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岁差与中国古文明的渊源
本文摘要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七到八千年以前的伏羲时代。那时,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仰观天象了。通过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创立了最古老的历法,从而开始了在农耕和种植中的应用,开始了原始人类的最初文明化进程。
但是,由于自然客观规律所决定,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是处在一个永不停息、纷繁变化的宇宙之中。周天星象会随着日月的往复而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四时季节同步运行。另外,四季和星象配合也存在长期缓慢的变化,这就是岁差的结果。
人类在天文学上的知识和经验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正确与错误的认识和知识,都具有时间上的相对性。所以人类的世界也总是随着岁月的变化不断在更新那些陈旧和过时的东西,当一个新世界诞生的时候,旧的世界就成为历史。那些不曾被记录下来的内容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但是当这些曾经的过去在消失了很久以后,却又会激发后来者无限的兴趣,本文就是带着这样的兴趣,通过岁差的推算,试图恢复和体验远古时代的人类是如何认识自然和世界的。
关键词:岁差 周易 太玄 二十八宿 古代天文 甲骨文
网络相关检索
一、岁差概述
岁差是一种客观存在于地球太阳运动体系的现象。
根据天文学理论,发生岁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转轴系在其公转平面上存在一个周期为25800年的陀螺摆动,天文学上称为进动,结果造成了地球冬至点逐年发生微小的偏差,也就是回归年与恒星年之间的微小差别[1]
(恒星年=365.25636,回归年=365.24220),
岁差=恒星年回归年=0.01416(日)
岁差周期=回归年/岁差=365.2422/0.0141625800(年)
岁差在天文观测上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大约每25800/365.25=70.6年冬至点在二十八宿分度(365.25度)上逆向漂移一宿度(相当于25800/360=71.7年漂移1)。同时北极点也围绕北黄极在转动。[2]
岁差这种客观的天文现象,人类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最早发现了这种现象,公元4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也在观察中发现这种现象。[3]
和世界其他古文明一样,中国古代文明也是最早首先起源于天文学的文明之一,基于这样一个特点,岁差的结果通过人类认识和应用天文学知识的同时,也必然是彻底的参与并严重影响这些以天文学为基础的文明进程和后来发展。
这种影响在各种文明中都遗留了大量的痕迹,我们只要去探索就会有发现。同时,通过对岁差的仔细研究可以把星空转化为一把度量历史的标尺。
二、建斗与建牛
从《太玄》和太玄历来看,冬至点是在牵牛初度,而依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徐振韬教授在2002年第十三届安阳国际周易研讨会上公布的一份论文资料[4]表明,汉书记载在公元前104年时,冬至点在斗宿21斗,如果继续向后推算,到公元前23年和公元后47年之间,冬至点应当在斗宿19~20度。而不是在牵牛初度,与牵牛初度之间存在大约8度的宿度差,实际上,如果以牵牛初度作为冬至点,真实的年代大约应当在770.7+104668,就是公元前668年前后,这个时代按照历史记载,是在周平王东迁洛阳后10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年代应当在公元前770年,也就是建立东周的年代)。如果考虑误差的因素,这种将冬至点设立在牛宿初度的历法应当是在东周建立初期发生的。而不是后来扬雄通过太玄历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