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学百问丨黄巾起义对后世的政治产生了怎
[摘要]黄巾起义,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对后世当权者也敲响了警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农民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百姓的利益是不容侵犯的。
文/李信军
(资料图)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宦官当权,地主豪强到处吞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加之瘟疫、干旱、洪涝不断,这使得东汉政权摇摇欲坠,社会危机十分严重。
河北巨鹿人张角(即公元172-184年),得《太平经》后,创立“太平道”。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说他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他以符水咒说之术为人治病,颇有灵验,百姓因而信者日众。
之后,张角派弟子八人出使四方,以“善道”教天下,十余年间,信徒多达数十万。青、徐、幽、冀、荆、扬、兖(yǎn)、豫八州(即今山东、江苏、河北、河南、湖北等地)之人,莫不响应。张角依军事形式组织教徒,设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
太平道依《太平经》为教义,主张人人平等,反对压榨和剥削。提出“苍天已死(指东汉政权),黄天(指新的政权)当立,岁在甲子(指甲子年,公元184年),天下大吉(指天下太平)的口号。
张角约定,各地太平道于公元184年三月十五日共同起义,后因叛徒唐周告密,起义不得不提前进行。因为太平道徒,人人头戴黄巾作为标志,故史称“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连环画(资料图)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分别称“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黄巾军在各地烧官府、杀贪官,攻州掠城,声势浩大。东汉王朝即派大军镇压,经过近一年的激战,张角得病而死,他的两个弟弟也战死疆场,黄巾军随即全面溃败。
这次起义虽因统治者重兵围剿而失败,但东汉政权也随之陷入四分五裂。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实力膨胀起来的一些军阀集团,如董卓、袁绍、曹操、孙权、刘备等等,又经过十多年的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局面。
黄巾起义,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对后世当权者也敲响了警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农民的力量是不容小视的,百姓的利益是不容侵犯的。(编辑:若木)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稿件,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