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属佛属道?揭秘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摘要]事实上,斗姆一神的传播,其背后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便是其做为北斗九皇之母的身份。由于北斗的信仰,在道教及民间皆十分重要和普及,自然也带动了对斗姆的崇信。

文/李远国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斗姆圣像局部 北京白云观藏 (图源:李远国)

这是北京白云观藏的一幅斗姆圣像,清代纸本设色。斗姆的形象非常奇特,四头八臂。姚复庄《玉枢经钥》曰:斗母紫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化身四头八臂,天神相,左猪,右鬼,后狮相。八臂,两手抵日月,一手执戟,戟上有黄幡,上有金字,云九天雷祖大帝;一手剑,一手印,或曰杵;一手金绳,一手弓,一手箭。坐七猪辇。斗部与雷部,有表里之义,故斗姥亦称雷祖大帝,而雷神皆隶之。

“斗姆”之称,首见宋代道经。《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载元始上帝在玉清宫中演道之际,讲述了紫光夫人化生九子的故事。经云: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于此王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苞,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或善或恶,化道群情于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也。经中的龙汉国王周御为斗父,紫光夫人为斗母,斗母因立誓愿补裨乾坤而化生玉皇、紫微大帝和北斗七星。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姆出巡图 清代 纸本设色 北京白云观藏(图源:李远国)

其后又有《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则明白说明了斗姆的尊号:斗母尊号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曰中天梵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应号不一,主治中天宝阁……应现九皇道体: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天皇、紫微,尊帝二星,居斗口娑罗上宫,真光大如车轮,得见之者,身得长生,位证真仙,永不轮转。二星分作余晖,为左辅、右弼,为擎羊、陀罗,神化无方,总领玄黄正。

在这些宋代道经中,斗姆的神格主要是做为化生紫微、天皇大帝及北斗七星之母体而存在。不过,除了星斗之母这一重要内涵外,宋代的斗姆信仰,已呈现出相当繁杂的内涵,且已可见到和佛教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情形深刻影响斗姆信仰的发展。宋元时期,斗姆除被道教神霄派奉为雷祖大帝外,更和密教摩利支天,完全融合在一起,此乃斗姆信仰的重要演变。摩利支天与斗姆的融合,应完成于宋末元初,形象的塑造则深受佛教密宗的影响。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摩利支天 采自《大正藏》(图源:李远国)

在唐代佛教密宗,摩利支天是一位肉眼难以见其身形的菩萨。摩利支天能隐行,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神通广大。关于摩利支天的形貌,据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云: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把扇,于扇当中作西国字,字如佛胸上字,字四曲内,各作四个日形,一一着之,其天扇上作焰火形,右手申臂并申五指,指头垂下。这是一幅菩萨圣像。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摩利支天 采自《大正藏》(图源:李远国)

此外,另有多种造型,以三面、六臂、八臂等显现。如忿怒相,有三面,面有三目;一作猪面,利牙外出,舌如闪电,为大恶相,身出光焰,周遍照耀,等十二个月光。体着青衣,偏袒青天衣,光如大青宝等,身黄金色,种种庄严。臂有其八,右手持金刚杵、金刚钩,左手持弓无忧树枝、索,顶戴宝塔,立月转内,右足如舞踏势,左足踏冤家身。

在作息灾法时,观想摩里支菩萨亦月轮中坐,身如秋月之色,面圆如月,作童女相,眼如白优钵罗花,身着白衣,种种庄严,善相圆满,光焰如火,为息灾故持甘露瓶,常流甘露,为热恼众生,以甘露济度。

复就鬼宿直日,画摩里支菩萨,三面各三眼,顶戴宝塔及无忧树,花金环,璎珞宝带,腕钏指环,种种庄严。身作紫金色,光如万日。着红衣赤天衣,左手执索、无忧树枝、线,右手执金刚杵、箭、针、钩。正面有大光明眼,相清净圆满适悦,唇如摩尼珊瑚,亦如曼度迦花及弥摩果。左面丑恶,颦眉出舌,作嗔怒相。如大青宝色,人见怕怖。右面作猪相,如莲华宝色,顶戴宝塔,内安舍利,光如日月。乘猪车,立如舞蹈相。于其车下有风轮,轮上有贺字,变成罗大曜,如蚀日月。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摩利支天 采自丁观鹏《法界源流图》(图源:李远国)

