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可以在家念经吗?会不会招鬼?这样做可得天神护佑、化凶纳福
晚上诵经会不会招鬼,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有些道友认为,在家居士晚上不能持诵经文,因为在家居士没有内炼,或许不能承受阴性鬼魂的靠近,另外家中没有护法神保护,鬼魂容易骚扰。还举出若干事例来证明此理论的正确性云云。
其实,诵任何经都有消灾祈福,超阴度亡的功效,只是看个人是怎样发心。
就《早晚功课经》来说,早课中也有“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玄蕴咒)“神升上界”(清静经》)“沉滞升迁,冤仇和释。历劫宗亲,俱皆超度。所伤物命,早生人天”(忏悔文)“四恩三宥,同归大藏灵文,八难九幽,俱入元始性海”(回向文)这类“超阴度亡”之语。
而晚课与其说是超阴度亡,不如说是修持内炼的要妙。
但观“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云覆黄老,是名三宝君,还将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救苦经)“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升天经)此类语句,完全是行功坐炼的口诀,而与超阴度亡似无过多关系。
正如功课经《序》中所言:“夫功课者何为者也?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
功课是藉上圣之经典而修持自身,有些前辈把持诵功课理解成为结缘之行,也无可厚非。
比如闵智亭道长在《道教仪范》中认为诵早晚课是为了结“仙缘”和“鬼缘”。
早课是消灾祈福,晚课则是超阴度亡。于是有些人认为在家居士不宜持诵晚课经文,原因就是晚课经是超阴度亡的,说白了就是,诵晚课容易把鬼招来,对生人不利。
我们看晚课的内容,其中有太多的“驱邪制鬼”之文。
祖师说过,持诵经文,是内功外行而兼修。所以晚课后附有随堂施食一宗,施食就是赈济孤魂野鬼之科仪。
有些在家居士不明其理,念诵科文却不备水饭出食,就好比我把人请来吃饭,客人到期了却不给饭吃一样。时间久了,鬼道众生心生怨恨,必定会出现侵扰生人的情况。
《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对于施食一科,有能力的在家居士也可以行持,若无能力,不念亦可,但绝不可念科文却不出食,自惹灾咎,非在经文也。
《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济生度死乃是道教的一大根本宗旨,诵经也是道教济世与超脱之内功与外行。
至心稽首三十六部尊经,至心稽首玄中大法宗师。
冥思存想众圣,冥目存思五色云气覆满一室,青龙、白虎、狮子、玄龟、朱雀、凤凰备守前后,仙童玉女、五帝灵官、神仙兵马、九亿万众营卫左右 。
持香熏经,对经文恭敬礼拜。
愿转经已后,万善扶持,千灾荡减,至心稽首正真三宝。 愿转经已后,福被幽明,功沾远近,至心稽首正真三宝。愿以此转经功德,资被群生,离苦解脱,至心稽首一切众圣。
其开函演奥,则响彻三千;执卷吟玄,乃声闻五亿。当愿侍香金媛,结香字於天中;典经玉郎;进经文於简上。即使愆消昔劫,福降今辰,存亡喜开泰之恩,动植悦生成之德。以兹胜善,遍采装严,三涂罢楚毒之劳,九夜绝辛酸之苦,暨乎悠悠庶品,蠢蠢群生,俱乘六度之舟,并上三清之岸。
往期精彩回顾
扫码关注中国风水研究会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