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咒网

事业财运

人际关系

平安运势

黄大仙传说拟申报世界非遗

近日,由金华黄大仙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14金华山国际黄大仙文化研讨会”在金华锦华园度假村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继承非遗,弘扬圣道,广布分迹,福泽华裔”为主题,邀请香港啬色园、元清阁、儒释道功德同修会、赤松黄大仙学会、台湾赤松黄大仙协会、广东罗浮山风景区、漳州市云霄渡头岩风景区黄大仙祠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专家学者,讨论研究黄大仙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黄大仙传说拟申报世界非遗

黄大仙祖宫全景 资料图

黄大仙,真名黄初平,金华人,是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药学家、化学家葛洪的徒弟。他频繁出入乡间,为人治病,救民于苦难,得道成仙后被世人称为“地仙”。目前金华建有黄大仙祖宫。黄大仙文化千百年来传承不断,并远播港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因而黄大仙成为众多华侨华人心中的“侨神”。

黄大仙传说拟申报世界非遗

黄大仙像

“黄大仙传说”将出权威书籍

黄大仙文化研究会组织以陈德松、张乐初为主编的编委会,派员赴香港、广东、泰国等地考察,广泛收集素材,充实10多年所累积的资料,整理、编撰了《中华黄大仙文化》书稿。此书约60万字,包含金华山的介绍,有关黄大仙的历史文献、诗词歌赋、民间传说、艺术作品、论文等内容,并配有大量图片资料,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陈德松说:“我们希望把这本书打造成研究黄大仙文化内容最全面、最丰富,也是最权威的一本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金华山的神仙文化的兴盛使它驰名海内外。黄大仙的传说出现于东、西晋之交,历史悠久,民间影响巨大。“黄初平”被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写进《神仙传》。“叱石成羊”等有关他生平、修炼得道、为民造福与惩恶除害的传奇性传说故事也广为传播,被人们尊称为“黄大仙”。金华山黄大仙成为海内外众多信徒的朝拜对象。

黄大仙的传说经历朝历代的整理、加工,成为隐含于道教信仰与文人诗文之间互动的、影响着主流文化认知的口头文学。历代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顾恺之、李白、苏轼、黄庭坚、文天祥、黄宾虹等,都为黄大仙的仙踪、仙迹留下诗篇与绘画。黄大仙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不仅在浙、闽、粤等地区,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欧洲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祭祀黄大仙的宫观已遍布海内外。

黄大仙的传说内容丰富,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个故事都与金华山的自然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信仰群体,甚至成为我们与港澳台同胞、世界华人华侨联系的纽带。

黄大仙研究更深入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吕书宝指出,黄大仙的研究应该分为3个层面,分别为信众、文化与精神层面。信众的层面是最为基础的层面,他们是黄大仙文化信仰扩展的基础。道教是中国的大教,从人的养生到人文关怀,它也是最为接地气的,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信众多了,就有文化研究的必要。黄大仙需要从信仰上升到文化现象。文化层面开拓出一片领域,丰富黄大仙信仰的内涵,是对信仰,也是信众层次的提高。浙江师范大学在金华,对于黄大仙提升到文化层面来说,有很好的学术条件。上升到文化层面,是一种提升、扩展,也是黄大仙走出去的通道。否则碍于语言等问题,黄大仙很难国际化。精神层面上,黄大仙体系里有神话思维与历史思维。传说属于神话思维,也是最吸引群众的。从历史思维而言,历史内容要言必有据,才让人觉得可信。

“黄大仙在香港以及海外是有很多人信仰的。金华作为黄大仙的出生地、修炼地,应该担任一个统筹的角色。”香港啬色园监员李耀辉说。他认为就黄大仙的弘扬而言,应该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把不同地方的信仰文化集合起来。文化不是做一件法事那么简单,应该是多方面的,要涉足多方面的研究,也包括音乐、艺术的研究。学者的研究非常重要,每件事做起来才会有理有据。“我继承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也没忘记创新。时代的巨轮下,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用现代化的方法去管理宫观。”他认为,现在浮躁的社会里,黄大仙劝人行善的精神,让人心境平和、思维清晰。发扬这种精神,不仅是信徒得益,也是中华民族得益。

“黄大仙传说”计划申遗

2007年,“黄大仙传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场的专家纷纷呼吁黄大仙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省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浙师大文传学院教授陈华文提出金华、香港两地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黄大仙传说与黄大仙养生文化,通过两地申遗来实现。黄大仙传说是基础,它对百姓的影响巨大。“通过政府的支持,申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申遗对黄大仙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都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中国目前拥有的30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尚无民间文学传说故事类,如果能将黄大仙传说打造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员许淳熙说。“黄大仙传说”申报世界非遗有多方面的优势。黄大仙传说起源于晋代,深受百姓的欢迎,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民间信俗。尽管各地民间信俗很多,但黄大仙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浙江、广东、香港,甚至是一些海外国家生命力旺盛。黄大仙的传说故事有56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创作特色。以行善为主题,涉及多个文化领域。黄大仙信仰在多地盛行,为各地联合申报打下基础。

  • 上一篇:道教文化行:走进龙虎山道教博物馆
  • 下一篇:王菲将献唱《寻梦龙虎山》主题歌
  • 我的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

    © 本网站不为利润,有些文章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88022077@qq.com