或观想月轮之内,有八岁童女相。经须臾之间,身如阎浮檀金色,光明闪烁,等百千日。八臂,二足,三面,各三眼。左右二面作猪相,黑色忿怒,颦眉,挂青天衣。耳环指环,腕钏脚钏,环珞铃铎等,出微妙音。如是复有种种诸龙,庄严身上。有黄龙王于其顶中,放摩尼光,周回照曜。又此菩萨戴无忧花,发髻竖立,于其髻上,复戴宝塔。又于塔中,出无忧树,其花开敷。复于树下,有白莲华,毗卢如来坐彼莲华,顶戴宝冠,庄严发髻,面目端严,身真金色,结跏趺坐,执毗卢印,不动不摇,如在定相。身有光焰,明照世间,安固不动,如无风之火。而复变起云中诸佛,左手执弓,有无边德。牵其弓箭,弦可至耳。第二手持酥枳龙,口出二舌,身如其线。第三手持德叉迦龙并无忧花。第四手作期克印,并持羯里俱咤迦龙及索,右手持俱隶迦龙。第二手持钵纳摩龙并牵弓。第三手持大钵纳摩龙,亦出二舌并针线。第四手持商钵罗龙,以吉祥草缠龙手。彼诸龙王,皆出二舌,牙齿锋利,眼有视毒,顶有摩尼光,普照十方。若彼第一龙王,正面作深黄色,有微笑相,光明闪烁,如日初出,唇如曼度迦花,面貌圆满端正。眉如初月,鼻如截筒,眼如青莲花叶。右面清净,如秋满月,放白色光,如炽焰相。左面青色,形相丑恶,作大忿怒,口出利牙,令众怕怖,光明照曜,如聚千日,炽焰赫然,相如劫火。是诸龙众,不敢顾视。若见颦眉,眨眼惊怖倒地。众皆仆面,若吐水降雨,经刹那间,水满大地,高至日际。(天息灾《大摩里支菩萨经》)

如此复杂多变的形象,说明摩利支天信仰的来源多元,即有印度密教的痕迹,又有中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摩利支天信仰能够在印度、中国及日本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藏区、汉地的信仰者,他们对摩利支天的认知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崇拜内涵的差异,诱导摩利支天与斗姆合一。在中原汉地,摩利支天被称为天后或斗姆。在中国藏区,摩利支天被称为具光佛母、摩利支佛母。从中唐至南宋时凡四百年间,佛教密宗盛行于中原及黄河地区,并传入四川、云南,从而留下了大量密宗作品的遗址,如众所周知的大足宝顶山石窟及北山石窟。今保存于大足北山的摩利支天密坛曼荼罗龛,其造型为正是依《大摩里支菩萨经》所造。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摩利支天,宋代石刻造像 (摄影:李远国)

重庆大足北山第130号龛,为宋代凿造,龛中主像为摩利支天,赤足立于双层仰莲瓣莲台上。该像三面八臂,正面为天女形,口启微笑。右面黛黑色,怒颦目;左面黛黑色,亦作怒颦目,嘴两边微露獠牙,头戴花冠,内着长襦裙,外罩半臂,胸部密饰璎珞,周身披帛飘拂,项后有圆光。八臂所持法器,左上手举风火轮,左中手执弓,左下手持盾;胸部左手半握拳上举,与之部位相同的右手结能摧伏印;右手握长剑,右中手执箭,右下手柱戟。摩利支天头上有一座三层宝塔,每层有一趺坐的毗卢佛像,宝塔周围刻饰有无忧树、花朵。莲台置于双轮车上,车厢上有浮雕的花朵,有两只猪挽辕。

在龛的左右壁上,侍立八大金刚力士,即摩利支天的护法八大龙王,每边各四名,分上下两层排列,其面相皆作愤怒怖畏形,怒发上冲,颦目努目,呲牙咧嘴,上身赤裸,下身系短裙,赤足,戴腕钏、足钏。兹分述于下:

左壁:左上侧的金刚力士,单面四臂,左上手执斧,左手执索;右上手举于胸前,右下手执钩。右上侧的金刚,三面六臂,左上手执宝铎,左中手执珠;右上手指天,右中手执叉;胸后两手共执刀。左下侧金刚,三面六臂,左上手已残,右上手执物;胸前两手仗剑于地;胸后左下手已残,右下手捏住一段披帛。右下侧金刚,单面四臂,胸前两手合十,上捧玉意;左下手捏住披帛,右下手举宝印。

右壁:左上侧金刚,三面六臂,左上手执棒,棒两端有一骷髅,左下手执虎头盾;右上手举锡仗,右下手执刀;胸前两手执三尖两刃刀。右上侧金刚,单面四臂,左上手执宝瓶,右上手执鞭,胸前双手共握一剑。左下侧金刚,单面四臂,左上手托莲蕾,左下手执矛;右上手执锏,右下手前指。右下侧金刚,三面六臂,左上手执索,右上手执锏;左下手捏住披帛,右上手执剑,胸前两手供揖上奉钺。这八位金刚就是《大摩里支菩萨经》中所说的八大龙王,他们是东方安阿难多龙王、南方安酥枳龙王、西方安德叉迦龙王、北方安迦里俱咤迦龙王、东南方安商波罗龙王、西南方安大钵纳摩龙王、西北方安钵纳摩龙王、东北方安俱隶迦龙王。在摩利支天曼荼罗中,被安置在八方,围绕坛城。

