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思想:学说和演变”学术研讨
[摘要]这次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主题集中,参加者既是这方面的专家,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通过这次会议产生的新思路、新见解一定会受到学界关注,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腾讯道学北京讯(孟淅)2017年11月18-19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张岱年研究会协办的“中国的‘自然’思想:学说和演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召开。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来自国内十几所高校、社科院的近三十位对“自然”问题有较深研究的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现场
这次会议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首先,会议的主题“自然”,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也是和西方哲学相比,最具中国特色的观念。自老子首次提出这个观念之后,就被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反复阐述,不断有新意出现,是一个既有生命力的题目。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于早期道家、魏晋玄学,同样表现在道教、佛教和宋明理学、日本韩国汉学等思想领域,并且在近代以来迎接西学的潮流中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只有弄通“自然”问题,才有资格研究中国哲学史。
然而,目前学界虽然对这一观念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在很多关键的问题上,却有不少的分歧,难以达成共识。随着研究的开展,有些分歧还愈发显得复杂,需要通过集中的学术讨论加以清理、辩难,以期得到新的认识。
其次,目前“自然”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分散的,即学者各自通过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角度,各自独立地展开研究,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和系统的认识。本次会议意图把研究不同学派、不同历史阶段“自然”问题的学者尽可能多地召集在一起,给予大家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激发的机会。这一点从会议的子议题就可以看出,(1)早期道家“自然”观念的兴起、演变及其哲学精神;(2)魏晋玄学“自然”观念的流行及其思想地位;(3)道教、佛教语境中“自然”的意义及其更新;(4)宋明理学视野下“自然”观念的意蕴;(5)近代西学背景下“自然”观的变迁及其与西方哲学理念的关系。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这次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主题集中,参加者既是这方面的专家,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通过这次会议所产生的新思路、新见解,一定会受到学界关注,对今后中国哲学史研究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欢迎公益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