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王羲之亲笔《黄庭经》换白鹅

晚清时期广府地区民间社会的“国学热”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今天尚存传统建筑上的壁画中就可感知到其中的热度。

王羲之亲笔《黄庭经》换白鹅

王羲之楷书作品《黄庭经》

壁画《白鹅换经》

位于番禺区钟村镇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的清同治六年(1867)壁画《白鹅换经》画上款识能辨识的字是:“王右军素性爱鹅,一日,山阴道士……市井之士云……经,当齐相赠。羲之即受而写。写毕笼鹅而归。并书。杨瑞石画。”

王羲之甚爱鹅 以书法《道德经》换鹅

“白鹅换经”这个题材是晚清广府壁画家最喜欢的题材之一,现还保存有多幅,其中也有直接以“写《道德经》”为画名,表现的是同一个故事。故事最早出自《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讲王羲之特别喜欢鹅,甚至于以写《道德经》为代价向山阴道士换鹅的故事。

王羲爱鹅故事演变 亲笔《黄庭经》换白鹅

书法训练是昔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基本功、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文人安身立命之本。再加上唐太宗特别喜欢《兰亭序》,所以后世誉王羲之为“书圣”,是千古不变的文人偶像,拥有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不计其数的铁杆粉丝。因此,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也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经典。经长期的流传演绎,这个故事也有了多个版本。到唐代已经变成了山阴道士想要王羲之所抄写的《黄庭经》。但他深知王羲之一字难求,故不直言求字,却从王羲之爱鹅的癖好入手,独辟蹊径以鹅来引诱王羲之。他养了很多好鹅,找人放出风去,诱使王羲之以抄写经书为代价来换鹅。但不论哪个版本,都是以《晋书》中王羲之酷爱鹅的桥段为基础。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广泛传播,李白都有一首著名的诗《送贺宾客归越》说到这个典故:“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在祠堂画这个题材当然有鼓励在祠堂(这里过去常被作为私塾)中学习的低幼儿学习写字和崇尚文化的意思。现存的多幅这个题材的壁画反映了当年广府乡土社会对国学基础写字的重视。直到现在,这个故事也是低幼教育最常见的传统文化故事之一。

  • 上一篇:汤一介先生病中推荐《道学通论》 为之作序
  • 下一篇:武当山的故事从画里走出:《武当山奇景》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