摩利支天的崇拜兴盛于中土,很快就被道教吸引,并混合而为一,形成了摩利支即斗母,斗母即摩利支。道教所以将斗母和摩利支混合为一,其源应是肇自北斗七星化为七猪的神话传说,而猪又为摩利支天之坐骑,关系密切,所以便联想到斗母即摩利支天。北斗化七猪的神话,兴起于晚唐,传言与唐玄宗时的一行有关。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载:僧一行博览群经,尤善于数,造《大衍历》进呈,深得唐玄宗宠信。他年幼家贫,常常得到邻居王姥的帮助。后来王姥的儿子杀了人,想请一行去向皇帝讲情,一行说:要钱可以十倍还,但君上的法律难以求情,王姥大骂一行忘恩负义而去。一行遂令工役准备大瓮,到某个废园去等候,看到什么动物就抓回家。结果工役抓到七头猪,一行把猪全放在瓮里封好,写上焚文咒语。这一抓,当晚天上的北斗七星就不见了。隔天,玄宗为天上没有北斗的异象担忧,一行乘机劝玄宗大赦天下以消灾。“玄宗从之。又其夕,太史奏北斗一星见,凡七日而复”。当玄宗把包括王姥儿子在内的犯人都放了的时候,一行又悄悄放走七头猪,于是北斗七星又升天照耀了。

这个故事显然相当脍炙人口,所以后来的《旧唐书》《佛祖历代通载》《宋高僧传》记载的一行事迹,传奇笔记《酉阳杂俎》、《集说诠真》也相同留下北斗化身为猪的说法。宋代道教雷法的兴起,天蓬元帅即为雷部第一护法。在元未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生就是摩利支天御车将军;再到了明代小说《西游记》,猪八戒的前身又被定型为天蓬元帅,而这位天蓬正是北斗内弼星的星号。因此,这就进一步说明,北斗信仰与摩利支天互有渊源的看法,在唐宋已开始流传。北斗化七猪的故事广为流传,从而替以七猪为坐骑的摩利支天铺上了衔接的桥梁。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斗姆出巡图 清代 纸本设色 李黎鹤藏(图源:李远国)

斗姆和密宗摩利支天完全融合在一起,其神格内涵,亦更进一步的扩充,除了雷祖大帝之外,更转化成为一位具有救度众生一切苦难之慈悲愿力及慧力的全能神灵。《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云:九天雷祖大梵先天乾元巨光斗母紫光金尊圣德天后圆明道母天尊,浩劫法身,金莲瑞相,化形三界,总持二帝之垣;子育群生,宰制七元之位。光耀前游于日月,威芒下制于雷霆,凡禀阴阳,均沾化育。天上修罗交战日,人间劫火洞然时。四头应化显神通,八臂垂雄施道力。常游日月二天前,独立刀兵三界内。威光赫奕,妙相圆融;接能众生,超离诸苦。

融合佛道,四头八臂的斗姆及其信仰发展

铜铸彩绘饰金斗姆坐像 武当博物馆藏(图源:李远国)

武当博物馆藏有铜铸彩绘饰金斗姆坐像,即为一头六臂。她统领北斗、南斗及诸天星君,誓愿救苦护生,主司杀伐、禳星、避难、释冤憎、救死亡,凡有急难,无施不可,依法祷请,即有灵验。从此,斗姆、摩利支天崇拜融合为一,其信仰亦趋向民间化、普及化。斗姆形象的确定,亦界定了神格的内涵,这一历史的进展,大致完成于元代。

明清以后的斗姆信仰,除了类似主掌拔度超幽、禳灾护生等神格内涵的突出表现外,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便是斗姆信仰的日益民间化。随着奉祀宫殿的扩增,其信仰亦逐渐普及至民间,进而成为一些民间秘密教派所崇奉的重要神只之一。此种现象,和道教逐渐走向民间的整体发展趋势颇为相应。到乾隆初期的江苏南部,甚至还出现一个以奉祀斗姆为主的斗母教。斗姆即成为先天道及一贯道所信奉的重要神只,地位相当崇高。另外,明末出现的重要民间教派黄天道,亦将斗母元君列为该派奉祀的神灵之一。

在《斗姥祭炼班科》《先天斗姥炼度金科》中,斗姆又化身成为施食、炼度及拯拔地狱幽魂之大神。她四头八臂,前面如观音,左天王相,右金刚相,后猪首相。四头八臂,二手托日月,二手持弓矢,二手持铃杵,二手持剑戟,上有黄幡,上书九天雷祖大帝六字。二王三帅,森列左右。其科仪除了和佛家的“焰口”及道家的“普度”类似外,有不少皆直接承袭自宋元神霄派经典,显见主要系从雷神化的斗姆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以上二部与祭炼拔度有关的斗姆道经外,类似《广成仪制》中所见的九皇系列的科仪经书中,必会提及斗姆一神。事实上,斗姆一神的传播,其背后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便是其做为北斗九皇之母的身份。由于北斗的信仰,在道教及民间皆十分重要和普及,自然也带动了对斗姆的崇信。(编辑:若木)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 上一篇:道家养生揉法丨控制身体的“水坝”,让气血自
  • 下一篇:“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