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古人是如何设立观测天文机构的?

编辑

我们所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恒星构成了星空的主体。所有恒星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运动规律也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对恒星观测的内容也比较少,神秘性也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计时,一是为其他天体提供位置参考。

  关于计时,是看北斗星的斗柄,有这样四句话:“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的斗柄仿佛一根巨大的指针,在天空转动,随时标示出当前的日期。对于有经验的观测者,只凭观测斗柄指向,就可以大致判断当前的节气。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一点似乎不值一提,不过在古代,历法系统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这么准确,看星斗定时是有其作用的。

古人是怎么夜观天象的呢?谭天问解读古人设立观测天文机构。

设立观测天象的机构与主管官职

天象作为统治者行军打仗、庆典仪式、破土动工等一些列重大事情的主要依据,是古代帝王之学的一部分,有着神秘的地位。自秦汉以来,中央就已专门设立机构,负责天象事务。秦汉设太史令,唐设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宋、辽、金、元设司天监,明清两代设钦天监。

《唐六典》记载:“太史令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令色之异,卒其属而占候焉。其属有司历,灵台郎,挈壶正。凡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苟非所任,不得与焉。观生不得读占书,所见征详灾异,密封闻奏,漏泄有刑。”

可见,普通的观生是不能私自根据天象占测吉凶的,发现天象异常,必须密奏皇上。但作为太史令(钦天监)是可以占测吉凶的,然后再上报皇上。

编辑

禁止民间私自研习天象

在古代,天象还往往被认为是王侯将相、朝廷命数的征兆,所以,从西晋开始,中央专门立法禁习天象。

西晋时“禁星气,谶纬之学”。

唐朝时法律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若将传用,言涉不顺者,自从造袄言之法。私习天文者,谓非自有图书,转相习学者,亦得二年徒坐。”“诸造袄书及袄言者,绞。”

明朝时把私习天文与收藏禁书归为一条罪状。

清朝时将会受到杖刑,同时,将研习者充公,作为天文生编入国家天文机构。

编辑

更有内容的观测,来自所谓“五星、七政”。“五星”即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七政”是在“五星” 的基础上增加太阳和月亮。对他们的观察,离不开对他们所在位置的描述。这就是恒星观测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都听说过所谓的“二十八星宿”,所谓“宿”,就是指行星和日月暂时在此“住宿”的意思。由于恒星的相对位置不动,形成了一幅天空地图,“七政”们运行到哪里,可以用此来描述。这二十八宿,又分为四个大区:东方青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并且,每个星宿对应着不同的人间地理位置。二十八宿,是黄道星宿,与西方天文的黄道十二星座大致相对应,五星、七政的运行基本在其中,但行星有时会有比较大的张角,所以也会运行到其他星座中(古代称作星官)。

古人对天象的“天人感应”观

中国古人经过长期观测积累,将星空划分为四大块:

东方青龙

西方白虎

北方玄武

南方朱雀。

每个方位又划分为七宿,总共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p#分页标题#e#

编辑

月亮是夜晚最显眼的天体,月相圆缺的变化直接和农历的日期对应。对月亮的观测,大约也有两个方面意义。一个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天气,一个是预测日月食。
  从月亮来预测天气,有一些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有一句古语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如果月亮周围出现光晕,就说明第二天刮大风的可能性很大。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的当晚是否也有“月晕”的迹象。这多少还是能让人想象出一些原因的,比如出现光晕,可能意味着空中的水汽含量比较大,也许和温度也有一些关系,也许是会有风雨出现。但还有一些,似乎更加神秘,比如《尚书·洪范》中提到过:“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经·小雅》中也对此进行印证:“月离于毕,俾滂沱矣”。都在说月亮运动到毕宿(按现代星座划分为金牛座的一部分)位置,则会有大雨出现。

