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贴的门神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切妖邪见此立刻回避!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写挥春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门神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殷代天子祭五祀,门既为其一,周代祭五祀于宫「门」- 每日每时必经之处, 自然加以重视, 祭祀对于门神以形像化及人格化。相传为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以御鬼怪,消灾难。后画两神像于门上。逐为门神。
一家之门,是一个家庭最为重要的构成之一,也是最受家人呵护的场地之一。据传,早在周代就出现了“祀门”的活动,礼敬门神,感激其守家护宅之功。请关注公众号:易经天下。订阅号:
?最早的门神,相传为神荼和郁垒。神荼与郁垒是一对擅长捉鬼的亲兄弟,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去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鬼避邪,在门上画神荼(左门神将军)、郁垒(右门神将军)之像,以镇家宅。
门神在汉朝时有三位,一位是成庆,另二位是神茶及郁垒。至唐太宗时,命画工画秦叔宝、尉迟恭二形象于宫掖左右,永为门神,而民间取为镇邪之用。见《谈征引风俗通》。
此俗传至唐朝,门神又换成了新面孔——隋唐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尉迟恭二人之所以能“转型”任门神,是得益于《西游记》和《隋唐演义》两部小说的演绎。《隋唐演义》中的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业前杀人无数,既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李世民非常害怕。后来,有人提议,李世民睡觉时,就让秦琼与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有了两位爱将的值守,李世民果然恶梦全无、睡得很香。
?从此,秦琼尉迟恭就开始了打两份工的生涯——白天上班,晚上给李世民当门卫。然久而久之,李世民感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悬挂于宫门两旁,没想到,竟然达到同样的驱邪效果。?此后,秦琼、尉迟恭就替代了神荼和郁垒,成为新一代门神,此俗很快普及民间。
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更是变化,多得不可胜数。其中较为流传有秦叔宝和尉迟恭,温硚,岳飞,赵云,孙矉,庞涓等古代忠臣名将为代表。武将战绩显赫,更能镇鬼驱邪,无法越过门栏,家户更加安全。 也有天官(喜神)、刘海(小财神)等。
随着一些神话电影电视剧的兴起,我们对于门神的威力才更具有画面感,原来门神有如此的神力!
你的求财方位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发财?
扫码关注中国风水研究会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