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最高统治者拯救不幸亡魂
农历十一月十一恰逢2015年元旦,为太乙救苦天尊圣诞。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
地狱最高统治者拯救不幸亡魂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是中国道教继承上古汉族民间信仰而来。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化救苦天尊以度世。他同时也是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池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太乙救苦天尊
若遇到困难,只要祈祷天尊或“诵念圣号”,即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亦可“功行圆满,白日升天”。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说:太一救苦天尊最尊最贵,最圣最灵。道盈十方界亦是太一救苦天尊所贯通,因此经中说“尔时救苦天尊满十方界”,与万物万灵,无异同,无间隔,因此有感应,此感彼通,捷于影响,因此太一救苦天尊能济度众生,“神通无量”,而确有其坚实的理论根据。
东方三圣
道教有“十神真君”
《道法会元》卷四五和《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称:十神真君为 “五福太一真君、天一太一真君、地下太一真君、四神太一真君、大游太一真君、小游太一真君、君基太一真君、臣基太一真君、民基太一真君、直符太一真君。”祈祷可“上消天灾,下禳地祸。”
又有“十神太乙真君”
《道法会元》卷一三三,有“引雷十神”为:“第一五福真君、手执雷珠;第二君基真君,手执雷楔;第三臣基真君,执雷钺;第四民基真君,执雷环;第五小游真君,执戟;第六大游真君,执戈矛;第七天乙真君,执金枪;第八地乙真君,仗金刃;第九直符真君,执羽书;第十太乙真君,执羽书。”又称“十神太乙真君”。
“太一”是怎样转变为“太乙”的?
"太乙"一词,或作"太一"、"泰一"、"大一"等。从字面解,"太乙"为至上至尊之义,后又衍生为本源、规律的代名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思想积淀与民俗学渊源。道教沿承此意,以太乙为生命本源与规律的文化符号,并加以宗教神学理论改造,逐渐形成了道教先天尊神太乙救苦天尊。
东皇太一
太乙作为道教先天尊神的形象出现较早。东汉张角太平道崇奉"中黄太一"。魏晋道书《老子中经》将"太一"列为第一神仙:"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称太乙君有八卦神为其八位使者。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的第一神阶之右位,列有"玉天太一君"、"太一玉君",居玉清境,以号令群真。六朝时期的上清经有主司胞胎之神的太乙。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与原题赤松子述《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均载有"醮太一法",强调炼丹和服丹需祭祀太乙神。南朝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列"太一斋"为灵宝斋法之一,其特点以恭肃为首。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6引唐五代杜光庭语称:"太一斋,十神太一主之。帝王修奉,展礼配天。"
唐以后又出现以五福太乙为主的十神太乙。十神太乙在清微道法中被称为十神真君,《道法会元》卷45《清微禳兵劫文检》中有其具体名号。具体在雷法行持中,十神太乙又被演化为专主风雷的"引雷十神",等等。道经、道书、道法中,关涉太乙尊神的内容极多。从生命本质来看,诸多太乙神均是道教以德合道的养生方法,内涵道教关于生命之"德"的一贯之理,也是生命枢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