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繁體中文版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一提起道教,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下,总是会和世外仙真、归隐、不染烟霞等概念联系起来。正如祖师白玉蟾真人笔下的那首《道情》中写道: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这一首广泛流传的作品,充分表现出了道人世外修真时的逍遥境界,同时也代表着世间众生对出离人间苦难的心灵渴望。

道人羽扇纶巾、谈玄悟道的模样,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己心所向却又力所不及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道教自太上道祖传世五千真言以来,其所追求的无为、自然、逍遥、避世、修真等生活方式,确确实实堪称为隐逸风尚的典型代表。

然而,做一个出世的隐者,就足以代表整个道教的真精神、真风貌了吗?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把隐世修真看作是阴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的阳则表现为积极入世的一面。所以,缺少了以入世的观点去看待道教的话,也就难免会出现视角上的偏颇。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两家为根底,儒家的入世意义自不必言说,而道教尚隐,其入世的显则是依托于隐来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的。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在道教的理解下,阴与阳从来都不是相互背离而独立存在的,其恰恰是相互生成、相互作用且相互存在于彼此之中的,由此才构成了道教独有的玄学色彩。因此,要理解道教的出世与入世精神、道人的归隐与济度情怀,必须要从道教、道人之信仰对象上入手研究:

道教的入世,着重体现在其对圣人形象的推崇上。礼拜的圣人对象,礼拜仪式和信仰的背后,蕴含的是该宗教的现实价值追求。

老子《道德经》中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里的雄雌、白黑、荣辱不过都是被用来借指阴阳的概念,道教所推崇的圣人,并非单独执着于阴或执着于阳,而是能够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并且可以在雄雌、黑白、荣辱即是阴阳,即是隐显,即是出世和入世之间游刃有余而不丢失自身的纯朴道性。也即是说,道教所推崇的圣人,既不单纯是辅佐君王治国理天下的贤达,也不单纯是逍遥世外的隐士,乃是能够顺应世事阴阳的变化而做出适当抉择的人。

儒家有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以个人本位的或达或穷为基本立足点而做出的对命运选择的审视,是把我融入众生之中后,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来拯救天下苍生的理想人格。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而尝试恢复周礼的举动,便是儒家这一士人思想的滥觞。与之相比,道教的出世和入世虽然从外在上看并没有明显不同,但在动力和时机上却可以分辨出儒道两家思想的差别。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大凡为后世所尊崇的道教祖师,在做出出世和入世的抉择时,往往并不是立足于自我的人生命运,而是拥有审度天下大事的格局,是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人间干预。道祖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里的常,便是指常道,因为圣人可以参悟到天地玄机,所以才会适时而动,是以己身去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此亦谓之法自然也。道家在出世与入世间的选择,是超越了个人的主观意识而顺应天道流变的结果。

在明确了入世的思想前提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入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同样以儒家做对比,向来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士大夫一族在考虑入世意义时,往往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家国、民族、百姓、众生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从利好处来看,也就更加容易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爱人之仁者理想;但从弊端来看,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也很容易成为阶级固化的前提,由此则会导致不同集团因利益纷扰而争杀不断。虽然不论是儒道还是其他百家,其教化的出发点都是与人为善,但却不能忽略人性中因贪嗔痴而升起的无穷欲望。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p#分页标题#e#

道家从哲学思想流派逐渐衍生出宗教思想学说,其度世之大意义便在于对人心、人性的规劝和引导。使每一个人都努力去做好心性上的修行,由内而外散发出善心、善言和善行,这是道教入世度人的具体表现。

道教有一句话叫自度度人,自度与度人向来是并行而不悖的,且两者之间不存在先后的关系。以慈悲的心肠去做出力所能及的功德,这既是度人,也是增进本身修行的自度;假若每个人都能够以修行的心来要求自己的日常,虽是自度,却也使彼此之间共生无上精进心,亦为度人。虽然出世和入世的方法有别,但宗教所谈之度的核心要义不变。待到度尽世上有缘人,才是真正归隐无所问的时候。此时的隐,同样是适时而动。顺其自然,是为道也!

(原文为《2019道行天下国际道教学术论坛》论文,有删节。图片来源于网络,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李志鸿:程智与道教及民间宗教初探
  • 下一篇:文化研究:道书略说之《淮南子》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