脾气最大,好打架。
我的一个弟子说他的狗是阿修罗,或者他那个人也是个阿修罗。我相信听过《楞严经》,就会变菩萨了,不会再有阿修罗的气了。
‘及诸他方菩萨':你看这菩萨就来了。他方的菩萨和‘二乘、圣仙童子':二乘,就是二乘的圣人——声闻、缘觉;童子,就是童真入道的。‘并初发心大力鬼神':方才发心的这个最大力的鬼神,‘皆大欢喜':一起都高兴了,‘作礼而去'。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经魔章浅释识阴十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