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点上方绿标收听本文主播语音版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我们也经常看到恶人生活安逸美满,而很多善良的人却在承受苦难。说好的“报应”去哪了?
人拥有的福报就好比一个杯子里装的水。在每个人那里都有一个盛着水、但是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一生下来开始,他的杯子大小和水量是定好的(由前世或者祖宗累计下来的)。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这是先天的,这就造成了杯子的大小不同,水量的多少不同。
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还活得很好,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坏事是损人利己,这其实还是在往外漏水,虽然漏了很多水,由于他贮藏的水(福报)足够多,还没有漏完,所以你看他还是活得很好。不要急,等他继续行恶,杯子的水漏完了,恶报就显现了。因为杯子有漏洞,所以福报永远在消耗,这就是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况还是很差。是因为他杯子比较小,水也非常少,虽然做善事是往杯子里面加水,但是由于我们的福报一直在消耗(杯子一直在漏水),杯子里的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福报还没有现前。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量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
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时,不能看一世,因果要看承负。
一、承负
说起承负,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底什么是承负?根据老子“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承负”可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报应现象,也就是说“承负”是的报应观。
《太平经》是最早对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经典。《太平经》对承负说有两种解释:
其一,人世间的承负,把今人受到的福祸归结为祖先的善恶,祖先积德行善,泽被子孙后代,祖先有过失或作恶多端,其恶果于后代子孙。
其二,自然、社会的承负,顺“道”而行,自然、社会就昌盛发达;违“道”而行,自然、社会就衰败枯萎。
所以《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么我们如何改善自己的命运呢?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小漏洞。也就是说,只注重培养福报,但是从来不去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此一来,加的水还不够漏的。要想改变命运,我们要做到下面三点。
二、积德
积德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鸡肠的人,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因为他的杯子小,装的水少。“厚德载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里的“物”是指你的财富、你的福报、你的官位、你的学历等等。看别人都不顺眼,或者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或者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生气,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现。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心量承载福报,突然间来一个大的福报,会把你压死。有些人不改变自己的德行,天天去买彩票,期望能中500万。国外有研究小组专门追踪采访了好几个中彩票的乞丐,结果发现:这些乞丐虽然一夜暴富,但是在经过两三年的挥霍之后,又统统变回了乞丐!
从我们上文所述的因果承负观来看,如果自身的德行太小,容器太小,那么即便突然接到福报,也承受不住。——这就是“德不配位”。
三、改正缺点
改正缺点就是减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点是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二。漏洞不减小,就会造成福报的泄漏大于福报的累积,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点,发一次脾气,水一下子就漏光了,又何谈改命?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云:“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要想恶念不形成恶业,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当一个恶念升起,就要马上升起觉知,然后停止对恶念的继续思维,如此方为治疗福报泄漏的良药。
四、众善奉行
命由我造,福从己求,与别人没关系,与老天没关系。老子《道德经》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太上感应篇》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千万不要抱怨,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千万不要发脾气,忍得住,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积福,《论语》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点击查看精选道学文章
①第一届“大道?光影”全国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②中国预言奇书,《推背图》第四十四象,将在不久后应验!
③人是否真的可以长生不死?我觉得活个千把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④修道之士的威仪七说!
⑤有人说丹道的传承是“无道可传,无法可传”,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⑥《七真传》:第十六回 大魏村三老谈往事,晋安桥一言指迷途!
⑦一天三颗枣, 青春永不老,这种果子经常吃,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⑧八字相合做夫妻,一门兴旺,三代富贵!
⑨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不与烂人烂事纠缠!
⑩道医:被道家保密几千年,让你“百病自治”的根本大法!适用于每个人!
司马承祯《坐忘论》养生观,养生炼形、修身保命的绝妙良方!
心传,修炼界中的传承方式,师傅会的东西可复制到弟子身上!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请加道长私人微信,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编辑排版 | 青素
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以下内容需先关注微信,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 教"一键关注,或微信搜索微信号:
回复"1"查看:入门知识一百八十问
回复"2"查看:规矩和礼仪
回复"3"查看:戒律
回复"4"查看:上香礼仪禁忌
回复"5"查看:经文典籍
回复"6"查看:斋醮科仪
回复"7"查看:道袍法器
回复"8"查看:符咒法术
回复"9"查看:阴阳术数
回复"10"查看:宫观流派
回复"11"查看:如何加入
回复"12"查看:拜师注意事项
回复"13"查看:诵经常识
回复"14"查看:请诸供品须知
回复"15"查看:宫观庙宇参香禁忌
回复"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修行交流
微信号:daoismg(青陽道人)
腾讯QQ交流号:10916989
点右下方"写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