《史记》中曾经记录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故事:“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景公曰: “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於是候之,果徙三度。”
  火星侵入心宿,心是宋的分野。宋景公很担心。司星(专门负责观星的官员)子韦说:“把灾祸移给相国吧?”景公说:“相国是我的股肱。”“移给百姓?” 景公说:“百姓是为君之本。”“移给年岁?”景公说:“年岁不好,百姓就会困乏,我还给谁当君主啊!”司星子韦说:“您这三句有君主之德的话,上天会听到的,荧惑应该会移走的。”于是他们等了一阵,果然移了三度。
  这个故事说明天象并非其决定性的作用,宋景公的仁德之心就改变了预定的天象灾害,天象随之改变,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
  更为神奇的是,所有的行星,基本都按照同一个方向运动,但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从地球上看来,会出现“逆行”现象,即反方向运动。这更为古代观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除了刚才所说的分野对应,不同的星宿还有许多具体含义,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成语,气冲牛斗。牛与斗就是天上的两个星宿。“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南斗六星,天庙也,一曰天机”。这种对应的具体说法很多,相互矛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具体应用时,主观色彩还是很强的。

编辑

 再举一个三国演义中的例子: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用许攸之计去烧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当晚袁绍的谋士沮授,“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金星)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虽然沮授从天象上看出了问题,但袁绍并不信任他,所以仍然失败了。太白(金星)如果逆行,一般象征灾祸。

  其他观星的现象,还包括观察各种天文或者天气现象,而其中以客星、彗星、流星为主。
  客星普遍认为就是现在所说的超新星。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出现在金牛座天关星附近的超新星,这应该是有关客星最著名的记录了。这颗超新星爆发后达两年之久才变暗。《宋会要》中记载道:“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而彗星则比较有趣了,“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古人认为是灾难的征兆。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就提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对流星的观察,也有很多记录。《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这是关于流行雨的记录。古人很早就知道流星和陨石的关系,《史记》中有个有名的例子:“(秦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史记》在这里非常客观,很清楚地知道上面的字不是陨石带来的,而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
  客星、彗星、流星,这些天文现象,由于出没无常,往往和人间的吉凶祸福关系不很密切,其观测的天文意义多于预测意义。
  中国的史书往往有“天文志”这一部分,上面有许多观星和预测吉凶的记录。如果断然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只怕也是不够客观的。因为日月五星都是运行在地球周围的质量巨大的天体,他们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很可能确实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一些影响。而客星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彗星与流星的质量又非常小,所以对人类的影响似乎难以看到。这样看来,夜观天象多少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

#p#分页标题#e#

编辑

而一旦天象异常,古人通常认为是人世间的某种预兆,关乎吉凶。比较出名的天象如:

荧惑守心,即火星在青龙七宿之一的心宿附近滞留,史料对此种星象记载多达十七次,最著名的当属《史记-秦始皇本纪》里的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古人认为荧惑守心对皇帝来说将有大灾难。第二年,秦始皇就在沙丘驾崩了,当然在今天看来只是某种巧合吧。

五星会聚,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同时出现在夜空。在古代,五星会聚被认为是吉兆。《史记-天官书》中说,五星会聚有着“改立大人、掩有四方”的重大星占含义。史料记载了几次著名的五星会聚事件,如“商纣之时,五星聚于房”,“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等。这些事件被天象学家视作圣人出世的吉兆。

此外,古人对彗星、日月食、太白星等诸多星象有吉凶之占测。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相关星象记载史料。

中国古代星象学系统判断,涉及四象二十八宿、天干地支、易经八卦、阴阳五行、预测术数等多个子系统。

通古今之变,察生命之源。究天人之際、慨一生玄览。锁宇宙奥秘、研生死玄关。築萬世之基、测万事万物。传承奇门遁甲、大六壬、周易八卦六爻、企业与个人顾问运筹咨询  易经古文化传承,环境堪舆布局,企业环境顾问,让人们了解本我,让易学服务生活,借宇宙之力量,运用宇宙之能量,助君子之人生!以作更好的人生规划,则固其本,进而修身、齐家,为家庭,企业及社会共谋福祉!联系电话微信bz3420373983。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精彩内容。

  • 上一篇:八字看官灾、伤灾、死灾、病灾!
  • 下一篇:皇帝:把这个算命拖出去斩了!算命先生:有本事你再等我19天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